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别墅装修 - 桂峰村的桂峰村

桂峰村的桂峰村

桂峰歷史悠久。自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孫蔡長,於宋淳祐七年(1247)肇基以來,迄今已760多年了。南宋中後期,金兵南侵,小朝廷偏安東南,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隨著南移。作為名門之後的蔡長,承祖訓避世築居、耕讀傳家,桂峰便成為他理想的首選之地。後來,尤溪至福州的壹條官道從桂峰經過,是尤溪內地達官貴人、商賈小販和艄排工人往返福州的必經之地和食宿的唯壹中轉站,促使桂峰迅速地繁華起來,素有“小福州”之美稱。“四尋客棧五步樓,比屋弦聲樂悠悠;夢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頭,”是當時桂峰情景的真實寫照。蔡氏子孫在這裏經過幾個世紀的辛勤耕耘、創造文明,使桂峰成為方圓幾百裏之內的名門望族。 整個村落的建築風格,均依山就勢分布於村中的三面山坡上。層層叠叠,錯落有致。村中小橋流水,曲巷通幽,真可謂旋踵即景、移步換天。漫步村中,宛如涉足於壹片夢中仙境。 許多專家學者來桂峰參觀後驚嘆:“厝厝均有文化,滿街都是歷史”。

桂峰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乾寧期間。據民國《尤溪縣誌》載:“資壽寺,在十六都。唐乾寧四年(897)建。國朝乾隆二十七(1762)年,僧瑞光重修。”又據該寺《復興鍠山寺田碑記》文載,明崇禎十二年(1639),該寺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相傳在蔡氏肇基前,已有其它幾個姓氏在此安居,但只是零星小屋,構不成村莊。村中還有小地名如李厝壟、馬家塘、坑裏甘等,應為李姓馬姓甘姓居所之命名。可惜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詳情不得而知。

據普查得知,桂峰從唐末宋初時期,就已經有人在此居住。至南宋中後期,隨著社會的逐步沒落,外加金兵壓境,促使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移。面對內憂外患的國運,許多世家子弟便萌生避世的念頭。北宋端明殿學士、書法家蔡襄之後裔九世孫蔡長,發現桂峰之地山川靈秀,可為安居之所,於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便帶領兒孫披荊斬棘,在今祖廟處結廬而居,故祖廟成為蔡氏在桂峰的安居肇基之地,初定村名為“嶺頭”。

至元代初年,桂峰其它族姓或外遷或消失。而蔡氏子孫卻繁衍很快,生產力也有所發展。開始大規模開荒造田,建設村莊,鋪設石路,廣種桂花,遂改村名為“桂嶺”。

明洪武初年(1368—1377),尤溪區劃分為50個都,桂峰為十六都的中心村。至明中葉,人口逐步增多,經濟上也有了壹定的基礎。蔡氏子孫奉行“耕讀傳家,經史名世”的祖訓,文化氛圍開始濃厚。讀書人中有多人先後考中了秀才、貢生、舉人,建起了蔡氏祖廟,又有20幾座新居拔地而起。蔡姓成為方圓百裏內的名門望族。所以,外人開始稱桂嶺為“蔡嶺”或“蔡嶺頭”,正名為“桂峰”。

明嘉靖三十九年至清乾隆三十年(1560—1760),這階段為桂峰發展的鼎盛時期。外部條件:尤溪至福州的官道經過此地,大量的官家、商人和艄排工人,從福州返尤必從此地住宿過夜,大量的物質、文化消費,在促進當地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同時,也帶來了外地的各種商品文化信息。內部條件:當地功名成就者比比皆是,經商發財者不乏其人;有錢人開始爭置田產、山產,營造華屋。買田產遠至本省的建陽、邵武、古田、閩清等地,其中最多的1戶每年可收田租6900多擔(1擔合50公斤)。據記載,這期間又新建了華屋近30座。同時還建起了“蔡氏宗祠”,重建了“祖廟”。這時候的建築物,歷史典故與吉祥圖案,大量出現在各座建築的石雕、木雕和壁畫彩繪之中。

民國時期,實行保甲制。桂峰與周邊小村***分兩保:以村中小溪為界,後門嶺、李厝壟壹邊和後寮、君竹黨、天堂為“桂後保”;坑頭、下坪街壹邊與上塘、三石、牛頭坪、半嶺坑為“桂塘保”。

解放後,公社化時期(1959—1961),桂峰是洋中人民公社的壹個生產大隊。1961年, 桂峰為小公社,轄桂峰、上塘、天堂、浮洋、官洋、王宅六個大隊,後並入洋中公社。1984年,人民公社改為鄉鎮,桂峰為洋中鄉(1995年改鎮)的壹個行政村。 桂峰村因受地形限制,歷史以來移山填海式的建設不多。即使村中局部建築遭受火災之劫,大多也是在原址上復建,故能保留較為完整的傳統村落風貌。

1、石橋景區:古稱石橋皓月,是桂峰村最繁華的區域。村中有壹小溪穿村而過,依山伴水構築酒肆、旅館、商店,蜿蜒布局在小溪兩旁,雕梁飛檐,古色古香,雖有壹些破敗,但仿佛可見當時此地的繁華景象。石砌古道與小橋流水相映成趣;酒肆茶樓和旅館商店鱗次櫛比。再輔以石碑鐫刻,明清時代的繁華街區躍然眼前。四季桂花芳香四溢,陣陣沁入心脾,人們壹踏入景區,就感覺到壹股濃郁的文化氛圍撲面而至,使人禁不住生出欲探桂峰深幽之念。

2、下坪古街:簡稱“下坪街”。該處位於村中心地帶,遊客壹進入村口,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壹排緊密相連、小巧玲瓏的古建築。它左接石印橋,面前有壹塊開闊地。所謂“街”者,便是當地村民平時聚會之處。建築年代大多為清中後期之物。建築風格較之於其它房屋略顯得矮些。最有特色的是,各座屋面用封火墻隔離,壹旦發生火災,能起到堵塞火路作用。

3、石建街區曲巷通幽:桂峰村的壹個顯著特點,就是有路皆石,曲巷通幽。因為桂峰地勢崎嶇,各座建築之間的距離相對窄小,故而要用大量的石材構築護坡,諸如後門山厝的護坡多達14層、高達余30米,這樣就形成了各條曲徑通幽的小巷。為便於行走,又在各小巷的路面鋪上石板條,形成獨特的街區路面。因每座房屋構建工程浩大,新建擴建相當困難,為保留街區的傳統風貌,奠定了基礎。 桂峰村滿目皆古,古道、古街、古樹、古書齋、古碑刻、古畫、古族譜等(見圖),最出色的則是古建築。據統計,清代以前的古建築就有39座。 重點分述如下:

1、蔡氏祖廟

蔡氏祖廟位於村中心,坐南朝北,占地面積1390平方米,建築面積731平方米,為二進單檐歇山頂木構建築,是蔡氏最早的肇基之地。祖廟背倚青山,面朝綠水,龍脈雄偉,案堂俊秀,地理先生稱之為“飛鳳銜書”。(見照片“肇基祖地”)

原祖廟始建於宋元時期,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六月廿二夜,周圍民房失火,殃及祖廟,遂於次年在舊址上重新鼎建,現存建築基本完整。中軸線上依次為正堂、天井、下堂。正堂為三層建築,叠梁式與穿鬥式混合結構。粗梁大柱,翹角飛檐,雕梁畫棟,古樸典雅。面闊五間,明間高大寬敞,廳頭設有神龕,置歷代祖宗之神位,供後裔春秋祭祀。堂上高懸“九峰毓秀”、“進士”、“舉人”、“文魁”、“武魁”、“五代同堂”等匾額。三樓大廳兩側分置兩個圓窗,寓丹鳳之雙眼。沿11級垂帶踏跺而下,便是天井,地面全部用青石板鋪砌而成,兩旁設花架、置盆景。左右為廂房,邊走廊各置9級如意踏跺。下堂建築簡單大方,屋面正脊彩繪各種花卉圖案,色彩艷麗,栩栩如生。門廳兩側分置兩個圓形花窗,次間各置兩扇大門。順堂前11級垂帶踏跺而下,是三個前埕,埕前立有照墻。整座建築四周環有石砌走廊,屋後有五層花臺,花臺溝邊左右各有壹口小水井,清泉汩汩,譽為風水的“龍眼”。從建築的風格來看,祖廟並不豪華,但在蔡氏子孫的眼中,卻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2、蔡氏宗祠

蔡氏宗祠位於石印橋上遊。系清康熙八年已酉(1669),蔡茂相(名雲鶴)高中進士後,第三年為首主持興建的。據桂峰《蔡氏族譜》記載:當時正值盛世,也是蔡氏家族鼎盛時期,“壹時撥幣興工,備極輝煌冠冕”。從此,它成為蔡氏族姓最重要的紀念性建築之壹。(見照片“蔡氏宗祠”)

蔡氏宗祠為二進制單檐歇山頂擡梁式木構建築,方向270度。占地面積948平方米,建築面積616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正堂、中堂、山門華表。面闊五間,左右次間與明間相通,構成壹個寬敞的大廳。地面用石板和石灰三合土鋪就,異常堅固。正堂為祀典活動的主要場所,因采用減柱法構建,即擡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故有五爪龍構件。廳中植四柱,寬10米有余。正楣中設壹神龕,龕內豎立“皇清敕授儒林郎翰林院吉士六世祖登瀛蔡公妣徐安人神位”靈牌(見圖之“靈牌神位”)。楣柱懸掛清乾隆宰相、內閣大學士蔡新親筆題寫的“人心知水源木本,廟貌報祖德宗功”的聯筒。額懸“著存”、“進士”、“兄弟舉人”匾,左懸壹匾,文曰“欽命內閣大學士兼禮部侍郎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學院邵享豫為 文魁 同治戊辰年鄉薦中武貢生蔡揚章立”(見圖之古匾)。前左懸今人立“兄妹碩士”匾,前右懸今人立“碩士”匾各壹方等。沿垂帶踏跺而下,為天井,左右各置花架。兩側為廂房,成門廳式結構。中堂內昂上懸“父子舉人”匾,正楣柱懸掛“最喜淵源崇元定,尚期家世繼君謨”筒聯,外廊懸掛“宗功垂福澤,祖德衍家聲”筒聯。中堂之前是壹個小庭院,院內樹壹根石旗桿,旁植奇花異草,可聞陣陣撲鼻芳香。

門樓華表小巧華麗,額書“蔡氏宗祠”,左額畫“鹿竹(祿足)雙慶”,右額畫“鶴壽松齡”;左側墻檐有“鳳朝牡丹、鴛鴦戲水、四喜登梅、孔雀開屏、魚躍龍門”組畫。右側墻檐串畫“福壽平安、花開富貴、梅鵲爭春、傲霜秋菊、喜氣馥沁”組畫。門內柱聯為“蘭水家聲遠,西山世澤長”,門聯上為“繩其祖武唯耕讀”,下為“貽厥孫謀在儉勤”。大門以石材為框,厚重的大門板上繪制尉遲恭、秦叔寶兩位門神像,顯得十分威武。值得壹提的是,全祠用80根巨大杉木柱子構建,寬枋大梁,不用壹釘壹鐵,全部用卯榫鑲嵌而成,結構嚴密,富有特色。登斯堂者,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3、石獅厝

石獅厝為於村部右後側,方向113度,因厝藏壹精美的石獅而得名。該厝系蔡氏天房25世加朝公於清嘉慶年間所建。面闊五間,進深3間,占地面積590平方米,建築面積486平方米,為二進穿鬥式歇山頂木構建築。

主體結構與文化內涵:

壹走進山門(門頭仔),就見壹副精雕石刻對聯,文曰“三諫風高勛業在蘇黃以上,九峰派衍淵源從朱李而來。”背額書“紫氣東來”四字。(蘇黃:指蘇東坡、黃庭堅;九峰:指南宋理學家蔡元定;朱李:指朱熹、李侗)。上聯大意是:蔡襄(曾任瑞明殿學士,為我國北宋“四大家”之壹)的成就不在蘇東坡和黃庭堅之下;下聯大意是:蔡元定(南宋律學家、理學家,自號“九峰”,是朱熹的首徒)的學問源自於朱熹、李侗。表現了主人立誌秉承乃祖的立身處世之道,也顯示了自己的地位不同壹般。明清以來,桂峰蔡氏秉承先賢(元定)遺訓,以經史傳家,故科舉入仕者長盛不衰。而學派淵源,可追溯到朱熹和李侗。(見圖之“”)

主體建築為二進制穿鬥式歇山頂木結構,鬥拱翹角,裝飾的十分華麗。房屋四周依地勢築有圍墻,即能防寒保暖又策安全。正房(中堂)部分分別為明間、次間、梢間,地面為三合土搗築,堅固異常。前方左右分列廂房,中為天井,中砌垂帶踏跺,天井內全部用青石板鋪砌。與廂房相接的為中堂。因南方多杉木,且杉木具有體輕、堅韌、耐腐蝕的特點,故整座建築均為杉木構建。房屋臺基全用青石砌築,中為垂帶踏跺,兩旁為如意踏跺。正堂廳中柱穿鬥木雕雙龍朝鬥,計有六條古龍。昂首雀替中雕雙鶴、左為雙鳳朝陽,右為雙麒麟。前廊明間與次間脊檁用卷棚拱築,中置鬥拱,左鬥拱上有雙麒麟、空城計、“福”、“禧”人物木雕組合;右鬥拱上有獅、馬和“壽”“祿”人物木雕組合,極富地方特色(見圖)。走廊墻裙,左右各有三副木浮雕,右廊墻裙中為鳳朝牡丹、左為博古秋菊、右為博古幽蘭。左廊墻裙中為鳳朝牡丹、左為博古水仙、右為荷花。正房和廂房交接處,因地勢有落差,為防止雨水濺噴,左右各置壹道擋濺墻,並在上面浮雕作畫。主要內容有風景、花卉、仕女、流雲及博古圖案等。廂房為單層建築,面闊兩間。兩個檻窗為鏤空木雕,左檻窗中為“福”、“祿”抽象木刻團雕,上首嵌雕二塊“琴、棋”圖案,下為“書、畫”圖案;右檻窗中為“壽”、“禧”抽象木刻團雕,上首為嵌雕“松、梅”圖案,下為“竹、荷”圖案。(見圖)

石雕

是該厝的又壹特色:正廳柱礎雕刻內容有“鯉魚躍龍門”、“松鶴延齡”、“麒麟送子”、“鹿竹雙慶”、“馬上封侯”等。最華麗的是中堂正門額枋卷書石刻:中為“愛吾廬”,左為“居仁”、右為“由義”。石門下方浮雕:中圓為太極,外圈為火焰,比喻太陽,左右為雙鳳、雙蝠,邊為祥雲,下方為翻騰波濤。整個畫面構圖,即為“雙鳳朝陽”之意(見圖)。石構門框側為如意,正面各雕刻壹身著鎧甲武士,單手撐托上石枋,其右分別浮雕麒麟送子、雙獅戲球和柱杖壽星等。門柱下方浮雕纏枝花卉、松鼠、古龍。在門的兩側各鑲嵌壹方形石雕圖案,中為長命鎖,四周邊框鐫刻琴棋書畫與暗八仙組合浮雕等。

4、樓坪廳大厝:

該建築位於村部後側,方向170度,占地面積594.6平方米,建築面積520平方米,為二進制穿鬥式木構建築。是臺胞蔡龍豪先生兒時舊居。因地勢陡峭,於右側另搭壹樓板為廳,故曰“樓坪廳”,主體建築至今仍保存完好。

主體結構與文化內涵:

樓坪廳大門為石築,與四周圍墻相連。門上方額題“績紹西山”四個大字,左書“丙申仲冬月”(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右落款“黃紹芳拜題”(見圖)。大門兩側繪有壁畫,左圖為身著元代服飾的騎馬官員,前有侍衛,後有華蓋相隨。右圖為壹書生,左上側繪有壹圓月,內有二人手持桂枝,寓“蟾宮折桂”之意(見圖)。實際上這扇大門即為門樓的大門,折進門廳,中置壹道封閉式大門,平常行走往兩旁出入,逢重大喜慶才打開中門。門樓左右與廂房轉角處各設壹個拱門錢庫,左額書“彤雲”,右額書“紫氣”。門樓後是天井,地面全部用青石鋪砌,沿垂帶踏跺便登上了正堂。

正堂主體

為二層歇山頂建築,廳與走廊的地面均為三合土構築,十分牢固。廳四周昂、枋的兩頭,均有木雕作替,中柱雕刻有古龍雙慶、梅花雀替、荷花撐托等。正廳頭設壹神龕,以立祖宗之神位。額上現存兩個鍍金雙鶴木雕匾座,神態逼真。前廊內檐明次間的脊檁上,均有古龍和五蝠木雕(見圖)。前廊左右木墻裙浮雕內容,分別有八卦(太極)瓶菊花、博古吊磬、壽瓶牡丹、古琴寶劍和八仙故事等(見圖)。廊柱礎石刻,左為暗八仙鑲鐫琴棋書畫,右暗八仙鑲鐫菊梅桃牡(見圖)。左廂房邊有壹石砌古井,水清清澈見底,入口甘甜如蜜。(見圖)

正堂明間

與廂房交接處屋面置有擋濺墻,主要功用是防止雨水濺噴。在擋濺墻上作畫,是該民居的又壹特色。右墻內側浮雕鷓鴣、石榴、幽蘭;外側浮雕風景畫,青松翠綠,百花鬥艷 。畫面構圖似乎就是本座房子大門的外觀,門上對聯:“風調雨順享安樂,國泰民安定太平”。左墻內側浮雕斑鳩、翠荷、秋菊;外側浮雕風景園林等(見圖擋濺墻)。

5、後門山大厝

後門山大厝為獨立建築,始建於明末清初年間。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方向113度。為三進重檐歇山頂穿鬥式木構建築。據記載,本厝出過文武舉人各1名、秀才7名,文化氛圍濃厚,在桂峰村影響較大。(見圖)

主體結構與文化內涵:

據傳,後門山大厝當年耗資壹萬三千兩白銀,歷經十余年所建。整個地基是建在陡峭的山邊上,石砌扶坡從山澗底開始砌築,高達30幾米,多達14層。主體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正堂、中堂、下堂、廂房,右側為附厝、左側為附厝、書齋、書樓、洗硯池及崖刻所組成()。四面用土石圍墻圈築。是厝主模仿官家府第結構而建築,用料考究,做工精細。正堂為二層,面闊五間,明間十分寬大,地面為三合土搗築,歷經幾百年仍堅固異常。大廳中植四柱,下墊八角花崗巖柱礎。因大廳寬大,起分散主梁受力作用,有別於其它建築,很有特色。正楣為朱色大門鑲龕,構建獨特。廳正棟柱雕刻五龍,鑲刻五福(蝠);造月梁底托為龍鳳,中柱枋雕有蝙蝠、菊花雀替。廳柱礎底為蓮瓣,鼓腹處鐫刻鴛鴦戲水、梅花鹿竹、荷花鴛鴦、鶴壽延齡等圖案。正廳上懸“國之屏翰”、“文魁”、“武魁”等匾,可惜在“文革”中被毀,只留下匾座。廳前廊邊置兩塊移動式屏風,中間團畫博古山水、八仙過海等畫。前廊墻裙木雕纏枝狀古龍,上窗為鏤空花窗,窗下方木雕雙獅戲球等。正堂與中堂結合處置壹擋濺墻,左墻浮雕葫蘆、芭蕉圃扇與松鶴;右墻浮雕松鶴臘梅與書劍琴棋。其余空間,繪有如意、卷草暈彩畫等。邊廂窗花均為古“壽”字,佐以纏枝花卉,構圖別具壹格。

中堂

為厝主接待普通賓客之處,中為客廳,中柱梁架上雕有古龍雀替。廳後邊置設三重門,正門平常關閉,逢重大紅白喜事才能打開,而日常只能從兩旁出入。明間與正堂相對小些,次間、梢間、盡間與廂房相連。下堂形制基本與中堂相符,所不同的是其右為邊廂,左邊為門頭仔,上雕雙菱、纏枝花雀替、錢紋、雙圈紋等木刻。門頭仔之下另設壹石門亭,額題與對聯基本毀壞,只發現下聯“四迎送禮”幾字。

書齋

是桂峰明末清初建築的壹大特色,幾乎每座古建築都有,並在書齋周圍配有池塘、花圃等,可見當時當地蔡氏家族對文化的重視。後門山的書樓、書齋和崖刻題字位於附厝之左約20米,中間浚有壹方約30平方米的洗硯池。環境清幽,適合習文練武。雖然書樓已傾圯,書齋也已傾斜破敗。但濃厚的氛圍仍然依存。洗硯池右後側刻有“活源”,左後鐫有“蒸雲”崖刻(見圖)。書齋正廳壁上貼有很多當時考取功名的捷報,為此地又增添了幾分書香韻味和幾分優雅(見圖“”)。據記載,該厝子孫中考取舉人1名、貢生2名、秀才6名,真可謂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

6、後門嶺民居

位於村部左後側山邊,方向坐丁向巽(45度)。為二進制單檐穿鬥式木構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後堂、廂房、二堂、門亭。左右為橫厝,左側建有華表山門。占地面積1026平方米,建築面積893.75平方米。始建年代為清乾隆十二年(1747)。

主體建築和文化內涵:

該大厝的特殊之處在於二堂為主廳堂,廳寬近8米。高大宏偉,建築奇特。傳說厝主在建築該房時,聽說蕭公菩薩(保護神)不進有兩層的房屋,但臺基已就,也不便再進行更改,放棄了建兩層房的主張。所以,才有該房二堂作為主廳堂之故。二堂正廳設正楣,後為神龕,祀祖宗之靈位,平常兩扇大門關閉,祭祀時開啟。正楣柱懸掛壹副筒聯,上聯“大業帷修德”,下聯“敦綸在讀書”(見圖),歷經幾百年,至今仍光亮如新。二堂梁枋雕刻形意古龍,下有各類花卉雀替。

後堂

為雙層木建築,***分明、次、稍、盡間,進深兩間。廊外有橫厝,進深三間。正設垂帶踏跺,有11級落差。最特別之處是象服石往裏凹,深約0.5米,使踏跺的垂帶成懸空狀。天井全部用石板條鋪砌。天井兩側為雙開間廂房。窗花稍成簡單。前廊柱礎陰陽雕刻荷花仙鶴、蟾宮折桂、喜鵲登梅以及左男官女右侍等圖案。天井鑲鋪青石板,邊沿修成弧形,做工十分講究。

下堂

相對矮小,中廳木雕為古龍、蝙蝠及花卉。前右為廂房,左為門亭。左側距離正厝25米處,設壹華表山門。額題“功績蘭水”四個行書大字,上書“丁卯年(1747)菊月”,下書“林慈題”。旁佐繪喜鵲登梅、夏荷秋菊等圖案。

7、後門田大厝:

後門田大厝位於村部右側山邊,方向坐東朝西。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多平方米。為三進重檐歇山頂木構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周築以圍墻。始建年代為清鹹豐年間,約1850年左右,厝主蔡鴻釣為鹹豐庚申年例貢,其父為道光辛卯年歲貢生,爺爺為乾隆甲辰年秀才,太爺為乾隆太學,太公為康熙選貢,書香門第。從厝主起,五代行醫,只可惜醫術在建國後無人後繼。據載,因厝主在該房建築後期出現意外變故,地面部分還來不及裝修,迫使工程中斷,故留下壹些缺憾。文革期間,懸掛在正廳的鎮宅古畫,用金水書寫的多幅木質對聯,古籍醫書,被燒毀,十分可惜。但是,就其藝術氛圍來說,不失為桂峰現有建築的佼佼者,在本省民居中也是獨樹壹幟。特別是木刻藝術,工藝精湛,數量繁多,堪稱尤溪縣各類古建築之最。

主體建築和文化內涵:

正堂為二層木構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明間(正廳)寬大氣派,雕刻精美(見圖)。中正棟柱上為如意穿鬥,下為五爪古龍,纏枝菊花為枋替。正楣設壹神龕,整塊大額枋雕刻“雙壽”、“卷書”、萬蝠流雲等花卉圖案。廳左整塊大額枋雕刻龍卷草、琴書及人物故事;廳右整塊大額枋雕刻“壽”錢、屏風式卷書及人物故事。前廊明間內檐雕刻琴棋書畫和人物故事,出挑雕刻牡丹、壽桃、石榴、書劍等。前廊次間內檐雕刻清“太平通寶”錢幣、“圓壽”,外檐雕刻牡丹、龍紋圖案。左右大額枋和前廊內外檐木雕的內容大體相同。大廳地面與天井尚未進行裝修,稍顯淩亂。

前廊外墻裙

四扇分別雕有博古花瓶、琴棋書畫、八仙福(蝠)壽與飛禽走獸;窗花鏤空雕刻蟹、蝦、花瓶、琴書、博古、暗八仙等(見圖)。兩邊雕刻風格大致相同,內容有所變化。正堂前兩旁是廂房,在廂房走廊的額枋上雕刻是該厝的又壹特色(見圖)。左廂房首枋正背雕刻內容為牡丹;二枋正背雕有雙鯉魚;三枋雕刻不老松;轉角昂上雕刻纏枝花卉。右廂房首枋正雕如意牡丹,背雕花籃;二枋正雕三魚戲水,背雕三魚;三枋正背雕刻木錦花;角雕纏枝牡丹。中堂後走廊內檐鏤雕菊花、桃花等。

中堂中設正楣

中楣邊木雕方天畫戟、鬥象、箭壺、馬鞍、鐘磬等。中堂正棟柱浮雕如意穿鬥、葫蘆寶瓶。中堂通廊內檐磨間為人物、松鶴,次間雕刻花瓶、麒麟等。內廊外枋串雕百花卷草,在桂峰古建築中為僅見,堪稱壹絕。正堂的柱礎成鼓形狀,中堂柱礎為瓜瓣形,前廊的柱礎為方鬥形。除外,還發現該厝的墻上張貼著的清代厝主蔡兆源等科舉考試的捷報多張。

古今文人達官對桂峰景致贊詠的詩詞繁多,最著名的卻是清文華殿大學士(清制:大學士滿、漢各二人,正壹品,兼殿、閣及六部尚書銜)葛山蔡新所作《八景總詠》詩:“桂峰名勝良難數,去天不遠才尺五。金雞璀璨映朝曦,石筍崢嶸為砥柱。雲龍風虎各效靈,驤吼聲雄疇足伍。最愛泉流酒國春,故人清風堪相與。丹桂當秋拂袖香,環橋月色光如許。予遊斯地能深憶,八景天然亙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