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别墅装修 - 恩平的婚嫁習俗特別之處是什麽啊

恩平的婚嫁習俗特別之處是什麽啊

江門五邑婚嫁習俗

建國前有早婚習俗,男女十五、十六歲就結婚。男婚女嫁,皆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婚姻自由。民國2年(1913年)10月,且知事沈秉仁布告;嚴禁男女自由結婚,認為"滅絕禮義廉恥者,莫甚於自由結婚壹事"。婚嫁順序,是從大到小,先兄姊壹套新衣服。在男方,有的還把新褲子掛在新娘房門口或家門口,新娘進門,要從褲子底下鉆過。結婚要明媒正娶,"三茶六禮"("三茶"指下茶;"六禮"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六項儀式),花轎過門,否則,便是"無媒茍合"。如發現男女私通,就認為是傷風敗俗,或驅逐出村,或遊街示眾,或裝入豬籠拋落河裏淹死。"三茶六禮"禮儀繁雜,到了清末,略有簡省,壹般采用的,壹是"問名",即送"年庚貼",用紅紙寫上求婚者的出生年、月、日時,交給媒人轉給對方,男女雙方家長把"年庚貼",交給占蔔者排算,看有無相克。然後托親戚朋友查問對方三代,送"三代貼"。雙方都把自己的曾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名字籍貫用紅貼寫好,俗稱"三代貼"調查有沒有麻瘋病及其它遺傳病,調查對方人品才能、經濟狀況,看是否門當戶對。二是"請期",即是送"禮貼"。由男方把婚禮日期用紅貼寫好,通知女方。女方接"禮貼"後,再回復男方。三是"納征",即男家派人向女家送聘禮。先由男方把聘禮將"三代貼"送到女方,也叫"做禮"。女方收禮後,又將女方"三代貼"送到男方。四是"親迎",按雙方商定吉期,用花轎迎娶。民國中期,社會上才有男女雙方相約會見,俗稱"相睇"。壹般都由媒人引線,男女雙方同意後交換信物,是為定婚。信物多為金戒指、金項鏈,但窮苦人家,僅是壹包"紅包"。定婚後,再商定吉期,用車、轎迎娶,正式結婚。建國前的婚禮,男方有"上頭"、"迎親"、"鬧新房",婚後"三朝回門"等繁瑣禮儀。女方出嫁上轎前有哭唱嫁女歌等習俗,內容多是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兄弟姊妹互助互愛之情。淪陷期間,有的還在哭唱嫁女歌中控訴日軍侵華罪行。結婚後,女子要從壹而終,丈夫死後,要"守節",任何情況都不能改嫁。凡改嫁的叫"失節",備受上歧視。相反,有權勢、有錢男子可以有三妻四妾。妻子死後,可以續娶。此外,女了還有"嫁生雞"、"嫁神主牌"等陋俗。所謂"嫁生雞",多是華僑在國外謀生,不能回來成婚,由男女雙方父母包辦,用壹只生雞代替新郎拜天地、祖先,舉行婚禮。富裕人家為夭折的兒子娶媳婦,新娘過門後,收個養子,以續後嗣。這種"守生"式婚姻,稱為"嫁神主牌"。建國後,上述兩種陋習均已廢除。提倡婚姻自由,婚禮從儉從簡。"花轎迎娶"早在1952年土地改革期間已被廢除,新娘過門都是步行或坐單車。擺酒大排筵席的風氣也大大減少。進入80年代,婚禮進排場、鬧闊氣又有所擡頭,富裕人家普遍用小汽車迎娶(與有坐摩托車),有的出動10多部小車,形成車隊,沿途鳴放鞭炮,結婚擺酒多達100多席。新會市沙田區村民和漁民的婚禮是以船代轎,男女雙方談戀愛用鹹水歌對唱,互表傾慕之情。

恩平燒餅與婚嫁習俗

恩平城鄉男婚女嫁有壹個傳統習俗:男方必須向女方送恩平燒餅作為禮餅。這壹習俗始於明朝,至今仍頗為盛行。恩平燒餅,俗稱“恩平燒”,為恩平特產,以其制作精巧、風味獨特而馳名。

恩平燒餅創制於明代,距今約有600多年的歷史。相傳始創燒餅的師傅是恩平的壹名青年教書先生。他原來憑自己的誌向辦了壹間私塾,讓窮家的孩子入學。

後因辦學經費接濟不上,私塾被迫停辦,教書先生為了謀生,只好做燒餅來賣。教書先生以他教書的膽識來創新,做出壹種與眾不同的軟餅。這種餅香甜可口,風味獨特,放置多日也能保持新鮮,因而十分暢銷。

當時的肇慶知府很有經濟頭腦,他為了繁榮市場,推動經濟發展,便搞了壹個做餅大比賽,要選出精品加以推廣。

恩平知縣自從吃了教書先生做的餅後,大加贊賞。這次極力推薦教書先生到肇慶府參賽。比賽之日,各路做餅名師使出渾身解數,均想脫穎而出。知府大人出身於做餅世家,要得到他的認可並非易事。當知府大人品嘗到恩平燒餅時,越嚼越有味道,竟連吃了三個,贊不絕口:“軟滑鮮美,香而不俗,甜而不膩,好餅?”結果,恩平燒餅壹舉奪魁。

其實,恩平知縣舉薦教書先生還有壹個用意,就是要趁機挑個乘龍快婿。教書先生果然不負所望,壹舉奪魁,成為街知巷聞的名人,知縣決定把教書先生選為佳婿。當他把他的打算告訴女兒時,女兒死活不從,她認為做餅的沒有出息。後來,教書先生賣燒餅發了財,遂重新開辦私塾,讓窮家孩子繼讀讀書,壹時傳為佳話。教書先生除了教書,放學後還賣燒餅,以此積累來維持辦學。他得知知縣父女都喜歡食他的餅,為表敬意,他每賣出壹百斤燒餅就留下壹斤,以便日後作為禮餅。後來,知縣的千金見教書先生既有知識,又勤勞,又有愛心,終於動了芳心。當禮餅累積到壹百斤時,知縣的千金便它們領了回去,表示接受了教書先生的愛情。

此後,求婚送燒餅就慢慢演變成了壹種禮儀,恩平男婚女嫁必以燒餅作為禮餅。當地女子出閣不叫出嫁而叫“領餅”,即表示接受了對方的愛情。時至今天,恩平人問青年姑娘是否出嫁了,不是問:“妳嫁了沒有?”而是問:“妳領了餅沒有?”這個有趣的婚嫁習俗就起源於教書先生這個燒餅故事,這個習俗也壹直延續至今。

恩平燒餅是怎樣制作的呢?它的主要原料為糯米粉,有黃糖和白糖兩種,配以冰肉及芝麻;還有壹種以豆沙或蓮蓉為餡料,這些材料壹定要精細加工。餅坯制成後,置於平底的圓鐵盆中,上下以猛火煎烤。就這樣,燒餅具有入口軟滑的特點,夾著燒豬肉吃,更有甘香滋潤之味,令人百吃不厭。

每到結婚旺季到來,恩平市城鄉隨處可見制作恩平燒餅的攤檔,爐火熊熊,香飄數裏,各具特色的恩平燒餅,成為恩平壹大美食文化景觀。

臺山是風光不錯,沒有找到其婚嫁的特色,有鶴山客家女婚嫁風俗。

鶴山市的客家人,大都是在建縣後(1732年),從梅州、惠州、河源等地區遷徙來的。集中居住在鶴城地區(原縣城),來時的語言和婚嫁風俗當然有所差異。解放前養育成人的女子,在媒人的周旋下,如果門當戶對就互換年庚喜帖,時辰八字,沒有相克就選擇良辰吉日,籌辦婚事,在出嫁時需例行幾項風俗。

壹、叫夜譜

(“叫”稱“哭”實意“唱”)

婚前兩晚,女子的閨房中有壹群女伴作陪襯活動,俗稱“就妹仔”。出嫁女通過傳統的哭唱,向女伴通報自己喜事將臨,深感依依不舍。有的人很早就學會傳統的唱詞,不會唱的就由中年婦女領教,直至自己背誦識唱為止,不唱就是不尊重陪人,或者不吉利。這種習俗在解放後就漸漸消失了,今天只有80歲左右的婦女,還可以唱出來。

哭唱和唱山歌有所不同,哭唱是喜中有悶,唱起來沒有延長腔。下面摘錄壹首唱詞:

金雞開口五更啼,自己開聲羞笑涯(我);

大樹斬開還有生,遠離父母還有兩晚。

二、迎接娶親隊

娶親隊由男方組成,四個兒童舉著彩旗先行,接著媒人帶路,兩個擡轎老、酒擔、六個六音吹鼓手,擡嫁妝若幹人。酒擔由好命的人肩挑,兩個籮中有壹壇酒、豬肉、雞蛋、大烏鹹魚和檳榔等食品,還有壹個圓型紅色的酒托盆,裝著兩枝柏葉和兩封利市。吹鼓手路過村莊要奏樂,向人通報以示興意。進入女家作壹定時間演奏,接著新娘就哭唱:

掃凈上廳接酒擔,掃凈下廳接媒人;

掃凈門坪放花轎,掃凈屋檐繃彩旗。

三、拜別祖宗

拜別祖宗前還有壹場鬧劇,那稱“拖妹仔”(新娘)。房門外由中年婦女組成,強行進入嫁女房中請她出來上轎,但陪女們堅持不準進入,互相發生推拉的嬉戲,甚至用口噴酒來防患。為了不耽誤新娘回男家的時間,最後由老陪娘扯著新娘出來拜別祖宗,後拜父母親就哭唱。

四、開傘出門

開傘是由新娘的親兄弟開的,無親兄弟的由其他親屬代替。開傘者站在大門口左邊,打開傘後,由陪娘拉上新娘從傘底下穿過。走到轎門前新娘有點假意不願進去,還流淚哭唱,甚至用腳踢轎門,陪娘就用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或者回去早生貴子的吉利話勸她上轎。從拜別祖宗和上轎兩段時間,是真正的哭唱,因為10多年生活在父母的身邊,突然離開深感依依不舍,怎不令她流淚而唱:

往日擔傘去趁圩,今日開傘送妹行;

妹嫁開哥唔好哭,好好照顧父母親。

五、送轎

送轎是由村中的男女老少送的,送的裏程壹般是壹華裏左右,但中途要停三次轎,以示依依不舍離開親人。新娘並在轎中撒些利市紅包,誰拾歸誰。第三次起轎後壹直回到男家,也不再哭唱。最後兩句:

阿哥送轎到河邊,回去持家要揾錢;

細佬送轎到路中,回去創業早成家。

六、到夫家

到夫家門前時,由男方的老陪娘在轎門前說些“白發齊眉、三年抱兩”等吉利話。事前門口放上壹個面盆,盛上小量水,放上壹把菜刀、壹把尺、小紮茅草和桃葉,意思是驅神趕鬼,同時用壹小紮幹草點著火,意思是幹幹凈凈回夫家。新娘在陪娘牽引下,用米篩遮擋在新娘的頭上,先跨過面盆,後跨小火堆進入新房。晚飯後,新郎邀請村中的男中青年看新娘,俗稱“鬧新娘”,壹直鬧到深夜送走他們後,雙雙進入洞房。第二天早晨新娘由陪娘牽引,向祖先、老爺、奶奶敬茶後,向新娘贈送手飾和利市。

七、探七朝

回到夫家七朝後,女方組織十余位中年婦女,到男家去所謂“探七朝”。新郎如結婚那天壹樣,頭戴氈帽,身穿長衫禮服,向嶽母敬酒。又過三朝,男方由壹中年婦女陪新娘回娘家,攜帶簡便手信,兩棵有頭有葉的青皮蔗,意思兩親家如糖甜,節節勝意。

在娘家住滿三朝後,女方的母親送新娘回夫家,敲開新親家門的第壹次來往,以後再不受各種清規戒律約束了。

開平民歌與婚嫁習俗

七八十年以前,開平民歌頗為流行,當時壹般婦孺喜以唱歌形式反映生活,表達感情。逢婚嫁喜慶,往往以歌唱祝賀,有上頭歌、祝福歌、亂房歌等等。如梳頭就有《壹梳梳到眉,白發齊眉;二梳梳到尾,有頭有尾;三梳梳落地,兒孫滿地》之類。字詞各地雖有不同,也是大同小異。又如對自己婚姻不滿的出嫁女,發出(年嫩女羅,年嫩去做奴)的哀冤之歌。甚至連殯喪白事,也以哭歌形式表示哀思。

另附:/GB/channel79311/79593/79605/200504/30/23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