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别墅装修 - 吳憲的人生道路

吳憲的人生道路

吳憲身材苗條,體格健壯,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冷靜機智,有教養,富有同情心,沈默寡言。他興趣廣泛,熱愛生活,有人情味。他曾對同事說:“我的座右銘是三個真理:真知、真理、真理。研究時求真知,做實驗時求真,永遠為人們追求真理。”他的壹枚郵票上鐫刻著“博學、質疑、深思、實驗、明辨、篤信”四個字,這既是他壹生的追求,也是他壹生的真實寫照。他的性格中有很多閃光點,其中最鮮明的是他對完美的不懈追求。不管他做什麽,不管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他總是這樣要求自己。他的同事說:“無論是發表論文還是審閱別人的稿件,他都仔細推敲、修改稿件中的每壹句話、每壹個數據,甚至每壹個標點符號,直到他認為滿意為止。”他對完美的追求不僅體現在事業上,也體現在個人生活上。

渴望

他渴望並尋求完美和諧的家庭生活。他和第壹任妻子結婚前素不相識,婚後立即去了美國留學。九年來,他反復給家裏寫信,讓妻子去上學。但由於種種原因,他的要求沒有被采納,可想而知夫妻雙方各方面的利益不同。回國後的第壹年,吳憲不僅忙於工作,還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幫助和影響妻子,彌合雙方的隔閡,使她能與誌同道合的人共度壹生。然而,他的努力失敗了。最後他不得不得出壹個痛苦的結論:這是壹段原本就不應該存在的婚姻,應該解除。那時候離婚是需要很大勇氣的。為了雙方的長遠利益,他頂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誤解,得到了妻子的同意,解除了婚姻。後來,他在工作中認識了顏女士。她是中國著名教育家嚴範孫的侄女。十幾歲時,她就讀於天津中西女子中學。畢業後,她考上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學,該校第三屆畢業生。畢業後,她去了哥倫比亞大學學習食品化學和營養學。1922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她被推薦。1923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任助教。在教學和科研中,她與吳憲誌趣相投,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後結婚了。從戀愛結婚到吳憲去世的35年間,他們的感情壹直很和諧。他們互相貢獻,互相配合,在和平和諧的氛圍中培養五個孩子,壹起絞盡腦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幸福的婚姻給吳憲的研究事業帶來了活力,也為他的生活增添了活力。他熱愛他的家庭生活,他的妻子和孩子。他所有的密友都知道,“沒有人比吳憲和他的妻子蔡蕓更能欣賞家庭的樂趣,更能饒有興趣地分享家庭的溫暖,……沒有人能比他更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和幸福”。據知情人透露,吳憲成功的秘訣在於他總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他做出了許多這樣的選擇,其中最重要的是與顏的結合。在他的職業生涯中,蔡赟是他的助手、同事和顧問。他們壹起做過實驗,共同發表過論文。他壹生發表的生化論文,80%以上都是婚後發表的。其中,大量卓有成效的營養學研究都是從顏的研究開始的,著名的《蛋白質》關於變性的研究也是最早與顏合作的。正是在他們結婚後,他開始關註中國的社會和科學問題,並擴大了他的興趣。

敬家人。

吳憲對孩子的愛不僅僅局限於給他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更側重於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如何自食其力。他的孩子們在談到他們的父親時,對此深有感觸。長子吳瑞回憶說,有壹次“我父親把我們的五個孩子叫到爐邊,告訴我們英語單詞‘投資’的意思。他興奮地說,‘讓妳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最好的投資。它會在妳身上存在壹輩子,會被妳享受壹輩子,所以我不會給妳留下任何物質的東西,因為那會對妳有害。我不會給妳錢,但我會努力讓妳接受最好的教育,讓妳以後能獨立生活。二女兒吳萬蓮說:“他盡最大努力讓我們的五個孩子接受全面的教育,因為他認為壹個人壹生中最重要的是壹個良好的心智和壹個健康的身體。”。第三個女兒吳萬明寫道:“每次晚飯後,在我們離開餐桌前,父親都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如何做壹個正直的人。自我約束和不放縱是他經常談論的話題。“總之,吳憲希望他的孩子能靠自己的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將來為社會做貢獻。

人格和情操的培養

除了事業和家庭生活,吳憲還註重自己性格和情操的培養,無論言談舉止和交友,處處顯示自己的“紳士”風範。不管怎麽活,妳都讓它有意義,有科學。任何接觸過他的人都會覺得他是壹個很有修養的人,有很強的克制力,總能完美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人有禮貌,掌握分寸,心胸開闊,待人友善,富有同情心,真誠對待朋友。他的學識、才華和高尚的品格為他贏得了許多朋友,包括他嚴厲的老師、老板和他孩子的朋友。熟悉他的人都認為他是真正的科學家、紳士、哲學家,完美、有機、和諧地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長處。吳憲個人興趣廣泛,業余生活豐富多彩。他非常喜歡運動,因為他是波士頓的壹名學生。他喜歡騎馬、遊泳、打網球、滑冰、跳舞和散步...他還享受著身體強壯帶來的好處:在第壹次心臟病發作之前,他從未去過醫院,多年來,他在工作中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精力和幹勁。他經常背誦壹些他最喜歡的中國古詩,或者寫詩(他的童年教育使他對中國文學有很好的了解)來放松自己。他收集了各種各樣的稀有瓷器,經過研究,他成了這方面的專家。他熱愛建築設計和園林建設。1934年,他在北京朝南的小街方家院買了壹棟清朝皇室的豪宅。經過精心的設計和改造,它成為了壹個擁有現代化設備的中式住宅,院子裏還建了壹個小型遊泳池。吳憲曾在這座富麗堂皇的府邸接待過眾多中外醫學名人。他有很強的美感,擅長讓建築和科學儀器有很強的藝術感。退休後,他仍然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通常上午寫作或學習高等數學,並用於退休前所做的實驗結果分析,撰寫論文並發表;他寫了《科學生活導論》的初稿,並開始寫了幾篇關於中國書法的演變、漢語的發音和世界和平的手稿(都是未完成的)。在波士頓期間,他經常和妻子壹起去哈佛醫學院參加學術研討會。搬到布魯克萊恩的新房子後,他在房子旁邊的小花園裏種植了花草,並對他的房間進行了壹些小規模的裝飾。壹方面,他還自學了西班牙語,能夠聽廣播,閱讀書刊。簡而言之,他壹生都在不斷進步,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

事實上,吳憲把他的事業看作是他整個生活中的壹個環節,他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所有環節,使之協調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和完美的個人修養造就了他事業上的不斷成功,事業上的成就也為他和他的家庭增光添彩,讓他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貢獻

然而,吳憲對他的個人成就和家庭生活並不滿意。他雖然處境極好,但卻非常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同情人民的疾苦。他試圖通過科學和自己的行動拯救和振興國家,為改善人民生活做出貢獻,甚至犧牲個人幸福甚至生命,這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熱情。例如,他研究營養學是為了解決中國人的營養不良問題,希望幫助提高中國人的身體素質。除了研究論文,他還寫了壹些關於營養的流行文章,發表在《獨立評論》和《科學民族復興》上。為了維護人民的健康,在1938年,吳憲根據當時的國家經濟狀況主持制定了中國第壹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l932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三省後,又入侵熱河。面對民族危機,吳憲開始感到,如果沒有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科學研究和其他促進人類幸福的事業就無從談起。他經常與胡適、丁文江、翁、、、陳之邁、吳敬超等友人聚會,交流和討論他對國內外各種形勢的看法。在此基礎上,他參與創辦了當時國內頗具影響力的《獨立評論周刊》,以陶鳴為筆名,針對當時的時局、政治、經濟,發表了13篇文章。日軍關閉協和醫院後,就家庭和經濟條件而言,吳憲可以閉門讀書,安度晚年。然而,他不願意在敵占區定居。他的妻子嚴回憶這段經歷時寫道:1944年初,他得知重慶政府要他在那裏成立營養研究所,立即開始準備這次漫長而危險的大後方之行。“這意味著要經過幾個星期的偽裝旅行:坐火車,趕大車,坐炭車,走路,在簡陋的客棧裏過夜。當然,與離開北平有關的壹切都必須絕對保密。他對所有可能的危險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認為通過這次特殊的使命來為國家服務是他的職責。1944三月16,他離家的時候,分別是難過的,因為他和妻子心裏都知道,他們可能再也見不到面了。”當他於4月6日到達重慶時,他已經制定出了壹個建立研究所的計劃,“他壹到達目的地就開始把它付諸實施。同樣,由於美日宣戰,他的美國之行也充滿了危險。”取道澳大利亞抵達洛杉磯,耗時64天。“他在美國期間,四處參觀訪問,為中國的戰後重建盡職盡責,積極工作。在壹次分發戰後救援物資的會議上,美國衛生當局有人建議給中國的孩子吃豆粉而不是奶粉,聲稱中國人的腸胃只適合吃素。吳憲聽後非常生氣,當場予以駁斥。經過他的論證,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派往中國的船只後來都載有奶粉。抗日戰爭勝利時,吳憲在美國。他在日記中記錄了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前後的消息,表明了他對祖國命運的關心。雖然晚年定居美國,但他拒絕成為美國公民。

人類的命運與世界和平

吳憲不僅是壹位愛國者,而且非常關心全人類的命運和世界和平。目睹了二戰帶來的深重災難,他與朋友們多次討論,探索用科學方法改造世界,促進世界和平的途徑。晚年寫的《科學生活概論》手稿是他長期思考的結晶。他用在實驗室處理生物問題時的立場和方法來研究世界問題,認為“在各種形式的組織中,無論是細胞、器官、人還是國家,合作單位的相互依賴和相互之間的分工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兩者的要素是協調和統壹。而個人和集體的活動有最適度的劃分,可以使生物或社會各個層面的總和得到最高程度的完善。應用這種適度的原則不僅可以贏得個人健康,還可以實現世界和平。”在書中,吳憲清晰有序地提出了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實現上述目標,並列出了具體的途徑。雖然他的理論和方法是理想化的,但要達到他所指明的目標並不容易,也不現實。畢竟,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有很大不同。但他的評論和建議對每壹個關心此類問題的人都有很大的啟發,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有壹定的指導和借鑒作用。這本書充分體現了作者對人類命運的關註和對世界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