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别墅装修 - 關於人的敘事散文寫作

關於人的敘事散文寫作

敘事散文的寫作:散文的概念

廣義:與“韻文”相對。任何不押韻、不講究排比的文章都是散文。

狹義:除小說、戲劇、詩歌外,篇幅短、題材廣、文體靈活的文學形式。它可以記人,可以敘事,可以可視化,可以寫場景,可以表達請求。在材料、形式、表現上更加自由活潑,更加貼近人們的現實生活。

狹義散文的分類:壹般來說可以分為:記人散文、敘事散文、抒情散文、風景散文、議論散文。敘事散文的主要內容是描寫事件,介紹人物,如魯迅的《藤野先生》。抒情散文更註重作者個人情感的表達。他通過觸景生情,抒發意誌,從對現實事物和場景的描寫中產生聯想,闡述哲理,如茅盾的《贊美白楊》。風景散文通常在遊記中表現。議論文以討論為目的,但又不同於政治思想批評或學術論文,在文字和手段上充滿了文學色彩,如魯迅的雜文、韓愈的《雜文》、培根的《隨筆》。各種短文有時會有重疊,但側重點還是不同的。

二、《記住人》和敘事散文概述

記人和敘事散文包括人物、故事和細節,看似短篇小說或通訊特寫。其實它和小說或者時事通訊特寫的區別在於,壹般來說,小說的故事比較完整,雖然有現實生活基礎,但人物和情節往往以虛構為主,而人物則以典型刻畫為主。通過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曲折,用輕松的方式表達作者的思想傾向和觀點。傳播特征應具有普遍真實性,強調真實性和時效性,具有新聞價值。寫人物和敘事散文不需要像小說那樣重視人物和事件的集中性和完整性,也不需要像傳播特寫那樣強調題材的新聞價值。而是以作者的思想感受或情感經歷作為作品結構的紐帶和動力,將具體材料串聯起來觀察,從而達到以情制事或助人為樂的目的。

散文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春秋》是最古老的敘事散文。戰國時期的《左傳》和《國測》進壹步體現了記人、敘事曲折生動、描寫生動的特點。漢代司馬遷的《史記》,正如魯迅所說,是“史家絕唱,離騷無韻”,言簡意賅,吉祥翔實,講述事實準確生動,人物刻畫生動,分析事物,感染和激勵讀者。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大量白話散文在吸收外國文學精華結合國粹後湧現,異軍突起於文壇,成為文壇重量級人物。魯迅、巴金、冰心、朱自清、茅盾、黃宗英等作家都有許多優秀的散文作品,為人們所熟知。

第三,記人和寫敘事散文

1,照片記錄,善於舉典型。

在散文的選材和藝術表現要求上,形象化和抒情性自然很重要,更要註重記錄事實。有人說詩歌把米變成了酒,材料的形狀和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散文就是把米煮成飯。材料的形狀和性質在有限程度上發生了變化,但其本質沒有改變。有人說:詩歌是舞蹈,散文是漫步。前者有藝術變形和誇張;後者是對人類自然生態的悠閑展示。正是散文特有的紀實功能和現實手段,使其比其他文學樣式更方便、更自由,並要求其寫作成為壹種“沒有藝術的藝術”高爾基說:“在我看來,散文比詩歌更難。它需要特別敏銳的眼光、洞察力,以及看到和發現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的能力。”

正是由於註重事實描寫,散文不易編織曲折、煽情、完整的故事,也不能僅僅依靠抒情、議論來代替事實。文章的思想性和藝術感染力,基本上取決於作者的認同、材料的選擇和相關細節的描述。

例如:

惠玉玉的《緬懷黃同誌》從對方的缺點出發,是先抑後揚,還是先抑後揚。這不僅是刻板印象,也給人耳目壹新的感覺。相反,在寫他的缺點時,體現了對方忠於革命、正直無私的開放胸懷。這不僅是寫作技巧,也是作者深入了解黃明的結果,使他的寫作更加真實感人。

魯迅《朝花夕拾》中的雜文,生動地刻畫了衍太太的欺騙行為和以愚弄、傷害他人為樂的惡棍形象。看似瑣碎的往事,卻有著嚴肅的主題和深刻的社會內涵。

新民晚報夜光杯?《十日談》專欄,曾經刊登過壹組關於將軍的軼事,其中有壹個關於韓先楚將軍1981回國的故事,非常生動精彩,從言行對話中引發了發人深省的社會現實意義。

可見,善於取材是寫好記性、敘事性散文的最基本條件。

關註材料本身的社會認知意義和審美價值是這類散文的主要意義。這不同於壹般文學作品的典型化。小說和戲劇可以通過“取眾人於他人,合成壹體”的藝術概括,達到虛構與真實的統壹。寫人和敘事散文要充分發揮類似攝影的特點,以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細致的筆觸,展現生活中原本美好的事物和值得深思的現象。

目前在少數年輕人中出現的所謂“文風”,即擺脫“主流話語”,以“我”為中心表達自己卑微的激情和凡人的欲望,被冠以“新人文價值”。這是不可取的、極端的個人主義,是自由化的邪路。

著名老作家鞏留在著名作家劉相如散文集《月與星》的序言中寫道:

中心問題是:什麽是好的散文?個人認為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即:誠、誠、簡、準。

誠信是指命題立意,貫穿立意的全過程,體現了壹種嚴肅的人生態度。

真誠意味著情感上不能有任何虛假和做作。不能“玩”散文。

簡單,當然是高技能,或者沒有技能,或者反對“淫穢”。

準確,就是反復篩選,提煉詞句,達到不容易,不可替代的地步。

如果更進壹步,我們不妨指出,最根本的是誠實和真誠。

古代的論文都是講“情”的。我覺得所謂的情感就是坦誠和真誠。或者寫下身邊的瑣事,或者像花鳥魚蟲壹樣...妳可以在任何地方表達妳的感受和願望。因為情感真的是文章的靈魂和精神;情與誌,散文才會達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完美境界。

劉相如的《星月詩話》、《瀛溪隨筆》、《彗星》、《樊華》、《雨花堂筆記》、《魏念》都是出自作者之心:不誇張地動真情,含哲理而不說教,由表及裏,以小見大,筆尖飽含著作者自己的真血、真淚、點點滴滴。

2、“人”見性格,“事”有波瀾。

敘述事件、刻畫人物是敘事散文的基本內容和主要任務。敘事要清晰,自始至終自然,細節生動,情節波瀾,增加作品的可讀性。對事物的敘述要服務於人的表現和刻畫,因為事物是人做出來的。事物的演變總是受到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環境的影響(包括人際關系的相互影響)。記住人,敘事散文不能杜撰故事,也不能靠作者的想象塑造人的形象;只有對真實的東西進行梳理和剪裁,才能找出故事和脈絡,以及相關的人做了某件事的具體原因,進而給出準確生動的表述。

《春秋》和《左傳》描述的都是同壹個案例,但它們的差異相當鮮明。壹個很簡短,壹個卻很詳細,跌宕起伏,人物刻畫的惟妙惟肖。

《春秋》記敘只有十幾個字:(莊公)十年春,齊攻我,公敗齊於昌紹。

而《左傳》中的“曹劌之辯”卻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報道和描述:

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我們的魯國。莊公要打仗了。國王要求見莊公。其老鄉節曰:“肉食者何事?”“當權者目光短淺,無法深入思考,”曹劌說。“然後他們去法院見公爵。

“妳為什麽而戰?”曹劌問道。"公日:"衣食無憂,敢專必分人。"致田:"小利未盡,百姓順。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羊、玉器、絲織品等等,我從來不敢誇大數目,我必須對上帝說實話。”。曹劌說:“肖驍沒有信用,得不到神靈的信任,神靈不會保佑妳的。”。". "齊桓公曰:“雖小獄不可祭,必待之以情。”是的,他說:“忠誠屬於妳,妳可以打壹場戰爭。如果戰鬥,請跟隨(曹劌要求參戰)。”

乘以它。戰在長運。眾將擊鼓(擊鼓進行曲)。“現在不行,”曹劌說。”等到琦君三次擊鼓之後。嘿嘿:“還行。“琦君被徹底打敗了。公眾會追上去(派兵追趕)“現在不行,”曹劌說然後下了戰車,看了看琦君車輪的痕跡,爬上戰車,撐著戰車的前欄桿看了看琦君的隊形,說:“可以追擊了。”。”於是對琦君的追擊就被追擊了。

勝利後,國王問他為什麽會贏。對日本:“打仗需要勇氣。意氣風發,然後沒落,三精疲力盡。我是疲憊的,我是過剩的,所以我會克服它。大國是不可預測的,也是令人恐懼的。我視之為亂,看其旗,故追之。”

先寫妳為什麽打仗,再寫妳為什麽能打仗,再寫戰鬥過程,最後寫戰勝敵人的原因。作者突出了曹劌的主要性格特征:重視戰前的政治動員,懂得人心的重要性;面對戰爭註重研究,善於把握戰機;總結戰後的勝利,顯示了他知己知彼的遠見和機敏。這是對歷史上壹個著名戰爭案例的生動詳細的歷史記錄,也留下了壹篇具有豐富文學價值的好文章。

人的社會生活不是壹潭死水,離不開矛盾和沖突。選擇好這樣的主題,既能吸引讀者,又能合理地展開和化解矛盾,使文章跌宕起伏,情節生動,思想內涵豐富深刻。比如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中的“鴻門宴”就是壹個例子,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

有些散文不壹定包含對立雙方難以調和的矛盾,但也可以寫得跌宕起伏,壹波三折。這是基於作者的描寫技巧和寫作手法。這類主題的表達可以用“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抑”的方式來寫,造成氣氛的誇張和讀者心理的變化,以此來考察促人事件的變化和結局;最後壹個“突破”,畫龍點睛,讓讀者恍然大悟,興趣盎然。比如有壹篇文章《回老家》就是很好的例子。這顯然比壹開始就公布“新事物新做法”的文章更能吸引和打動讀者,讓文章的主題更加深刻有意義,長久感染讀者。這就是“張弛有度”的寫作技巧。

此外,還可以運用對比、對比等,使人與事形成對比,相映成趣,或相得益彰,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合理想象,真實再現

作者在堅持刻畫真人的前提下,正確發揮想象力,實現形象類比和細節還原,實現了生活與藝術的統壹。

我們必須區分虛構和想象。記住人,敘事散文不提倡虛構,但也不能沒有想象力。由於生活的復雜性,對於其整個發展過程的每壹個環節或細節,往往不容易獲得準確具體的第壹手資料。為了表現長長的人生鏈條不會因為某些環節的缺陷而模糊,需要適當的、現實的想象力來補充,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動。

原因在《揚眉之劍》中有壹段精彩的描述:...蕭鸞·芬砰的壹聲揮劍,向外擊中對方的劍,劍尖威脅到了對方的胸膛。對方本能地向內撥劍,做出防禦動作,這正是蕭鸞所預料的。她立即轉向第二個戰術意圖。第壹招還沒完成,她手腕壹抖,把劍抽了回來。劍在空中畫了壹個扇形,由內向外蜿蜒,直指對方暴露的空間。同時,向前弓步,將劍直直地放下。這壹系列嫻熟細膩的劍法,伴隨著力度、深度、準確度,瞬間爆發,如壹條蛇噴吐火焰,銀光壹閃,直擊對方腹部。

筆者用采訪的壹半時間向教練求教,然後幹脆和教練進行了壹場慢動作比賽。沒有這樣深入刻苦的學習,是寫不出這樣生動延伸的文字的。

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壹篇享譽文壇的優秀散文。他寫道:

他在數學的山路上跋涉,艱難前行...他只知道如何攀登,超越深淵;他只是攀登,在無限的風景之間。壹張張作戰稿紙,像慢雪壹樣飛舞,鋪滿大地。數字,符號,引理,公式,邏輯,推理,堆積在地板上,三尺深。突然在我的膝蓋下變成了壹座山,有成千上萬的雪蓮。他終於到達了攀登頂峰的唯壹道路...

比如我寫過這樣的想象,作為心理描寫的必要補充,比如《打破家庭》、《壹個滑稽的窺視》、《大海》、《茶花節印象》。

作者的藝術功力和創造力主要體現在對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的細致識別、巧妙剪裁和生動描寫。

4.情理相融,深化主題。

強調的是事實攝影,但不是原始素材的積累或記錄。無論是人物還是事件,作者不僅要掌握足夠的材料,還要有壹些獨特的見解和情感體驗,體現文章的中心思想。對這壹主題的處理和再現,就像是發出蠟燭和斧頭的微光,以及鑿鑿取石取玉。這樣,松散的材料組合成壹個有機的整體,在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新鮮深刻的意義。

比如吳伯簫的散文《記住壹個紡車》,根據他的親身經歷,把普通單調的紡車,放到延安根據地響應黨的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堅持抗戰,改造中國的歷史畫卷中,讓這個普通的紡車有了不尋常的意義,於是:輪子和紗錠會彈弦。訪紗工人的姿態有“白鶴垂翅”的氣勢,讓人覺得“很難說是生產、舞蹈還是體育鍛煉”。即使是醜陋的紡車也顯示了象征“好弓”和“好馬”的神武的氣勢和它的主人充滿浪漫主義的革命鬥爭精神。

為了突出人物和事件的社會意義,加深讀者對主題的理解和感受力,可以采用壹種視覺表現手法,營造情景交融的氛圍,用優美的筆觸吸引讀者走近作者所贊美的人和事。

如孟曉雲的《胡楊之淚》(發表於《文慧月刊》第4期,1984)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壹。他首先寫到了胡楊樹抗鹽堿、抗風沙、抗高溫、抗嚴寒的可貴品質,“三千年不朽,壹千年死亡,壹千年倒地”。如果切開樹皮,它會流出眼淚,很快就會變成晶體,叫做Populine,可以吃,可以洗,可以做成肥皂...然後,作者想到了塔裏木農業大學的錢宗仁老師。作者寫道:“錢宗仁給我講了二十年自考的坎坷經歷。.....我壹直記著,記著,他的話仿佛是從胡楊樹上流下的壹滴眼淚。”這種忠實的描寫使錢宗仁的描寫和筆記既增添了形象的光彩,又傳遞了情感的光彩;文章看似有機,其思想意蘊更為雋永深刻。

再比如黃宗英的《美麗的眼睛》(星星,上海文藝出版社),主題深刻,構思精巧。其內容以醫院對嚴重燒傷病人的搶救為背景,涉及病人與痛苦的鬥爭、病人親屬的道德和情感考驗以及醫務人員通過工作對病人的啟迪和教育。對於這些脈絡各異、視角交錯的素材,作者通過壹個個勾勒出“眼睛”的生命剪影,將它們有機地、自由地連接起來。讀者不僅可以了解整個故事,還可以通過“心靈之窗”感受到哲理的啟迪和詩意的美。

論余的散文:

以他的“文化之旅”為例。其中壹篇只有2500字的《沙園藏泉》,純屬山水抒情散文,卻如詩如畫。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作者在黃縣的沙漠土地上獨自攀登沙山,然後下山享受清泉的過程和感受。在文章中,余是這樣描述沙山之美的:“光影被最直的線條隔開,金色和靛藍色純凈無斑駁,仿佛被巨大的篩子篩過。日夜的風把山脊和斜坡塑造成波浪,極其平緩溫和,沒有壹絲波紋……”在美學家和作家的作品中,“光”、“影”、“線”已經不再是純理論的、沒有生命的詞匯。郭沫若出生後對余先生贊不絕口,常常感嘆“我不如妳。”。

5.如何寫好作文芻議

(1)正確心態:顧拜旦所倡導的“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就是放飛夢想,超越自我,極限,做到“誌不殘”、“誌不老”、“心不老”,既鄙視又重視,在寫作中不斷攀上新的高度。

(2)抓住題材的要點,即發掘作者在思想和情感上最受觸動、觸動、感染和感嘆的交叉點,甚至產生壹種想寫就停的沖動。否則很難按規矩辦事,往往陷入舊八股或新教條,千人壹面、千篇壹律的繁文縟節讓讀者“嚼蠟”,失去了文學的可讀性、觀賞性和感染力。比如:“剪不斷理還亂”。

(3)詳細掌握第壹手材料是必要的,但不限於此。只要有了壹些感悟,有了基本的素材,就可以打好草稿,定好提綱,確定寫作方法,專心寫作,壹氣呵成,完全投入,仿佛成了作品中的主角。如果作者無精打采,無精打采,戀戀不舍,又怎麽能指望讀者感動呢?好文章雖然在遣詞造句上力求美,但也不能陷在泥淖裏動彈不得。即使文章樸實無華,但如果有真情實感,有亮點,也可能是好作品。

(4)虛心求教,勤於修改,不斷打磨。俗話說“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是修改出來的”就是這個道理。就像蓋樓壹樣,如果沒有內外裝飾,再高再大,也看不順眼。但基本前提是必須有建築的基本框架。文章也不例外。妳要有初稿,才能修改潤色,才能做出好文章。

(5)靈活恰當地運用對比、對照、對比、渲染、比喻、誇張等手法,增加人物塑造和情節描寫的精彩程度。

(6)在真正記人、記敘的基礎上,以記敘為主,可適當加入評論、詩詞、描寫,增加文章的豐富多彩,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7)提高觀察力,在細節上開始挖掘有價值的話題。魯迅說“喜怒哀樂皆成文章”就是這個道理。怕的是不用心就不擔心主題。例子:大海,有趣的窺視,等等。

(8)《論語》中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隨著電腦的日益普及,許多作家和文學愛好者都擅長用電腦寫作。這樣有太多的好處:在網上廣泛方便的獲取信息,書寫快捷,修改簡單,安全保存,便於攜帶,易於打印,郵寄方便,事半功倍,增加了寫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