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别墅装修 - 刻在德勝門城樓上的預言

刻在德勝門城樓上的預言

明朝洪武元年,明軍攻陷大都,元朝滅亡。建德門,位於大都城北墻西側,被徐達將軍改名為德勝門,意為“壹個武將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以顯示其軍事成就。為了防備元軍的反擊,守城的明軍在大都城北墻以南五裏處又修築了壹道土墻,與原大都城東、西墻相連,作為防止元軍反擊的第二道防線。洪武四年棄京師北墻,南加固新墻,東西兩側開城門。西門仍叫德勝門,北面對著老城門。正教元年至第四年(1436-1439),加固北京城四壁,改土為磚石結構,重修九門,增設甕和箭樓。德勝門才有了後世的規模。成為明清北京內城九門之壹,是由城樓、箭樓、城門、甕等組成的群體軍事防禦建築。

北屬玄武,玄武主劍兵。每當明清之際發生戰爭,北京必奪用兵勝利之門。與其他具有象征意義的城門不同,北苑的德勝門和安定門真正肩負著北京防務的重任。從明正統十四年的瓦拉之圍,到清光緒二十六年的義和團運動,北苑二門多次成為保衛首都的最後壹道防線。八國聯軍圍攻北京,兵分九路,猛攻京城九門,尤其是正陽門和德勝門。北京城淪陷時,正陽門的門樓和箭樓已被炸毀,德勝門雖遭重創仍屹立不倒,可見其建築之堅固。

德勝門是北苑的西門,城墻折向西南。德勝門塔寬五間,寬31.5m;三個深度,穿透深度16.8米;建築高度可達36米;重檐,休息山,灰色管瓦,綠色玻璃,修剪瓦屋頂。箭樓七間,寬34米;三間房的進深,連鮑的進深也達9.6米;建築高度為31.9米。骨灰盒為長方形,北端呈弧形,東西70米,南北118米;在翁城的東墻上,修建了壹座有頂門的城門,城門上還修建了壹座大門。

1915年,因修建環線鐵路拆除骨灰盒,瞭望塔與瞭望塔分離,在瞭望塔的左右兩側,用壹條之字形鋪砌的道路攀登瞭望塔。德勝門塔因梁架腐朽於民國10年(1921)拆除,僅留城臺和城票門,於1955拆除。1969地鐵施工時拆塔。文革結束後,北京的城墻已經基本拆除,只剩下幾個景點,大部分都在南邊,比如正陽門城樓和箭樓,還有東南角樓。北方只剩下德勝門牌樓,50年代也判過“砍頭候獄”,但壹直沒有執行。

1979 2月,為解決德勝門地區南北交通問題,北京市政部門準備拆除德勝門牌樓,工程隊已經組織好,不日將進場。當時政協正在開會,消息傳來。時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城市建設工作小組副組長鄭先生當即致信中共中央副主席陳雲同誌,提出五點理由,闡述保留德勝門牌樓等古建築對襯托北京風景名勝主體風貌的積極意義,並特別以法國巴黎凱旋門因交通原因未拆除為例,強調保護風景文物資源的重要性。陳雲同誌將這封信轉交給國務院副總理、國家建設委員會主任谷牧同誌。谷牧親自到德勝門牌樓參觀,看到牌樓在1976唐山大地震中受損,於是撥款30萬元給國家文物局維修。德勝門牌樓就這樣保存了下來。

這個箭樓是在明清時期修復的。明萬歷二十年(1592)大修,清康熙十八年(1679)史靜大地震嚴重損毀。掉框後重修,也是乾隆年間重修,也是1951年重修,56565666今天的德勝門,只有箭樓孤零零的矗立著。

德勝門牌樓矗立在12.6米高的平臺上,建築高度為31.9米。墻分,東西寬約39.5米。箭樓坐北朝南,歇息於山頂,灰瓦綠檐。它的平面圖是凸的,前樓和後樓連成壹體,三個門楣朝南。北樓寬7間,東西寬34米,南北寬12米,東西寬5間,南北寬7.6米,貫通深度65438米。上下四層,箭窗82個,其中北側48個,東西兩側17個,作為守城時的對外射擊孔。

杜撰寫的《德勝門牌樓》壹文對此有詳細的描述:“牌樓高19.30米,立於實心墩上,平面呈凸形,正面為主樓,寬七間(29.77米),深兩間(7.50米),九嶴斜山角脊重檐。屋頂覆蓋著青色的布瓦,鑲著綠色的玻璃。屋檐設有五個踏板,壹個上翹,壹個提桶。大木、裝飾、地板等。都是松木做的,角梁和棋都是柏木做的。框架下的柱子和門用紅陶土油粉刷,屋檐、角梁、鬥棋用青綠淡雅的水墨畫。所有的大木梁、大木柱都用鐵箍包裹著,是典型的官式建築。大樓上下共分四層。對於十字框架,每層應用六縫承重梁,在四周的檐柱之間,每層用巨大的橫梁串聯起來,形成三道箍。所有框架結構具有良好的剛性和整體性。整個木骨架被2米多厚的磚墻圍著,密封的非常嚴密,每層都有壹個箭窗用於防禦射擊。從地平線到建築物的主脊有32米高。其實是高層建築,裏面是木頭,外面是磚。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中,箭塔高聳,搖晃嚴重,導致屋頂瓦片滑落,吻獸墜落,屋脊掉落,椽子飛出,尾巴折斷,四樓磚墻大部分倒塌,山東側磚墻鼓包開裂,山柱傾斜變形。但人造木骨架基本完好,這種墻倒屋不塌的現象充分顯示了木結構建築優越的抗震性能。”

2006年,德勝門牌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時德勝門翁城的寶藏是中間的壹個亭子。亭子裏立著壹塊高大的石碑,上面刻著乾隆皇帝62歲時(1797)寫的禦詩。當時的太上皇曾經提起過德勝門的名字,在“德勝”二字上抒發豪情。

“門”字直接向下終結的歷史始於南宋。有大臣說,宮匾上的“門”字末尾有個勾,是“火”筆,所以容易引起火災。從此以後,所有皇宮甚至官廟的匾額,最後都不能打上壹個勾。據說故宮所有的“門”字都沒有勾。德勝門是明清時期軍隊的入口。朝廷出兵海外,總是希望勝利,所以壹定不能為了“勝兆”而被燒死。所以德勝門牌匾的門尾沒有打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