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豪华酒店 - 江蘇省揚州市4A、5A級旅遊景區名錄,喜歡的收藏

江蘇省揚州市4A、5A級旅遊景區名錄,喜歡的收藏

揚州市瘦西湖風景區: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城西北郊,總面積2000畝,水上面積700畝,遊覽區面積100公頃。

“瘦西湖”之名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為清初吳綺《揚州鼓吹詞序》:“城北壹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吳綺(1619—1694),揚州人,字園茨,號聽翁。生於明末,為清初詞人。由書中記載可見瘦西湖在清初便已得名,大概意思是因為其水道彎曲狹長,並地處揚州城的西北,故稱為“瘦西湖”。

乾隆元年(1736),錢塘(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在飽覽了這裏的美景後,與家鄉的西湖作比較,賦詩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壹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詩中描述了瘦西湖壹帶的景致與繁華,在詩人眼中,揚州和杭州壹樣,市井繁榮,故稱“銷金鍋子”,並通過與杭州西湖的對比,認為瘦西湖之名確實形象而貼切。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時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瘦西湖主要分為14大景點,包括五亭橋、二十四橋、荷花池、釣魚臺等。

1988年瘦西湖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 歷史 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2010年被授予國家AAAAA級 旅遊 景區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揚州市東關 歷史 文化 旅遊 區:東關街是揚州城裏最具有代表性的壹條 歷史 老街。它東至古運河邊,西至國慶路,全長1122米,原街道路面為長條板石鋪設。以前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沖,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華、商家林立,行當俱全,生意興隆。陸陳行、油米坊、鮮魚行、八鮮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東關街上的“老字號”商家就有開業於1817年的四美醬園、1830年的謝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廣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廣盛豆腐店、1909年的陳同興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紙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張洪興當鋪、1938年的慶豐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協豐南貨店、1945年的淩大興茶食店、1946年的富記當鋪,此外還有周廣興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順泰南貨店、恒泰祥顏色店,朱德記面粉店等。東關街是揚州手工業的集中地,前店後坊的連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順興傘店、曹順興籮匾老鋪、孫鑄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孫記玉器作坊、董厚和襪廠等。

和東關街緊緊相連的是東圈門古街區。兩條街現已結合起來***同規劃、整治、開發,更能凸現揚州文化名城的非凡品位。這裏除有老字號店鋪外,還集中了眾多古跡文物有個園、逸圃、汪氏小苑,還有揚州較早創辦的廣陵書院、安定書院、儀董學堂,和明代的武當行宮、明代的準提寺、馬監巷內有建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清真寺,在東關街西頭有香火很旺的財神廟和廣儲門街口的磚砌圈門,拱門上還鑲嵌有“盛世巖關”四個大字。

東關 歷史 文化陳列館位於東關城樓內,2013年2月建成開放。從城樓南翼入口走進展館,首先看到的是磚砌門樓,門樓上額為“盛世巖關”,背景為東關街道。展館分千年東關街、城門遺址與水系、衙署與會館、寺觀與祠堂、名人故居、老字號與工藝、書院與學校、傳奇故事等部分。“衙署與會館”介紹了兩淮鹽運司與東關街繁華的千絲萬縷的聯系,重點介紹了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兼管兩淮鹽政的史實。“寺觀與祠堂”底色為寺廟常見的暗紅色,裏面有東關街區內不同宗教的雕塑,體現了揚州明清建築的特色。老字號商鋪則展示了東關街上的四美醬園、謝馥春等史料。“書院與學校”用雕像展示的是“儀董學堂”教學的場景;“名人故居”展廳,用幻影成像的手法,再現了曾國藩作客壺園看戲的場景,戲臺兩邊是是何蓮舫為補祝曾國藩六十大壽的楹聯:“後舞前歌,此邦三至;出將入相,當代壹人”。由200多個表情各異的彩俑組成的“田秀英出閣”的送親隊伍,蔚為壯觀,其陣容之大、技藝之精湛,十分罕見。展館最後在東關街區的平面圖上,用“西洋鏡”的手法,觀眾可以從圓孔裏看到各景點的風光片。此外還有居住在東關街上“聯聖”方地山揮毫作楹聯的塑像。

揚州市大明寺:大明寺位於揚州瘦西湖西北角的蜀岡中峰上,因始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公元457-464年)而得名,現在看到的寺是清同治年間建的。唐代名僧鑒真東渡日本前,即在大明寺傳經授戒,該寺因此出名。

整個大明寺分三個部分,中部是主體寺廟建築,東部是棲靈塔,西部是園林式的後花園——西園。按中部-東部-西部的順序即可遊覽全大明寺。

景區中部的主體寺廟建築沿南北走向分三路。中軸線上從南到北依次是牌樓、同時扮演著天王殿角色的山門、大雄寶殿。西路上主要看歐陽修,南邊是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建的平山堂,後來蘇東坡任揚州太守時,為紀念歐陽修在平山堂後建造了谷林堂,北邊是歐陽祠。東路南邊是方丈室平遠樓,北邊是鑒真紀念堂,鑒真紀念堂東還有藏經樓。

其中鑒真紀念堂是大明寺重要的建築。鑒真曾六次東渡,為日本帶去了中國的佛教與文化,在日本奈良主持建造唐招提寺並圓寂於此寺,鑒真紀念堂於20世紀6、70年代建造時即模仿唐招提寺的樣子。紀念堂前碑亭裏立著刻有“唐鑒真大和尚紀念碑”漢白玉碑。院子的正當中有壹個石燈籠,為日本唐招提寺長老所送,與唐招提寺中的另壹個石燈籠是壹對。紀念堂內供奉著楠木做的鑒真坐像,仿唐招提寺裏鑒真像,是他圓寂時的模樣。紀念堂對面原來的晴空閣現為鑒真史料館,可以從圖文介紹中了解到鑒真的事跡。

景區東部的棲靈塔,原是隋朝皇帝楊堅為慶賀生日而建,現在看到的塔是按照隋朝的塔復原重建的。塔高9層,裏面供奉著舍利子和壹尊楠木佛塔。爬到塔頂則可俯瞰整個大明寺,遠眺瘦西湖與揚州城景色。棲靈塔的東、西兩側分別為鐘樓和鼓樓,塔北的臥佛殿能看到來自緬甸的玉佛。

景區西部的後花園西園,因與乾隆下江南有關,又叫禦園,園中和所有江南園林壹樣,假山、亭臺樓閣林立,正中壹片湖水是放生池。湖東有乾隆禦碑亭,立著三塊乾隆禦碑。湖中有天下第五泉,這個“第五”是唐代《煎茶水記》的作者張又新評的。乾隆禦碑往南走壹點,即能看到“第五泉”石碑和壹口古井。

揚州市茱萸灣風景名勝區:茱萸灣公園位於揚州城區東北郊灣頭鎮。灣頭鎮因盛長茱萸樹,故古時曾名茱萸村、茱萸灣;又因古運河至此轉彎,故又名灣口、灣頭。

不論在四時哪個季節,或攜友或舉家作客茱萸灣公園,您都會親自感受到“生命的常青樹——植物”帶給您的天賜美景:春季桃花笑靨、夏季芙蕖朵朵、秋季金桂飄香、冬季臘梅傲雪。四時季相的相序變化,似壹幅幅合著天時良辰綻開的水墨畫景,如此美妙和諧地定格在茱萸灣這塊充滿綠意的土地上。

茱萸灣公園千頃綠地由諸多綠色植物自身作圍合元素,構成了壹幅幅巧奪天工令人心醉的植物美景。諸如“荷風曲橋”、“梅山春深”、“芍藥嬋娟”、“寒梅傲雪”、“茱萸古韻”等。這些典型植物美景獨特的體量不同於傳統的私家花園占地較小的局限性,其意境的開放性已經能夠接待合乎現代 旅遊 理念的大型團隊遊覽觀賞。這些典型植物美景構成的水墨畫般的整體效果,雖由植物自身圍合的局部空間相加構成,卻又大於整體的空間效果,使您在遊覽茱萸灣公園“植物王國”時真正能夠親自體驗到那種綠楊城郭的如夢意境。

揚州京華城休閑 旅遊 區:揚州京華城休閑 旅遊 區是壹座生態、親水型,集 旅遊 、商務、商業、休閑、住宿等多功能為壹體的全新概念的現代休閑 旅遊 業示範點(城)。

景區主體建築京華城Living Mall全生活廣場總建築面積19萬M2,其外形以揚州市的市花瓊花為創意,室內流線型的設計讓遊客有置身豪華遊輪之感。它以靚麗的外觀、“ 娛樂 帶動零售”的經營理念、“12+1”功能、以及高品質、國際化 “24小時無時差”的服務於壹體,讓遊客隨處可以感受到京華城的溫馨、便捷、舒適,是壹座集吃、住、行、遊、購、娛於壹體的新型休閑度假區。自2007年4月15日對外開放以來,每年接待遊客2000萬人,是長三角地區自駕遊的首選之地,被譽為“世界最漂亮、功能最全、未來面積最大的Living Mall全生活廣場”、“全省人民的大客廳”。

揚州市何園:何園,又名寄嘯山莊,位於揚州古運河風光帶東南段以北的徐凝門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 園主何芷舟刀,其家族為與北洋大臣李鴻章、光緒帝師孫家鼐進退與***的姻親三大家族,他從湖北漢黃德道臺任上壯年致仕,歸隱揚州,於光緒九年巨資良材建造大型私家住宅園林。 該園建築布局由園居、東西花園、片石山房組成環環相扣、內外有別、中西合璧、居遊兩便的人居環境,中國私家園林的建築審美和居遊功能在此達到高度和諧與極至完美。

這裏還有冠蓋中國造園藝術的四個“天下第壹”,其中特色建築之冠――享有“天下第壹廊”美譽的1500米復道回廊,構成園林建築四通八達之利與回環變化之美,在中國園林中絕無僅有,被業內專家稱為中國立交橋的雛形;片石山房“天下第壹山”,是畫壇巨匠石濤和尚疊石的“人間孤本”。

何園還是國內著名的影視取景的天然基地,《紅樓夢》、《還珠格格》續集、《蒼天有淚》等近百部影視劇在此取景。 走進何園,宛如走進壹幅自然 歷史 人文的旖旎畫卷:天人合壹中西合璧的中 國近代造園藝術的孤本特例在此集珍匯粹;壹位集官僚、鹽商、隱者、教育家多重身份的傳奇人物曲折隱秘的心階歷程在此淋漓披露;壹個由封建走向開明的世家大族興衰榮辱的生存活劇在此栩栩上演,壹部風雲變幻的中國近代史豐富多彩的外傳故事在此生動展現。

揚州市個園:代揚州的鹽商開始營造園林,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優秀的古典園林,其中 歷史 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藝術價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個園”了。個園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建於清嘉慶23年(公元1818年)。1988年個園被國務院授予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個園是以竹石取勝,連園名中的“個”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邊,應合了庭園裏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裏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為竹子頂部的每三片竹葉都可以形成“個”字,在白墻上的影子也是“個”字。

個字園門,門外兩邊修竹勁挺,竹叢中,插植著石綠班駁的石筍,以“寸石生情”之態,狀出“雨後春筍”之意。同時還巧妙地傳達了傳統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遊園的人們,春景雖好,短暫易逝,需要用心品賞加倍珍惜,才能獲得大自然的妙理真趣。春山宜遊,原不在流程長短,而在遊有所得,遊有所樂。

夏景位於園之西北,東與抱山樓相接。夏景疊石以青灰色太湖石為主,疊石似雲翻霧卷之態,造園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皺的特性,疊石多而不亂。山上古柏,山下有池塘,北陰處有壹涓細流直落池塘,池中遊魚嬉戲穿梭於睡蓮之間。池塘右側有壹曲橋直達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頗具寒意,即使炎熱的夏天,人們步入洞中,頓覺清爽。夏山宜看,遠近高低都是景,讓人左顧右盼,目不暇接。

經過抱山樓的“壹”字長廊,園之東部便是氣勢雄偉的秋景,相傳出自清代大畫家石濤之手筆。秋景用黃山石堆疊而成,山勢較高,面積也較大。整個山體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園林之最”的美譽。整座山體峻峭淩雲,顯得壯麗雄偉。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頂拂雲亭,滿園佳境盡收眼底。秋山宜登,遊走騰挪於尺幅之間,如歷千山萬壑,盡得攀登險趣。

造園者將冬景安排在南墻之下,背靠高墻幾乎終年不見陽光,遠遠望去似積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鋪成。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疊,石質晶瑩雪白,每塊石頭幾乎看不到棱角,給人渾然而有起伏之感。冬山宜居,不過,最好的當然是仨倆知己,聚在這座面山而築的透風漏月廳裏,圍爐賞雪、夜話。

揚州博物館:揚州博物館,位於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文昌西路,由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博物館新館組成(簡稱“揚州雙博館”),是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

揚州雙博館占地總面積5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0平方米,展區面積10000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5000平方米,辦公區3000平方米,公***服務區7000平方米。館內設有廣陵潮—揚州城市故事廳、揚州八怪書畫廳、館藏明清書畫廳、國寶廳、揚州古代雕刻廳、中國雕版印刷展廳、揚州雕版印刷展廳和壹個臨展廳計八個展廳。

揚州雙博館定位為揚州地區最大的文物收藏中心、文博學術研究中心、市民文化休閑中心、青少年文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放後的揚州雙博館已經成為揚州文化建設的標誌性建築,成為展示揚州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最重要的窗口之壹。

揚州宋夾城:宋代揚州城池依據戰爭需要,建有三城,即宋保祐城、宋夾城、宋大城。夾城在保祐城和大城之間,至今已有近800多年 歷史 。雖經歷戰亂等 歷史 因素影響,但宋夾城城池地貌特征依稀可見,城垣、城濠及道路形制保存良好。

2009年,作為當年度文化博覽城建設重點項目之壹,宋夾城考古遺址公園在原址復建。項目用地被宋夾城護城河環繞,總占地近1000畝,項目內容包括恢復西面、北面和東面城墻城門,十字街,環城道,宋文化遺址陳列館、遺址展示解讀等。西入口為宋夾城考古遺址公園主入口,3座城門中,西甕城門和東甕城門建有城樓,北城門進深50-60米、開間80米、高15米。

宋夾城城門以宋代形制為參考,以雙甕城形式展現,其本身可作為景點出現,同時也是制高點,遊人可登臨感受古城情懷。城樓的建構均采用可逆鋼架,內部空間可利用。

隨後兩年,對宋夾城護城河南段兩岸集中整治,修建了南城門,復建了四個景點:邗上農桑、杏花村舍、平崗艷雪、臨水紅霞。

揚州馬可波羅花世界:“馬可波羅花世界”樂園坐落於世界探險家馬可波羅停駐過三年的名城揚州,樂園以馬可波羅魔幻東遊奇旅為主線,由奧斯卡兩屆金像獎提名動漫團隊愛爾蘭Cartoon Saloon、《小王子》電影團隊法國Amiko、荷蘭國寶級花藝大師Niek Roozen和德國兒童遊樂教育專家精心設計、聯袂打造。

馬可波羅花世界以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傳奇旅程為靈感,以“花卉+文化”為主題,再現馬可·波羅的旅行路線,構建夢幻般的花之國度。

景區主要景點有威尼斯主題花園、地中海主題花園、海底世界花園、波斯主題花園、精靈花園、東方主題樂園和東方繁花仙境。每個景點都用花卉、植物構築了獨特的主題。

揚州高郵市盂城驛景區:盂城驛開設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於高郵南門外,是明代遺留下來的壹處驛傳建築。盂城驛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盂城,高郵的別稱,盂城驛故而得名。

盂城驛原規模宏大,有正廳五間、後廳五間、送禮房五間、庫房三間、廚房十間、馬神廟壹間、馬房十二間、前鼓樓三間、照壁牌樓壹座。驛北為驛丞宅,驛旁秦郵公館,堤上有迎賓房的皇華廳,東南有馬飲塘……

明代驛站功能有二:壹是供過往使臣投宿,相當於現代的招呼待所或賓館。凡持有“驛關”的-,可按官階高低及仆從多寡免費享受驛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車、夫馬;二是郵送過境公文。明制:在主要郵路上壹般是每隔10裏設壹郵鋪,次要郵路則是20-30裏不等。盂城驛是我國古代南北大動脈——京杭大運河上的壹處重要驛站。

揚州市漢陵苑:揚州漢陵苑,又名漢廣陵王墓博物館,是瘦西湖蜀岡風景名勝區內的重要 旅遊 景點之壹,是壹座融文物與園林為壹體,反映揚州漢文化的展示中心,為國家AAAA級景區。

漢陵苑的仿古建築氣勢恢宏,素有“小中山陵”之稱,拾階而上,高大的中央展廳,給人以博大精深之感。苑內主要展示了西漢第壹代廣陵王劉胥及王後的木槨墓。兩座墓同屬於帝王級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是全國罕見的大型漢代墓葬之壹,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 歷史 。該墓***用“題湊”八百多根。由於木頭皆向內,“頭”者,“題”也;“湊”者,聚也,即頭部集中內向為“題湊”,由於黃柏木皆取內芯,故名“黃腸”,這就是“黃腸題湊”,是西漢帝王諸候享用的特殊的墓葬制。“黃腸題湊”的槨內是壹個個裝擺隨葬品的耳室,壹個個相連又相隔,每室皆有門,步入其中,如進迷宮。該墓雖被人大規模的盜掘,但仍出土大批文物,如銀器、銅器、鐵器、玉器、漆器、陶器、木俑、等約有千件之多。其中的全套銅玉器、兵器帶鉤盾,皆為罕見之物。另外還展出了“興盛的漢代揚州”陳列和“揚州第壹美女——劉細君”的故事介紹,以及新開發的漢代 娛樂 活動。

揚州市運河三灣風景區

揚州市運河三灣風景區: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揚州古運河三灣段,以運河三灣及周邊濕地風光為依托,因地制宜的配置人文景觀及休閑設施而形成的大型生態人文景區。總占地面積3800畝,其中核心區占地面積約1520畝。景區規劃建設以揚州的高旻寺和文峰寺為端點、以古運河為軸線、以運河三灣風景區為核心,充分彰顯水工技藝和運河文化,打造與瘦西湖相呼應的城市南部風景名勝區、 體育 休閑區和 旅遊 度假區。2018年12月20日被評定為AAAA級景區。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挖下邗溝的第壹鍬土,隋煬帝楊廣在邗溝的基礎上開挖南北大運河。如今的大運河,在2014年6月22日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揚州境內的運河與2000多年前的邗溝,1400多年前的南北運河大部分吻合,揚州市區的運河段從瓜洲至灣頭全長約30公裏。三灣蜿蜒狹長的水道是歷代文人墨客、富商高僧進入揚州的主要水路。明萬歷25年(公元1597年),揚州知府郭光為解決漕運交通的問題,把原有的100多米長河道,改彎後變成了1.7公裏,形成運河三灣。

揚州市邵伯古鎮:全國千座 歷史 文化名鎮之壹,至今已有1600多年 歷史 。2008年邵伯列入第四批中國 歷史 文化名鎮名錄。2014年邵伯明清運河古道、邵伯碼頭群、邵伯古堤、邵伯老船閘、淮揚運河主線(邵伯段)等列入中國大運河世界遺產保護名錄,邵伯古鎮是大運河沿線遺產點最多的古鎮。

邵伯老街建於清康熙年間,古街道路面由近萬青條石鋪成,綿延三裏多,這條石街原是泥土路面,雨天行走甚是不便,後經過民間集資,鋪設這條雨不積水、晴不揚塵、平整光滑的石路面。1958年的大躍進時期,巷道條石移作他用,但這條大街的條石路面幸運的保存下來。到邵伯老街,您不妨走壹走這老街古道,與唐代古石頭、宋代古井或明代古宅亦或是清代老店鋪來壹次邂逅。

古甘棠樹植於公元385年,當地居民為紀念謝安解東澇西旱所植。幾百年來,郁郁蔥蔥,生機盎然。相傳這珠甘棠樹有三奇:壹奇無風自動,二奇華而不實,三奇先開後合。品種極其名貴罕見。

揚州儀征市捺山地質公園

揚州儀征市捺山地質公園:位於月塘鎮的捺山海拔為146米,是蘇中地區第二高峰,迎面斷崖如壁,壹根壹根長方形的立體石柱,井然地矗立著,甚是壯觀。目前外露處主要在山的西南坡、東北坡的山腰處,呈不規則環帶狀分布。

捺山地質公園最大的特色是玄武石柱林和木骨化石,圍繞這個特色打造了壹個融觀光、賞奇、探勝、休閑、拓展運動為壹體的地質公園,壹期二期預計3年內全部建成後,捺山地質公園將成為中國頂級的玄武巖地質公園,世界壹流的礦坑花園。公園的大部分項目打造都別具匠心,比如:大石柱、天籟谷、白龍潭、雨花石溪、黑沙谷,它們的功能定位各有不同。天籟谷將打造成壹個大舞臺,未來可以進行演藝活動,空曠的坑洞本來就帶有自然的音響效果。雨花溪石則是建立壹個索橋,在橋下面擺放很多雨花石,屆時,遊客可以從橋上走下來采集雨花石。黑沙谷分為三部分,東側是砂礦,西側是石礦,中間是壹條隧道。

此外,後期還將打造地心之旅、蟲洞探秘和時間簡史等“重磅級”的景點,帶遊客穿越時間隧道,進行壹場更加震撼的地質探秘之旅。由於工程時間比較緊,目前具備開放條件的只有五個,分別是:大石柱、白龍潭、天籟谷、雨花石溪以及飛來石。

揚州高郵市抗日戰爭最後壹役文化園:抗日戰爭最後壹役文化園位於熙和巷70號,由抗日戰爭最後壹役紀念館、高郵革命鬥爭史館、高郵烈士紀念館等三個紀念館,以及人民廣場、勝利廣場、英雄廣場等三個廣場組成,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其中抗日戰爭最後壹役紀念館以照片、實物、油畫、場景、微電影等形式,展示了高郵戰役全過程。

抗日戰爭最後壹役文化園,在原人民公園、烈士陵園的基礎上進行景觀提升改造,以抗日戰爭最後壹役紀念館為核心,打造了抗日戰爭最後壹役文化園,並於2014年12月正式重新對遊客開放。截至目前,抗日戰爭最後壹役文化園***接待國內外遊客約200余萬人次,成為揚州地區乃至省內外壹處獨具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及紅色 旅遊 景點。

抗日戰爭最後壹役紀念館(高郵戰役紀念館):紀念館分為6個部分,第壹部分:戰前形勢;第二部分:運籌帷幄;第三部分:戰役過程;第四部分:受降儀式;第五部分:制勝法寶;第六部分:戰役意義。其中,照片和圖片76張、板塊17張、場景4個、新四軍戰士群雕1組、沙盤模型1個、視頻2個。紀念館陳展面積近500平方米,以照片、實物、油畫、場景、微電影等形式,展示了高郵戰役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