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豪华酒店 - 三國誌中的沖突(100積分)

三國誌中的沖突(100積分)

給妳看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

《易中天品三國》(十七) 三顧茅廬

2006-08-08 09:41

三顧茅廬,這是壹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然而這又是壹段被演義籠罩的歷史。在《三國誌》裏,有關“三顧茅廬”的記載只有五個字,更有史書記載,是諸葛亮毛遂自薦,而不是劉備三顧茅廬。那麽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三顧茅廬”的故事為什麽會壹再傳唱?敬請關註《易中天品三國》之——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是諸葛亮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諸葛亮由此成為劉備壹生中最重要的謀士。這壹段故事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羅貫中傳神地演義,他用劉備的禮賢下士,烘托出了壹個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諸葛亮。《三國演義》花了將近兩個章節的篇幅來描寫劉備與諸葛亮的會見,但是在史書《三國誌》中,對於這壹段只有五個字的介紹:“凡三往,乃見”。那麽,三顧茅廬究竟是怎麽回事?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發生過三顧茅廬的事情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還原壹個真實的歷史,《易中天品三國》之“三顧茅廬”正在播出,敬請關註。

易中天:

上壹集我們留下了壹個問題,就是劉備和諸葛亮這個君臣際遇,是劉備去找諸葛亮呢,還是諸葛亮主動去找劉備呢?這個問題歷史上是有不同記載的,《三國誌》說是劉備去找諸葛亮,用五個字做了記錄,就是“凡三往,乃見”,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說是諸葛亮去找劉備。

按照這個《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說這個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當時曹操已經基本上統壹了北部中國,下壹個要滅掉的目標就是荊州,所以荊州的形勢已經非常緊急了。於是諸葛亮就北上去見劉備,因為劉備當時駐兵樊城,諸葛亮見到劉備以後,劉備不認識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當做壹般的讀書人,壹般的士人,壹般的人才來接待。大概當時也接待了很多這樣的人,大家壹起吃了個飯,吃了壹個飯以後就散了,但是諸葛亮沒走,劉備也沒理他,也不問他有什麽事,自己就拿了壹個牦牛尾巴在那編起工藝品來,諸葛亮就說,將軍的雄心壯誌難道就是編工藝品嗎?劉備手上拿著牦牛尾巴往旁邊壹扔,這什麽話?聊以忘憂了。諸葛亮說,將軍,您想壹想劉鎮南——劉鎮南是誰?就是劉表,劉表當時的職務是鎮南將軍,所以簡稱他劉鎮南——諸葛亮說請問將軍,劉鎮南比得上曹操嗎?劉備說那比不上。諸葛亮又問,那將軍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嗎?劉備說那也比不上。諸葛亮說,劉鎮南也比不上曹操,將軍您也比不上曹操,難道妳們就坐在荊州等死嗎?就等著人家來宰割嗎?劉備說,唉,我也發愁啊,沒有辦法!諸葛亮就給他出壹個主意,說我們荊州現在的問題是什麽呢?是北方來逃難的流民很多,而這些人都沒上戶口,不是我們的編戶齊民,那麽這壹部分人的人力和財力政府就沒有掌握,因此應該把這些人查清楚了,都給他們上上戶口,那麽該交稅妳交稅,該出力妳出力,該服兵役妳要服兵役,那麽荊州就強大了。

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那麽這個記載它有壹個問題,就是和《三國誌》的說法相沖突。《三國誌》有沒有根據呢?有,根據就在諸葛亮的《出師表》。我們現在習慣上說諸葛亮有兩份出師表,壹份叫《前出師表》,壹份叫《後出師表》,這個《後出師表》是不是諸葛亮的作品是有爭議的,歷史學家們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這是偽作,但是《前出師表》是沒有疑問的。那麽《前出師表》諸葛亮說得很清楚,是劉備三顧茅廬,他才出山。另外裴松之編完諸葛亮的這個集子以後,有壹個《上諸葛亮集表》裏面也是這麽記載的,所以裴松之在為《三國誌》作註的時候,他把《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他註在註文裏面了,同時他發了壹個議論,他說歷史上由於歷史學家文件不同,就是他的信息渠道不同,他的信息來源不同,是會有不同的記載,這很正常,但是這個事情如此沖突和矛盾太奇怪了。

* 關於三顧茅廬,史書《魏略》《九州春秋》和諸葛亮《出師表》裏的記載大相徑庭,不但如此,它還完全顛覆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小說中的三顧茅廬。在《三國演義》裏,劉備三次走進臥龍岡,拜訪韜光養晦的諸葛亮,最終諸葛亮走出山林,輔佐劉備成就帝業。這壹段被世代讀者傳唱的佳話,為什麽在史書上卻是另外壹副樣子呢?在歷史的真實上,到底是諸葛亮的自我推薦還是劉備的三顧茅廬呢?這個事情為什麽如此奇怪呢?

其實這個也不能說很奇怪,而且諸葛亮登門自薦的這個說法,雖然是非主流意見,也還是有壹批歷史學家支持這種說法。比方說有壹位劉嘯先生就曾經寫過壹篇文章叫做《“三顧茅廬”質疑》,他就認為“三顧”的說法靠不住,為什麽呢?他認為,就劉備和諸葛亮雙方而言,劉備固然需要諸葛亮,而諸葛亮更需要劉備。

因此他提出這樣三點意見,第壹點,就是諸葛亮這個人是壹定要出山的,因為這個《三國誌》裏面說得很清楚:“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樂毅他就是要出將入相、建功立業,要做事情的,而劉備對於他來說是最好的人選,就是作為壹個老板的人選,這個道理我們在前面也已經說過了。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孫權,甚至不就近就便為劉表服務,他就是要為自己選壹個最好的老板,而劉備無疑是最好的人選,他豈肯在隆中坐等劉備“三顧”呢?那劉備不顧呢,不來找他怎麽辦?所以劉嘯說,這等於說諸葛亮在那兒下了壹個決心,妳劉備不出來請我三次,我就在這個地方做壹輩子農民了,這可能嗎?妳說他這樣壹個自比管仲、樂毅的人,他待在隆中幹什麽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第二點,劉備是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壹群人,不是壹個人;諸葛亮需要老板,他需要的不是壹批老板,是壹個老板。那麽請大家想壹想,是需要壹群人的迫切呢,還是需要壹個人的迫切呢?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劉嘯先生說,以諸葛亮的智慧和當時他的社會地位,他發現劉備應該比劉備發現他要早。劉備因為很有名了,天下梟雄了,真是天下誰人不識君,誰不知道有壹個劉備呢?劉備未必知道有壹個諸葛亮。那麽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是諸葛亮去找劉備,何況當時形勢已經非常緊急,已經到了燃眉之急的這樣壹個程度,他怎麽可能坐在隆中還去等這個不壹定有把握的三顧茅廬呢?所以劉嘯先生得出壹個結論來,三顧茅廬在邏輯上無法讓人接受這個結論。應該說他這個分析還是有他的道理,那麽這樣壹來就意味著我們要否定《三國誌》、否定《出師表》,而這個是不可以否定的,就是《三國誌》妳可以否定,《出師表》否定不了,現在沒有任何證據說《出師表》是偽作,《出師表》怎麽說呢?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這說得非常清楚,“由是”“遂許”這兩個詞把因果關系說出來了,是因為劉備三顧茅廬,而且和他討論了當世之事,使他產生感激之心,這才同意追隨劉備,遂許嘛。所以《出師表》否定不了,那麽現在問題就只有這樣壹個辦法了,就是既不否定《出師表》,也不否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說法,那又是怎麽回事呢?我有壹個猜想,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所說的這個事情也是真的:諸葛亮去找了劉備,有了那壹番談話,而且劉備也采納了他的建議,但是還是沒把他當做壹等壹的人才,於是諸葛亮他又回去了。回去了以後,劉備不知道什麽原因突然恍然大悟,這個人才是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我必須把他請回來,那麽就去了三次,再把他請回來。先有登門自薦,後有三顧茅廬。但是這個說法我說清楚,純粹是我的猜想,沒有任何其他的佐證。

* 三顧茅廬,這個被世代傳唱的經典故事,在史書《魏略》和《九州春秋》裏卻是另外壹個面孔,不是劉備親自上門邀請,而是諸葛亮的自我推薦。這多少讓喜歡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記載的是事實的話,那麽在諸葛亮的《出師表》裏,“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句話又該如何解釋?難道是諸葛亮說了假話?還是《出師表》根本就不是諸葛亮所作呢?那麽,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發生過三顧茅廬的故事呢?

要解清這個謎呀,這裏面其實還有壹個問題,就是劉備從袁紹那兒跑出來,然後投奔了劉表,在荊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為什麽六年工夫諸葛亮和劉備都沒有見過面?這其實也是本案的壹個關鍵,那麽也有不少歷史學家試圖來解釋這個問題,因為覺得這個事情說不過去,於是提出壹種說法,說實際上劉備是找過諸葛亮的,第壹次去沒見著,第二次去又沒見著,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來荊州六年之後,第三次他才見著了。這個說法有點問題,妳說劉備這三顧,是不是建安十年壹次、建安十壹年壹次、建安十二年壹次,壹年去找他壹次?好像很難說得通,平均兩年找他壹次,更很難說通。也有人提出說,那是因為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隱秘,這個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們武俠小說裏寫的那種躲避仇家追殺的大俠,隱姓埋名躲在壹個旮旯裏,妳找他不著,他老早就來到了荊州,而且妳要知道他是劉表的親戚啊,他和荊州的官場,和荊州的上流社會,和荊州的士人集團是有往來的,他怎麽是壹個找不到的人呢?所以這些理由看來是不能成立的。

對於這個問題也有歷史學家試圖做出解釋,比方說尹韻公先生就提出兩個原因,第壹個原因,他認為諸葛亮當時的知名度不夠。我們去讀《三國誌》對諸葛亮的描述是什麽呢?“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就是說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強的,但是當時荊州的士人集團並不是壹致認為他是壹等壹的人才,也有人對他不以為然。那麽劉備聽到別人對諸葛亮的介紹的時候,劉備會掂量壹下,說這個是真呢還是假呢?他會猶豫,這麽壹猶豫幾年就過去了。

另壹方面,在諸葛亮這方面有心理障礙。因為諸葛亮給自己設計的這個目標,是到了這個集團以後他壹定要是壹人之下、萬人之上,他要當首席謀士,要當這個集團的二號人物,而劉備和關羽、張飛的關系過於密切,食則同器,寢則同床,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妳很難擠進去,他也要猶豫。

那麽這兩個說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覺得還有壹個問題非常重要,就是年齡。我們要知道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是多少歲?26歲,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多少歲?46歲,那麽將心比心,讓壹個46歲的身經百戰的天下梟雄把壹個26歲的從來沒有表現過自己什麽特殊能力的年輕人奉若上賓,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麽怎麽可能要求劉備在他四十歲的時候到壹個鄉下去請出個二十歲的人來當他的總參謀長呢?所以年齡也是重要的壹個原因,如果不是後來曹操那麽咄咄逼人,這個事說不定還要拖下去。總而言之,劉備他做了他壹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就是決定放下皇叔和長輩的架子,下鄉去見壹個比他小了二十多歲的沒有任何頭銜和功名的這麽壹個年輕人,所以三顧茅廬是可信的,登門自薦只能存疑。

* 根據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從《三國誌》的記載來看,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還是可信的。諸葛亮在當時的確小有名氣,他的出山代表了壹部分人的願望,因此在壹定程度上,劉備對諸葛亮的認識,以司馬徽和徐庶為代表的荊州士人集團起了推動作用,這也促成了後來的三顧茅廬。那麽,三顧茅廬的真實過程是怎樣的呢?它是不是真如小說中所說的那樣呢?

劉備三顧茅廬,他是去了三次只見了壹次呢,還是去了三次見了三次?壹般人讀《三國誌》,從這五個字裏讀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見”,是覺得去了三次才見到。但是我們讀諸葛亮的《出師表》,讀陳壽《上諸葛亮集表》,不是這個意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沒有說去三次才見到壹次。我們再去讀杜甫的詩,“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也沒有說去三次只見到壹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釋“頻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見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見了三次,很可能還不止去了三次,這個“三”是多次的意思,因為在古書裏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壹而再,再而三,不是說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壹次就談壹次,按照《出師表》的說法,“咨臣以當世之事”,不停地提問題,談壹談天下我們應該怎麽辦怎麽辦,越談越攏,越談越投機,越談越契合,越談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劉備拍板,這就是我要找的人,諸葛亮也拍板,這就是我要找的人。因此有可能是這種情況。

那麽如果我們能確定這樣壹些結論,那麽《三國演義》的三顧茅廬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義了,而且即便是劉備去了三次才見到壹次,它也是演義,因為《三國誌》裏只有五個字:“凡三往,乃見”,但是《三國演義》的“三顧茅廬”寫得非常精彩。第壹次去,先看見壹批農民在壹邊種地壹邊唱歌,走過去問,這個歌是誰創作的?孔明先生,然後再壹看,說孔明先生住在哪裏呢?農民說就住在那個山後面,壹看這個山,哎呀,氣象非凡。然後興致沖沖地去了以後,碰上壹個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兒看門,劉備說我來拜見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兒去了?不知道,行蹤不定。那先生什麽時候回來呢?不知道,來去不定。碰了釘子,碰了釘子以後只好很惆悵地看了看風景,然後碰見了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當時劉備大喜過望,對面來壹位先生,“道貌岸然”,這個“道貌岸然”是褒義詞,就像賈寶玉見了林黛玉壹樣,賈寶玉見了林黛玉第壹句話,哎呀,天上掉下來壹個神仙似的妹妹,當時劉備看了對面走過來壹個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壹談還是壹個朋友,他就被打動了。

到了第二回來了以後,先是見到他的兩個朋友,壹個是石韜石廣元,白面長須,第二個朋友孟見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裏面唱歌,劉備就去談。談完以後再到莊上去,見到壹個少年抱膝擁爐而歌,好像搞“超級男聲”似的,又唱歌,又上去行禮,壹問是諸葛亮他弟弟。然後再出來壹老頭,也是風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個感覺,壹問是他嶽父。這麽折騰了兩回以後,劉備都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了,說這個諸葛亮他住在這個地方,他把那個農民弄得跟大學生似的,壹邊勞動,壹邊唱歌,他的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嶽父,壹個個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還得了嗎!

所以到了第三次,劉備再去的時候,首先是擇吉齋戒,沐浴更衣,態度就變了,很端正。然後走到臥龍崗的時候,下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階下。說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擾,不要打擾,劉備就在這兒等,壹等再等。這個時候的劉備他已經不像壹個上門招聘的大老板,像壹個上門求婚的癡情人,他這個癡情和《西廂記》裏面的張生有得壹比。大家都聽李昌集老師講過《西廂記》,這張生和崔鶯鶯壹見鐘情,他想通過紅娘去傳遞壹些信息,他見到紅娘是怎麽說的呢?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歲,並不曾婚娶,紅娘說什麽,誰問妳那麽多了。那麽劉備見到了諸葛亮看門的小孩子怎麽說的呢,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叔劉備特來拜見先生,把他所有頭銜都說出來,那小孩怎麽說呢,我記不住那麽多。

這兩個情節真是好有壹比,實際上確實是這樣,如果說戲劇中的崔鶯鶯是待字閨中,那麽小說中的諸葛亮就是待價隆中,他們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們知道在那樣壹個時代,君臣關系是有點像夫妻關系的,講究什麽呢?從壹而終,在當時壹個道德品德高尚的人,壹旦選中了壹個君主、壹個老板,他會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從壹而終的,是不能變節的。當然在那個時代變節的人也很多,改換門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認為就不道德,但是特別嚴格自律的人他是不變的,諸葛亮在道德上對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變的,所以他必須選準。那麽這裏面就有壹個問題,對方壹定要有誠意,因為小說中的諸葛亮也好,戲劇中的崔鶯鶯也好,都是心氣很高的人,絕不肯隨便地以身相許,他壹定要考驗對方,他壹定要擺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確確實實證明對方是誠心誠意,他才肯答應。

所以說《三國演義》這段描寫是精彩的,很精彩,非常精彩,可惜是假的。但是雖然三顧茅廬是虛構的,仍然有意義,意義在哪兒呢?我們現在可以把它看做古代版的營銷學教材,我們現在用現代視角看看這個事件就很有意思了,在這個事件中,劉備好比壹家投資公司的大老板,他決定進行投資,要買斷某壹個人才,諸葛亮呢,就像壹個準備應聘行政執行官的這個壹個職業經理人,他們雙方都有壹個互相試探、了解的需要和過程,所以他這壹套東西用現代的眼光壹看就覺得整個的這些什麽唱歌的農民,不懂事的童子啊,稀奇古怪的朋友全是托兒。這當然是我們今天站在現代視角回過頭看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甚至我也可以坦率地承認我這個推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純粹是我的個人意見,不是歷史意見,也不是時代意見,也不是羅貫中的意見。

那麽羅貫中的意見是什麽呢?也就是說羅貫中為什麽要這樣寫呢?我猜,兩個原因,第壹原因是好看,小說壹定要好看。我對小說有個定義,有人問我說小說是什麽?我的定義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東西,小說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說”的本來意義,而羅貫中《三國演義》寫的這個三顧茅廬,妳不管是真是假,好看,這是沒有問題的,確實好看,這是他小說家、文學家他的需要。

第二個原因,與羅貫中本人可能有關系。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參加過張士誠的農民起義,當過張士誠的幕僚,史書上說羅貫中這個人有誌圖王,什麽意思呢?就是他也是壹個想出來輔佐壹個人成就帝王之業的,只不過在後來的鬥爭中是朱元璋勝利了,他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諸葛亮壹樣是出師未捷,不過他身沒死就是了,羅貫中沒死,但是這種失落感、寂寞感是壹樣的,所以他在塑造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難免寄托自己的壹些想法。何況諸葛亮這個人確實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壹個榜樣,中國古代讀書人差不多都是有諸葛亮情結的,就是自覺不自覺地就把自個比做諸葛亮了。

但是我們有壹個問題,就是中國古代作為文化人精神偶像的很多啊,文天祥他也是精神偶像,嶽飛也是精神偶像,還有很多這樣的人,為什麽惟獨諸葛亮在中國讀書人、文化人、知識分子,在人民群眾當中他那個地位那麽崇高呢?很重要的壹個原因就是三顧茅廬,就是其他的不管嶽飛、文天祥也好都不是皇上三請四請請出來的,就諸葛亮壹個人請了三回。而中國古代的讀書人他有壹個矛盾心理,就是壹方面他很想出來做事情,所謂學成文武藝,貸與帝王家,他這壹肚子滿腹的經綸,壹肚子的學問,壹身的本事,他有壹個地方使啊,他要使用出來,他只有找壹個好老板,因為他自己做不了老板;但是另壹個方面他又清高,他的心理又很脆弱,他受不得打擊,受不了冷遇,不願意自己腆著臉找上門去讓人家踢出來,最好是所有的老板所有的皇帝都是恭恭敬敬上門去請他出來,而這樣的例子只有這壹個。那麽羅貫中作為這樣的壹個讀書人,這樣壹個文化人,他擺出這個事情他能不大做文章嗎?他肯定要大寫特寫,這個我猜測可能就是《三國演義》這個“三顧茅廬”它背後的這樣壹種心理。

那麽不管怎麽說,“三顧茅廬”是中國歷史上壹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其實在我看來,是劉備先找諸葛亮,還是諸葛亮先找劉備,是見了三次談了三次,還是去了三次談了壹次,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談了什麽。如果說他們真的是談了三次,我們就無法知道它的全部內容,我們只知道壹個結論性的意見,那就是隆中對,在“隆中對”裏面諸葛亮的政治天才表現得淋漓盡致,“隆中對”也成為中國古代壹篇有名的對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七年以前,也就是建安五年的時候,還有壹個人向孫權提出了類似的建議,這個人也和諸葛亮壹樣主張“先三分、後壹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