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豪华酒店 - 巨野鎮的風景名勝

巨野鎮的風景名勝

又稱梵塔、大佛寺塔。位於巨野縣城東南隅,南臨人民路,西毗永豐街,北接文廟,東為麟州大酒店。古“巨野八景”之壹。《巨野縣誌》載:“永豐塔,傳為唐人所建,未合尖而止,宋人續之”。經考證,此塔建造年代當為北宋嘉佑年間,距今約千年的歷史。是巨野古老文明的象征。

該塔為平面等邊八角四門樓閣式磚塔。《據《巨野縣誌》記載,明初洪水泛濫,巨野淪湮,塔沒二級。地面現存五級,通高30.3米,壹至五級的高度分別為6.3、6.5、4.1、3.9、3米,塔剎6.5米(含寶頂),底部周長40米,上部周長36米。第壹級為磚疊挑檐,即用磚疊澀挑出,繼而遞叠收分而成。古樸渾厚,端莊凝重。其他各級皆由華拱兩挑組成上承托檐,交叉盤錯,更顯繁縟玲瓏。每級的東、南、西、北四面各設有券門,明暗有別,或進之為天井,或直通塔內回廊。塔體各級高度自下而上逐層遞減,收分得體。底層設有塔心室,由北門可入。室壁鑲嵌6塊宋代佛教石造像,原為大佛寺遺物,1961年維修時嵌入。室內有石臺階可至第二層南門,再沿塔檐繞轉西門,繼而逐層盤旋而上可達塔頂。扶欄四望,全城景色盡收眼底。塔下碧波粼粼,水色天光,交相輝映,朝暉夕霞,古塔倒影,甚為壯觀。這便是著名勝景“梵塔朝暉”。

塔是佛教的建築物,是供奉“舍利”之所。梵文稱為“浮屠”,音譯作“塔婆”、“佛固”等,即“方墳”、“靈廟”之意。所以又稱之為梵塔。塔的建築形式早在東漢明帝時期便隨著佛教的興起而由印度傳入中國,後又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亭、臺、樓、閣等古建築的影響,而逐漸演變成具有獨特藝術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塔。塔和寺又是密不可分的,或塔為寺立,或寺因塔設。

永豐塔“坐落於巨野縣儒學前大佛寺內”(《巨野縣誌》),所以又稱大佛寺塔。大佛寺因寺內有丈八大銅佛而得名,原占地20余畝,位於永豐塔以東。寺內建有佛殿和塔院,古柏參天,遮空蔽日;煙繞霞蔚,暮鼓晨鐘;遊客紛至沓來,香火旺盛,是當時巨野著名的遊覽勝地。惜寺院今已無存,唯巍峨壯觀的古塔,跨越千年時空,銘記歷史滄桑,留下壹串串悲壯、神奇而動人的傳說……

永豐塔之名源由史籍無考。相傳古大野地勢低窪,諸水集積。常有黑龍作亂於此,洪水肆虐,民不聊生。托塔李天王奉命降妖,將寶塔分為三截,底部降鄆城,塔身擲巨野,塔尖落金鄉,分別將黑龍之首、身、尾三處牢牢鎮住。黑龍被降服,洪水退卻,大野澤漸涸,露出良田沃野。因此後人將塔名冠以“永豐”,意謂鎮邪惡,呈祥瑞,以祈年年歲歲五谷豐登。這雖是古老的神話傳說,卻反映出古代勞動人民戰勝自然災害的堅強信念和對幸福美好的向往和祈盼。 又稱蚩尤肩髀冢,位於巨野縣城東北郊,堌堆廟村前。

在氏族社會晚期,由於私有制的出現和階級分化,氏族部落之間常常為了掠奪財富和出於自衛的目的,而不斷發生戰爭。大約在四千五百年前,生活在黃河上遊的黃帝部落與生活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發生了激烈的戰爭。《通典》雲:“三年九戰而城不下”。《史記》中也載“黃帝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蚩尤死後,被分屍葬埋。《皇覽·冢墓記》稱:“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今河南省臺前縣)城中,高七丈……肩髀冢在山陽郡巨野縣,大小與闞冢同。”《巨野縣誌》亦載:“蚩尤墓,在巨野縣城東北八裏”。此墓歷經夏商周漢,歲月荒遠,地貌變遷,墓冢面積不斷縮小,元明時期丘上曾建有廟宇,清代以後冢丘屢遭破壞。至1982年全縣文物普查時測量,堌堆東西38米,南北31米,總面積1200平方米。

蚩尤與黃帝、炎帝同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在當時,其部族就已率先進入了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並且掌握了冶銅技術。《世本·作篇》中有:“蚩尤以金作兵器”之說。《管子》中亦有“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銷、矛……”紅銅的出現也為後來青銅文化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早在秦漢之前,蚩尤壹直被尊奉為“兵主”、“戰神”,受到人們的大禮祭祀。《史記》中就有劉邦“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的記載。由於受“勝者王侯敗者寇”的觀念影響,蚩尤在壹些史書中被描繪成“不用帝命”、“類鬼似妖”的暴虐之徒。 大周任史君屏盜碑,全稱大周推誠奉義翊戴功臣特進檢校太保使持節濟州諸軍事行濟州刺史兼禦史大夫上柱國西河郡開國公食邑二千三百戶任公屏盜碑,簡稱屏盜碑。原位於巨野縣城北關護城河外路西,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立。由於歷代黃河水患淤積,該碑大部分被淹沒於地下,暴露地面約80厘米。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充分發揮歷史人文資源的巨大作用,2002年,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屏盜碑被發掘出土,移立於永豐塔之陽,人民路旁,並修建了碑亭,以加強保護,壯其觀瞻。該碑龜趺螭首,優質青石裁成。碑身下寬上窄呈梯形,通高516、寬158-142、側寬62-55厘米,重約13.5噸;龜趺高100,長293、寬160厘米,重約9噸。朝議郎行左拾遺充集賢殿修撰李昉奉敕撰,翰林待詔朝議大夫行司農丞張先振奉敕書。

任史君名漢權,四川人,以武略事累朝,以戰功登貴仕。初牧於丹州,有排亂折沖之績;移治於趙州,有安邊鎮靜之功,所至皆留能名。他任濟州剌史後,“齊之以刑,導之以德”,屏盜息民,澄清四封。於是,百姓擁戴,為其請命樹碑頌德。周世宗柴榮大悅,詔令述文,以示嘉寵。

屏盜碑為高浮雕螭首,首高116厘米,上雕8龍盤繞,龍首對稱下垂於左右兩側,瞠目張牙,舞爪拱珠。額間篆書“大周任史君屏盜之碑”3行9字。字徑約14厘米,為軍事判官朝議郎試大理司直兼殿中侍禦史張穆所篆。

碑陽刊文26行,行75字不等,***計1543字。其中正文22行計1408字。字徑約4厘米,行書體。碑文記載,後周皇朝新建濟州,治於巨野縣。時“山幽藪深,亡命攸萃,灌莽悉伏戎之地,萑蒲為聚盜之資”,民風 醨,古來多盜,治最為難。壹些“遊惰之夫釋耒耜之用,鉤鋤弦木,竊弄於鄉閭之間”,尚或“誘輕生之民,聚無賴之徒,巢梟穴狡,竊發於晦暝之中”。周世宗詔命政績卓著的前趙州剌史任漢權移治濟州,懲盜化民。任公“嫉盜之意切,誅盜之令嚴,去盜之術行,屏盜之譽顯”。“介馬負先馳之勇,陰門提夜出之兵,狼心盡革,民患皆除”。然後“緩之以約束,寬之以法令,養之以惠愛,勸之以禮讓”,使民風好轉,“裏無惰農,鄉無狡童”,農工商賈,康莊播頌。

撰文者李昉,字明遠,深州饒陽(今屬河北)人,五代後漢乾佑間進士。至後周,世宗賞愛其才,累官左拾遺、集賢殿修撰、屯田郎中、翰林學士等職。而後入宋,加中書舍人,知貢舉,受詔同修《太祖實錄》,後拜工部尚書、右仆射、中書侍郎平章事等職。有文集50卷,並主編《太平禦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此碑文是他30歲時奉敕而撰寫的,其修辭法度謹嚴,層次分明,述論並茂,文字精煉,使人拍手稱絕。

此碑書法藝術極高,通篇章法布局得當,明快流暢,筆法取二王神韻,虛實映照,動靜相交。結體婉麗流美而筋骨分明,形態變化多姿而氣勢連貫,富有極強的節奏感,給人以雋秀飄逸、飛動通靈的藝術感受。書者張光振,其傳略不見記載,但就其奉敕而書來看,應為當時著名書家,不知何故,未被列入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