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豪华酒店 - 魯迅的歷史背景

魯迅的歷史背景

魯迅簡介

魯迅[1881九月二十五日~ 1936 10十月19],中國作家、思想家、革命家。周樹人,原名育才,浙江紹興人。出生在壹個破敗的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到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赴日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改變民族精神。1905-1907參加革命派活動,發表《摩羅詩論》、《文化偏見論》等論文。這期間我奉母親之命回國結婚,妻子胡安。1909年與哥哥周作人合譯《外國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和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委員,在北京大學和女子師範大學任教。1918年5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第壹次以魯迅的筆名出版,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從1918到1926,先後創作出版小說、流浪、隨筆、墳墓、隨筆、詩歌、野草、隨筆、熱風、華蓋、華蓋的延續。其中,發表於192112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不朽的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北洋軍閥政府通緝,南下廈門大學任中文系系主任。1927 1月,赴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任中山大學教務主任。1927 10到了上海,開始和他的學生許廣平壹起生活。1929,兒子周海嬰出生了。1930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聯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民權保障聯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和政治迫害。從1927到1936,創作了《歷史小說集》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雜文,被收錄在《姬友》、《三弦》、《二心》、《南強北動員》、《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等。魯迅的壹生為中國的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領導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全國新報副刊[B]、芒源、語絲、奔跑、萌芽、翻譯等文學期刊主編;對青年作者的熱情關懷和極端培養;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引進國內外名畫和木刻;收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獻,編著《中國小說史略》、《中國文學史大綱》,整理《姬》,編著《會稽縣舊書雜記》、勾古小說、唐宋傳奇、舊小說筆記等等。1936 10 6月19在上海死於肺結核。數萬上海市民自發舉行公祭和葬禮,安葬在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安葬在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詞。《魯迅全集》(20卷)1938出版。新中國成立後,魯迅作品的譯著已編成《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著》(十卷)、《魯迅日記》(兩卷)、《魯迅家書》,魯迅主編的各種古籍也已再版。1981年,《魯迅全集》(16卷)出版。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相繼建立了魯迅博物館和紀念館。魯迅的幾十篇小說、散文、詩歌、雜文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被改編成電影。

魯迅《徐守尚年譜》

使用書籍/指南的註意事項

1.王先生從民國元年五月到北京的那壹天開始寫日記,從未間斷。每當天氣變化,比如陰晴不定,人事的交流,比如朋友朋友的交流,書信書籍的交流,都有詳細的,改天再打印出來,供參考。所以編年,力求簡短,只為大端。

第二,王先生著作眾多,譯著豐富,還有其他翻譯書目,按年份排列。所以這個家譜就在這兩項裏,而且只是粗略的,不詳細。

三、翻譯先生,後勤於編纂古籍,臨摹古碑,文筆甚美,亦不為例於譜。

4.王先生壹生孜孜不倦,為人民編輯各種刊物,修改稿件。他忠心耿耿,貢獻良多,從未被遺漏。

五、這份材料譜,已咨詢了於先生夫人的婆婆,並已取得了徐光平夫人和妳哥哥的綜合聲明。

(民國)26年5月徐守尚。

民國三十壹年前(清光緒七年辛集,公歷1881年),王先生壹歲。

八月初三,出生於浙江紹興東昌坊。他姓周,名,字張壽。直到三十八歲,他才開始用魯迅作為筆名。

前二十六年(12年,徐兵,1886年)我六歲

當年入學,我背的是舒祖昱天先生的《劍略》。

二十四年(14年戊子,1888年)我八歲

11月,姐姐10月去世。當她病重時,她的丈夫在房間的角落裏抽泣。母親夫人問她為什麽,回答說:“是給她的。”大年初壹,我們家長輩聚在壹起推排九,父親伯夷也和顏在壹起。先生默默旁觀,從伯威農先生的詢問中,道:“妳想贏誰?”王先生馬上對他說:“願大家都贏。”他五六歲的時候,各宗教黨派都叫他“胡楊偉”。以小巧靈活著稱。

前二十年(1892年仁辰十八年)我十二歲

第壹個月,我去了三潭映月,向壽吳京先生取經。

在學校裏,我喜歡清閑作畫,收藏畫卷,但對二十四孝圖中“老賴娛親”“郭巨葬子”的獨生子女十分反感。我老公姓陸,安橋頭,住壹戶人家。他年輕的時候經常跟丈母娘去,在農村接觸大自然,影響很大。《社戲》裏描寫的人,都是安橋頭周圍的風景,十壹二歲的時候。我家搬到皇甫莊和小高埠。十二月三十日,我的曾祖母戴太君去世,享年七十九歲。

前十九年(十九年,1893年)我十三歲

三月,祖父介紹傅紅、丁友,從北京歸來。秋天,介子推因事入獄,其父伯病重,有家產。

在優質商店和藥店裏進進出出。

十六年前(沈冰二十二年,1896年)。

九月初六,父親伯夷去世,時年三十七歲。父親去世後,家裏越來越困難。

前十四年(1898,1898)十八歲。

3月,赴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

前十三年(25年,1899年)他十九歲。

第壹個月,我換到了江南盧氏學校附屬的路礦學校。沒有復習功課,但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放學後,我需要看新翻譯的書,尤其是好的小說,有時還會去騎馬。

前十壹年(27年,1901年)他二十壹歲

12月畢業於鐵礦學校。

前十年二十二歲(28年,1902年)

2月,江南都督署派他去日本留學,進入東京弘文公學。我喜歡放學後看哲學和文學方面的書,尤其關註人性和國民性。

前九年(29年,1903年)我二十三歲

我在1998年為浙江潮流雜誌寫了壹篇文章。秋,譯《月界遊記》。

前八年二十四歲(30年,1904年)

6月1日,我的祖父符節去世,享年68歲。8月,我去仙臺讀醫學院。

前六年(32年,1906年)我二十六歲

六月回家和朱女士結婚。同月,我回到日本,在東京學習文學藝術,停止學醫。

前五年二十七年(三十三年,丁偉,1907)

那年夏天,我打算創辦壹個文學雜誌叫《新生活》,因為缺錢沒有印出來,後來給河南雜誌寫了壹篇文章。

前四年我二十八歲(三十四年戊申,1908年)

當年師從章太炎先生,成為光復會成員,與二哥翻譯外國小說。

前三年二十九歲(桂姬宣彤元年,1999)

今年印了兩卷外國小說。6月回國,在浙江兩級師範學校任生理化學教師。

頭兩年我三十歲(1910年耿旭)。

四月初五,祖母蔣太君去世,享年六十九歲。8月任紹興中學教師、監事。

前年(辛亥三年,1911年)我三十壹歲

9月,紹興光復,出任紹興師範學校校長。冬天,他寫了自己的第壹部審判小說《鄉愁》,兩年後發表在《小說月報》第4卷第1期。

註:以上月份均為農歷。

民國元年(1912年)三十二歲。

1月1日,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受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出任教育部委員。5月,我乘船到北京,住在宣武門外南半巷紹興會館的藤花堂,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壹科長。8月,他被任命為教育部長。《後漢書》是嶽編撰的。

二年(1913) 33歲。

6月從金浦路回家探親,8月從海道回北京。10月,公學“紀”號。

三年(1914) 34歲。

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佛經。

四年(1915) 35歲。

壹月編入《會稽縣雜書》壹書,以二哥名義出版。同月,《壹百個明喻》精雕細刻。年輕時的於收藏和研究金石學拓片。

五年(1916年)36歲。

五月,我搬到會館的布書書店。12月,我從金浦路請假回省裏。這壹年,我仍然在收集和研究墓葬的雕像和拓片。

六年(1917) 37歲。

壹月初,我回到了北京。7月初,他因張勛復辟的混亂和憤怒而離職,並於同月回到部裏。今年我還在收集和研究拓片。

七年(1918) 38歲。

從4月份開始寫起,就絡繹不絕。他以魯迅為筆名的第壹部小說《狂人日記》發表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期上,抨擊了家族制度和倫理道德的弊端,真是文學革命思想的急先鋒。今年還在收集研究拓片。

八年(1919) 39歲。

1月,他發表了自己對愛情的看法,題為《四十隨想》,發表在《新青年》第六卷第壹期,後被收錄在《熱風》中。8月,我買下了八道灣大廈,壹個公共圖書館。11月,我做了壹些修繕,搬去和二哥壹起住。10月,他發表了壹篇關於改造家庭、解放兒童的見解,題為《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發表在《新青年》第六卷,後收入散文集《墳》。12月,我請假經金浦路回省裏,我和媽媽、三哥壹起來北京。今年還在收集研究拓片。

九年(1920)四十歲。

今年1月,它被翻譯成武者小路實篤的戲劇《壹個青年的夢》。10月被俄羅斯阿爾日巴·綏夫翻譯成小說《工人綏惠旅夫》。從今年秋天開始,我在北京大學和北京師範學院擔任講師。我還在研究金石學拓片。

十年(1921年)41歲。

二月和三月,紀對進行了修訂。北大還是北師大的講師。

十壹年(壹九二二年)四十二歲。

二月和八月,紀對進行了修訂。梅把愛羅先珂的啞劇《桃雲》翻譯成俄文。北大還是北師大的講師。

十二年(1923年)四十三歲。

8月搬到磚塔胡同61號。9月小說《吶喊》第壹集付印。12月在阜成門西三條胡同買了21號房。同月,出版了《中國小說簡史》。從秋天開始,我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學院和世界語特殊學校擔任講師。

十三年(1924年)44歲。

5月份,我搬到了西三條胡同的新房。6月,《中國小說簡史》第二卷印出。同月,他修訂了《紀》,並為《紀》作序。七月住Xi安講學,八月回京。十月翻譯成日本廚師白川方明的論文《抑郁的象征》。現仍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學院、世界語特殊學校任教。那年冬天我給《語絲周刊》寫過壹篇文章。

十四年(壹九二五年),四十五歲。

8月,教育局長張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王老師和大部分教職員工組織校務維護會,被張非法解散。11月,《熱風》第壹集付印。12月,被日本廚師白川方明翻譯成《走出象牙塔》。同年,他仍為《語絲》寫文章,並主編《民族新報》副刊和《莽原》雜誌。自年秋起,她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和中國大學任教,並在黎明中學任教。

十五年(1926年)四十六歲。

1月,女子師範大學復課,新校長易培基上任,王老師開始履職。同月,教育部恢復工作,赴部任職。3月,“三·壹八”慘案後,先後在山本醫院、德國醫院、法國醫院等避難。,直到五月才回來。從七月開始,我每天都和齊壹起去中央公園翻譯《小約翰》。8月底,他離開北京前往廈門,在廈門大學擔任文科教授。九月,流浪被印。12月因對學校不滿辭職。

十六年(1927年)47歲。

1月至廣州,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教務主任。2月在香港演講,題目是《沈默的中國》,第二天演講題目是《老調已唱!三月黃花節,嶺南大學演講。當天搬到白雲大廈。4月,在黃埔政治學校演講。同月15日,他到中山大學董事緊急會議,為營救被捕學生,引咎辭職。7月在智勇中學演講,市教育局主辦“學術講座”,題為“讀書雜談”“魏晉風度與文章與毒品、酒精的關系”。8月,他開始編纂唐宋故事集。10月到達上海。8日,我搬到李景雲23號,與徐廣平女士住在番禺。同月,《野草》付印。上海的學者,文先生壹到,就紛紛應邀講學,如勞動大學、立達書院、復旦大學、暨南大學、大夏大學、中華大學、光華大學等。12月,被大學校長蔡元培聘為特約撰稿人。同月,《唐宋傳奇》第壹卷出版。

十七年(1928年)48歲。

《小約翰》是二月出版的。同月,為《北新月刊》翻譯《現代藝術潮》,主編《語絲》。唐宋傳奇印在第二卷。5月,在江灣實驗中學演講,題目是《老而不死論》。6月出版《思想·風景·人》譯本。《流水》第壹期出版。11月,短評《剛定》付印。

十八年(1929年)49歲。

1月,他與王、、崔振武、柔石等人聯合印制文學書籍和木刻《藝苑·晨花》,簡稱“晨花社”。5月,《墻下的翻譯》付印。同月13日,我北上探親。而且應該是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第二師範學院,第壹師範學院等學校。6月5日返回上海。同月,盧娜·卡爾斯基翻譯並出版了《藝術論》..9月27日早上,壹個男孩出生了。10月1日,壹個叫迎海的孩子。同月,我為《柔石》修改了中篇小說《二月》。同月,盧娜·卡爾斯基出版了《文學與批評》的譯本。12月在暨南大學演講。

十九年(1930)五十歲。

壹月在花卉俱樂部結束。同月,與朋友合編月刊《萌芽》出版。開始翻譯“毀滅”。2月,“自組織聯盟”舉行成立大會。3月2日,他出席了“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這時,浙江省黨部提交了壹份“反動文人魯迅”綜合名單的請示。“自由聯盟”遭到嚴厲鎮壓,王先生從公寓避難。同時牙齒腫痛,整線拔除,容易使用假牙。四月回到公寓。與神州光社簽約編撰現代文藝叢書。5月12日,我搬進了四川北路大廈。8月,在夏季文藝研討會上發表演講。同月,我翻譯了雅各布·伍爾夫的小說《十月》。9月份為何飛修改完《靜靜的頓河》的時候,我已經勞累過度,發燒了。同月17日,在荷蘭西餐廳,我去參加了幾個朋友發起的丈夫50周年紀念會。5年10月4日,在川北路“購組合”第壹家店鋪與內山和夫舉辦“版畫展覽”。同月翻譯藥用植物。11月修訂《中國小說簡史》。

二十年(1931年)51歲。

柔石於1月20日被捕,其丈夫在公寓避難。二月,梅菲爾德的《西敏地圖》出版了。同月28日,我回到了舊公寓。3月,王先生主持出版了“左翼聯盟”的雜誌《前哨》。4月,他在文同學院發表了題為“流氓與文學”的演講。六月,人們在婦女之友協會發表演講。7月,我為增田完成了《中國小說史》。同月,他向社會科學研究會作了《上海文藝壹瞥》的演講。8月17日邀請內山卡吉俊教授學生木刻,卡吉俊老師自己翻譯到22日。24日為第18屆美術社木刻部做演講。十壹月,紀被印上含粉樓。同月,制作了《毀滅》。12月,與朋友合編的《十字街》出版。

二十壹年(1932年)五十二歲。

1月29日,他在戰爭的前線。第二天入住內山書店。2月6日,被內山書店的遊虎送到英租界內山分館暫避。4月,我整理了壹篇1928年和2009年的簡評,題目是《三個休閑集》。我整理了壹篇1930年到31年的散文,題目是《兩顆心集合》。五月自錄翻譯書目。9月,新俄羅斯20位小說家的作品集被匯編成冊,取名為《豎琴》。下壹卷寫完了,叫做《壹天的工作》。十月,兩地之書對比。11月9日,因為媽媽生病,我去了萍萍。同月22日起,他在北京大學、輔仁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師範大學和中國大學講學。

二十二年(1933年)五十三歲。

1月4日,蔡元培應邀加入民權保障同盟,並升任執行委員。2月17日,蔡元培應邀到宋慶齡住處歡迎蕭伯納。《魯迅選集》於3月在天馬書店出版。同月27日,書籍被搬到迪斯威路,存放在稅務所。4月11日,我搬到了Mainland China新村9號。5月13日,我前往德國領事館,對“法西斯”犯下的暴行提出抗議。6月20日,楊全被刺,被送往萬國殯儀館。有時候,王先生難免會說出來,或者妨礙他的行為。王先生不予理會,出門不帶門鑰匙以示拒絕。7月,《文學》出版,王先生是他的同事之壹。十月先生編輯的《壹個人的苦難》木刻連載圖印出來了。同月,木刻展在千愛裏舉行。出版了短評集《偽自由書》。

二十三年(1934年)五十四歲。

1月,北平簡鋪出版。三月,校文《集南室北室》同月刊印。5月,王先生主編的木刻《余音集》出版。《譯文》第壹期於八月出版。同月23日,因熟人關系被捕,離開公寓避難。10月《木刻編年史》付印。12月14號晚上,我腰疼,盜汗。生病後,他變瘦了,他的假牙和他的牙齦不協調。同月,發表短評集《準言情》。

二十四年(1935年)五十五歲。

1月翻譯了蘇聯班塔列夫的童話《桌子》。2月,他開始翻譯果戈理的《死魂靈》。四月,第壹冊《十竹齋筆記》印出。6月編輯了新文學系列的兩部小說,做了介紹,印了出來。9月,高爾基出版了俄羅斯童話的譯本。12月,瞿秋白遺作《海上森林》卷起。11月繼續寫《新故事》。12月,《死魂靈百圖》木刻整理作序。

二十五年(1936年)五十六歲。

壹月肩膀和肋部很疼。同月20日,朋友協辦的《海燕》雙月刊出版。這個故事的新版完成後,這本書就出版了。2月,《死魂靈》第二部開始翻譯。3月2日下午突發哮喘。4月7日,我去良友公司,為其挑選了“蘇聯版畫”。同月,我編著了《海上森林》第二卷。5月15日,她又開始生病,並接受了胃病治療。從那以後,她的燒壹直沒有好。5月31日,史沫特萊女士轉診到美國鄧醫生處確診,病情十分危重。到了六月,我漸漸從昏厥中恢復過來,能夠坐起來看書了。妳可以畫幾個十字。同月,我在生病期間回答了來訪者O·V的《關於我們當前的文學運動》。《花邊文學》出版了。7月,王先生編著的《開綏·科爾維茨版畫選》出版。八月,痰中見血。為《中流》第壹期寫壹篇小文章。10月份我體重88斤,比8月1號的時候多了2斤左右。契訶夫翻譯了《壞男孩》和其他軼事,並出版了。可以偶爾去看電影,拜訪朋友。同月8日,我去基督教青年會看了第二屆“全國木刻流動展”。17日,他訪問了鹿地根和內山。18日淩晨5點25分去世,當時他病得氣喘籲籲。

(魯迅紀念文集初版,魯迅紀念委員會編,文化生活出版社,2006年10月19日第壹版)

魯迅在寫作《吶喊》、《仿徨》的同時,還創作了散文集(寫於1926,發表於1928)和散文詩《野草》(寫於1924-1926和65438+)。這是現代散文的兩部經典,文筆不同,風格各異。《朝花夕拾》剛在報刊上發表時,總以《追憶似水年華》為題。魯迅大概回憶起年輕時在水鄉的那個夏夜,在壹棵大樹下乘涼,聽老人們講閑散的日子,講故事。《朝花夕拾》也是在說閑散的日子,是對人生童年(《朝花夕拾》)的回憶和重溫。所以,在魯迅的生命歷程中,所有留下痕跡的人和事,都在魯迅的筆下流淌:民間傳說中的“無常”,父親的病,百草園和三潭印月,藤野先生,還有我們小時候沒有提起的保姆“大媽媽”,範愛農,壹個坎坷壹生的老朋友,等等。魯迅用熱烈的愛回憶,道出了魯迅精神世界最柔軟的壹面,蘊含著深深的悲哀。《野草》是另壹種散文,是夢的產物:書中三分之壹的章節以“我夢見了”開頭。呈現給讀者的是壹個陌生的世界:午夜(秋夜)幻覺中聽到“吃飯”的聲音;“人睡到不知道什麽時候”和“影子”來個“告別”(告別影子);見《死火》青花冰谷,“有熱狀,但不搖,所有的冰結如珊瑚枝”(《死火》);“狗”追著“人”大聲質問,“人”拼命“逃跑”(《狗的論據》)...魯迅把自己小時候演童話的想象力發揮到了極致,以此來表達自己微妙的、不可言說的感情、情感和心理,對人生進行更深刻的哲學思考。魯迅對別人說過“我的哲學全在《野草》裏”,所以讀者有機會借《野草》看魯迅的靈魂深處。

魯迅在創作小說和雜文的同時,在《新青年》等報刊上發表雜文。五四前後,他在京期間寫的雜文有《熱風》、《墳》(其中有壹部分是世紀初寫的論文)、《蓋華集》、《蓋華集續》等。1926年8月至1927年6月,魯迅因北方反動勢力的迫害而南下,先後在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任教。這壹時期的散文主要收錄在《剛集》中。1927年底,魯迅定居上海,開始了他“最後十年”的人生歷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寫雜文上。出版有《閑集》、《二心集》、《南調北調》、《偽自由書》、《準言情》、《花邊文學》、《切街亭隨筆》、《切街亭隨筆二》、《切街亭隨筆終本》、《膠印集》等三部。

最近,許多年輕朋友讓我寫壹些關於魯迅的東西。他們為什麽要我寫?我猜他們的動機大概不外乎以下幾點:第壹,現在在臺灣省,魯迅的作品被禁,越是看不到的人越是好奇,想了解壹下這個人。第二,有相當壹部分年輕人在大陸的時候壹直聽說過魯迅的名字,或者讀過他的壹些作品,不可避免地受到* * *制作方及其同路人或多或少的宣傳,所以可能會對這個人產生壹些幻想。3.我曾經和魯迅有過筆戰,所以有人想讓我出來說幾句當事人的話。

其實我不想說他。前幾天,陳西瀅先生從海外歸來,曾經有人在飯桌上問他:“妳覺得魯迅怎麽樣?”他只是笑而不答。我從側面切入。“關於魯迅,妳最好別問我們兩個。”西營先生和魯迅先生互相沖突(不是為了文學理論)。在我和魯迅爭論之後,我們倆的立場是對立的。我們說的可能不公平。況且魯迅已經死了很久了,我再批評他他也不會回答我。他的作品在這裏被禁,為什麽此時此地“打落水狗”?所以他死後,我很少談起他,除了壹個例外。抗戰時期,我在《中央周報》上寫過壹篇文章《我和魯迅》。可能有些年輕人還沒看過那篇文章,但我現在是被迫的。破例重復壹下我在那篇文章裏說的話。

首先聲明,我個人不贊成封殺他的作品。在我的壹生中,我最相信伏爾泰的壹句話:“我不同意妳說的話,但我誓死支持妳說出妳所說的話的自由。”我和魯迅壹樣。我寫過很多批判魯迅的文字,也有人把雙方的評論收集起來,編成了壹本書。我認為這是壹個好方法,讓每個人都知道誰是對的。我曾經在壹所大學擔任過壹段時間的圖書管理員,書架上有壹批過去遺留下來的低級色情書刊。我覺得這有損大學的尊嚴,就拿走取消了。大約有幾十本書,還不包括魯迅的壹些作品。但是這件事馬上傳到上海,說我燒了魯迅等左傾著作。魯迅本人也很樂意用這個假信息,把它當成我的壹個罪名來發!根本沒有這回事。宣傳就是自我宣傳,事實就是事實。

魯迅不是黨派人士,也不是同路人,起初對當時的左傾分子相當反對,所以和創造社的壹批人鬧翻了。他曾經是典型的老式公務員。他在北洋軍閥政府的教育部做過仆人,但在北洋軍閥政府多次人事更替的大潮中,他都沒有被淘汰。壹是因為他地位低,二是因為他從來沒有脫穎而出過,他頂多寫壹些關於小說的文章或者間接從日文翻譯壹些歐洲的作品。參加《新青年》雜誌寫了壹點雜感或短篇小說後,逐漸引起人們的註意,最後卷入了當時京中學術界的浪潮,被張行嚴令排除在教育部之外。此後,他壹直在學術領域。在北京、廈門、廣州,他都和別人發生過沖突。沒有壹個地方能讓他在自己的位置上呆很久,最後他留在了上海,謀生甚至死亡。

魯迅壹生坎坷,處處碰壁,自然有壹股怨氣貫穿胸中。怨恨的對象是誰?倫理、制度、傳統、政府都成了他憤怒的對象。他出生在紹興,也許天生就有“刀筆官”的特質,這讓他的文筆極其苦澀。當然,他的語文基礎在當時的普通白話作家中是出類拔萃的,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所謂的雜感)在當時確實是難能可貴的。他的作品簡潔而惡毒,作為零星的諷刺作品是有價值的。他的主要作品是他的壹部又壹部雜感集。但是,作為壹個作家,光是滿腹牢騷和抱怨是不夠的。他必須有壹套積極的思想,對人對事有壹套積極的看法,即使不必形成什麽體系,至少要有壹個積極的主張。魯迅這樣說是不夠的。他有的只是壹種消極的態度,簡單來說就是壹種“對現狀不滿”的態度。這種態度沒有錯。北洋軍閥執政幾年,誰能滿足於現狀?問題是,僅僅是不滿意呢?我們的民族,政治,文化真的是千瘡百孔。我們做什麽呢是壹種壹點壹點慢慢尋求改善的方式。如果魯迅不同意這種方法,那也可以,如果他認為這是壹種被動的妥協,是徒勞的,但是妳要想出壹個方法,而不僅僅是濫用腐敗的對象,濫用別人的改進的想法,濫用壹切而自己不提出積極的想法。而魯迅最嚴重的缺點就是。我曾經寫過壹段文字,逼他攤牌。那篇文章的標題是“對現狀不滿”。我記得我說過:“妳罵所有人,妳反對所有想法,妳贊揚和批評壹切都是毫無價值的。妳打算怎麽辦?”?請陳述妳的積極意見。“我壹定是撓他癢癢了。他的回答很精彩。第壹,他用他的老伎倆嘲諷我,說我的話不講道理,“表揚”是“表揚”,“降職”是“降職”。如果不是用作貶義詞,就不可能在貶義詞上加上褒義。(魯迅大概忘了在《紅樓夢》裏壹起用“贊”字來找茬。)然後他宣稱,有壹個主義,他從來沒有罵過。我再問他,那是什麽主義?是* * *資本主義嗎?他沒有回答。

不要以為魯迅壹開始就刻意為* * *產黨鋪路。不是這樣的。他和* * *制作方沒有任何關系。他被逼得走投無路,終於走投無路。他從來不批判* * *唯物主義,這也是事實。他讓這樣的後門開著。所以後來* * *制作方想用他領導左翼作家聯盟的時候,壹拍即合。其實魯迅對左傾分子的批判是很嚴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