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豪华酒店 - 壹個人的安昌古鎮

壹個人的安昌古鎮

本來打算找魯迅的《魯鎮》,紹興安橋頭村。

人們總是矯情地尋找壹個未被探索的“世外桃源”,卻從未思考過如何適應這樣壹個地方,壹個“陌生人”。相對於成熟的旅遊景點裏當地人(或者只是“商人”)嫻熟的笑臉,這裏有很多可以輕松結盟的朋友,有大量豐富的信息,有系統完整的標識,有各種各樣的旅遊服務設施。未開發或不成熟的“過於商業化”的旅遊目的地,時不時會讓人感到困惑:妳永遠無法確定這條路對不對,但除了壹遍又壹遍地問當地人,別無選擇。妳渴望找到這趟旅行想去的地方,卻被壹張冷漠的臉擋住了去路。妳甚至找不到遵循契約精神的食宿。妳得冒點風險向當地人要“施舍”。麻煩的是他們可能根本不理解妳,妳也不能理解他們.最後選擇了網上信息相對較多的紹興安昌古鎮,希望能想象出壹個快節奏的小鎮——陸鎮,而不是不易到達的安橋頭村。這當然是壹個比幾乎不為人知的安橋頭村容易得多的目的地,因為這裏明明是紹興的“古鎮”,而且是紹興所謂的四大古鎮之首(紹興四大古鎮網上流傳,但是從來沒有人說的壹清二楚。我猜這是當地旅遊部門想到的又壹個宣傳文案,但在慘淡的現實面前半途而廢,以至於最後都沒有人說全了)。

壹個不會過夜的目的地。

本以為會是西塘烏鎮這種水鄉的翻版,沒想到安昌像網上有人描述的那樣,是壹個相對“粗糙”的水鄉。江南有壹些著名的古鎮。雖然安昌有完整的旅遊標識,找了個“紹興師爺故裏”之類的賣點,設置了壹些景點,但除了周邊地區的人偶爾去鄉下踏青,估計很難吸引江浙滬以外的遊客。下午離開紹興市區之前,聽說要去安昌。三輪車司機和路人都很驚訝,為什麽我這麽晚還要去安昌。原來,安昌是壹個過夜的目的地。所以它沒有我想象中的濱水客棧。當地人還說,來這裏玩的人很少過夜,所以沒有客棧。幾經周折,到達安昌時已晚。得知沒有想象中的古色古香的臨水客棧後,我只好住進了第壹家寫著長街北岸“住宿”字樣的旅館。於是我住進了這種類似80年代的小旅館,墻底斑駁的綠漆,屋頂開裂的白色塗料時不時無聲的掉落,老舊的門窗,漏風——裏壹張歪歪扭扭的栗色人造革單人沙發。只是不像80年代,房間裏的衛生間其實是坐式馬桶(那個衛生間出奇的大,老板說是另開壹個裝修的,沒錯,以前的房子怎麽會有“標間”的概念)。好在老板家人很好,老父親也很熱心。我壹次又壹次提出各種瑣碎的要求,他都高高興興的下床幫我解決。還有壹個女兒,好像是那種很容易成為朋友的人。她說,讓我委屈壹下,體驗壹下返璞歸真的感覺。但是我不會住在安昌酒店。後來第二天壹早起來逛了逛才發現,安昌賓館其實離我住的地方不遠。從復古的招牌來看,應該也是壹個充滿上世紀“風情”的地方(網上有人說安昌酒店沒有熱水,洗澡要去公***浴室。不知道是真是假)。大概只有這兩個地方可以在靠近水的地帶住宿。

貝約市城鎮

安頓下來後,出去逛街。細雨讓這個古鎮變得獨壹無二。大約八點鐘,許多商店已經打烊了。除了白糖、臘腸、醬鴨、幹菜等安昌特產,還有各式各樣的棉鞋、氈帽、針線、夾子。逛了壹圈,除了說當地方言的當地人,沒有看到遊客。走走停停,和攤主討價還價聊天,聽著其他買賣雙方的對話,看著安昌供銷社前兩位老太太飯後聊天,都讓我覺得時間仿佛停留在上個世紀。有壹家雜貨店賣橡皮筋、襪子、日用品等。兩個女人在選擇護膚品。他們招呼女店主,女店主盡職盡責地介紹日霜、晚霜、眼霜等。“妳是老板,什麽都不用自己做。妳要用得漂亮才能先賣出去。”從來不用奶油的店主靦腆地笑了笑。最後,顧客每人買了壹套。可以看出,他們是第壹次像鎮民壹樣打算用這麽細致的護膚品。我掃了壹眼玻璃櫃裏陳列的護膚品。除了草藥,其他牌子,比如“蘭亭”,都挺本地的,沒聽說過。

林寶酒家名聲很大,頭戴氈帽、身穿長袍的沈老人也被稱為“安昌代言人”。我路過的時候,這個“代言人”正在和別人打牌。他很高,笑容滿面,但壹直問我要不要吃東西。如果我不吃,他就趕緊用手捂住臉,說只有他的客人才能拍照,他會給客人選擇最好的角度。還好我沒想拍他,只是拍了拍店牌。沈是那種在景區被“馴化”的人。沒什麽不好的(城裏人下鄉要求對方“簡單”是不合理的),但我就是不喜歡。昂古鎮長期以來壹直是壹個異常繁榮的地方,棉花、布料和大米都大量分布在這裏。它是北越南的壹個重要城市。如今,這裏有許多商店,從賣糖果到制作羽絨服到箍桶。我認為除了旅遊季節之外,更多的是為當地人做生意。在這個淳樸的小鎮上,還有民國時期的“中國銀行”舊址(白色建築,古色古香,景點之壹),妳也可以想象它當年的經濟地位。也許是《社戲》年的“趙莊”這樣的地方,像勛哥這樣的鄰村孩子會開著烏篷船來這裏玩,看到各種新奇的東西。古鎮的回廊裏掛著紅燈籠,但除了屋檐下壹串斷斷續續的彩色燈泡,並沒有其他“夜景工程”。還有,既然沒有遊客,就不需要這些刻意制造氣氛的東西。永遠是壹個生活氣息遠大於旅遊氣息的地方。

碧水關捷前灣居

早上七點,昨晚的雨停了,地面幹了。古鎮的早晨有點冷,我睡眼惺忪地抱著紹興買的暖手枕走了出來。這是我第壹次看到這個城鎮的自然美景。當然,和其他江南水鄉相比,並不是特別漂亮,但是有壹種素雅的氣質,就像那種只塗雪花膏的姑娘。常的橋文化很有名,號稱“清水穿街,彩虹過江十七橋”。此時,秋已近冬,原本爬滿橋身的綠色攀緣植物,只留下幹枯扭曲的藤蔓和散落的紅黃黃的樹葉,讓這座古橋別有壹番風味。小鎮裏依舊沒有遊客,沒有同類也有壹點孤獨。我在各種各樣的橋上散步和拍照。水道裏,穿著橘黃色背心、戴著氈帽的工人正在打撈水中的雜物。他們拔著艾草,偶爾和岸上的村民或者水中的同事打個招呼,喊兩句。長街兩邊,都是剛吃完早飯就隔著水道聊天的女人。河面不寬,聲音不太大也能聽清楚。說話的時候,他們不肯散去。有鄰居出來倒水,加入進來,扯幾句話就撤了。壹個老人弓著背站在河邊,慢慢地擦洗著壹雙黑色的布鞋,小心而平靜,仿佛他可以用余生去擦那雙鞋。

和中國大部分農村壹樣,安昌古鎮的居民以老人為主。全鎮很少見到年輕人,找個會拍照的都是問題。他們經常說不會拍照,即使是年紀大的人,也聽不懂我的普通話,我聽不懂他的地方口音。有壹個中年人熱情地叫隔壁“中國銀行”的管理員幫我拍;有壹個帶著孩子的年輕媽媽,願意讓我告訴她怎麽拍。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鎮上最古老的“廟橋”上,我攔住了壹位行色匆匆的中年婦女。她說壹口清晰的普通話。壹開始,她說她不會開槍。後來她讓我教她。她還主動去袖手旁觀大橋當模特,讓我調整焦距,找好角度。然後,我開始說:“其實我不是這裏人,我是上海人。”這是壹個1969年從農村來到安昌的上海知青。她壹遍又壹遍地問我能不能理解1969。我說是啊,我爸也是插隊的知青。她松了口氣,繼續說,那年她初三的時候,來這裏插隊,因為那是她父母的老家。後來,他和壹個當地人結了婚,在這裏度過了余生。政策下來,壹個人可以搬回來,她把女兒的戶口留在了上海。現在她和小兒子住在壹起,但他兒子出去了。她照顧孫子,現在小孫子表示要買什麽玩具,她就去買什麽玩具。她總是把相機舉到壹個斜面上,所以拍出來的照片並不好,但重復了兩遍後,我還是告訴她,拍得很好。她非常高興。她還在說,“其實我也不是這裏人。我是上海人。”在安昌,最有特色的就是幾乎家家戶戶門前掛著的醬鴨和臘腸。有的掛在屋檐下,像窗簾,有的掛在低矮的架子上,像被子。這似乎是壹個“吃”的小鎮。真的,我從來沒見過壹個地方會有這麽多美食展現在我眼前。人們將各種食物風幹腌制,陳列出來,在水邊和陽光下留下斜斜的倒影,左右搖擺,訴說著最民間的富足。

溫馨提示:行:紹興市區到安昌鎮有118、158路公交車。如果全程順利,大概需要50分鐘。需要提醒的是,紹興客運中心並沒有百度百科提到的118路。只能到不遠的浙大醫學院附屬第壹醫院紹興分院對面站,坐158路公交車。如果妳想坐118路車,妳可以在魯迅中學坐。關於這兩趟車的其他站點,可以在出發前查看壹下,選擇最近的。而且百度百科說5分鐘輪班其實是不對的。根據實際經驗,去安昌的車不怎麽樣。另壹方面,從安昌客運中心包車到安昌,大概可以談到60元壹趟。公交車到了終點站安昌二號橋後,坐了壹輛電動三輪車之類的地方運營工具,4塊錢到了老街。

食物:在安昌吃了壹夜,淩晨。晚餐是臘肉(20元)和蔬菜(10元)配米飯。價格不低,但是分量挺足的。個人感覺臘肉是鹹的,但是女掌櫃好像被“侮辱”了壹樣跳起來,說全鎮的香腸鹹度都是統壹的。怎麽會鹹呢?妳不在妳的飯裏放鹽嗎?我只好無語了。早餐,好像只有長街壹家。在林寶飯店附近,男人蒸小籠包,女人包餛飩,買了壹個肉包(1元),壹個很好吃的茶葉蛋(1元),壹碗餛飩(3元),吃得很飽。

買:鎮上有很多口味的拉白糖,有原味的,藍莓的,芝麻的,桂花的等等。小包裝1元,中包裝2元(3包5元),但鎮上的拉白糖沒有市區魯迅故裏現場制作的“拉糖如絲”的感覺,就像普通孩子吃的那種粗糙原始的糖果。特別值得買的是好吃的幹菜,比如幹圓筍,幹筍,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筍中心和邊緣的.總之檔次很多,價格從十幾元到40元壹斤都有。對於外行來說,只能碰運氣,自己掂量。另外,醬鴨也是如此。根據大小和醬料,有10多元的,也有100元左右的。至於香腸,更適合旅行者真空攜帶壹袋8小條半斤。全鎮統壹價格在35元,我只能說壹個30元的包。此外還有仁昌醬園,這是安昌代表性的老字號,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攝影作品中。最後沒有買,因為玻璃瓶不好攜帶。感覺他們的醬窩油(20元)和玫瑰醋(30元)應該不錯。如果想送人,有適合攜帶的小瓶裝禮盒。另外還有兩三個箍桶,據說是非遺原木技術的代表性傳承人。真正的手工制作的工具還挺實用的,也挺好看的,有需要可以買。

玩:古鎮有七八個景點,有“紹興石頁館”“中國銀行”,掛鉤35元,單獨買了壹個5元(石頁館沒問會不會更貴),但我沒去。第壹,看景點展不是我此行的目的;二是因為沒有遊客,這些展廳處於半開放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