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豪华酒店 - 湖北省仙桃市的歷史沿革

湖北省仙桃市的歷史沿革

勉陽屬於古代的“雲夢澤”。根據胡莎湖和越州湖出土的文物,證明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這片土地上發展和生活。傳說大禹治水,分天下於九州,綿陽在九州之壹的荊州。夏商時期的荊州疆域;

西周建立後,周成王在荊山子的公地上命名荊楚。春秋時期是鄖國和周國的土地。東周十壹年(公元前701),雲、周、隋、焦、遼等國伐楚,為楚國所滅,故屬楚國,與楚國相近。周昭王伐楚,死於江面不歸;楚平王遊雲夢,留連湖中,屈原遇漁父,吟水滔滔;

秦滅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天下分三十六郡,地方郡為南郡。漢承秦制,漢高祖第六年(公元前201),南郡分為東晉的竟陵、杜雲兩郡。綿陽位於杜雲縣,西北部是江夏縣,東南部是南郡陵縣。

漢高祖騙了韓信;漢武帝年間,復置郡,分十三州,仍屬荊州南郡管轄。

三國時期,杜雲和周陵屬於吳,為爭奪荊州而戰。赤壁之戰發生在綿陽(今洪湖)以南,荊州大部歸吳,南郡也屬之。

金朝滅吳後不久,進入“五胡十六國”時代,北方戰事頻繁,荊州成為南朝北方的軍事中心。南朝地少人多,為便於管理,將土地劃分為較小的郡。南朝梁武帝田健二年(公元503年),始置地方縣,因地處綿水以北——建制之始,稱綿陽縣。竟陵縣分為泌陽縣,領杜雲縣和泌陽縣,泌陽縣又分為杜雲縣(縣轄今渭河附近)。置州縣、靈州縣,治縣現新灘口;設楊穎郡,領惠懷郡,治今張溝附近。

西魏十七年(公元550年),廢棄周陵、惠懷兩縣,設杜雲、綿陽兩縣為建興縣。北周設撫州,州治建興縣,改綿陽縣。

隋開帝三年(公元583年),綿陽縣改為福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福州為綿州,興縣為綿陽,綿州為綿陽。郡縣都在綿城。水城濕地

唐武德五年(622),綿陽縣改撫州,州移至竟陵縣,綿陽在撫州。貞觀七年(633),遷回綿陽州。天寶元年(742),福州改為竟陵縣。甘源元年(758),撤銷竟陵郡,恢復州屬撫州,由撫州統治綿陽。寶應二年(763),州又治竟陵,綿陽為郡。

開平四年(910),五代侯亮在綿陽南部設立白沙國子監。屬於江陵府。晉末天府五年(940),福州升為直隸守州,領景陵、綿陽兩縣。

宋乾德三年(965),白沙書院改為玉山縣,屬江陵府。直道三年(997),蔚縣改為撫州。寶元二年(1039),勉陽降為鎮,屬玉山縣。熙寧六年(1073),復州廢,玉山縣降為鎮,屬江陵府監利縣。元佑元年(1086),復州、玉山縣所在地,綿陽鎮仍屬玉山縣。南宋端平三年(1236),以福州為道,玉沙為郡。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復州道改為綿陽府,隸屬河南鏡湖北路宣威部,轄竟陵、玉沙兩縣,府治、玉沙郡治綿陽市。綿陽古城

明洪武元年(1368),改綿陽府為湖廣省。九年(1376),勉陽降為州,州治勉陽城。廢玉縣,並玉縣為州,勉陽為直隸州,直屬湖廣政治部,領導竟陵縣。嘉靖十年(1531),勉陽改為承天府。天啟元年(1621),勉陽被貶為散州,無郡。清順治三年(1646),勉陽府改為安陸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改為漢陽府,分南部溫泉縣、縣內新地鎮、北部勉陽府、州內勉陽市。三十年(1765),溫泉郡被廢,並入綿陽。

民國元年(1912)改綿陽為綿陽縣,綿城縣轄,屬湖北省江漢路,直屬湖北省。民國16年(1927)取消道統,直屬湖北省。民國二十壹年(1932),屬湖北省第六督察區。第二十五年,改為第四行政監察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在彭場成立泌陽縣人民民主政府。

1949 10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泌陽縣人民民主政府改為泌陽縣人民政府。建國初期,成立了勉陽社。1951年,沔陽屬荊州,分於沔陽以南洪湖縣(今洪湖市)。1986年5月27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泌陽縣,設立仙桃市;1994 10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仙桃市列為省直管市(副地級市),仙桃市委書記、市長為正廳級副職。仙桃人傑地靈,鐘靈山清水秀,人才輩出。它被稱為“人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