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豪华酒店 - 刊刻者:太末詹思謙

刊刻者:太末詹思謙

讀《趙清獻公集》系列二

刊刻者:太末詹思謙

宋趙抃撰《趙清獻公集》,有多種刊本。最早的應是嘉定刊本,也是趙抃的詩文集。次之是宋景定刊本,“宋景定元年,太末郡守天臺陳仁玉訪得章貢所刊集本,旁搜散軼,以刊之。”再有宋刊,元明補本。“元至治元年,蒙古晉人僧家奴鈞元卿又跋之。”當然,這種宋刊元明遞修本,已不可覓。

至明壹代,又多次刊刻。有成化七年,三衢郡守馬嵬閻鐸於署後得舊刻?昧,更校訛補遺,以本傳、神道碑、雜文刊為此本。有嘉靖元年秋九月九日中順大夫衢州府知前南京四川道監察禦史莆田林有年刊本,嘉靖壬戌歲季冬賜進士第中憲大夫衢州府知府宜興安吾楊準刊本,萬歷十六年詹思謙刊本。

這套《趙清獻公集》為《善本總目》所錄萬歷成都知府詹思謙刊本(《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第1244頁)。原裝4厚冊1函,綿紙、線裝,***十卷,目錄兩卷。序文葉數為墨錠,或為試印本,此全本十分難得。

趙抃與詹思謙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壹個在北宋,壹個明晚期,相差時間大概有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那麽長。可是,壹本《趙清獻公集》又將他們串聯在壹起。但詹思謙刻《趙清獻公集》不是無緣無故的,不然,他怎麽不去刻《包拯集》。讀“趙清獻公集序”便知其因。“先生太末人也,與牧甫同梓裏。牧甫以宦轍視,先生則蜀舊守也;以裏居視,先生則鄉先進也。”詹思謙與趙抃是老鄉,序中所言太末,並非龍遊,而是泛指衢州,古人籍貫好以古地名稱之。

詹思謙乃衢州常山後園人。據光緒《常山縣誌》載:“詹思謙,字牧甫,號洞源。萬歷甲戌進士。以工部主事補刑部。恤刑江南,雪休寧程任卿獄。遷成都知府。苗獐叛,督土漢兵討之。升河南副使,調潼關,再調密雲,以事謫知永平府。時川兵征倭還,多行剽掠,公移檄聽點,川兵宵遁。任至遼東參政。著有《詹思謙遊稿》《平蠻詩》。歿後入祀鄉賢。”

常山詹氏,堪稱常山望族。其鼻祖詹從效,字堯臣,原籍河南南陽。“天祐四年(907),梁太祖即位,封镠吳越王兼淮南節度使,公亦進節度副使。”五代後唐長興三年(932)率軍駐守草萍。後棄職隱於常山球川。而詹思謙之後園詹氏,以詹淵為始祖。光緒《常山縣誌》記載:“詹淵,本縣彤舊人。至正十五年(1355),由人才任邑尉。廉恕公明,善治盜。割住址,拓縣倉基。築行樂窩於縣南後園地,遂為後園詹氏之祖。”自鼻祖詹從效至詹淵,已是十二世。到了明代,後園詹氏人才輩出。自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至崇禎元年(1628)的82年間,先後出了詹萊、詹思謙、詹思虞、詹在泮、詹向善和詹承祉六位進士。

? 其中詹思虞為詹思謙胞兄。詹思虞“字如甫,號濬源,萬歷庚進士。初任刑部主事,歷升松江知府。歲荒,省民米直銀數十萬,又以糧長解戶為收戶,縣不並封,府不覆兌,民便這。府有金連者,將嘯聚為盜,公以計解散之。又擒劇盜王仁。累升山西參政。時,霍、絳二大姓橫恣,公悉懲以法,撫按稱其才。任至山東按察使。祀鄉賢。載《省誌》”

詹思謙父親詹紳,其“封蔭”中記載:“以子需亨,贈文林郎、兵馬司指揮孫思虞,加贈通議大夫、山東按察使司。”“循良”中又記載:“詹紳,字大章,後園人。博學強記,多謀略。遊孫忠烈燧之門,燧死寧藩難,公至軍中,迎其喪歸葬。嘉靖十二年,以貢授江西星子知縣。星子民窮盜藪,公至,勸農桑,興學校,雪冤獄,弭盜賊,鄰郡鹹賴焉。以入覲,至吳城卒。子:需亨,南京兵馬使;孫思虞、思謙。祀鄉賢。”這足見後園詹氏壹族的輝煌。

詹思謙與趙抃同為太末人,此為其刊刻《趙清獻公集》原因之壹。但更為關鍵的因素是,兩人都執掌成都。

? 《宋史·卷三百壹十六·列傳第七十五》記載:“請知睦州,移梓州路轉運使,改益州。蜀地遠民弱,吏肆為不法,州郡公相饋餉。抃以身帥之,蜀風為變。窮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識使者,抃行部無不至,父老喜相慰,奸吏竦服。”此為趙抃第二次入川,趙抃第壹次是宋仁宗趙禎皇祐元年冬,在江原縣當縣令。

趙抃第三次入川是宋英宗治平二年,趙抃任龍圖閣直學士、成都府知府。此次入川,趙抃“匹馬入蜀,以壹琴壹鶴相隨。”《宋史·卷三百壹十六·列傳第七十五》記載:“以寬為治。抃向使蜀日,有聚為妖祀者,治以峻法。及是,復有此獄,皆謂不免。抃察其亡他,曰:‘是特酒食過耳。’刑首惡而釋余人,蜀民大悅。會榮諲除轉運使,英宗諭諲曰:‘趙抃為成都,中和之政也。’趙抃執掌成都,留下“壹如清水”的好名聲。

趙抃第四次入川是熙寧五年,《宋史?卷三百壹十六?列傳第七十五》記載:“成都以戍卒為憂,遂以大學士復知成都。召見,勞之曰:‘前此,未有自政府往者,能為朕行乎?’對曰:‘陛下有言,即法也,奚例之問?”趙抃因治亂而來。

詹思謙刊本《趙清獻公集》首序中道:“牧甫恬靜遂誌與道合,真學先生於鄉稔矣。壹行鎮蜀期月政成矧也,牧甫才而文也,他日成都集成出,蜀人世習而誦之,有異乎,牧甫之傳先生哉!”詹思謙正在成都知府任上,他學趙抃之治,故刊刻集成,想讓蜀人世習而誦之。

打開書頁,第壹頁右上角粘有“杭州抱經堂書局”書簽。民國時期,杭州抱經堂書局是知名大書店,魯迅先生常到此買書。

首冊內頁以“南陽趙氏-清獻公文集”為書名,然後是六篇序。

首序時間最晚,雖無落款,但開篇有“歲戊子九月”,時間應是萬歷十六年。而其他序分別落款天臺陳仁玉、蒙古僧家奴鈞元卿、馬嵬閻鐸、宜興安吾楊準、莆田林有年。從序的排列來看,可知,太末詹思謙刊本是以嘉靖元年林有年刊版為底本的。

那麽,首序又是何人所撰?且看第三集《與徐霞客齊名的王士性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