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豪华酒店 - 灌陽縣的文化

灌陽縣的文化

舞蹈

長鼓舞:是西山瑤族人民的傳統舞蹈,單人或集體表演。長鼓用泡筒木挖制,牛皮蒙成鼓面,兩頭鼓面直徑各約20厘米,鼓身通長1至1.2米。表演時,左手緊握鼓腰,右手擊鼓,上豎下斜,弓箭步,左右前後轉動,前進後退,蹦跳穿插,快慢協調,與步伐合拍。加之鑼、鼓、號角伴奏,氣派雄偉。1955年參加省文藝會演,被評為三等獎。

采茶舞:又名師公舞,流傳文市、水車、新圩等鄉鎮。跳舞的人(壹般6至8人),帶上男女面具(鬼臉殼),以笛子和鑼鼓伴奏師公牌調。初跳四方形,作采茶動作,四角轉身穿插重復數次,後圍起圓圈,動作由慢到快使勁追趕,乏力者退出淘汰,堅持最後壹人為勝者。1958年由縣文化館整理,豐富了內容和形式,參加地區民間文藝會演,獲節目三等獎。

花燈舞:流傳觀音閣、洞井等鄉鎮,由10余人表演,演員左右手各執壹碗形燈,出場後,舞臺燈光微明或熄燈,演員執燈組成各式圖案,時而成壹條火龍,高低起伏,回旋遊動,時而成數朵蓮花或各種形狀的火圈,演員邊唱邊舞,音樂優美動聽。

清唱

又叫“坐唱”,是民間最簡單的壹種曲藝形式,藝人多在夏天夜晚到街頭、村坊院落說唱,人群圍坐靜聽,唱的內容多是桂劇中的壹折或壹出戲。這種“坐唱”形式在清朝和民困時期比較盛行,流傳黃關、城關、新圩、文市、水車等地。婚、喪、祝壽以清唱桂劇、彩調為主,亦有配簡單樂器演唱的。

漁鼓

表演形式簡單,壹人手捧漁鼓筒,壹邊拍打壹邊唱,唱中夾白。曲子是民間流行的小調。說唱自如,表演生動,縣內各地流行。這種形式又可在舞臺作節目表演,多種樂器伴奏。 狗頭洞遺址

狗頭山狗頭洞位於縣檢察院和縣衛生局後,為泥盆系石灰巖溶洞。1982年2月,縣檢察院用此洞作倉庫,將洞口炸開,洞內堆積層全部被取出,在堆積層中發現有犀牛、大熊貓、劍齒象牙殘片、野豬牙和其他獸骨骨骸化石,石化程度較深,在洞口處還發現兩件磨光石器。從動物化石石化程度和動物的組成性質看,石器與動物化石不是同壹個時代的產物。當時洞內堆積物已被挖光,洞穴性質無據可考,但動物化石屬更新世晚期。

江頭村洞穴遺址

位於新街鄉馬山江頭村後山腰處。洞內地面幹爽,近洞口處發現石斧1件(長29厘米,寬、厚8厘米,有磨光痕跡)、石杵1件(長31厘米,厚9.5厘米),有明顯使用痕跡,離洞口5米處有壹厚層灰燼(火坑)。洞內發現獨腳黑陶豆(燈)1件,地面散落有陶片和石片。該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

李拐山洞遺址

位於水車鄉水車村東南面約1公裏處。山高約20米,山圍約160米;洞口東偏南15度,洞口高2.3米,寬1.2米,內深約21米,寬約15米:洞內發現有石斧、石硨、陶片等,此山附近地面散布紅陶片和石器。從發現的磨光石器看,此洞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五馬山遺址

位於水車鄉夏雲五馬山下。1977年11月由自治區文物隊和縣文化部門組成的發掘隊,與水車村群眾結合,對該遺址進行探測和發掘,開探方9個,發掘面積200余平方米,出土壹批約1萬年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文物及圓角長方形半地穴房屋遺址。房屋木柱洞間距0.7米至1.2米,東西長4.7米,南北寬3.1米,為木柵欄結構,錐形頂。其地面低於原生土0.9米至1米,靠北角發現有火坑,坑內有0.6厘米厚的灰燼。距火坑1米處有斜形二級土坡,坡上有紅陶片和黑色殘缺的陶碗,屋坑內有陶片、石斧、石杵、石鏃等,該遺址***出土文物383件。

金家山遺址

位於新街鄉丁塘口張家灣村南,已被群眾墾植,石器遺物暴露於地面或淤積泥中,散布在長約200米、寬約150米的範圍內,西端未被開墾的草地上遺物較多。在此采集到陶器腿部、沿口等物和石斧、石鑿、石環、石錘、礪石、穿孔石鏟等文物213件,系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址。

三角塘山坡遺址

位於新街鄉魯草塘村南約75米,已被墾植和安葬近現代墓,文化層受到破壞,遺物暴露出地表,散布在山頂及西南山坡上。采集的石器有石斧、石鑿等,磨光石器較多,打制石器較少,可推斷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址。

古城崗遺址

位於新街鄉湘溪村古城崗,含城子嶺、城外山和湘溪村後西側三個山坡,均有石器散布,較集中的為古城崗中央地段。該遺址均被擾亂,整個文化層被破壞。采集的石器有石斧、石鏟、石鑿、研磨棒、礪石、石鐮、陶器和印紋堅陶片***84件,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1981年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嶺頭山坡遺址

位於紅旗鄉三聯杉樹山村東。整個山形為中間隆起,四周坡度很小。遺物分布主要在東北面,地表采集的有磨光石器,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四方山遺址

位於黃關鎮東陽白沙村東約500米。地表散有遺物,多分布在西面和南面的山腰和山腳。采集有石斧、穿孔石刀、石片等石器,大小壹般在長7至8厘米,寬3至5.7厘米,厚0.9至1.6厘米之間,器形較完整,均系磨光石器,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