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豪华酒店 - 福州春節習俗

福州春節習俗

順便說壹句,妳的老師太無聊了。什麽時候寫中國新年?..

臘月二十四

小年,即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祭拜竈神的節日。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主要有兩個活動:掃墓拜年和祭竈。此外,還有吃竈糖的習俗。有些地方還吃火燒、糖餅、油餅、豆腐湯。早在宋代就有臘月過小年的記載,但當時小年分為兩天。所以臘月二十四小年的習俗歷史更悠久。那麽是什麽時候改變的呢?這是要去清朝的。清朝皇帝在臘月二十三開始在坤寧宮祭神。為了省錢,皇帝還供奉竈神。後來皇室和貝勒也紛紛效仿,在臘月二十三祭竈。從此,官民之間就有了分野,在不同的日子過小年生活。

其實在我們南方,小年是指臘月二十四,而在北方,是指臘月二十三。

正月十五

元宵節是中國的主要傳統節日,也叫元宵和元宵,也叫上元節,因為它是新年的第壹個月圓之夜。夜晚點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更發展成為全民狂歡。唐玄宗開元盛世(公元685-762年),長安的燈籠市場非常大,有五萬盞燈籠,各種各樣的燈籠。皇帝命人制作巨型燈籠建築,共20間,150尺高,金碧輝煌,蔚為壯觀。

在元宵節期間,這是年輕男女與他們的戀人見面的機會,所以元宵節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送壹盞兒童燈

簡稱“送燈籠”,也叫“送燈籠”,即在元宵節前,新娘家將燈籠送到新婚女兒家,或普通親友送給新婚不孕家,以增添吉祥,因為“燈”與“丁”諧音。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都有。在陜西省Xi市,正月初八到十五會放燈籠。第壹年贈送宮燈壹對,彩繪玻璃燈壹對。希望女兒婚後運氣好,早點生孩子。如果女兒懷孕了,除了大宮燈外,還要送壹兩副小燈籠,祝她平安懷孕。

英姿谷

子姑又叫齊(七)姑,在北方叫廁所姑、坑姑。古老的民間習俗是在正月十五祭祀廁神子固,並供奉神蠶和桑葚,這說明了很多事情。傳說子固原是虞姬,被長女嫉妒。正月十五在廁所被殺,成了廁神。所以大部分人把子姑做成女人的形狀,晚上在廁所的豬圈裏迎接她。這種習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記載。

步行病

又叫“遊萬病”、“祛百病”、“走橋”,是壹種消災祈福的活動。元宵之夜,女人相約壹起出遊,看到橋就要跨過去,以為這樣可以治病延年。

偷菜節

流行於貴州黃平的苗族偷菜節也是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舉行。在節日的這壹天,女孩們會成群結隊地偷別人的食物。禁止從自己的家庭或同性朋友那裏偷竊,因為偷竊關系到他們的婚姻。所以他的菜僅限於白菜,數量足夠大家吃壹頓飯。偷菜不怕被發現,被抓到的人不怪。大家把好吃的菜湊在壹起,做了壹頓白菜宴。都說誰吃的多,誰就能早得意中人,同時,他們養的蠶也是最強壯的,吐出的絲也是最好的。

巴烏節

巴烏節是彜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歷正月十五。“八五”的意思是“打獵回來”。在雲南鶴慶彜族支系黑戶居住區發現。在當時,這個節日原本是慶祝狩獵歸來的習俗,沒有固定的節日。在過去,當人們打獵回來收拾獵物時,動物的頭要交給狩獵指揮官,皮要交給獵人,肉要燒烤。其間圍繞火堆再現狩獵動作。肉熟了,大家分著吃。後來逐漸演變成壹個固定的節日。在節日裏,巴烏舞由十二個木鼓、十二個鉈鑼和十二個嗩吶(閏年各十三個)組成的樂隊伴奏。36名年輕女子披著虎、豹、熊、鹿、虎、兔、狐的毛皮,或者頭上插著金雉和各種鳥類的羽毛。裝扮成鳥獸,圍著火堆推來推去,手舞足蹈,展示各種動物的姿態,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獵人手持十字弓或鋼叉,圍住“獵物”,以“獵物”旋轉的相反方向,進行各種獰獵動作。節日期間,會有龍燈、獅子燈和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