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豪华酒店 - 論顧的出現對蒲松齡《聊齋誌異》創作的影響

論顧的出現對蒲松齡《聊齋誌異》創作的影響

壹.導言

蒲松齡生於明朝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卒於清朝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他的名字叫劉閑,是壹個劍聖,他的綽號是劉權。出生於山東省淄川縣,淄博市淄川區。蒲松齡出生在壹個沒落的地主家庭。他壹生熱衷於科舉考試,卻總是屢屢受挫。他在71的時候破例了,所以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觸。

他壹生完成了8卷491篇《聊齋誌異》,約40萬字。《聊齋誌異》的創作歷時四十余年,貫穿了蒲松齡的大半生。《聊齋誌異》是壹部傳奇小說,大部分是鬼魅故事,也有壹些奇聞軼事。

為什麽要創作《聊齋誌異》?蒲松齡在他的《聊齋誌異》中說得很清楚:

皮洛帶李,感騷;鬼鬼怪,長爪郎唱著唱著就上癮了。自詡天性,不選好聲音,是有原因的。松樹,秋天螢火蟲的火,妖嬈的光輝;趕走野馬的塵土,妳們會互相嘲笑。不是幹寶,是亞愛搜神;情似黃州,談鬼喜人;當妳聞到它的時候,妳寫它,所以妳編造它。

很長壹段時間,世界各地的人都在郵箱裏發,所以東西很好的聚在壹起,互相受益。.....才午夜,燈火闌珊;響動,案情冷清可疑。積少成多,續幽冥錄;浮白筆,只成孤憤書;把這個扣上,很難過!呵呵!怕霜寒鳥,抱樹無溫;月上掛秋蟲,倚欄取暖。如果妳認識我,它在綠色森林和黑色塞子之間!

蒲松齡是個落魄書生,屢試不爽,落魄潦倒。後來給別人家孩子做私塾老師,就是坐館。在外面生活了幾十年,過著簡單貧窮的生活。他的妻子不識字,但很賢惠,為他生兒育女。

蒲松齡在有錢的畢家做了三十年弟子。據證實,起初,我坐在加比是因為經濟原因,也就是為了養家糊口。後來,他們的孩子相繼結婚,生活富裕了,但他們仍住在畢家。

這是因為,壹方面,父子關系越來越好,壹次次保持;另壹方面,這個富裕的家庭擁有蒲松齡想要的東西,豐富的藏書,優雅的環境,沒有與丁白的人際交往等等。《聊齋誌異》大部分都是在這裏寫成的。

如蒲松齡,博學多才,詩書俱佳。然而,他的內心世界是復雜的,這壹點可以從他的《來自陌生工作室的陌生故事》中看出。和其他封建文人壹樣,“書怒”是報國無門時最好的表達。"

積少成多,續幽冥錄;浮白筆,只成孤憤書;把這個扣上,很難過!“考場上的屢戰屢敗,讓蒲松齡的精神備受煎熬,難以在世間達到精神上的平衡。我的內心充滿了悲傷和孤獨:“我遊遍了大海,卻沒有壹個知己;我曾多次問天空,卻沒有答書。

但是,它又窮又笨拙,就成了森林和山谷的妄想。”(《湯劍川·王·後羿奇》),甚至發出了“誰知我者,正是青林與黑塞之間”的慨嘆。當科舉之路斷了,沒有建功立業的希望時,著書立說就成了他“孤獨與憤怒”的壹個火山口,其中蘊含的悲憤與壓抑的情緒只能在“立說”中發泄,從而實現自我價值。

“義憤填膺地寫書”這個古老的命題,在他身上再次得到了印證。然而,文學中壹個美麗少婦的出現改變了蒲松齡的壹生,也改變了他對《聊齋誌異》的創作思維和藝術形象。

二、顧在蒲松齡心中的夏青

《聊齋誌異》的題目有相當壹部分是揭露和諷刺科舉制度的腐敗,猛烈抨擊官場的腐敗和放蕩,這是他在現實生活中敢於直言的對象。

相反,是狐貍精和鬼婆愛著余,寫下了善良和正義。這就是現實生活中他想愛卻不敢愛的人。那麽,我們不禁要問:現實生活中想愛卻不敢愛的女人蒲松齡是誰?

可以說,蒲松齡能寫出這麽多妖嬈狐媚的愛情故事,不僅靠的是他的人生經歷,更靠的是他的想象力。那麽多的愛情故事,不可能是壹個窮書生的親身經歷。當然,蒲松齡之所以能寫出如此多的愛情小說,還有壹個重要原因——與他的夢中情人顧有關。

蒲松齡是個君子。他寫自己“長得醜,身材卻很帥”,為人“木訥”,不善言談。但作為作家,他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豐富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有夢中情人很正常。

俗話說“朋友的老婆不能打”,蒲松齡怎麽會對朋友的小妾有非分之想呢?這裏想說的是,我們所謂的“夢中情人”只存在於意識中,存在於想象中,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更不存在於肌膚相親中。

蒲松齡對顧有壹種說不出的卻很強烈的愛。最重要的是,顧是壹位與蒲松齡有過密切交往的文學美女。

孫輝,壹百個字,壹個容易字,是蒲松齡的老鄉、同學、好朋友。康熙十年(1671),蒲松齡應邀到寶應縣,孫輝任縣令。顧是的妃子,能歌善舞,喜歡寫詩。當孫輝和朋友聚會時,她經常帶上古夏青。正是從這個時候,古夏青開始出現在蒲松齡的詩歌中。

那壹年,蒲松齡至少寫了四首關於顧的詩,可見蒲松齡是多麽愛這位江南美人。

蒲松齡在《為夏青選唐詩百首》壹詩中寫道:

為了精選幾百首香氛詩,每首的基調都是麝香蘭花。

鶯發出壹個真正的雙,她喜歡付錢給克洛伊唱歌和聽。

蒲松齡為顧選擇了唐詩中的100首絕句,讓她像黃鶯壹樣吟唱。蒲松齡稱她為“可兒”,“可兒”就是讓人滿足的人。

蒲松齡的詩題只提到顧,並親切地稱之為“夏青”。因此,為顧選唐詩可能是顧的要求,也可能是蒲松齡的自薦。蒲松齡的《聽夏青的詩》;

男人的聲音迷人又清爽。

如三月穿柳,飲酒聽黃鸝。

可以想象,顧相當年輕,聲音好聽,身材好,如天真無邪的少女。

繼《聽夏青印石》之後的是《幽暢句》:

旗亭畫墻低,雅詩還香粉。

將來最好有壹個知己,愛歌樹的顏色是隱藏和陽光。

這首詩還是描寫顧的詩,有壹句說的是“愛斜抱雲句”。這說明蒲松齡聽顧的詩不是壹次兩次了。他知道顧夏青最喜歡背誦哪首詩。

同年有三首詩題同壹個女子,這在蒲松齡壹生中是罕見的。更值得註意的是,這壹年蒲松齡還寫了壹首長詩,並沒有標明是顧的。《夢十八韻》裏寫的是蒲松齡夢見遇到了壹個女神。蒲松齡作為夢幻女神是什麽樣的?

累了之後傻傻的迷人,醉了之後迷人的瘋狂。

眉山低而美,眼語送飄帶。

弱羨柳,無心眠海棠。

那麽,為什麽顧如此推崇長陵的《西宮春怨》?唐朝開元年間,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在酒樓(旗亭)聽藝妓唱詩。他們聽到唱自己的詩後,就在墻上畫了壹個數字作為標記,來確定唱歌的水平。

歌妓總* *唱王昌齡的兩首詩《在芙蓉客棧與辛健離別》和《長信秋詞》,高適的壹首詩《為單身父親梁少夫哭泣》和王之渙的壹首詩,王昌齡贏了。詩中第四句“樹色隱而陽照”,指的是王昌齡的七絕詩《西宮春怨》,其中說:

西宮夜靜香,欲卷珠簾恨久。

斜抱雲深見月,朦朧的樹隱於陽光中。

這首詩描寫了深夜西宮的寂靜和繁花似錦,營造了壹種無人欣賞的美景淒涼意境,反映了失寵妃子的憤懣和悲哀。詩中“雲和”是七弦琴、豎琴等古代樂器的代名詞,“昭陽”是漢代趙居住的宮殿名稱。顧喜歡背誦唐詩,而且是王昌齡的詩,這也體現在蒲松齡的詞《死,戲珍孫諫》中。“易慧早就卞延了。

唐朝的詩有幾百首,龍彪寫的《西宮壹春怨》這句話和上面的詩非常吻合。可見,顧是通過背誦王昌齡的《西宮春怨》來表達自己不被看好的個人感受的。根據現有資料,孫輝縱情聲色,妻妾成群。作為的妃子,顧的家庭有時並不受寵,所以她獨居是必然的,她會通過王昌齡的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當然,這也說明在這壹時期,蒲松齡與顧氏接觸頻繁,經常聽顧氏的詩,因為只有這樣,作者才知道顧氏最喜歡背哪些詩。

後來,顧死後,蒲松齡寫了壹首悼亡詩來表達他的哀悼之情。由此可見,在蒲松齡的心目中,顧無疑占有相當的份量。七絕《傷顧》雲:

歌聲仿佛就在耳邊,沒有回音的我不敢看墓門。

燕子樓剩粉,牡丹亭下掛香魂。

《燕子樓》詩在徐州,唐代白居易在《三燕樓序》中說:“徐州是舊張尚書,愛妓盼之,能歌善舞,雍容華貴。.....尚書死,葬於東洛,而彭城(徐州)有張舊居,初有小樓,壹只燕子。期待懷舊愛情不結婚,住了十幾年樓,壹個人。

今天還在。“張尚的爵位,是著名大臣張劍鋒的兒子。是張成最喜歡的妃子,姓關。蒲松齡在詩中把顧氏比作關,稱贊顧氏在死後保持貞操,沒有再嫁。蒲松齡在詩中說,顧死了,她生前居住的芙蓉寨人去樓空,只剩下化妝品。

《牡丹亭》指明代湯顯祖寫的傳奇劇《牡丹亭》。故事講的是南安太守杜寶的女兒杜麗娘。她在夢中與書生柳夢梅相戀,為愛而死。她葬在牡丹亭下,李樹旁。經過妳死我活的鬥爭,杜和劉終於結婚了。

該劇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之間不朽的愛情,歌頌了青年男女為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所進行的不屈不撓的鬥爭,表達了杜麗娘對愛情追求的堅定執著。蒲松齡在詩中把的靈魂比作顧的靈魂,委婉地表示要效仿柳夢梅悼念顧,這也暗示了他希望來世繼續與顧的戀情。

這樣,蒲松齡對顧的感情也就表露無遺了。這種感情應該不是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才子才女之間互相欣賞的感情,類似於現在所謂的第四種感情,也就是男女之間因為* * *利益和默契配合而產生的壹種感情。不是靈魂伴侶的愛,而是默契。

對於顧,蒲松齡欣賞她良好的文學修養,嫵媚可愛的言行舉止,也為她後來的不幸人生感到遺憾。這種感覺只是壹種精神上的感覺,從來不摻雜任何私欲。在這個意義上,說顧是蒲松齡的“夢中情人”或“紅顏知己”更為恰當。

第三,顧對蒲松齡《聊齋誌異》創作的影響。

蒲松齡《聊齋誌異》中的許多美女都有顧的影子,顧是他朋友的妾。

(壹)美好的夢幻婚姻

蒲松齡說,聽顧朗誦詩歌是壹種美的享受。“男人的聲音很迷人,耳朵很清爽。”“三月拔柳,鬥聽黃鸝。”用像把大大小小的珍珠倒進壹盤玉裏來形容並不為過。夏青也越來越喜歡這個從來沒有遇到過自己才華的窮書生。蒲松齡對夏青的愛,夾雜著情人和小妹妹的雙重感情。

看到夏青像燕子壹樣飛翔,他想抓住那玉臂。夏青的扭擺舞太迷人了,他忍不住想把他摟在懷裏。最迷人的是夏青的聲音,唱著唱著,玉碎了。顧迷倒了蒲松齡,連茶和飯都想著。

我們可以從《聊齋誌異》中的“阿秀”壹文看出蒲松齡對顧的癡迷程度。我認為劉子固對阿秀的癡迷並不存在。如果阿秀不結婚,壹切都會好的,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是蒲松齡和顧的婚姻幻想。

蒲松齡《三疊詩》贈顧:

秀娟娟,綠珍珠看起來像仙女。鳳凰剛生的時候,那年翅粉還沒幹。短發香肩,海棠眠。很明顯,月洞的妓女曾經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細臂半抱,小蠻腰滿柄,影隨燕飄。

我又愛自己了,而且我只是個扶粉初學者,所以我可以彎腿。那是笑起來最好笑的地方,特別單純幼稚,貪戀化妝的人。眼窗下,玉腕輕,仿雲煙。聽歌聲,玉碎珠圓,智意早。唐朝幾百人,只愛龍彪寫的壹首《西宮春怨》。

千呼萬喚始出來,莊容站著斜眼看著簾子。我在給客人教詩的時候,聲音沒響,羞得暈頭轉向。我記得顫抖如花,婀娜如柳,感覺無限。我討厭穿著粉色衣領和刺繡腰帶在千千到處旅行的瘋子。我從幾歲開始就沒帶過仙班,也不知道那壹年怎麽贏的。趙姐說,斯尼尼,我可憐妳!

在詞中,作者把顧比作金代石崇的藝妓綠珠,比作嬌小的桐花鳳凰,比作月宮中的年輕藝妓,要妳贊美她的青春和美麗。顧氏像海棠剛睡醒,嫩柳剛睡著,像燕子淩空走來,嫣然壹笑,單純而天真。

她默默寫唐詩,如雲似紙;像黃鸝壹樣背唐詩。唐代100首絕句中,王昌齡的《西宮怨》是她的最愛。雖然出身青樓,但她自尊心很強,人家都在等她,所以她就出來陪客人,壹本正經地站在那裏,眼睛瞟著遠處的畫簾。

讓她給客人背詩,還沒開口就臉紅,像顫抖的花,搖曳的柳。客人們想盡辦法逗她,她卻低下頭,不好意思地摸著繡帶。作者最近幾年沒有見過顧。她應該更漂亮嗎?

即使趙姐妹看到她,她們也會說:我愛這個女孩!雖然在蒲松齡的作品中,顧是美麗清純的,但她不是大家閨秀,也不是小家碧玉,而是青樓女子,這壹點從字裏行間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尤其是“月洞裏的妓女”這句話。

即使單純天真再天真,夏青也不會對蒲松齡火熱的目光和善意無動於衷。夏青的苦惱在於,她發現了另壹個同樣火熱的目光,來自孫輝,壹個知縣大人。

當孫輝決定贖回夏青,接受夏青為妾時,夏青心情復雜。她仿佛聽到了蒲松齡先生內心發出的壹聲無奈的嘆息。可以想見,如果不是囊中羞澀,蒲松齡壹定會義無反顧地救出顧。不幸的是,他又窮又無助。

夏青在他心目中的世界有多美好,妳讀讀阿秀就知道了。狐貍阿秀和美麗的女孩阿秀。壹個書生愛上了女孩阿秀,狐仙變成了阿秀和書生的結合體。當這位學者知道阿秀是個騙子時,他會開除她。狐貍精阿秀說,她不想擁有壹個學者,但要比得上地球上的阿秀。

本文沒有對狐貍精的美貌進行大寫特寫。通過三次美女對比,襯托出狐女的愛美之心。劉子固愛上了阿秀,壹個純潔美麗的女孩。是的,狐貍仙女非常嫉妒。

她盡力與阿秀相比,結果,阿秀是劉子固心中最美麗的女孩。蒲松齡的矛盾在於不怨恨狐貍,卻給了她無限的同情和期待。最後,狐貍成了劉子固和阿秀之間的媒人,壹切都會好的,有情人終成眷屬。無奈的蒲松齡幻想著有這樣壹只善良的狐貍能幫助他實現與古的完美結合。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蒲松齡只能這樣做夢。

從《阿秀》中可以看出蒲松齡的矛盾和他對顧的期待。即使在死後,為她守節的顧也是孤獨的,只有藍燈相伴,而當時在書院教書的落魄書生蒲松齡則是她的靈魂知己,近在咫尺,卻遙不可及。

兩個人在兩個小房間裏煎熬,壹個是每天在以淚洗面,另壹個是每天晚上寫詩。眼神迷離的他們只能在靈性的天空中想象愛情的美好,在暗夜的偽裝下變出美麗的狐仙來解救他們,完成生命的最佳組合。

(B)婦女追逐白日夢

聶,蒲松齡筆下充滿魅力與霸氣的聶,月底來到寧床邊,輕聲說:“月夜不睡,願修顏。”寧蔡晨義正詞嚴地訓斥她。這種拒人千裏之外的曖昧方式真的很少見。蒲松齡明白,顧不是像聶那樣勇敢的女人。即使孫輝冷落她,她也不敢跨過道德的藩籬,進入蒲松齡的情感世界。

作為蒲松齡,也是如此。朋友的老婆不會玩。畢竟社會太現實了。那時候“追”的女人太少了。所以,蒲松齡總是喜歡幻想,幻想著美麗的狐仙少女,來到燕子泥蜘蛛絲的窗前,對著落難的書生微笑,或者在荒郊野外,壹座巫山恰好發生了性關系,說蒲松齡是意淫也不為過。

夏青不是那種朝三暮四的女人。自從她嫁給孫輝後,她就壹心壹意對孫輝好,所以蒲松齡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寫了壹首詩:

偷春詞仿漢宮,

郎君索頭暈臉紅。

妳知道,這不是小氣,

學習造新詞是未完成的。?

這是蒲松齡對夏青心理的猜忌。女人的心思很難猜,但也難不倒蒲松齡。

孫輝有錢有勢,妻妾爭寵。這些妻妾都在爭寵。懦弱內向的顧哪裏是他們的對手?在這樣的環境下,夏青似乎想通了,寫詩填詞,咽下眼淚,假裝開心。

她刻苦練字,學詩進步神速,以至於“閨房日日成名。”“詩每天都叫余浪”以示她對郎軍的謙遜,“扭詩捉題”。她半是撒嬌半是認真地向孫輝征求意見。壹向風流的孫輝,此時已經無暇顧及林黛玉這樣的女人了。

後來去了北京做官,顧被留在孫家所在的那個荒涼的山村裏。這個山村被稱為“奎山村”。

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月,孫輝病逝,蒲松齡沒有寫詩悼念她。然而康熙二十七年(1688),壹直郁郁寡歡的顧病逝,此時她才三十多歲。顧死了,蒲松齡卻寫了壹首《傷早逝》的詩來表示哀悼。為此,有專家稱顧是蒲松齡的紅顏知己,也有專家稱顧是蒲松齡的夢中情人。

顧去世後,原本抱有壹線希望的蒲松齡疲憊不堪,悲痛萬分。四十七歲的蒲松齡寫了壹首悼念詩《傷顧》:

歌聲似乎就在我的耳邊,

望著墓門沒有吭聲。

燕子屋剩下的粉末,

牡丹亭下掛香魂。

這時,蒲松齡並不稱顧為“吉谷”,而是直呼其名。

在《素秋》、《綠衣女子》、《白秋練》、《英寧》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顧的影子。蒲松齡多麽希望可愛的顧哪怕是壹只蜜蜂,壹只蝴蝶,壹只小鳥,像聶那樣嫵媚的壹笑,或者像那樣天真無邪的壹笑,俏皮任性。

我想,古直到去世都還會活在蒲松齡的心裏。讀《聊齋》,常感壹縷幽魂縈繞夜空,俯身望著世間心愛之人,滿心的酸楚、苦澀和悲傷,還有對心愛知己的無限相思、憐惜、愛戀和眷戀。

表達了作者面對心愛之人的無奈情緒。雖然他充滿了愛,但他不能談戀愛。這種情況下,幻覺產生,思想開始遊蕩,靈魂在天空中飄蕩。多可悲啊。

(3)希望幸福的自我幻想。

既然顧是朋友的妻子,那麽蒲松齡只能是壹個精神上的伴侶。體現在他的作品裏,是壹種精神上的幻想,希望有壹次邂逅。在《聊齋誌異》中,有很多這樣的文章,比如紅玉、駢駢,甚至還有蒲松齡借以抒發情懷的吃軟飯的窮書生。

女人美麗動人是必須的,美麗的女人不增添煩惱和負擔也是必須的。甚至來去匆匆,作為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慰藉。因此,蒲松齡對顧思想的癡迷,幾乎變成了癡人說夢。

這種幻想造就了很多聊齋文人的“軟飯夢”,因為蒲松齡內心世界的精神伴侶顧對自己情有獨鐘,卻身無分文,無法救自己的心上人於水火之中。這正是顧的主動性和天賦,體現在他的作品和對幻想的希望上。

所以,蒲松齡筆下的美女大多都是情感饑渴,風騷卻又十分孤獨,從而“追到”那些窮書生。《駢駢》中的駢駢不僅滿足了窮書生情感和肉體上的空虛,還為他生兒育女。就連羅子夫也是為了壹座美麗的花城,吃壹碗看壹壺的古怪酸書生。

(四)顧偶像的完美導致了男性世界的齷齪與卑劣。

《聊齋誌異》中的女性大多是完美的,照顧丈夫教育孩子,勤勤懇懇管理家庭,生兒育女,聰明機智,豪爽大方,孝敬父母,甚至身懷絕技。相反,哪些男人除了背幾首古詩什麽都不會,是無奈的,是膽怯的,甚至是小心眼的,是骯臟的,是猥瑣的。

看看《聊齋》裏的小翠、英寧、花谷子、小謝、焦娜、聶等等。他們可愛,善良,天真,善解人意,近乎完美。

雖然蒲松齡把人描寫成狐貍,把狐女作為他理想中的女性角色,賦予了她們靈性,但她們是難以捉摸的,不受任何社會和自然條件的限制,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幫助別人達到目的。

他讓他們充當窮書生的救星,讓他們懲惡揚善,離不開狐女的神通。主要體現在他們對未來的預測上,他們能夠清晰的預測到主人公的壽命和主人公所面臨的危機,先發制人。狐女的神奇力量還體現在她的生活方式上。他們身上的這種美德和神奇力量,是作者美好理想的藝術再現。

蒲松齡筆下的這些狐女形象,與傳統狐女形象的醜惡屬性相矛盾,卻賦予了她們美好的思想、品質、感情和人格,使她們不僅是人性的真善美,更是女性真善美的象征。蒲松齡的鬼狐艷麗動人,壹塵不染,個個都是非常善解人意的美麗天使。

相反,汙穢、虛偽、惡意、現實、無聊、利益等等。男人的世界全都被蒲松齡盯上了。他尤其痛恨那些把善良的女人當玩物來發泄獸欲的貪官。在《美麗的女人》中,集中體現了蒲松齡的審美理想和對女性美的評價。所以,狐貍是蒲松齡心靈世界的美麗代言人。

(5)顛覆了千百年來狐貍的形象。

顧死後,可憐的蒲松齡只能在夢裏見到。他在《夢的十八韻》中寫道,他夢見遇見了女神:

疲憊之後的傻傻迷人,

來了就迷人又瘋狂。

眉山低吟秀,

眼語送彩帶。

微弱的嫉妒柳樹,

睡在海棠裏。

這個女神只能是顧了。蒲松齡常說顧性格淳樸天真,以柳、海棠形容顧是蒲松齡詩歌中的壹個獨特詞語。因此,《夢十八韻》實際上是蒲松齡夢中顧的壹個美麗轉身。

於是,無心安身立命的蒲松齡將自己的感情寄於狐貍,拓展了精神世界的想象空間,從而在作品中產生了許多狐貍的形象,壹個個光鮮亮麗。因為蒲松齡之前的狐貍被認為是妖怪,是不祥之物。自從出現了壹部《聊齋》之後,狐仙徹底被美化了,讓很多男人都很期待夜顏狐的出現。

我們打開《聊齋》,很大壹部分都是寫男女關系的,而這些男女關系都是在狐貍的巧妙安排和大膽追求中進行的,很多頁面都無情地嘲諷了那些可敬的先生們。這些可愛甚至調皮的狐貍天真、奔放,來去自由,愛得公開,恨得自然。

這也是男人夢寐以求的壹種女人。馬克思在論述人的自然本性時說過壹段話,大意是人的自然本性決定了人的真實行為。愛情是男女之間與異性相愛的真愛,無可厚非,但殘酷的封建禮教對其加以限制。

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從四德”等等,出現了壹大批“指腹為婚”“早婚”“童養媳”等畸形婚姻。“等等,其中,女性受害最深。在這種情況下,男女雙方都處於對愛情的可怕恐懼之中。因此,狐式中出現夢幻般的情調是必然的,這也是蒲松齡對封建婚姻制度的壹種消極反抗。

現在人們對家庭主婦的基本要求是“下到廚房,上到廳堂。”這個要求和古代男人對女狐的要求相差甚遠。看看聊齋裏的狐貍。她們不僅漂亮,而且文藝、幽默、天真、自然。更重要的是,他們阿諛奉承,可謂“回眸壹笑,韻味十足,六宮粉黛褪為烏有。”漂亮的女人不壹定“阿諛奉承”,相反,“阿諛奉承”的女人壹定是漂亮的。

狐女討好男人最厲害的殺手鐧就是“阿諛奉承”。所謂的“魅力”,她不僅僅是美麗,更是壹種修養,不僅僅是打扮的外表,更是壹種內在的修養。她既有李清照那種“有淡淡香袖,墨濤不消,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風格還有英寧的愛和笑;既有俠義無畏,又柔情似水;它既能填詞,又能帶酒來風;既能體貼,又能分清愛恨;常人難以企及的是,雲裏霧裏的小法術。

這樣看來,現在的狐貍比女人還不如。這樣的女人不被那個男人吸引,哪個英雄不感動?這樣的美女是顧偶像般的女人,是蒲松齡心靈的美麗產物。

《聊齋》給我們塑造的是壹個全新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這個形象超越了時空,這個形象絢爛如花,這個女人形象如花如夢。

當壹只狐貍看著壹個人的時候,只要瞇著眼就能讓人神魂顛倒。為什麽第三方往往會成功?聽聽女人的責罵妳就明白了:“那只狐貍把妳的靈魂帶走了?”狐貍精,壹個勾魂的女人,妳說,壹旦被看重,誰會逃出她的手心?

《聊齋》中的狐貍精自然成了男性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歷久彌新,如夢如幻。

狐貍般的女人雖然美麗妖嬈,卻只能永遠活在癡情男人的夢裏。在壹個階級社會裏,雖然人們是生活在文明不斷進步的條件下,但是只要階級存在,只要人們的等級觀念存在,狐貍精般的女性就不會出現。

為什麽婚外情依然存在並且愈演愈烈?在內心深處,人們的狐貍精情結除了追求刺激,模仿西方意識形態,還是存在的。社會再開放,再文明,狐貍永遠是夜空中遊蕩的花朵。即使綻放,也是瞬間的美好。階級不亡,美麗自由的狐貍花就難以綻放。所以,狐貍是壹個不可能的神話,這就是原因,就像蒲松齡不可能愛顧壹樣。

畫室裏,燈火通明,蒲松齡在燈光下思考寫作。壹個個艷麗的女人從他的筆下走出來,有說有笑,極其可愛,極其浪漫,極其美麗。聊齋是壹個落魄文人的精神家園。潔癖、天真、善良、美麗、嫵媚、可愛、幽默、機智、勇敢、聰慧、風情萬種等等。這些女性獨特的氣質和美德在這個房間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蒲松齡筆下,古依然鮮活而光芒四射。

試想,也許這就是人們喜歡聊齋的原因吧。“鬼不是那個鬼,怪物也不是那個怪物。比君子更可愛。”正因為如此,為什麽人們不喜歡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