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豪华酒店 - 廣州-敦煌旅遊指南

廣州-敦煌旅遊指南

莫高窟門票200元。當然妳得在5438+10月的6月份去,那個季節比較好。

敦煌以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為主,包括沙漠奇觀——鳴沙山和月牙泉、玉門關和陽關、漢長城和烽火臺、河倉城、沙洲古城、敦煌古城、漢武帝獲得的臥瓦池、藏有研究絲綢之路文物的敦煌博物館。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距敦煌縣城敦煌25公裏。它位於鳴沙山東面的懸崖上。建於前秦二年(公元366年),距今約1600年。在長1.600米的懸崖上,洞窟層層疊疊,上下相連,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石質敦煌石窟。有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至隋唐、五代、宋、元、西夏時期的洞窟492個,壁畫45000多平方米。除了佛教的內容,莫高窟的壁畫還反映了當時大量的勞動生產場景,如漁獵、農耕、建築、運輸、推敦煌、碾米、制陶等;還有生產工具如車船、農具、紡車、織布機等。有亭臺樓閣、城宮、寶塔店、小橋流水亭等古建築,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生活,以及敦煌的歷史、各民族的歷史和佛教史跡,為研究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影像資料。在敦煌浩如煙海的壁畫中,最成功的形象是“飛翔”。從四壁到洞頂,可謂“每龕成佛,無壁不飛”。如果把墻上的敦煌畫排成壹行,可以綿延40多公裏,是世界上最長、最大、最豐富的畫廊。

鳴沙山是敦煌旅遊區的主要景點,是沙漠中的壹大奇觀。鳴沙山,又名神沙山,位於敦煌市敦煌區以南約五公裏處。它是由整個山系中的泥沙堆積而成,連續起伏。東西長約40公裏,南北寬20公裏,最高峰250米。山峰陡峭,山脊形似刀片,山坡呈波浪狀,有沙紋。沙有紅、黃、綠、白、黑五種敦煌色。赤腳爬沙山,再走半步,壹步壹步踩著深深的腳印,艱難地爬到山頂,就能看到茫茫沙海的壯觀景色。然後從山頂滑下,人體攜帶沙流,發出隆隆聲,故名敦煌沙山。據史料記載,在晴朗的天氣裏,即使風停沙靜,也會聽到竹弦之聲。人們稱這種景觀為“沙脊清音”。

月牙泉如月牙般的泉水,蕩漾在沙山之中。《敦煌縣誌》記載,月牙泉“經歷古今,沙不足以灌”,“雖有大風,泉不為沙所蓋”。沙流之所以淹沒敦煌而沒有泉水,是因為泉水周圍的沙丘南北高,東西低,地下水多從西山口入,東山口出。風隨山勢轉向,從東南口吹進來,急速盤旋上升,挾帶細沙,飛上山坡,從西北口吹出。這種特殊的長期風向,造成了沙礫敦煌的崛起和敦煌景色的月色感。春天的水草叢生,晶瑩剔透,碧波蕩漾,久雨不溢,久旱不枯。傳說春天敦煌有鐵背魚和七星草,吃了能長壽。所以月牙泉又叫“藥泉”。

西千佛洞位於敦煌市35公裏處,莫高窟以西,也是敦煌藝術的壹部分,敦煌石窟是在沿途的懸崖上開鑿的,無法查明發掘日期。推測與莫高窟基本相同。現存古洞穴16個,其中1-3個洞穴為唐洞穴;第4-8窟為魏窟;16號窟屬於晚唐。它的敦煌大部分已經坍塌,壁畫也不清晰。

安溪玉林石窟,又名萬佛峽,位於安溪縣西南75公裏的祁連谷地,距敦煌市約50公裏。作為敦煌藝術的壹部分,它與敦煌莫高窟並稱姐妹洞。沒有辦法證實這個洞穴的年齡。根據它的時代背景和敦煌體系,應該不會晚於莫高窟。從現存壁畫的風格和參觀者題字名單的標題來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都有發掘和繪畫。洞挖在玉林河兩岸的礫石上,東巖30洞,西巖11洞,東西巖間距100多米。主要洞窟41,壁畫1,000平方米,彩塑100件。周圍散落的石窟有水峽口石窟、東錢佛石窟、昌馬石窟、紅口子石窟、安泉河石窟和夏寒石窟,它們都是玉林石窟的分支。壁畫包括宏偉壯麗的巨幅變畫、栩栩如生的單體佛像、眾多的珍禽異獸、敦煌的奇花異草,以及耕田、婚嫁、宴飲、棋藝、釀酒、冶鐵、音樂、舞蹈等畫面。墻下和敦煌走廊中間,有支持者的畫像和稱號。

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裏處,玉門關在敦煌市西北88公裏處,是漢代絲綢之路南北兩路的重要關隘。自漢武帝“列四郡,據二關”以來,這裏就成為中外重點交流之地。唐代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中“勸君多飲酒,人出西陽關無理由”,王之渙《出塞上》詩中“羌笛何須怨柳。《春風不過玉門關》,不僅描繪了當時兩關的景象,也使兩關名揚天下。陽關在玉門關以南,所以敦煌城不好找。只有在敦煌的壹座紅色敦煌沙礫峰上,矗立著壹座古老的烽火臺。遺址地面沒有斷壁殘垣,但沙丘之間有硬化的地面,有敦煌的墻基痕跡。在舞臺上看敦煌的南面,有壹個凹陷的地方叫“墓灘”,在那裏可以找到石器時代的碎瓦碎片。玉門關俗稱小房盤城。相傳和田玉經此運入中原,故名。玉門關遺址是壹座小型方形城堡,由完好的黃色粘土墻夯築而成。西邊有壹扇門,北邊有壹扇門。敦煌因壁土剝落,形似洞穴。殘存面積約600平方米,敦煌城墻東西長24.5米,南北寬26.4米,敦煌殘高9.7米,城墻寬3.7米,城頂四周有1.3米寬的步道,城東南角有83厘米寬的馬道。周圍仍有敦煌營、敦煌堡、敦煌古塔等遺址。從敦煌玉門關城堡向西北望去,敦煌漢長城遺址和現存的敦煌烽火臺清晰可見。

敦煌白馬寺位於敦煌古城遺址內,是為紀念敦煌著名高僧鳩摩羅什騎過的白馬而為敦煌修建的。該塔共9層,高12米,直徑約7米。建築結構用土坯建造,中間有柱子,塗上草泥和石灰。敦煌底層八角形,用敦煌磚包裹,每個角三米,二至四層對折重疊。五樓下面有突出的胸釘,環繞壹周。上面是敦煌蓮花的花瓣。第六層覆蓋著布施和塔身。敦煌第7層是相輪。最頂端的敦煌是壹個六用途的傾斜制動盤,每個角上都掛著壹個風鈴。

鎖陽市位於敦煌市安西縣東南約50公裏的疏勒河敦煌谷地中部。它是連接酒泉和敦煌的古道上的邊陲小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小敦煌說《薛西遊記》中的漢江關、青龍關、卡房子、竹翠關、雞爪關,是鎖陽城周邊的重要關卡,薛家傳事至今廣為流傳。鎖陽城原名“庫邑城”。後來,敦煌因唐代著名學者任雪下西洋而被困於此。當糧食耗盡時,他用當地豐富的鎖陽充饑,救了士兵的性命,於是改名為“鎖陽城”。鎖陽敦煌市由東、西兩個長方形主城組成。敦煌城高約9米,寬約5米,全部用泥土建成。西城面積約16.5萬平方米,東城約17萬平方米。西有兩座城門,北有敦煌,寬約15米,城邊有曲徑可達城頭。當妳爬上大樓時,妳可以生動地看到敦煌的古城遺址。城外城墻殘破敦煌繼續若隱若現,烽火臺、箭樓、瞭望塔綿延數裏。城墻上的城堡、堡壘、鹿角、擂臺依然斷斷續續。城市裏沒有建築,只有斷壁殘垣,有時沒有,壹堆堆的炭磚堆得像敦煌的小山。這些積碳的傳說,是哈密元帥蘇寶帶著士兵駐紮在索陽時,煮飯竈和鑄造兵器的遺跡所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