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醴陵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醴陵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醴陵是壹個移民地區。來自不同地區的移民,風俗習慣各不相同,辦理紅、白喜事的禮儀也各有不同,但大多數鄉鎮都是遵從的是儒教習俗。主持喪葬儀式的是地生,標誌是在大門正中貼壹張紅字,寫上“當大事”三字。倘若是結婚、建築等紅喜事,就寫成“行文公禮儀”。這文公就是指周禮,正是儒教的根源。在儒教理論的喪葬儀式中,事死如生,安葬頭壹天的晚宴是整個禮儀的高潮,稱為“吃爛肉”。已故的先人第二天上午就要被擡出家門,故前壹日晚餐要召集所有的親人,壹起在靈堂前的靈桌上吃最後壹頓團圓飯。這桌酒席會壹絲不茍,但只有九碗,被稱為“鄰棺席”,所以九碗也不能出現在喜事場面。

醴陵人喜歡做酒。添丁增口,家人壽誕,老人去世要做酒;崽娶媳婦,女兒出嫁,要做酒;華廈落成,孩子升學也要做酒;甚至添置壹件貴重物品都要做酒祝賀。結婚、起屋稱為紅喜事,客人用紅紙包裹禮金;喪葬稱為白喜事,用白紙包裹禮金。做酒,當然需要置辦酒水席面來招待客人。這酒席規矩蠻多,而且整個過程也特別講究,甚至需要專門聘請庫房先生來掌管安排,以免失禮,引來親友們的不滿。

在酒席上,來客的座位是經過嚴格編排的。根據和主人的親疏程度,來客大體分成三個等次。壹等的是貴客,壹般是尊貴親戚和貼心的朋友,需要主家寫大紅請帖專人登門邀請,稱為請客。二等的也算是請客,但是不使用請帖,而是口頭邀請,大多是普通朋友,用來做陪客,代替主人陪奉貴客。三等是曉得做酒辦席,主動來參加,主要是鄰居耍伴,稱為地方客。請客是被邀請先期到達的,在正式做酒的時間之前就趕到主人屋裏住宿,而地方客即使等到馬上開席時,催吃飯的爆竹響起,都可以從容丟下手上的事情,趕過去就座。

醴陵酒席的菜是有固定的道數,不能多,也不能少。壹般是十碗,現在有壹點發展,成為四盆六碗或者四盆八碗。但是絕對不能是三碗、六碗和九碗。

相傳丐幫有這樣壹條規矩:但凡到別人家裏乞討,壹般是不上桌吃飯的,只站在門口,等著人家施舍。倘若正好遇到大戶人家做喜事,主人自然比平日大方許多,但遇到開流水席的人家,他們就可以壹同入席。叫化子其實頂多算是壹種謀生的手段或者職業,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往往會主動燃放壹掛短短的鞭炮,以示祝賀或者悼念。當然,這鞭炮也是他向別人乞討來的。主人家照例應當按照禮儀點燃鞭炮,當作來客接待。特別是在喪事禮儀上,孝子照例需要上前叩頭致謝。開席的時候,還要安排座位。但是,即便是這種狀況,等到上三碗菜之後,他們就會起身離席。這種專門招待叫化子的酒席,不但不必要求正式席面的規整,而且也不必遵守十碗的規定,只需三碗或六碗兩種規格就足夠。地方把只有六碗菜的席面稱為“叫化子席”,所以,請客吃飯,三碗六碗,知道這段風俗習慣的人會認為是壹種不尊重。

醴陵東鄉白兔潭、南橋、富裏壹帶位於湘東贛西的結合部,自古以來就是煙花鞭炮的重要產區,地方經濟較為發達。橫亙兩省邊界的羅霄山脈在這裏留下壹個缺口,正是東西交通的要沖,也是各種宗教傳播的必經通道,加上周圍山嵐疊嶂,景色秀美,各種寺廟便次第林立。這設立寺廟的習俗也就漸漸成熟起來,形成壹些約定的程式,至今在這片土地上流傳。

醴陵有首民歌 叫《思情鬼歌》,醴陵的炒粉,小炒肉比較有民氣。過年過節都要 放鞭炮。

醴陵民間較為流行和推崇的風尚習俗主要有:開拓進取、崇利重商、離鄉離土、艱苦創業、勤勞致富、崇尚科學、尊紀守法、見義勇為、敬老愛幼、尊重知識、扶貧濟困、捐資助教、禮貌待人、敬業愛崗等。傳統的民風民俗在壹定程度上傳承和保留下來。同時還形成壹些新的流行時尚,主要反映在生產、生活、歲時、禮儀、交往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