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政府起訴家長的背後是什麽?

政府起訴家長的背後是什麽?

十六七歲,壹個本該把心放在課堂上好好學習的年紀。然而,在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拉井鎮拉井中學,在開學之初,有15名學生沒有上課。校長和鎮政府的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勸退,找到了其中的10人,有5名輟學者拒絕返回。

這件事發生在當地另壹所學校中排中學。

2017 11月,蘭坪縣法院受理了壹起特殊的訴訟:拉井鎮政府和中排鄉政府將兩所中學8名輟學學生的家長告上法庭,認為家長以各種理由讓孩子輟學違反了《義務教育法》,要求判令學生家長立即送孩子上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雖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受到法律保護,但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政府告知家長的情況並不多見。這場針對孩子的官司背後,壹系列錯綜復雜的問題還有待解決。

為什麽本該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卻堅持輟學?

退學後,學校和鎮政府派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勸說,但仍有部分孩子堅持退學。

這個叫王姬的男生,17歲。他住在中排鄉旺紮村2組。他從學校沿著盤山路走26公裏,需要穿越海拔500米左右。步行到那裏需要4個多小時。在此之前,他每個月要在學校和家之間來回走兩次。

2017年初,輟學。這在當地並不是什麽新鮮事。在王吉那壹代,學校裏沒有壹個孩子能上初中。

對於王吉來說,輟學的主要原因是經濟貧困——這樣的理由無法得到中排鄉政府的認可。在中排鄉人大主席張茵看來,因為貧困而輟學的說法不符合實際。義務教育早已開始實行“兩免壹補”政策,即免除學費和課本費,而國家提供的生活補助和營養餐計劃完全可以覆蓋住宿費和壹日三餐。王吉在學校讀書,每兩周回家壹次,只需要零花錢和路費。

但是,對於壹個家庭總收入不到壹萬元的吉來說,每月50元的支出仍然是壹個不小的負擔。

外出打工是輟學孩子常見的出路。在零件加工廠每天工作12小時,能給王吉帶來3000多元的收入。王力可籍的李輟學來深打工,每個月能掙2000多元。除去房租和壹些基本開銷,她每個月能給家裏寄回2500元。

對於這些長期貧困的家庭來說,每月兩三千元的收入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提高生活質量。

出去工作顯然更有吸引力。在繼續讀書和輟學打工之間,這些孩子更願意做出更有利於當下的選擇。

打官司後,孩子和家長都不領情。

在為期兩天的庭審中,有400多名村民前來旁聽。最終,兩個鄉政府與被告的8名家長達成和解,他們承諾讓孩子完成義務教育。但讓各方都沒想到的是,訴訟結束後,拉井鎮的5名輟學學生依然沒有返校。

張茵是中排鄉人大主席,主抓教育。在本案中,他是原告中排鄉政府的代理人。他深諳中國“不輕易打官司”的傳統原則,如果不是因為輟學的無奈,他也不會想訴諸訴訟。

讓張茵感到尷尬和尷尬的是,他試圖用法律手段保護孩子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但孩子和家長並不領情。

審判結束後,拉井中學校長楊清文去了村子四次。壹開始同學們有些抵觸,後來幹脆不理他了。有的家長以“身體不好”為由向老師請假;壹些家長幹脆不再談論上學的事。

為了讓孩子們重返課堂,中排鄉采取了“三步走戰略”。第壹步是宣傳法律,第二步是勸其回國,第三步是依據《行政處罰法》對拒不回國的學生家庭進行行政處罰。所謂行政處罰,就是罰款200元。被罰款家庭為低保戶的,暫停最低生活保障,享受惠農政策的,也暫停綜合直補。

父母似乎不理解政府工作人員的苦心。在他們看來:妳身邊有那麽多不上學輟學的人。妳為什麽壹直執著於自己?

子女作為訴訟中的保護對象,也對訴訟結果深感不滿。他們中的壹些人被動地回到了教室,但他們仍然不願意學習。他們很叛逆,很不解:退學跟政府有什麽關系?這種效果似乎背離了訴訟的初衷,也讓“保護未成年人免受教育”之路舉步維艱。

返校的路在哪裏?

學校的老師很清楚,讓孩子坐在教室裏,並不意味著意識到教育的意義。如何引導這些在學習中找不到自信的孩子在學校有獲得感,如何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和關註,如何讓他們願意留在教室裏接受教育,也是比較重要的。然而現實確實有很多無奈。

拉井中學的李達(化名)休學壹年半,學習對他來說太痛苦了。李達說他聽不懂課堂上講的內容,老師對他“不聰明不笨”的指責讓他更加膽怯。

可見,讓學生回歸課堂,並不是把學生送回學校那麽簡單。是壹個綜合因素,既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需要調整師資隊伍,增強課堂的整體吸引力。

在中學,目前的師生比是1: 20,遠低於正常值1: 13.5,也就是說壹個人要幹兩個人的活,教師處於超負荷狀態。師資的短缺不僅僅體現在數量上,這些大山深處的農村中學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也極其有限。中排中學教師***51人,平均年齡41歲。在教師中,65%的人有學士學位,其他人有中專或大專學歷。在過去的五年裏,引進了四名新教師,但有七名退休和轉崗了——要改善這些情況並非壹日之功。

李達同學因為成績不好,厭學,看不到繼續學習的希望,也看不到學習的價值。這類孩子重返學校,最根本的問題是如何讓他們找到學習目標,看到自己的出路。

當地政府采取的方案是分級安置。如果妳不想回學校學文化,又願意接受職業教育,可以免費送孩子去職業學校,學壹門技能落戶。經過當地政府和學校的勸說,李達在休學壹年半後終於重返校園。

目前按照蘭坪職校的師資水平,壹年可以招200人。但這幾年,從來沒有滿過。在當地,教育觀念還比較原始,知識水平比較落後。很多家長和孩子不知道職業教育是怎麽回事,甚至有很多誤解。他們認為“酒店專業”就是孩子每天都會喝酒,會喝醉。雖然為孩子尋找出路是壹個很好的探索,但要突破家長的認知局限,普及職業教育,還需要時間。

這場官司之後,很多人都在問孩子為什麽輟學。但對於這些大山深處輟學的孩子和家長來說,他們更想知道的是,返校後,孩子的出路在哪裏?只有回答這個問題,努力為他們找到壹條擺脫貧困、走向未來的道路,輟學現象才不會壹次又壹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