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縉雲縣行政區劃

縉雲縣行政區劃

6月1949至6月10,行政區域重新調整劃界。截止2月底12,全縣轄6區38鄉。具體見下表:五雲鎮、歡喜鄉、崇文鄉、梅錚鄉、新建鎮、翟青鄉、永樂鄉、普鄉鎮、景縣鄉、普縣鄉、青川鄉、湖鎮、長河鄉、雁門鄉、景雲鄉、西溪鄉、馬忠鄉仙都區三溪鄉。雅江鄉、張村鄉、湖村鄉、南溪鄉、前村鄉、顏夕鄉、石仙鄉、興賢鄉、普化鄉、德化鄉、安仁鄉、朱槿鄉1950六月,全縣各界人民代表通過了建鄉鎮方案,全縣分為7個區,72個鄉。詳見下表:五雲鎮、水南、鎮東、梅錚、梅田、崇文、東溪、環西、黃店、新建、碧溪、新東、淮川、霄雲、正登、雙橋、合陽、寧碧、新馬、五菱。盤潭鄉攀西區的雅石鄉、碧川鄉、湖鎮、張西鄉、景雲鄉、三溪鄉、靳東鄉、白龍鄉、闊路鄉、嶺背鄉、赤巖鄉、王上鄉、胡亞鄉、雁門鄉、新民鄉、書洪鄉、昆坑鄉、胡村鄉、張村鄉、榮溪鄉。陳莊鄉、焦玲鄉、雙崗鄉、溪口鄉顏夕鄉、石堅鄉、方希鄉、前村鄉、南溪鄉、木裏鄉1951 5月,顏夕鄉劃歸溧水縣。

1952年9月,水南鄉並入五雲鎮。

1953年4月,靳東鄉分為靳東鄉和石井鄉;9月,盤潭鄉劃歸磐安縣,五雲鎮改為縣直屬建制鎮。

1956年3月,縣第壹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決議,撤銷市區、仙都區,全縣分為6區3鎮35鄉。詳見下表:五雲鎮、城南鄉、武陵鄉、城東鄉、梅辛鄉、城北鄉、城西鄉、仙都鄉、東方鄉、湖鎮、白柳鄉、三河鄉、三溪鄉、靳東鄉、三聯鄉、延陵鄉、新民鄉、新建鎮、東川鄉、碧河鄉。榕江鄉、雙溪鄉、新華鄉、張遠鄉、侯伶鄉、陳玲鄉、安陵鄉、西崗鄉、前村鄉、方希鄉、石堅鄉、木南鄉1958 9月,撤銷區鄉建制,在原區的基礎上建立政社合壹的人民公社;以原鄉鎮為基礎建立管理區;管理區下面成立生產隊。在10行政區的縣直轄區基礎上建立紅旗人民公社;以原壺鎮區為基礎建立幸福人民公社,下轄8個行政區;在原新建區基礎上建立衛星人民公社,轄6個行政區;以原攀西區為基礎,成立英雄人民公社,下轄四個行政區;紅星人民公社是在原嘎縣區的基礎上成立的,下轄六個行政區;在原海洋區的基礎上,成立了上遊人民公社,轄四個行政區。5438年6月+2月,分別改名為五雲、湖鎮、新建、攀西、嘎縣、大陽人民公社,習慣稱“大公社”。

1961年6月至10年6月,中央《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訂草案)》實施,取消“大公社”,恢復恢復恢復區建設;以38個行政區為基礎,建立36個人民公社,習慣稱為“小公社”。

1962年5月,撤銷嘎縣區,下轄的陳玲公社、西崗公社、安陵公社劃歸仙居縣,其他三個公社並入攀西區。同年6月,木南公社分為木裏公社和南溪公社,榕江公社分為榕溪公社和雅江公社。到目前為止,全縣有4個區,35個人民公社。

1978年9月,五雲公社恢復為直屬縣的建制鎮。

1980年4月,新安公社分為新安公社和小雲公社。8月,城南公社分為城南公社和長坑公社。

1981年2月,增設市郊區,管轄原直屬公社和大洋區方希公社、石堅公社。3月,撤銷三河公社,成立歡喜公社和陸謙公社。撤銷雁翎公社,成立雁門公社、嶺背公社;白柳公社分為白柳公社和括蒼公社。5438年6月+10月,新民公社、嶺北公社、雙溪公社、紅旗公社分別更名為白竹公社、唐史公社、雙溪口公社、樹洪公社。

1982 65438+2月,撤銷胡園公社,成立胡村公社、桃園公社;撤銷梅辛公社,建立詔安公社、方川公社;仙都公社分為仙都公社和城東公社。

1983年2月,湖鎮公社改為建制鎮。

1984年6月完成政社分開,取消公社制,恢復鄉鎮制。165438+10月,城西鄉分為城西鄉和黃店鄉;雙溪口鄉分為雙溪口鄉和上洲鄉;撤銷東方鄉,設立侯強鄉和鏡月鄉。今年,該縣轄5個區、2個鎮和44個鄉。詳見下表:各區(鎮)鄉名:城南鄉、城東鄉、城北鄉、城西鄉、黃店鄉、方川鄉、仙都鄉、詔安鄉、長坑鄉、方希鄉、白竹鄉、雁門鄉、唐史鄉、三聯鄉、白柳鄉、石堅鄉壺鎮區括蒼鄉。三溪鄉(鎮)是遠近聞名的鄉鎮。大君鄉攀西區的新建鎮、新川鄉、新碧鄉、碧河鄉、東川鄉、雙川鄉、新安鄉、書洪鄉、榮溪鄉、周舟鄉、雙溪口鄉、新華鄉、張遠鄉、胡村鄉、桃園鄉、雅江鄉、侯伶鄉海洋區前村鄉等。8月,樹洪鄉改為建制鎮。

1991,新碧鄉、前村鄉分別改為新碧鎮、大洋鎮。

5月1992撤區擴鄉。全縣有9個建制鎮,15個鄉鎮,具體為:五雲鎮(原仙都鄉部分改為仙都農村管理辦公室)、湖鎮、新建鎮、樹洪鎮、大洋鎮、東方鎮、杜東鎮、大源鎮、七裏鄉、陸謙鄉等

2008年2月,部分鄉鎮行政區域進行調整,新碧鎮、城北鄉建制撤銷,其行政區域並入五雲鎮。新建鎮的簡言、西巖、梅溪三個行政村劃歸五雲鎮管轄。新川鄉、雙川鄉建制撤銷,其行政區域並入新建鎮。撤銷延陵鄉、白竹鄉建制,其行政區域並入湖鎮鎮。南溪鄉、木裏鄉建制撤銷,其行政區域並入大洋鎮。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全縣設8個建制鎮、8個鄉(含2個農村管理辦公室),具體為:五雲鎮(含仙都農村管理辦公室、新碧農村管理辦公室)、湖鎮、新建、樹洪、大洋、東方、杜東、大源、七裏、陸謙、三溪、雙溪口、榕江。

2010 12,全縣行政村規模由644個調整為253個。縉雲縣位於武夷山-戴雲山隆起帶和壽昌-麗水-靜寧斷裂帶中段。有中心、低山、丘陵、河谷四種地貌類型,其中山地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80%,是“八山壹水壹田”的山區縣。地勢從東向西北傾斜。

山脈大致以浩溪為界,東有括蒼山脈,西有仙霞嶺殘嶺。東半部山峰高聳,地勢較高,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43座。其中,東北部由潘達山延伸,地貌主要為低中山。東南部為括蒼山,中山地貌。南部的大陽山主峰海拔1500m,海拔1,000m以上的主峰有三個。北部地層塌陷,形成湖鎮和新建兩個河谷盆地。中部丘陵廣闊綿延,是仙霞嶺和括蒼山的過渡段。全境地勢東南西三面環山,北口呈“V”字形開口。縣內的河流都是山溪。有濠仙河、新建河、永安河三條河流,分屬甌江、錢塘江、靈江。其中,濠溪是全縣最大的河流,發源於磐安縣潘達山,由東北向西南斜穿澧水。幹流長66.11 km,流域面積791.8 km2。全縣水資源豐富,年均徑流量1.36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3321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總儲量8.3萬千瓦,人均0.2千瓦。水利資源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