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張說字道濟文言文答案

張說字道濟文言文答案

1. 張說字道濟文言文閱讀

張說,字道濟,又字說之,他的祖上從河北範陽遷到河南洛陽,成為洛陽人。在永昌年間,武後(則天)考賢良方正策論,下詔令吏部尚書李景諶將應試策論人員名字糊上來比較高下,張說所應對策論排名第壹,武後(則天)將其策論批為第二等,封他為太子校書郎,做個左補闕的官。

當唐睿宗登基做皇帝後,張說被提拔為中書侍郎(國務院秘書)兼雍州長史。譙王李重福造反被殺,被牽涉的洛陽的同黨有數百人,案子久拖不決,唐睿宗讓張說去辦理這個案子,不久張說就將有罪之人查出來了,於是殺了張靈均、鄭愔,其余被冤的人都得到平復。皇帝很高興張說在辦理案子時不冤枉正直的人,不放過有罪的人,親 *** 勞他。當時唐玄宗(李隆基)是太子,張說與褚無量陪太子讀書,尤其受到太子的親近和禮遇。第二年,張說被提封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國務院副總理),負責監督修撰國史。

公元711年(景雲二年),唐睿宗對身邊的侍臣說:“算命的跟我說五天之內會有人入宮造反,要早做防備。”大家不知道該怎麽辦。張說對唐睿宗說:“這是有人想陰謀對付太子,陛下您如果讓太子來監督朝政,這樣名分壹定,自然令那些奸人無機可乘,就避免了禍亂。”唐睿宗明白了張說所說的道理,就下令按張說所說的讓太子(李隆基)監督朝政。公元712年,皇太子(李隆基)即位做了皇帝,太平公主引薦蕭至忠、崔湜等人做宰相。因為張說不依附自己(太平公主),封他為尚書左丞(政協主席),不讓他參與處理政事,讓他做東都留守(洛陽市長)。張說心裏明白太平公主等人有反叛之心,於是讓人偷偷的將自己的佩刀獻給玄宗(李隆基),請他早下決斷,先下手為強,李隆基接受了張說的建議。等蕭至忠等人被殺之後,李隆基讓張說做中書令(總理),封他為燕國公,讓他享受二百戶老百姓的進獻。

早先的時候,邊鎮駐軍多六十萬人,張說認為當時天下太平無事,就對李隆基提議讓其中二十萬人退役回家種地。李隆基認為有問題,張說對他說:“邊鎮駐軍人數雖然很多,但將官們只是用來作為自己的護衛、為自己謀求私利而已。對付敵人,在於精兵不在於人數眾多。以陛下您的精明能幹,壹轉圈的家夥都害怕您的威名呢,您不用擔心撤軍會招來敵人侵略,我願意以我全家上百口人的性命做擔保。”皇帝(李隆基)於是就同意了他的提議。

張說註重氣節,言出必行(說話算話),喜歡推舉提拔年輕人,對君臣、朋友之間的大義非常在乎。李隆基做太子的時候,他參與了非常多的秘密謀劃,後來終於成為唐玄宗壹朝的大臣。

2. 文言文“沈約字休文

如果文言文“沈約字休文……”的答案是要文言文的譯文,現提供如下。

南史沈約傳的全文翻譯 沈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人。從前金天氏有後代叫昧,任水神官玄冥師,生子允格、臺駘。

臺駘繼承他的官位,疏通汾河洮瞇,在大澤築堤防,得以居住太原。帝顓頊表彰他,把他封在汾川。

他的後代建立沈、姒、蓐、黃四國,沈子國就是現在的汝南平興沈亭。春秋時期,沈國參加諸侯盟會。

魯昭公四年,晉指使蔡滅沈,他的後代因襲國名為姓氏。從此以後,譜諜不存。

秦末有沈逞,徵入任丞相而不從。漢初,逞曾孫沈保封為竹邑侯。

沈保子沈遵從本國遷居九遼的壽春,官至變王太傅,封為敷德侯。沈遵生驃騎將軍沈達,沈達生尚書令沈乾,沈乾生南陽太守沈弘,沈弘生河內太守沈勖,沈勖生禦史中丞沈奮,沈奮生將作大匠沈恪,沈恪生尚書關內侯沈謙,沈謙生濟陽太守沈靖,沈靖生沈戎。

沈戎字威卿,出仕任州從事,因勸說勢力強大的盜賊尹良降伏,漢光武帝表彰他的功勛,封為海昏縣侯,他辭讓沒有接受,為避災禍而移居會稽烏程縣的余不鄉,於是在此落戶安居。順帝永建元年,分盒稽壹部分為吳郡,又為吳郡人。

靈帝初平五年,分烏程、餘杭壹部分為永安縣,吳孫晧寶鼎二年,分吳郡壹部分為吳興郡。晉太康三年,改永安為武康縣,又為吳興武康人。

雖然區域名稱屢次變更,但是沈氏居地沒有遷移。 沈戎子沈酆字聖通,官為零陵太守,招致黃龍芝草的祥瑞。

第二子名仲高,安平相,幼子沈景,河間相,演之、慶之、曇慶、懷文是他的後代。仲高子名沈鸞字建光,少年時就享有盛名,州府推薦他為茂才,公府徵用為州別駕從事史。

當時廣陵太守陸稠,是沈鸞的舅舅,因良好的品行和顯赫的政績名揚漢朝,又把女兒嫁給沈鸞,沈鸞早年去世。子沈直字伯平,州府推薦他為茂才,也有清廉的名聲,去世。

子沈瑜、沈儀都是少年時就有常人所不及的德行。沈瑜十歲、沈儀九歲時,父喪,居喪極度哀傷,身體受損,超過成年人。

外祖會稽盛孝章,是漢末名士,對此深為憂傷,常撫慰他們,說:“妳們都是心懷美好的品德,終究會成為奇才,為什麼定要超過禮制自求亡身呢?”三年守喪的禮儀結束時,幾乎因過分悲哀而危及生命,所以兄弟二人都以孝著名。沈瑜早亡。

沈儀字仲則,勤奮學習,富有才華,以儒學為自己的學業。當時海內大亂,戰爭四起,經學衰頹,士人很少能保全自己的行為。

而沈儀學業精深,安靜恬退,守道不移,操守堅貞整肅,不隨便與人結交,只與同族兄弟之子仲山、叔山及吳郡陸公紀交好。州郡以禮相請,二府同時徵用,公車徵召,他都沒有順從,後因年老自然死亡。

子沈曼字元憚,左中郎、新都都尉、定陽侯,以才誌顯揚於吳朝。子沈矯字仲桓,靠氣節樹立名聲,官為立武校尉、偏將軍。

孫晧時候,有將帥的稱號。吳平定後,任郁林、長沙二郡太守,他沒有接受。

太康末年去世。子沈陵字景高,晉元帝為鎮東將軍時,命他參掌軍事。

子沈延字思長,續川太守,開始居住在縣東鄉的博陸裏余烏村。沈延子名沈賀字子寧,桓沖南中郎參軍。

沈賀子沈警字世塱,淳厚篤實,德業兼備,從學求教,通曉《左氏春秋》,家產累積千金。後將軍謝安任命他為參軍,非常尊重他。

沈警家中財物富足,是東南富豪,沒有進身做官的願望,故藉病引退回家。謝安堅持不讓他離去,但挽留不住,於是對他說:“沈參軍,卿有獨善其身的誌向,不也是很高尚的嗎?”沈警說:“使君以道治理百姓,過去被妳的德行感召而來,現在已經不需要輔佐了,所以順了我安居樂業過閑散生活的心願。”

回家多年,以平日所從事的儒業自娛。前將軍王恭鎮守京口,與沈警有舊交,又延引他為參軍。

王恭親筆寫信,情意懇切,竭力招致,沈警不得已而答應了他。不久又辭卻離開。

子穆夫字彥和,年輕好學,通曉《左氏春秋》。王恭任他為前將軍主簿,對沈警說:“足下已經持有不能改變的誌節,高臥東南,所以只好委屈賢子***事,而不是以官職系住他。”

起先,錢唐人杜炅字子恭,能通神有道術,東土豪富和京都顯貴望族都作他的弟子,像侍奉父、師、君壹樣尊敬他。沈警歷代祟尚道家,也就恭敬地侍奉子恭。

子恭死,門徒孫泰、孫泰弟之子孫恩傳授他的術業,沈警又侍奉他們。隆安三年,孫恩在會稽作亂,自稱征東將軍,三吳都響應。

當時穆夫在會稽,孫恩任他為余姚令。後孫恩被劉牢之打敗,穆夫被害。

在此以前,穆夫同族的人沈預與穆夫父沈警不和,到這時,告發沈警及穆夫弟仲夫、任夫、預夫、佩夫,這些人全都被殺。只有穆夫子深子、雲子、田子、林子、虔子得以保全。

田子、林子有名於當時。 田子字敬光,跟隨武帝攻下京城,進而平定建鄴,參鎮軍事,封為營道縣五等侯。

帝北伐廣固,田子率領分支軍隊與龍驤將軍孟龍符作前鋒。龍符戰死,田子奮力出擊攻克廣固。

到盧循迫近都城,帝派遣田子與建威將軍孫季高從海路襲擊攻下廣州,返回任太尉參軍、淮陵內史,賜予都鄉侯爵位。義熙八年,跟隨武帝討伐劉毅。

十壹年,跟隨帝征討司馬休之,任振武將軍、扶風太守。十二年,武帝北伐,田子與順陽太守傅弘之各領壹支軍隊,從武關進入,駐守青泥。

姚泓正要。

3. 文言文急

陶淵明傳(蕭統) 陶淵明,字元亮。

或雲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也。

曾祖侃,晉大司馬。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

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誌不及也。”

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後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

不以家累自隨,送壹力給其子,書曰:“汝旦夕之費,自給為難,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勞。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公田悉令吏種秫,曰:“吾嘗得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

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裏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 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不能致也。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賫酒具,於半道栗裏之間邀之。

淵明有腳疾,使壹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飲酌。俄頃弘至,亦無迕也。

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後軍功曹,在當陽與淵明情款,後為始安郡,經過潯陽,日造淵明飲焉。 每往,必酣飲致醉。

弘欲邀延之坐,彌日不得。延之臨去,留二萬錢與淵明;淵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壹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 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郡將嘗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時周續之入廬山,事釋慧遠;彭城劉遺民亦遁跡匡山,淵明又不應征命,謂之潯陽三隱。

後刺史檀韶苦請續之出州,與學士祖企、謝景夷三人,***在城北講禮,加以讎校。 所住公廨,近於馬隊。

是故淵明示其詩雲:“周生述孔業,祖謝響然臻;馬隊非講肆,校書亦已勤。”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與其同誌。

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宋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元嘉四年將復征命,會卒。

時年六十三。世號靖節先生。

陶淵明,字元亮。 有人說他叫陶潛,字淵明。

潯陽柴桑(今江蘇九江境內)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晉朝的大司馬(官職名)。

陶淵明少年時就有很高的誌向,博學多識,擅長寫文章;聰穎灑脫,卓爾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負。曾經著作《五柳先生傳》自娛自樂,當時的人稱這本書為實錄。

孝敬老人,家裏很窮,被起用任命為州祭酒(官職名),忍受不了官場瑣事,不久自己棄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擔任主簿,沒有接受。

親自耕種自給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職名)檀道濟前去探望他,陶淵明臥床挨餓好幾天了。

檀道濟說:“賢人處世,朝廷無道就隱居,政治開明就出來做官,如今妳生在開明盛事,為什麽自己如此糟踐自己呢?”陶淵明回答說:“我怎敢充當賢人,我的誌向比不了他們。 ”檀道濟送給他糧食和肉,都被他扔掉了。

後來擔任鎮軍、建威參軍(官職名)。陶淵明對親戚朋友說:“我打算彈琴唱歌過隱居的生活,可以嗎?”當政者聽說後,調任他為彭澤縣令。

不帶家眷獨自上任,送了壹個勞力給他的兒子,寫信說:“妳每天的用度,要自給自足,現在派給妳壹個傭人,幫助妳砍柴打水。 他也是別人的兒子,妳要善待他。”

官府的公田都讓人種高粱,說:“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夠了。”妻子、兒子堅持要求種糧食,於是下令二頃五十畝的田地種高粱,五十畝種糧食。

年終,恰逢州郡派督郵(官職名)到彭澤縣,下屬請示陶淵明說:“您因該裝束整齊穿官服面見他。 ”陶淵明嘆氣說:“我怎麽能為五鬥米折腰,效仿鄉裏的百姓!”當天就解下官印辭去官職,寫了壹篇《歸去來》賦。

朝廷征聘他為著作郎(官職名),沒有接受。 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結交,卻請不來他。

陶淵明曾經去廬山,王弘讓陶淵明的老朋友龐通之準備酒席,在半路田地間邀請他。 陶淵明腳上有病,讓壹個門生和兩個兒子交替擡轎,到了以後,欣然和龐通之壹同飲酒。

不壹會王弘到了,陶淵明也沒有起身。起初顏延之(人名)擔任劉柳後軍功曹(官職名),在潯陽和陶淵明有交情,後來到始安郡做官,經過汙陽(地名),常常到陶淵明的住所飲酒。

每次去,都要暢飲直到喝醉。 王弘打算邀請顏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

顏延之臨調走的時候,留下二萬錢給陶淵明;陶淵明全部送給酒店,以便以來就能喝酒。曾經在九月九日在房子邊上菊花叢中閑坐,時間長了,采了壹手菊花,忽然趕上王弘送酒來了,隨即就喝,喝醉才回去。

陶淵明不懂音律,卻保存了壹張無弦琴,每次喝酒,都彈撥壹番寄托新意。 來拜訪的人不論貴賤,只要有酒就招待他們。

陶淵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訴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覺,妳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達到這種地步。

郡將(官職名)曾經來拜訪他,正趕上他釀的酒糟熟了,陶淵明就用頭上的葛巾篩酒,篩完,又把頭巾紮在頭。

4. 文言文 {南史 卷十五列傳五 } 作者:[

張稷 原文:檀道濟,高平金鄉人也,世居京口。

少孤,居喪備禮,奉兄姊以和謹稱。宋武帝建義,道濟與兄韶祗等從平京城,俱參武帝建武將軍事。

累遷太尉參軍,封作唐縣男。 義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濟為前鋒,所至望風降服。

徑進洛陽,議者謂所獲俘囚,應悉戮以為京觀。道濟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

皆釋而遣之。於是中原感悅,歸者甚眾。

長安平,以為瑯邪內史。 武帝受命,以佐命功,改封永修縣公,位丹陽尹、護軍將軍。

武帝不豫,給班劍二十人。出為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

徐羨之等謀廢立,諷道濟入朝,告以將廢廬陵王義真,道濟屢陳不可,竟不納。將廢帝夜,道濟入領軍府就謝晦宿,晦悚息不得眠。

道濟寢便睡熟,晦以此服之。 文帝即位,給鼓吹壹部,進封武陵郡公。

固辭進封。道濟素與王弘善,時被遇方深,道濟彌相結附,每構羨之等,弘亦雅仗之。

上將誅徐羨之等,召道濟欲使西討。王華曰:“不可。”

上曰:“道濟從人者也,曩非創謀,撫而使之,必將無慮。”道濟至之明日,上誅羨之、亮 。

既而使道濟與中領軍到彥之前驅西伐,上問策於道濟。對曰:“臣昔與謝晦同從北征,入關十策,晦有其九。

才略明練,殆難與敵;然未嘗孤軍決勝,戎事恐非其長。臣悉晦智,晦悉臣勇。

今奉王命外討,必未陣而禽。”時晦本謂道濟與羨之同誅,忽聞來上,遂不戰自潰。

事平,遷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 元嘉八年,到彥之侵魏,已平河南,復失之。

道濟都督征討諸軍事,北略地,轉戰至濟上,魏軍盛,遂克滑臺。道濟時與魏軍三十余戰多捷,軍至歷城,以資運竭乃還。

時人降魏者具說糧食已罄,於是士卒憂懼,莫有固誌。道濟夜唱籌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

及旦,魏軍謂資糧有餘,故不復追,以降者妄,斬以徇。 時道濟兵寡弱,軍中大懼。

道濟乃命軍士悉甲,身白服乘輿,徐出周邊。魏軍懼有伏,不敢逼,乃歸。

道濟雖不克定河南,全軍而反,雄名大振。魏甚憚之,圖之以禳鬼。

還進位司空,鎮尋陽。 道濟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並經百戰,諸子又有才氣,朝廷疑畏之。

時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馬仲達也。” 文帝寢疾累年,屢經危殆,領軍劉湛貪執朝政,慮道濟為異說,又彭城王義康亦慮宮車晏駕,道濟不復可制。

十二年,上疾篤,會魏軍南伐,召道濟入朝。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勛,道家所忌,今無事相召,禍其至矣。”

及至,上已間。十三年春,將遣還鎮,下渚未發,有似鷦鳥集船悲鳴。

會上疾動,義康矯詔召入祖道,收付廷尉,及其子給事黃門侍郎植、司徒從事中郎粲、太子舍人混、征北主簿承伯、秘書郎中尊等八人並誅。時人歌曰:“可憐白浮鳩,枉殺檀江州。”

道濟死日,建鄴地震白毛生。又誅司空參軍薛肜、高進之,並道濟心腹也。

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壹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裏長城。”

魏人聞之,皆曰“道濟已死,吳子輩不足復憚”。自是頻歲南伐,有飲馬長江之誌。

文帝問殷景仁曰:“誰可繼道濟 ?”答曰:“道濟以累有戰功,故致威名,余但未任耳。”帝曰:“不然,昔李廣在朝,匈奴不敢南望,後繼者復有幾人?”二十七年,魏軍至瓜步,文帝登石頭城望,甚有憂色。

嘆曰:“若道濟在,豈至此!” 韶字令孫,以平桓玄功封巴丘縣侯。從征廣固,率所領先登,位瑯邪內史。

從討盧循,以功更封宜陽縣侯,拜江州刺史,以罪免。 韶嗜酒貪橫,所蒞無政績,上嘉其合門從義,道濟又有大功,故特見寵授。

卒。子臻字系宗,位員外郎,臻子珪。

珪字伯玉,位沅南令。元徽中,王僧虔為吏部尚書,以珪為征北板行參軍。

珪訴僧虔求祿不得,與僧虔書曰:“仆壹門雖謝文通,乃忝武達。群從姑叔,三媾帝姻,而令子侄餓死,遂不荷潤。

蟬腹龜腸,為日已久。饑彪能嚇,人遽與肉,餓驎不噬,誰為落毛。

雖復孤微,百世國士,姻媾位宦,亦不後物。尚書同堂姊為江夏王妃,檀珪同堂姑為南譙王妃;尚書伯為江州,檀珪祖亦為江州。

仆於尚書人地本懸,至於婚宦皆不殊絕。今通塞雖異,猶忝氣類,尚書何事為爾見苦。”

僧虔報書曰:“吾與足下素無怨憾,何以相苦?直是意有左右耳。”乃用為安成郡丞。

祗字恭叔,與兄韶弟道濟俱參義舉,封西昌縣侯,歷位廣陵相。義熙十年,亡命司馬國璠兄弟自北徐州界潛得過淮,因天陰暗,夜率百許人緣廣陵城入,叫喚直上聽事。

祗被射傷股,語左右曰:“賊乘暗得入,欲掩我不備,但打五鼓懼之,曉必走矣。”賊聞鼓鳴,直謂為曉,乃奔散,追殺百餘人。

宋國初建,為領軍。祗性矜豪,樂在外放恣,不願內職,不得誌,發疾不自療,其年卒於廣陵。

諡曰威侯。傳嗣至齊受禪,國除。

論曰:自晉網不綱,主威莫樹,亂基王室,毒被江左。宋武壹朝創業,事屬橫流,改易紊章,歸於平道。

以建武、永平之風,變太元、隆安之俗,此蓋文宣公之為乎。其配饗清廟,豈徒然也?若夫怙才驕物,公旦其猶病諸,而以劉祥居之,斯亡亦為幸焉。

秀之行己有道,可謂位無虛授。當徐、傅二公跪承顧托,若使死而可再,固當赴蹈為期。

及至處權定機,當震主之地,甫欲攘抑後禍,禦蔽身災,使桐宮有卒迫之痛,淮王非中霧之。

5. 《“陶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也”閱讀答案及譯文》古詩原文及翻陶潛

作者: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陶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也。

曾祖侃,晉大司馬。潛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

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

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資,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

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誌不及也。”

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復為鎮軍、建威參軍。

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曰:“吾常得醉於酒,足矣。”

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請曰:“應束帶見之。”

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裏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兮辭》。 義熙末,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不能致也。潛嘗往廬山,弘命潛故人龐通之賫酒具,於半道栗裏要之。

潛有腳疾,使壹門生二兒輿籃輿,既至,欣然便***飲酌。俄頃弘至,亦無忤也。

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後軍功曹,在潯陽,與潛情款,後為始安郡,經過潯陽,日日造潛。 每往,必酣飲致醉。

弘欲邀延之坐,彌日不得。延之臨去,留二萬錢與潛;潛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

潛不解音律,而蓄素琴壹張,無弦,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

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與其同誌。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

元嘉四年,將復征命,會卒,時年六十三。謚號靖節先生。

(選自宋本《陶潛集》,有刪改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A.博學,善屬文 屬:寫作B.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 候:安撫C.弘命潛故人龐通之賚酒具 賚:攜帶D.潛有腳疾,使壹門生二兒輿籃輿 輿:擡答案B 候:探望、問候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壹組是( )(3分)A.即便就酌,醉而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B.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 乃瞻衡宇C.先是顏延之為劉柳後軍功曹 既自以心為形役D.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 樂琴書以消憂答案D D、都是連詞,表目的關系;A、連詞,表承接關系;連詞,表轉折關系;B、連詞,於是、就;副詞,才;C、動詞,擔任;介詞,被。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A.陶潛博學多識,擅長寫文章。他的《五柳先生傳》中的五柳先生安貧樂道,這壹形象被當時人認為是他自己的真實寫照;他在辭去彭澤令時作了《歸去來兮辭》。

B.陶潛仕途短暫。因親人去世,家裏貧窮,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場煩瑣,任職不久,就解職回家,此後,還擔任過鎮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職。

C.陶潛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濟的饋贈,起初也不願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願為五鬥米向鄉裏小兒折腰。

D.陶潛任真自得。他曾將顏延之贈送的二萬錢全都送至酒家;有時坐在菊花叢中,有時撫弄無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B 錯在“親人去世”,應是“親人年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