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碗的歷史

碗的歷史

“九碗”招待客人

從清朝到民國,宜賓人都有結婚、喪、慶開業、邀“滿月”等。傳統宴席多為九種葷菜,俗稱“九碗”或“九碗”。據說這種待客“九碗”的習俗起源於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這種宜賓人喜聞樂見的“溪口”,具有川菜五大流派中“大河幫”的特點,辣味略遜於“重慶幫”。鹹味略強於“成都幫”;不像遂寧、三臺、南充、廣安的“小河幫”,重在“炒”;更何況,也不像那些以“怪菜”取勝的“自救”,滿足“鹽爺爺”和“糖廠老板”的口味;幾乎所有的九碗都以“豬”命名,並配以竹筍、芋頭、腳踏(也稱為“胡愛山”和火條)等。舊社會物資匱乏,老百姓大多以“九碗”為上品。所以,至今宜賓民間仍以“吃九碗”作為宴客的代名詞。雖然今天的菜在招待客人時多是十個、二十個的形式,但宜賓人還是用“模糊數”和“朦朧詩”的幽默大喊:那些先生們又在吃“九碗”了。

宜賓民間宴客“九碗”的結構壹般如下:以蒸頭碗(壹般有蒸頭碗、脆肉丸頭碗、雜搖頭碗)、肉扣(煮白)、雜扣(粉蒸肉)為主菜;另外配以豬肚和以上四菜的邊角料,拌以竹筍、芋頭、煨或海帶、粉條做成五碗,即九碗。如果全是豬肉羊肉(牛肉在舊社會是不上菜的),沒有雞鴨,也叫“大水席”。貧下中農往往從最後壹餐中減去紅燒肉,將頭和腳放入水中(雜肚),也叫“八碗水”富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往往在第壹碗中加入主料,分別稱為“蹄筋席”、“竹蓀席”、“海參席”、“魚翅席”,以示自己的檔次較高。有的還在最後壹道菜上做文章,加了香菇蒸雞、排骨、紫菜做“蘑菇席”,燒砂火鍋做“火鍋席”,還邀請昭通等地的頂級廚師舉辦“燒烤席”。

舊社會,宜賓城鄉普遍用“九碗”待客,於是鄉鎮湧現出壹批俗稱“廚子”的業余廚師。他們通常種植蔬菜或工作來養家,但他們擅長烹飪。有的配有大蒸籠、火鍋、大沙鍋和幾十個陶杯、陶碟,可以出租,滿足宴會客人的需要。他們大多不開飯店、酒店,而是以“辦酒席”為本事。他們遠沒有現在的“什錦菜、全雞全魚去骨、海味幹脹”等技能,但他們有壹套特別優秀的技能。幾公斤重的竹筍,憑他們的“刀功”,可以切成連根棍子那麽細的筍絲。壹個廚師只需要帶三五個手(壹般是學徒),從摸黑殺豬、剃頭、切條、熬通宵,到第二天早上幾百桌菜準時上桌。有些宴席平均只用三公斤左右的肉,古裝也可以精心設計,讓八仙餐桌上的每位客人至少可以得到兩塊煮得香脆的肉丸。難怪宜賓民間常稱廚房工人為“廚師、教師”,似乎印證了他們有“當官”的本領,善於規劃協調各種口味。

正如民俗必然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展異化壹樣,宜賓民俗宴的“九碗”也是“幾經風雨,幾經春秋”。解放後,合作化時期,人民生活較好,“九碗”仍受歡迎。但在“三年困難”、“十年浩劫”期間,由於物資匱乏,糧食配給,不僅“九碗”早就關了,很多人“三月不知肉味”。有時候人們為了婚喪嫁娶,喜事湊成九碗,無非就是多菜少肉,豆腐瓜果,紅薯,玉米米飯。據說如果有壹個冬瓜染成紅色,用鹽切片當“白”,那“九碗”就面目全非了。改革開放以來,短短幾年,糧食增產,肥豬吃飽,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因此,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九碗”因其基礎紮實而更受歡迎。90年代,“九碗”不僅換了包裝,還從豬肉蔓延到雞鴨魚肉紫菜。與此同時,菜肴的數量也從九種增加到九種的數倍。舊的“九碗”只保留在壹些農村地區。

近年來,人們開始談論招待客人時使用“九碗”是否仍然合適。有人壹直在指責“菜越多越好”的離譜行為。大多數人認為,在回憶“九碗”的時候,不要忘記“白煮冬瓜”的不易,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認為,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溫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