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中西婚禮有什麽不同?

中西婚禮有什麽不同?

婚禮是壹個溫暖的詞,它為有情人打開了壹扇通往幸福婚姻的大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故事,就是從這壹刻開始寫的。婚禮伴隨著各種豐富多彩的婚禮習俗,這些習俗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

(壹)中西婚禮場地的差異

作為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日子之壹,作為壹對幸福夫婦的新起點,中國人的婚禮是盛大而熱鬧的。在古代,人們會在自己家裏或餐廳擺酒席招待親朋好友,作為新人的見證者。在當代中國,新人通常會邀請親戚朋友去酒店或賓館。會在酒店搞很多排場,突出婚禮隆重熱鬧的特點。在西方,人們的婚禮通常在教堂或其他安靜的地方舉行,這些地方組織得很好,不像中國的婚禮那樣熱鬧。西方婚禮強調莊重和神聖,追求浪漫和現實的結合。

(二)中西婚紗的差異

在中國,新娘和新郎在傳統婚禮上穿紅色禮服。中國人的婚禮離不開紅色,習慣用鮮艷的顏色來烘托氣氛。因此,歷代女子婚紗的顏色都是大紅色,這已經成為定制,以示慶祝,襯托新人,預示未來生活繁榮幸福。新娘的禮服是壹件寬袖雙排扣禮服,頭上有壹個串珠紋章。值得註意的是,翟逸的模式非常特別。對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對稱感,在中國文化中,它代表著對稱和美的含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左右對稱、成雙成對的金雉圖案象征著夫妻生活的美好與和諧。壹般婚禮當天新娘會高高地紮壹個發髻,與未婚女性不同。婚禮當天,新娘戴著紅色骷髏面具,象征著童貞、青春和純潔。結婚後,新郎會親自揭開面紗。西方新娘穿白色禮服。自羅馬時代起,白色就象征著慶祝。從1850到1900,白色也是財富的象征。在本世紀初,白色所代表的純粹意義遠遠多於其他。西方認為白色與童貞有關。古羅馬的新娘穿著白色婚紗,披著鮮艷的橙色面紗,象征著激情的火焰。在西方天主教傳統中,白色代表幸福;在其他地區,白色在他們的婚禮和葬禮中表示各種儀式和意義。在維多利亞時代,大多數新娘只能穿傳統的民族服裝,只有上層階級才能穿代表權力和地位的白色婚紗。直到近代,貴族階級的特權消失,白色婚紗才成為普通新娘的禮服。

(三)中西文化中婚俗的差異

中國傳統婚禮習俗有“三本六禮”“三拜九叩”。所謂“三書”,指的是聘書、禮書、迎親書。“六禮”指的是收禮、問名、納吉布、收禮、邀約會、迎客。中間有改庚譜、寫文書、送大禮、上床等壹系列活動。這些活動中有大量的禁忌和習俗,剪刀、痰盂、尺子、塊糖、銀帶、花瓶、銅盆和鞋、龍鳳被、壹對床單和枕頭、兩副綁著紅繩的筷子和碗、72套衣服,配以柏、蓮子、桂圓、李莉,應有盡有。同時,婚禮也是有壹定順序的。按照壹般情況,整個婚禮過程中,有:祭祖、出發、放鞭炮、等新郎、討好、告別、出門、車禮、扔扇子、放鞭炮、摸橘子、抱新娘、婚宴、送客、鬧洞房、回三次家。由此可以看出我們文化的瑣碎,但不要以為瑣碎就是我們婚禮的獨特之處。事實上,雖然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婚禮習俗,但從文章復雜的細節和隱喻中,我們可以看出對婚姻的尊重和期待是無國界的。在西方國家,婚禮上有舊、新、借、藍的習俗。舊是指母親傳下來的婚紗、頭飾或首飾,代表壹切美好的事物;新是指朋友送的禮物,如裙子、飾品等,象征新的生活;借意味著妳可以向任何人借東西。據說可以向有錢的親戚朋友借錢或借銀子,放在鞋子裏,象征富貴。藍色意味著新娘的壹些小飾品或花束是藍色的,這意味著新娘的純潔和貞潔。西方也有很多舉行婚禮的習俗。例如,結婚時,新娘總是帶著手帕。西方人認為白手帕象征好運。根據民間傳說,農民相信新娘在婚禮當天流下的眼淚可以讓天空落下露水,滋養莊稼。後來,新娘在婚禮當天的眼淚成了她將擁有幸福婚姻的好兆頭。在婚禮上,新娘總是站在新郎的左邊。據說在古代,盎格魯撒克遜新郎要保護新娘不被別人搶走。在婚禮上,新郎要求新娘站在她的左邊。壹旦情敵出現,她可以立刻揮劍以權嚇退敵人。辦喜宴的時候,結婚蛋糕要特別定制。據史料記載,自羅馬時代起,在婚禮結束時,人們會在新娘頭上掰壹塊面包——小麥象征生育,面包屑代表幸運。新人必須用糖霜來制作今天的結婚蛋糕。可見西方的婚俗並不比中國簡單。

(四)中西婚禮內涵的差異

著名民俗學家高偉認為,傳統婚姻的許多儀式體現了中國“天人合壹”的哲學思想和人們祈求幸福的文化心理東西。因為傳統意義上的婚姻不僅僅關系到婚姻雙方,而是關系到兩個家庭和整個社會。要通過壹系列儀式來體現婚姻的莊嚴性,喚起當事人、親友對婚姻本身的重視。背後隱藏著天地壹體的理念。邀請親朋好友,證明婚姻本身是正規莊重的,不是隨便的,這是和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結合在壹起的。由於婚姻,兩家人形成了姻親關系。儀式可以體現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儀式結束後,新娘新郎要把拜神的錢、糧、碑文放在錢糧盆裏,帶到院子裏焚燒。隨著火苗和紙灰的升起,此時鞭炮和鑼鼓齊鳴,表示已經得到了“上天”的認可。中國人敬天,這和農業社會的生產水平有關。那時,我們必須以家庭為紐帶,形成與自然共存的原則。所以,只有天人合壹,人才能豐衣足食。再比如,傳統婚禮有很多裝飾對象,還有語言禁忌,參與者的禁忌。和新娘壹樣,伴郎也不能是守寡的人。這並不是擔心“不吉利”會像俗解釋所說的那樣影響新人,而是因為在傳統觀念中,守寡和孤獨恰恰表現出壹種不和諧和不完整,這與儀式中祈求天地的初衷相違背。於是就有了這樣的禁忌。傳統婚禮中使用的樂器也體現了“和”的思想和對“天”的重視。鑼、鼓、嗩吶、笙都是嘹亮的,婚禮上的音樂也不是文人自娛,而是表達人們的心聲,讓“天”大聲知道,體現婚姻本身的莊嚴。參與者可以在四面鑼鼓喧天中感受到靈魂的凈化。人活在天地之間,既要與天地和諧,也要與人和諧。中國人祈求好運是這種社會文化心理的反映。在西方,這是在上帝面前舉行的婚禮。在上帝的知識和保護下尋求永恒,並尊重根據上帝的協議對婚姻的教義的理解和規定。延伸到承諾和彼此生命賦予彼此的神聖。宗教對人的思想有著根深蒂固的控制,信教的人不容易敢於反叛和拋棄各種教義規定的教條,尤其是對婚姻的定義和教義的闡述,讓信教的男女言聽計從,不敢越雷池壹步,因為他們不僅受到教會家庭的束縛,更來自內心深處對上帝的敬畏。證據可以在婚禮上新娘和新郎的教導和誓言中找到。婚姻是壹種盟約,盟約意味著壹種結合。聖經說,“因此,人們應該離開他們的父母,加入他們的妻子,他們將成為壹個。”耶穌也教導我們“夫妻不再是兩個人,而是壹個人,所以神所配合的不能分開。”當然,在這樣壹個文化多元化的過程中,同壹時代、同壹文化體系中的多元文化都有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但各種文化都在不斷地交流和相互影響。在現在中國的婚禮上,新娘已經穿上了白色的婚紗,而不是轎子,還有很多這樣的融合。相信婚禮文化會在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交流發展中不斷繁榮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