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女真崛起 地區

女真崛起 地區

女真又稱“女直”,其先祖為周秦封東北地區古老的肅慎、挹婁人。遼代把女真分為“熟女真”(已入遼籍的)和“生女真”兩部,對他們實行嚴密的統治。

生女真異常勇猛,三人可博猛虎。遼末,生女真完顏部在首領阿骨打率領下,舉兵抗遼。公元1115年建立“大金國”,迅即由東北進入北方草原滅遼,繼而進入黃河流域滅北宋。後來,在公元1234年,為南宋聯合蒙古軍隊所滅。其後,女真人仍活躍於東北地區,明末,除女真號,自稱滿洲,並建立中國歷史上最後壹個封建王朝壹清朝。

女真與前代遊牧民族不同,除了牧養牛馬外,還大量養豬,並從事農耕、冶鐵、采金業,經濟實力較雄厚。女真人崛起後,著力吸收發達的漢、遼文化,為已所用,又有所創新。女真人繼承遼代五京制,又開科取士,頌布成文法典,發行紙幣的交鈔,修前代(遼)國史等。同時亦保留壹些本身的制度,如在契丹和北宋地區推行猛安謀克制,以千戶號為猛安,百戶號為謀克,率領女真人屯墾荒地。

女真人依照漢字和契丹字的偏旁部首,創造了女真文,形同漢字,但筆畫有所增減,讀音為女真話。女真人用女真文翻譯了四書五經和《史記》、《漢書》、《新唐書》等經史著作,使其民眾得以用民族文字閱讀書寫。

隨著對宋、遼文化日漸接受,女真對佛教、道教、太陽神、孔子都倍加尊崇。雕刻《大藏經》收佛藏六千九百余卷,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盛事;道教空前繁榮,出現了“全真”、“道”、“太壹”三大教派;每日朔望,百官集合皇宮門外,面向太陽行禮膜拜;女真皇帝還詔令各縣建孔子廟,並在孔子故裏維修孔廟和孔子墓。

女真人繼承了契丹的火藥制造技術,並發明鐵火炮,因殺傷力巨大,被稱為“震天雷”。又發明飛火槍,用綁在矛槍上的厚紙筒噴射火藥和鐵屑,射程為數丈。這兩項重大發明在中國軍事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女真在農具改造、絲綢紡織、燒制瓷器、采煤、煉鐵、印刷、天文學、醫學、數學等方面,都在吸收宋遼文化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並達到更高水平。女真人的學習與創造精神,是相當突出的,這也是金國保持較長時期繁盛的重要原因。

為了保持尚武和騎射傳統,女真推行猛安謀克制,按五、十、百千的人數把女真人和契丹、漢族組織起來,平時畋獵生產、練武,戰時出征,壯者皆為兵士。為保證戰馬供應,又在草原上設置了十二處“群牧所”,專門牧養馬匹。

金朝為了防禦蒙古各部,在北方修築軍事鏨壕,即金界壕,總長度約七千多公裏。金界壕始築於公元1138年,其後在公元1177年至1181年和公元1192年至1198年,兩次大規模擴建修築界壕,前後歷經六十多年。

金界壕***分南北兩線。北線全長七百多公裏,東起呼盟根河南岸,向西延伸至額爾古納河南岸黑山頭村,再向西經滿洲裏市北面穿越俄羅斯向西進入蒙古國,抵肯特山南麓。南線全長6500公裏,東起呼盟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尼爾基鎮北,西止於呼和浩特武川縣上廟溝大青山主峰。

金界壕在興安盟地域有三條。界壕東北端自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嫩江右岸起,西南進入興安盟紮賚特旗過綽爾河,在綽爾河右岸分為兩支。北起第壹條界壕沿綽爾河支流提力郭勒河西南入科右前旗境,又向西南在明水林場過洮兒河,再沿明水河向西南,過海拉蘇臺河(榆河)後至腦門臺河,溯河西北去,入錫林郭勒盟,過烏拉蓋河,壹直向西。

第二條界壕由綽爾河右岸起,向南直至綽爾河支流吉日根河北岸分出第三條。第二條界壕向西南入科右前旗至索倫西過洮兒河,轉而向南,至阿力得爾北分出壹條岔壕。岔壕西南入突泉縣寶石鎮興隆屯(又稱吳家街),與第三條界壕會合。第二條界壕又沿阿力得爾河向西南,入科右中旗境,至哈日努拉沿霍林河北岸穿大興安嶺後,過霍林河煤礦入錫林郭勒盟直向西去。

第三條界壕自吉日根河向南,再轉西南入科右前旗,在好仁鄉東過洮兒河,過大石寨、保門、古跡轉向西南入突泉縣,至吳家街與第二條界壕所分岔壕會合,又從西南入科右中旗,至吐列毛都西7公裏的東白音烏蘭過霍林河,再沿昆都冷河向西南,入紮魯特旗,經烏蘭哈達、民主後進入赤峰後,向西南而去。

金界壕的修築方法是先挖深壕,在壕邊堆土夯實為長堤,堤上再加築馬面,沿界壕隔壹定距離還要修建壹個邊堡。金界壕有的設附壕,即兩道壕、兩道堤,主堤高於附堤,這是早期的形制。而只有壹道壕和壹道堤的,則是晚期形制。

金界壕工程浩大,至今尚有許多遺址地段保存較好,被牧民稱為“成吉思汗邊墻”。

女真建國後,極為重視草原地區,將遼國故土列為“內地”,把遼中京改為金的北京,又從其勃興之地調來大批猛安謀克,在草原上從事駐防和農牧業生產,還沿界壕修築壹連串的城堡。經過多年的經營,戰亂殘破的草原地區,逐漸恢復元氣。

金時,興安盟地區,可稱較繁華地帶。遺址、城址、墓葬、題記等從不同側面印證著這壹點。

霍林河流域、綽爾河流域,金界壕內側,分布著大量的金代城址。許多城址距界壕較近,從20米到幾公裏不等。如科右中旗東色音花城址墻體就借助於金界壕。科右中旗吐列毛都壹、二號城址,是金代烏古敵烈統軍司的治所,壹號城址長700米、寬500米,是興安盟已發現最大的城址,在中國歷史地理考古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金代東北路軍事重鎮。金代,烏蘭浩特市前公主陵壹、二號城址為金山縣治所。該地原為遼代靜州,後降金山縣,元代時廢棄,據考證,金山縣毀於壹場大火。在興安盟發現的65處城址中,有51處確定為金代城址。如此集中、密集的古城,足可以證明金時這壹地區為軍事要地。

秀美的風光,陡峭的山峰,吸引了大量的金時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來到這裏,興致所至,臨石潑墨,留下了大量女真文題記。索倫烏敦等地,題有百余字的女真文,漢文題記有“金山縣住人”等字樣;科右中旗吐列毛都海林巴拉哈達洞中題有“大金國女女(女真)春州北七十裏”,遼代春州在今突泉縣寶石鄉雙城子;科右中旗巴仁杜爾基毛杜營子畢其格哈達有近二百字的女真文題記,其中,女真文譯寫的“泰”(今吉林省洮南市四家子古城)彌足珍貴,史料價值絕無僅有。另外,紮賚特旗寶力根花等地也發現了女真文題記。由於女真文流行時間短,僅流行於女真族上層,所以留傳至今的女真文題記更顯珍貴。

金代墓葬目前在我盟發現較少,但出土文物十分豐富,文化內涵突出。山水人物柄鏡有故事傳說,主題明確;銀鋌3方,束腰形,鏨刻銘文有“行人”、“使司”等,反映著金代貨幣制度情況;“胡迪謀克之印”銅印有“天泰”年款,證明了東夏國的西至疆域正到達了金代臨潢府路的東界。金代的陶器形制較多,陶罐、陶盆、陶甕等,以大卷沿為主要特征;鐵鏵、鐵犁等農具說明了金代農業生產有了很大進步。

金代的印鈔銅版、銅幣和銀鋌等,在我盟陸續發現,是研究紙幣和金屬貨幣中的珍貴實物。金代銅鏡由官府鑄造,花紋多為雙魚、雙龍和雙鳳,與東北黑龍江兩岸的女真人的生活環境有關,是具有女真族特色的珍貴文物。

女真在學習繼承宋、遼文化的基礎上又有所創造和改進,為開發和建設草原作出了貢獻。草原上的女真族遺物雖然不多,但仍可看出金代草原地區文明的繁榮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