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孝感動天的純孝感君

孝感動天的純孝感君

(孝是當自己有福時,要顧及雙親)

周朝潁孝叔,是春秋鄭國人,生平事母至孝。家裏有甚麽好吃的東西,都壹定讓母親先吃。

當時,鄭國君主莊公因為母後和弟弟叔段造反,十分悲痛,在平亂後,把叔段打入天牢,而太後則被放逐到城潁,並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見”

壹日,莊公請潁孝叔作客,但孝叔竟不吃眼前的壹碗美味的肉。莊公感到奇怪並問其原因,孝叔則表示當看著美味的肉時便想起家中的母親,母親從未吃過如此美味的肉,因此自己也不敢吃,並希望莊公能把肉賞給母親吃。

當莊公聽到此番話後,突然顯得沈默悲痛的模樣。孝叔見狀便問個究竟,莊公便把母親和弟弟造反的經過說壹遍,並把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見”的經過告知孝叔。

孝叔想了壹會,便指出:“只要掘壹個地道,在地道中相會不就得了嗎?”莊公立刻同意並派人處理,結果莊公便在地道中與母後相見,和好如初。孝叔不但自己行孝,還感動國君孝母,後人都稱他為“純孝”。 (我們不但要行孝,還要勸人行孝)

孔子名丘,字仲尼,周朝春秋魯國人,父親叔梁紇,是壹飽學之士,母親顏征,是叔梁紇的繼娶夫人。

孔子三歲時,父親不幸過世了,而由母親顏氏來撫養。仲尼自幼聰穎過人,而且事母至孝。

顏氏為了仲尼的將來,特地將當時有名的學者請來,教導仲尼。在母,嚴師的教導下,仲尼把當時所有的書籍冊冊讀通。而且對自身的學術和品德修養,更是不時的註意與求進。所以在年輕時的他,就已略有名望。

後來,孔子在魯國教學,宣揚仁愛之道,來自各方的學生,多至三千人,有特殊成就的就有七十二人。他教學生是身教重於言教,而且依各人的性向,給予不同的教育方式。並且常常以“不學禮,無以立”來教導學生。另外,孔子還從事著述工作,把偉大的仁愛精神傳揚開去。 (孝順沒有老幼之分,也沒有終止的時刻。)

老萊子,是周朝春秋時的楚國人,他自幼便十分孝順,在他七十歲時,兩老還健在。但兩老看見兒子日漸老去,便有自己已經去日無多的怠慨。老萊子見狀,便想了壹個辦法,老萊子把自己打扮成孩童模樣,蹦蹦跳跳的到了父母面前,壹邊嘻嘻哈哈大笑,壹邊做出孩童嬉戲的動作。兩老看到兒子滑稽的動作,樂得呵呵大笑,把煩惱憂悶都忘了!從此,老萊子在父母前絕不提老字,而且還常常扮成孩童模樣,使兩老得到快樂的晚年。 虞舜,即是舜,姓姚,壹說為媯(guī)姓,有虞氏,名重華。相傳堯年老選擇繼承人時,“四嶽”即四方的部落首領推舉了舜。堯對舜經過三年的嚴格考察,然後命他攝政。舜巡行四方,消滅了鯀、***工、讙兜與三苗。攝政八年而堯去世,舜繼位,後來又咨詢四嶽,挑選賢人,治理民事,並選拔治水有功的大禹作為繼承人。

傳說,舜的生母早亡,父親是壹個瞎子,娶了後妻後厭棄前妻生的舜。“瞽”(gǔ),瞎眼。“瞍”(sǒu),眼睛中沒有瞳仁。舜生性至孝,即是行孝臻於至極。他的父親很頑劣,用壹個“頑”字來描寫其性格實在妙得很。《說文》:“頑,(wán)頭也。”“頑”,就是難劈開的囫圇木頭疙瘩。諸位可以想象到其父的頑固、固執、愚蠢、不開竅的那種樣子。

他的後母很囂,“囂”也壹字傳神,《說文》:“囂,聲也。氣出頭上。”《段註》:“聲出而氣隨之。”諸位也可以想象到,其後母那種撒潑、刁蠻、無理取鬧的喧囂的樣子。

他的弟弟是後母生的,叫象,性情很傲,《說文》:“傲,倨也。”此壹“傲”字也把其弟的傲慢不遜、趾高氣揚的神情表露無遺。

舜就在這樣壹個家庭中過著日子,其父母以及其弟都不善待他,甚至要謀害他。《史記·五帝本紀》:“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及有小過,則受罪,順事父及後母與弟,日以篤謹,匪有解。”“舜父瞽叟頑,母囂,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舜年二十以孝聞。”

《史記》記錄傳說的兩件事就可以看到舜生活的艱難、險惡與至孝。當舜被四嶽推舉出來後,堯還把兩個女兒嫁給舜,並賜給舜倉庫、牛羊和許多財物。但是,舜之父母及弟還想陷害舜。

壹次,瞽叟又想殺害舜,就讓舜爬上高處去塗抹倉廩。瞽叟就在下面縱火焚燒倉廩,希望就此燒死自己的兒子。但是舜很機警,用兩個鬥笠護衛自己,且像鳥壹樣張開翅膀輕輕跳下,又逃離了火境,沒有被燒死。

後來,瞽叟又想殺害舜,讓舜去挖井。舜有防備之心,因此順便挖了壹個暗道,可以從旁邊的井口出去。舜挖井越來越深,瞽叟就和象壹起倒土來填井,想以此來活埋了舜。但是,舜又機警地從暗道逃出,脫離了險境。

瞽叟與象很高興,認為舜死定了,因此象說:“最先出這個主意的是我。”於是接下去的分家中,象要求分得舜的那張琴和兩個老婆,即堯的兩個女兒。他就住進了舜居住的地方,還操著那張琴。

沒有想到,舜突然回來了。象驚愕不已,裝模作樣地說:“我正思念您舜,好不憂愁!”舜卻說:“然,爾其庶矣!”是的,妳與我兄弟之間的友悌情誼可以說很深厚了!

《史記》:“舜復事瞽叟愛弟彌謹。於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舜達到了“至孝”的境界,那種胸懷的描寫很感人,當然也感動了堯,這也是選他為接班人的壹個重要依據。

這種“至孝”,又成就了壹種天地之間的孝的“感應”,出現了諸多動人的情景。因為舜的“至孝”,竟然獲得大象與鳥類對孝行的感應,於是在歷山耕耘時,大象來幫助他耕地,鳥兒幫助他耘田播種,孝行的感應竟然能達到如此地步。 歷山在哪裏?眾說紛紜。史稱禹舜建都於蒲阪,也即是在今天永濟市南。歷山是山名,也稱首雷山,就在今山西永濟市東南。但是也有傳說是山東濟南之南,即今天千佛山壹帶。還有河南、河北、浙江、安徽、湖南等省份都有歷山,大都附會為舜耕作的遺址。

舜在黃河邊制作陶器,制造的器物質量都很好。文中的“苦窳(yǔ)”是指粗劣不合格的意思,“不苦窳”就是質量好。他到雷澤打魚,雖遇到烈風雷雨也不會迷失方向。“雷澤”,是古澤名,又名雷水,在今永濟市南,或說即雷夏澤,在今山東菏澤市東北。

舜對父母至孝,“雖竭力盡瘁,而無怨懟之心”。這就是竭盡心力與勞苦,“瘁”就是勞苦的意思;然而沒有怨恨之心,“懟”(duì),怨恨的意思。帝堯聽聞到舜的至孝,“使總百揆”,使他總管國家大事。“揆”(kuí),就是管理的意思。帝堯還讓九個兒子侍奉他,並將女兒嫁給他;傳說中的娥皇、女英,就是堯的兩個女兒。帝堯,陶唐氏,名放勛,史稱唐堯。傳說他曾經設立官員掌管時令,制定歷?,在位九十八年。

舜為帝以後,依然盡孝,載著天子的旗幟去看望自己的親人瞽叟,盡兒子的孝,並且還封自己的弟弟象為諸侯。此可見地位變了,卻不記前怨,不念舊惡,依然竭盡孝悌之道。舜在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逝世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山,就是所說的零陵。這山就在今天湖南寧遠縣南。

《二十四孝》開始第壹篇安排虞舜的故事,很有深意:壹從時代上來說,具有久遠性,虞舜是“三皇五帝”時代的人物;“五帝”壹說,便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二是從人物的地位上說,具有權威性。三是從影響來說,具有廣泛性。四是綜合起來說,最有典範性。

再從《孝經》這壹角度看,回應了《開宗明義章第壹》裏孔子所說的“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舜,就是這樣的先王,有“至孝”的“至德要道”,也成了帝王們的壹個典範。當然這故事也回應了《感應章第十六》:“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從現代的角度去看,舍去故事中古人原始思維的壹些東西,而抽取其合理的內核,則有三點可說:壹,在種種不和睦的家庭中怎樣去行孝?那便是學會忍受、克制、寬容,用自己的真誠去感動家人。二,孝絕不是“愚孝”,舜的種種逃生的機警與智慧,就是“至孝”中的聰明之孝,而不是愚蠢之孝。三,古代選拔人才時,孝行也是壹個必要的條件,孝就是舜被選舉為堯的繼承人的壹個必要條件。這對今人又有何啟發?四,孝的層次是:孝--能孝--盡孝--非愚孝--至孝,舜讓大家看到了“至孝”的古代典範。

舜對家人禍心的不嫉恨,體現的是壹種“寬恕”、“隱忍”的精神,於是就有“忍人之所不能忍”,最終“成人之所不能成”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