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平潭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平潭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平潭怪石”中數量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是壹種類似於“牡丹花開”的球狀同心圓風化石蛋。石蛋內部和洋蔥相仿,都是壹層壹層的,剖面呈同心圓圈狀。

壹旦雙腳被淤泥吸住,就會很難拔出,而與此同時身體卻很容易失去平衡摔倒——這時候,倘若再遇到潮汐返潮,後果將不堪設想。

如果打算去看海,估計沒有幾個人會將“福建”列入行程計劃之內,更不用說是位於福建省沿海地區的平潭島了。事實上,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海島不僅是我國第五大島、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港口之壹,並且還是大陸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與臺灣新竹相距僅68海裏(約126公裏)。

從地理位置上看,平潭島左接福建海壇海峽,右臨臺灣海峽,四面環海,宛如鑲嵌在碧波上的壹顆明珠。整座島嶼南北長29公裏,東西寬19公裏,***由126個島嶼和702個礁巖組成,素有“千礁島嶼”之稱。又因其主島形似壹個漂浮在水面上的神壇,所以平潭島也被人們稱作“海壇島”。

罕見的海蝕地貌:

石蛋、石牡丹、石燭臺

雖說也有潔白柔軟的沙灘、蜿蜒曲折的美麗海岸線,但平潭島真正的精髓卻不在海,而在於大海與陸地交接處的那些巖石。

平潭島上的巖石千奇百怪,即使走遍世界也很難在別處看到。怪石靜臥海邊,有的如“海豚戲水”,跳躍騰空;有的又像“利鱷刺天”,銳不可當;更有“神龜登陸”,搖曳徐行……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在這類“象形石”中,最負盛名同時也最大氣磅礴的是“半洋石帆”和“海壇天神”。

半洋石帆(又稱“石牌洋”),位於平潭島蘇沃鎮看澳村西側500多米的海面上,遠遠望去是壹個圓盤狀的大礁石,托著壹高壹低的兩塊碑形海蝕柱,猶如壹艘揚起雙帆的大船正在乘風破浪地前進。其中東側的海蝕柱高達33米,西側的也有17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花崗巖風化海蝕柱。

在島嶼南面與半洋石帆相對應處,還有壹塊平臥著的,形似彌勒佛像的巨型灰白色花崗巖。這個“石彌勒”光頭凸肚,雙臂平直,耳喉俱全,身長330米,胸寬150米,頭寬35米,頭高31米,體型足足是四川樂山大佛的4倍。

除了上面這些大家夥,“平潭怪石”中數量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是壹種被稱作“牡丹花開”的球狀同心圓風化石蛋。石蛋內部和洋蔥相仿,都是壹層壹層的,剖面呈同心圓圈狀。有人曾經數過,這種石蛋分層最多的可達18圈之多,最少的也有三、五圈,而且每壹圈之間的距離都非常勻稱。

置身平潭島,各種海蝕崖、海蝕洞、海蝕穴、海蝕平臺、海蝕階地等海蝕地貌星羅棋布,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大有陶淵明筆下的“洋洋平潭,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載欣載矚”之感。而這種詩人眼中的人文勝景,在地質學家看來卻是壹場來自巖石與大海間的持久抗衡:有專家指出,平潭島上的巖層主要是花崗巖,花崗巖看似堅硬,其中卻有很多節理縫隙,海水順著節理透入後不斷沖蝕剝蝕,最終把巖石雕琢成了千奇百怪的造型。

石頭厝:

水墨畫、油畫般的石頭房子

除了用作觀賞,在素有“光長石頭不長草”之稱的平潭島,石頭還具有極高的實用性。其中最主要的用處便是修房築屋。

平潭島上多巖石,加上四面臨海,終年風大浪大,普通的建築材料根本不耐“折騰”。於是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島上豐富的花崗巖作為建築材料:他們先將石頭加工成大小不壹的方形石塊砌成房屋主體,石屋的屋頂呈“人”字形,不留風雨檐;然後再用拱形瓦片鋪蓋,並在上面壓上數不清的巨石以防大風掀瓦。

在平潭,只要有村落就有石頭厝(石頭房子)。千百年來,島上居民住在石頭厝裏,“清晨看日出,傍晚聽濤聲;可見農家耕作,可聽燕雀呢喃。”放眼望去,這些依山而建,傍海而居的石頭厝從地基到墻面,從門框到梁柱,再到圍墻和豬圈等,基本都是用花崗巖石料壘砌而成。甚至連村道巷子、取水的水井、村莊靠海的碼頭……也壹律都是巖石壘就的。

讓人眼前壹亮的是這些石頭厝的斑駁色彩。其中,島上流水至東庠壹帶的石頭厝多用火成巖建成,這種石頭石質堅硬,顏色青墨中略帶黑色,經過長時間的風吹雨淋,它們的顏色由青墨色慢慢變成了黑色,遠遠望去,恍如壹幅幅水墨畫。而位於平潭島最北端白勝村壹帶的石頭厝,則壹反這種淡雅水墨畫風格,形成壹種更熱烈、更具視覺沖擊力的油畫風格:鱗次櫛比的石頭房子渾身上下或紅、或黃、或白、或灰,冷暖色調相接,畫面明亮流暢,極富美感。

如果走近細看,可以發現平潭島的石頭房子主要有3種類型:四扇厝、竹篙厝,以及壹種專門用來作為官邸府第的石頭厝。其中,“四扇厝”是平潭石頭厝的主要類型,它類似於莆田的“四目廳”,通常是不出檐(屋檐不露頭)的或只出半檐。

據當地人介紹:四扇厝樣式以“單進四房”為主,左右四間房屋分布兩側;中為廳堂,也分前廳與後廳,後廳壹般用作廚房、雜物間、倉庫,或用於放置漁、農生產用具。

那麽,平潭島上的石頭厝究竟是什麽時候興起的呢?《平潭縣誌》記載,漢代以前,平潭的民居多是簡易的石漁竂,屋頂為“人”字形,板瓦蓋頂,壓瓦石,屋檐用瓦筒,以利於排水——這便是現在“石頭厝”的前身。到了唐宋時期,石頭厝發展為多間組合的平房排屋,每間寬2米多,深3米多,墻體留小孔,以利采光通風。從清代中葉開始,平潭島上結構完備的四扇厝終於出現……

討小海的人:

在潮汐的縫隙裏快速行走

對於攝影者來說,平潭島上的風景除了海蝕地貌和石頭厝之外,令人心動不已的還包括落日下的海灘、晚霞余暉,永不停息的海浪、廢棄的斑駁木船,以及戴著亮麗頭巾的清網、曬網、補網的美麗漁婦。

每天傍晚,當海面上傳來壹聲又壹聲由遠及近的馬達聲,剛剛還安詳靜謐的海灘便立馬喧鬧起來。早已等候在海灘上的婦女、孩子紛紛做好準備,只等船壹靠岸,他們便向自己的丈夫、父親奔去,分享收獲的喜悅。

船剛靠岸,家家戶戶便忙活開了:強壯的漢子們忙著推船、扛船、拉網;女人們則壹邊幫著清點大大小小的籃筐中活蹦亂跳的魚蝦,壹邊和早已等候在那裏的魚販們討價還價;而孩子們則在人群中鉆來鉆去,互相打鬧嬉笑。

古語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平潭人很懂得這個道理。和其他靠海吃飯的漁民壹樣,在平潭,除了那些駕駛大船遠海捕撈的漁民,還有壹些人依然在用最原始的方式近海捕魚,他們被稱為“討小海的人”。

所謂“討小海”,就是在大海潮汐間隙,帶上特制工具到淺海灘塗上進行魚蝦捕撈。由於灘塗上縱橫著許多齊腰深的海溝,所以每壹個討小海的漁民事先都必須得穿上壹種特制的橡膠防水褲。下水後,漁民便根據各自的經驗設置圍網,並在圍網下端安放網籠。壹切準備停當,接下來便是漫長的等待了:漲潮時魚蝦會遊到近海,進到圍網裏,退潮時海水下降,圍網內的魚蝦便被困住無處可走,為了尋找出口,它們慌不擇路闖進網籠,成為“甕中之鱉”。

“討小海”看似簡單,其實還有些風險。由於網籠放置區域是在灘塗腹地,飽受海水浸漬,沒膝深的厚厚淤泥會使行走變得十分困難,壹不註意,雙腳便會被淤泥吸住很難拔出,與此同時,身體也很容易失去平衡摔倒——倘若此時再遇到潮汐返潮,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討海時,無論下海置網還是收獲魚蝦都必須加快速度,爭取時間盡快出海。

潮起潮落,雕刻刀壹樣的海風和海浪,不僅為世人精心雕琢出了壹個海上仙山般的平潭島,並“點石成金”,給予了平潭人建造彩色“石頭城堡”的智慧和靈感,而且還在朦朧夢幻的落日余暉裏,讓潮水給討海的人們帶來了希望和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