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蘇州遊:佛學與心理學的碰撞

蘇州遊:佛學與心理學的碰撞

壹見鐘情是緣分,壹段旅程始於哪裏,原來也是隨緣的。

2017年11月,北方的初冬,天氣還不算冷。 在壹年差不多又到頭的時候,來了壹段小小的旅程。

由戒幢佛學研究所主辦的第七屆戒幢論壇在蘇州召開,得知這壹消息,沒有猶豫,沒有糾結,馬上報名,跟隨無意識或直覺,讓我省卻很多時間和心力。

蘇州之行,西園寺幾日小住,聆聽諸位法師與心理學前輩的對話,寒山寺法堂靜心抄經,第壹次感受旅行的意義,與以往別有不同。

放慢腳步的旅行,原來會與心更近。

第壹次零距離與寺院接觸,吃住學,較之以往走馬觀花式的旅遊,這應該算是深度遊,我心裏既好奇又忐忑,心裏做著過幾天清苦生活的心理準備。

乘高鐵到蘇州站下車,坐地鐵2號線到石路,再坐公交到西園東站下,步行到西園寺大概300來米。剛下了公交,壹擡頭看見兩個年輕和尚走過來,我走上前請問,西園寺怎麽走?其中壹個人問我做什麽?我說是來參加論壇會議,他讓我跟著走。正合我意。

倆和尚穿著青布長衫,壹個背著雙肩包,壹個斜挎著灰布兜,莫非是化緣包包?我默默跟在他倆身後,心裏禁不住想壹個問題,人為什麽出家?

當年弘壹法師拋妻別子,決然出家,給妻子的信寫到:放棄妳,非我薄情。看破紅塵也好,弘法救國也罷,他絕不是逃避,他的精神追求非現實所能滿足,宗教是唯壹的選擇。

無論出家不出家,能聽見自己內心的召喚,能做想做的事情,追尋“內心安定,俯仰無愧”的心境,是壹種幸福感吧。

我被從壹個小門引進寺院,很快有身穿灰色大馬甲女義工迎上來,幫我拉皮箱,走過不平的石頭路,引領我報名簽字,甚至提著皮箱上樓梯,我倆手空空跟在後面,素昧平生我實在過意不去麻煩人家,我想自己拿箱子,但抗不過義工的熱情,沒拿到。

義工帶我進入指定的房間,幹凈的衛生間,有熱水,六個床位,上下鋪,幹凈的白色被子床單,完全沒有味道。與我想像的大不同,我壹直想像住宿是平房,會很簡陋,還特意買了隔臟床單。看來我多慮了。

5:30吃晚飯,壹溜的自助餐,水果,很豐盛。又壹次超乎了我的想象。對於喜歡素食的我,除了沒有肉,感覺和四星酒店自助餐有壹拼。

吃完飯把盤子送到指定的地方,看見有義工摘菜,洗碗,四個大盆,流水作業,我默默註視了她們壹會兒,體會到那是壹種不同於給別人打工的心甘情願的付出。

參會的人很多,隨處可見穿馬甲的義工,露出溫暖的微笑,有序安排吃飯和退場,有任何問題,都能得到細致和耐心的解答。

初到西園寺,感受著被熱情和溫暖包圍的舒服,有點受寵若驚了。

每天豐盛的飯菜水果,把肚子填的滿滿的,才來2天,就感覺身體笨重起來。本來是想到寺院體驗清苦生活,洗滌下心靈,結果終日飽食,高枕無憂,我甚至懷疑自己是在寺院裏還是賓館裏。

第壹晚沒能睡的踏實,近淩晨,被壹陣有規律的聲音吵醒,鐺鐺鐺,清脆的聲音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在寂靜的淩晨顯得而異常刺耳,我心驚肉跳起來,時間和空間仿佛都很遙遠,壹時不知身在何處。慢慢從睡夢中回到現實,我才意識到應該是打更的聲音。

寺院每天有晨鐘暮鼓。那天早晨我起來去大雄寶殿上6點的早課,壹個和尚不停歇大概敲了十分鐘鼓,鼓聲很大,感覺莊嚴肅穆。我跟隨眾人雙手合十,跟著繞圈走,跪拜,唱經,領唱的聲音渾厚有力,非常有力量感。

上早課的我凍得瑟瑟發抖,好容易熬到結束,這才體會到壹點苦行僧的感覺。

晚上8點鐘,鐘樓傳出鼓聲和有韻律的唱經聲,暗夜裏,獨特的聲音,更顯寺院的清凈。

每天規律的上課睡覺吃飯,我總覺得有些不安,學習心理學也上了很多課,感覺如此不同。走在路上,我禁不住想壹個問題,為什麽可以白吃白喝?我知道,出了這個大門,幹任何事,少壹分錢都不行。或許我該做些什麽。

第二天晚上,我沒有吃飯,給自己空空肚子吧。大家都去吃飯了,路上很冷清,但我壹個人不覺孤單。夜有點涼,我裹緊了衣服,心裏既寧靜,又有疑惑。

晚上7點在大覺堂有禪修,我早早到了,坐定等待。壹個和尚邁著淡定的步伐走進來,帶領大家做正念。這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我沒有盤腿的功夫,不時調整姿勢。在這清凈之地,越顯得各種雜念紛飛,好不容易熬到結束,大家雙手合十恭送老師離開。

西園寺在普仁大和尚的努力下,經過十年的擴建修繕,才得以發展完善。

寺院不是很大,羅漢堂的500個羅漢形態各異,臨走那天早晨我又去了壹次,按照指定方法,請了壹張羅漢卡,“酸甜苦辣有滋味,雪後梅花分外香”,留作紀念,也是心念。

寺廟裏有壹個池塘,據說存活著壹只400年斑黿,應該看不到的,真假不得而知。

戒幢佛學研究所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18-40歲有意出家的男僧眾和男眾居士,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很正規。圖書館的藏書很多,很安靜。學生教室裏,深紅色木質課桌看起來很厚重,透著壹股濃濃的學術氣息。非常清靜的學習和修行之地。

濟群法師寫了很多佛教小冊子,佛教的許多觀念道理,通俗易懂,可以免費取閱,也可以參加各地的菩提書院,讀書。臨走我貪心地請了好幾本小冊子。西園寺墻壁上,也有很多文字,壹邊走壹邊讀,簡單而富有哲理的話,不經意撞擊著心靈。

那天農歷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日,寺廟有大型燒香活動。大雄寶殿前聚集了很多善男信女,地上擺著各種水果等吃的。人們壹分成壹堆堆,對著地上的吃的念念有詞。大部分是穿著花棉襖的老年婦女,農村打扮,幾個人聚在壹起,圍著地上的吃的,很熟練地念經,壹看就是寺廟的常客。

寺院的墻上寫著各種弘法活動,八關齋戒,放生,念佛***修,靜修營等等。包括菩提書院的學佛沙龍。

讓我眼前壹亮的是,觀世音心理疏導熱線,咨詢師主要是研究所的法師和居士,運用佛法和心理學的方法,為陷入痛苦的求助者提供傾聽和陪伴的幫助,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積極面對生活。

除了活動時濃濃的香火氣,西園寺大部分時候很清靜。論壇結束後,大部分人離去,我多住了兩天,心靜下來,才慢慢體會到寺院,給我的感覺,是壹種貼近大眾的佛學氣息。

臨別西園寺,帶著壹份感恩心,把房間打掃幹凈,被單拆下疊好放到指定的地方,去大雄寶殿供養壹點心意,中意的菩提手串戴上,撿壹片飄落在地上的紅葉,夾在書中。還會再來。

我喜歡看貓,跟著貓抓拍,卻不敢親近貓。我怕狗,也喜歡抓拍狗,更不敢親近狗。我自嘲自己是葉公好龍。

這次沒少遇見貓,同伴極愛貓,隨身帶著貓糧,走到哪餵哪,我則是走到哪拍哪。

沒吃晚飯那天,回到宿舍,三個女人聊天,忽然間發現壹只貓咪臥在下鋪,很舒服的像在午休,我們倒仿佛打擾了它,三個膽小鬼不知所措,叫它走吧走吧,它懶洋洋地眨了眨眼,挪了下腦袋,無視任何人,繼續安詳地臥著,壹副在自己家不見外的樣子。

最後叫來壹位男士把貓請走了,貓飛身躍下,消失了。

每個房間從外面不能鎖,可能是門不嚴,貓趁機溜進來了。寺院的貓,大概多少也沾點佛氣,從來見都是淡定的樣子。

想起我有壹年多沒見的叫閏土的貓,這次開門壹見,它大大的眼睛充滿了戒備和防禦,壹晚上和我保持著距離。第二天壹早,我壹走出臥室,閏土就沾我腿上了,還發出“呼呼”的聲音。我不懂貓,不知道它怎麽了,還有點小害怕。過會兒,才感覺到它是在親近我。

偌大的家,它悄無聲息地走來走去,常常不知蹤影,卻在不經意發現它從身邊走過。晚上早早臥進窩裏瞇著,像壹個孤獨的老人無聊地熬到晚上,早早就困了。有時看見它在關著的房間門口,靜靜地蹲著,似乎好脾氣地不忍打擾主人睡懶覺。它優雅卻落寞的身影,讓我不由得投射自己內心的孤獨。

家養的貓衣食無憂,但它的世界只有房子,只有家人,只有等待,它見到陌生人會露出戒備的眼神,它過著錦衣玉食般的日子,卻很寂寞。外面的貓得自己覓食,或等待被餵,它的世界很大,在河邊看小魚,在草叢裏曬太陽,甚至無法無天地溜進女生宿舍,它的眼睛淡定悠閑,來去自由不缺同伴嬉戲,過著閑雲野鶴般的日子。

像極了不同的人生狀態。

1.逛老街

這次去了兩個老街,壹個平江老街,壹個山塘街。都是老房子,小吃店,小橋流水,山塘街的街道更寬壹些。站在石橋上看,狹窄的河上,壹只木船緩緩經過,兩岸高低錯落的老房子,斑駁的白色墻皮,零星的紅燈籠,時光仿佛倒流,江南的水鄉就在眼前。

窗戶外面掛著幾件衣服,透過窗戶,隱約可見裏面的擁擠,破舊,房子下方有壹個像是排水的管子,難道下水都流到河裏去了?

在山塘街,在壹個賣吃的攤位前,買了5塊錢的名叫茨菇的東西,吃到嘴裏,壹股原味薯片的味道。壹種肉色的大卷,引起我的好奇心,問老板,原來這是炸幹了的肉皮,吃的時候用水泡。

發現壹家賣菜的,看見了叫茨菇的東西,外形像蒜壹樣,實際上和土豆差不多。壹個老太太在挑揀,我彎下腰,保持和她壹樣的高度,問她怎麽吃?她告訴我,每天都會買,和老伴倆人,晚上和蒜炒著吃。

我喜歡和不認識的當地人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習俗,學習新的知識,這種充滿生活氣息的旅行經歷,才算有趣。

2.爬靈巖山

第二天,原打算去甪直古鎮,後來覺得距離有些遠,有同伴趕火車怕來不及,於是改為去木瀆古鎮,順便爬靈巖山。交通很方便,坐1號線到終點站木瀆,再打個人力三輪,兩人十元,總***花不到壹個來小時就到了。

靈巖山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館娃宮的舊址,也是越國獻西施的地方。現今尚存吳王遺跡和古跡有:吳王井、梳妝臺、玩花池等。

靈巖山海拔不高,四個人走走歇歇,壹個來小時爬到頂。風景比較簡單秀麗,特別適合周末放松。

下山更快,下來直接走進古鎮,看起來比較新。午飯去吃據說很有名的烏米飯,黑色的粥,黑色的米,都是5元,端上來才發現特別小,不夠飽,又要了壹碗,配菜有泡菜,雞爪,黑黑的豬手。花錢倒不多,就算是嘗過了,填飽肚子了,下次遇見烏米飯可以直接路過。

3.逛最美書店

下壹站我已經想好了,從古鎮出來坐1號線,不到壹個小時,到星海廣場下,去蘇州最美書店。地鐵空蕩蕩的沒幾個人,簡直太舒服了。

真是美,壹進門就驚呆了,這分明是奇幻世界嘛。紫色的,藍色的,紅色的,像霓虹燈壹樣變換的垂簾,用手輕輕撥開,走進壹個夢幻的書香世界,真是美輪美奐,讓我嘆為觀止。

特別想品嘗咖啡,但我擔心失眠,不喝點東西,似乎讀書的情調不夠,於是要了壹杯濃情巧克力,坐下來,享受讀書,享受精神世界的滿足。如果有時間,我很想呆壹整天。

這麽大面積這麽美,除了不打折的書,就是很貴的飲品,在這免費讀書對讀者很享受,但我不免困惑,書店的盈利問題。這是我經常疑惑的問題,不過,據說,咖啡店書店的老板玩的是情懷,其實別有財路。

4.遊寒山寺

雖然昨天爬山,逛古鎮,晚上累的腿肚子疼,今天還是決定步行去寒山寺,從西園寺廟走路大概半小時。

路過早點鋪,品嘗了蘇州的芝麻蔥油餅,豆花,味道清淡,簡單的早點,對付肚子,足夠了。

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使寒山寺名氣大增,為世人所熟知。所到之處的墻上,都是有關楓橋的詩句。

以前我遊寺廟壹向是馬馬虎虎,無心停留,但今天多壹分耐心,是因為我用了心去感受,所見。我也發現很多人等車,排隊,東張西望,焦躁不安,如果被別人插隊,為此吵壹架打壹架,不少見。其實有時候人並不是真的有多麽著急,只是無法忍受等待的感覺,慢的感覺。

不能安靜地和自己呆在壹起,是現代人浮躁的原因吧。

走進法堂,發現裏面有很多書,可以坐下來讀。我拿了壹本《強烈的正念》,坐下來準備讀壹讀。看見旁邊有人在抄經書,我也想試試。因為估計比較費時間,征求了同伴的意見。以前聽老師建議讀《六祖壇經》,我就挑了這本書,坐下來開始抄,字大筆細,很難寫快。

抄寫過程中,時而心靜如水,時而雜念紛飛,雖然不很理解經書的意思,但坐在寺廟裏抄經書,旁邊有熱騰騰的茶水,感覺自己不是遊客是主人,這樣的體驗,從沒有過。

此刻,我忽然間領悟到了旅行對我的意義,不是走馬觀花拍照,不是磕頭燒香,不是到此壹遊,而是專心做壹件與這個地方相符合的事情,好像自己本來就在這裏呆著,應該做的。

戒幢論壇旨在為當代著名佛教學者和心理學者提供交流平臺,本次論壇的主題是“佛教與心理學:生死學、正念”,采用主題講座與專家研討的方式進行。

佛教與心理學的相通之處都是在關註“心”,解決人們的心理問題。不同在於,心理學著重解決異常的心理問題,而佛教認為,只要還有貪嗔癡,就存在心理疾病的隱患,就是壹個煩惱的帶菌者。

貪,是對我和我認定的內容過分執著,是直接引發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的根源。嗔,是對非我的壹切所產生的隔閡、對立、不接納,乃至仇恨的心理。癡,是看不清自己和世界的真相,從而形成錯誤認知,對“我”和“我的”產生誤解,這是煩惱生起的根本。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時時覺察自己的貪嗔癡,但是佛教並不是讓我們壓抑情緒,而是學會智慧地觀照,即正念。

正念最初源於佛教禪修,是從坐禪、冥想、參悟等發展而來。指有意識的關註、覺察當下發生的壹切,對當下的壹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斷、分析、反應,只是單純地覺察它。後來,正念被卡巴金發展成為了壹種系統的心理療法,即正念療法。

佛教依據緣起的智慧考察生命現象,提出了三世論,認為生命是相似相續、不常不斷的。生命不僅包括了我們的現在,還有著生生不已的過去和未來。

佛教並不是悲觀消極的,它看重當下的努力,當下是銜接過去和未來的關鍵,也是改變我們命運的著力點。

所以,佛教其實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

對佛教的初識,與不同人不同事結緣,相遇和分開,隨緣自在。慢下來,聆聽內心的安靜。我覺得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