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北馬其頓旅遊景點介紹 北馬其頓著名景點

北馬其頓旅遊景點介紹 北馬其頓著名景點

歐洲旅遊:走進馬其頓首府斯科普裏(圖)

駛離尼什酒店(攝影:馮贛勇)

在馬其頓的觀光將分為兩部分內容,當日,首先在馬其頓首府斯科普裏觀賞重建於15世紀的瓦達河大橋,參觀傳統的大巴紮,以及同樣始建於15世紀的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St.Spas教堂、土耳其時期的Kara城堡、古驛站、亞歷山大大帝廣場及特蕾莎修女紀念碑、紀念館等著名景點。翌日,在前往下壹站阿爾巴尼亞的途中,在馬其頓奧赫裏德市,泛舟景色優美的湖泊,盡享奧赫裏德湖光山色的美景。

途中景色(攝影:馮贛勇)

在前往斯普利特途中,導遊沈陳煒將馬其頓及首府斯普利特進行了大體介紹。馬其頓***和國簡稱馬其頓,是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臨保加利亞,北臨塞爾維亞,西臨阿爾巴尼亞,南臨希臘。而古代馬其頓地區包括馬其頓***和國和希臘北部的中馬其頓、西馬其頓、東馬其頓-色雷斯。

斯科普裏古堡(攝影:馮贛勇)

對於古代馬其頓,希臘方面認為古馬其頓王國是古希臘人的壹支,古馬其頓王國屬於希臘 歷史 。馬其頓***和國方面則宣稱自己是馬其頓王國和馬其頓 社會 主義***和國的繼承者,因此堅持使用“馬其頓”這壹國名。

老城房舍(攝影:馮贛勇)

斯拉夫人7世紀遷居馬其頓地區,10世紀下半葉至1018年,薩莫伊洛建立了第壹個斯拉夫人的馬其頓國。14世紀開始,馬其頓地區長期處於拜占庭和土耳其統治之下。1912年第壹次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軍隊占領馬其頓地區。

老城行人(攝影:馮贛勇)

地理上屬於塞爾維亞的部分稱瓦爾達爾馬其頓,壹戰後瓦爾達爾馬其頓作為塞爾維亞的壹部分並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二戰後,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和國成立。原屬塞爾維亞的瓦爾達爾馬其頓成為南斯拉夫聯邦的組成單位之壹,稱馬其頓***和國。1991年11月20日,馬其頓宣布獨立。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和國”的暫用名加入聯合國。

街頭壁畫(攝影:馮贛勇)

為促進經濟發展,加快融入歐盟壹體化,馬其頓政府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稱為歐洲發展速度較快的國家之壹。在141個國家中綜合排名位列第36位,是歐洲表現最好的國家之壹。馬其頓不臨海,是個內陸國家。馬其頓的鄰居也不多,就4個:東鄰保加利亞,南鄰希臘,西鄰阿爾巴尼亞,北鄰塞爾維亞。馬其頓地形多為山地,瓦達河貫穿南北。

集市攤檔壹角(攝影:馮贛勇)

集市行人(攝影:馮贛勇)

斯科普裏是馬其頓***和國的首都,也是馬其頓最大的都市,馬其頓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壹居住在斯科普裏。斯科普裏也是馬其頓的政治、文化、經濟、學術的中心都市。斯科普裏在古羅馬時期的名稱是斯庫皮(Scupi)。

老城街景(攝影:馮贛勇)

馬其頓首府斯科普裏附近地區自大約公元前4000年以來就有人居住。在今日斯科普裏市中心的斯科普裏城堡附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集落遺跡。1世紀前夕,集落被羅馬人攻克,成為羅馬軍隊的野營地。

老城留影(攝影:孫濤)

在1912年巴爾幹戰爭期間,斯科普裏被塞爾維亞王國征服,第壹次世界大戰之後,斯科普裏成為新建國家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後成為南斯拉夫王國)的壹部分。

老城酒屋(攝影:馮贛勇)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斯科普裏被軸心國國家保加利亞王國軍隊占領。1944年,成為南斯拉夫 社會 主義聯邦***和國的加盟國馬其頓 社會 主義***和國的首都。斯科普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得到了急速的開發。但因1963年發生了地震,其發展壹時停滯。1991年,斯科普裏成為自南斯拉夫獨立的馬其頓首府。

集市壹角(攝影:馮贛勇)

來到斯科普裏,沈陳煒帶著大家首先進入老城中的古集市,從這裏穿街過巷前往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斯科普裏的古集市街就在馬其頓廣場附近,古集市直譯是“舊巴紮”,據稱這是歐洲第二大的具有土耳其風格的集市,而第壹大的則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

集市留影(攝影:王玨)

著傳統服飾的居民(攝影:馮贛勇)

舊巴紮是斯科普裏清真寺最集中的地區,這壹地區的建築多為典型的奧斯曼建築。清真寺宣禮塔和奧斯曼時期的街道也顯得相當和諧。

漫遊古城街巷(攝影:王玨)

舊城區的居民以信仰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和土耳其人居多,這裏隨處都可以看見的土耳其傳統服飾居民,還有阿爾巴尼亞人的小市場。

帕夏清真寺(攝影:馮贛勇)

沈陳煒帶著團隊來到了位於山坡上建於1492年的斯塔法·帕夏清真寺。只見高高的宣禮塔異常醒目。清真寺的庭院很潔凈。該清真寺由穆斯塔法帕夏出資修建,他是巴耶濟德二世和塞利姆壹世治世時是奧斯曼帝國傑出的政治人物。遵照壹段時間的禮節,團友們脫鞋後進入清真寺,觀賞了莊嚴肅穆的清真寺。寬敞的大廳,豪華的穹頂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真寺內(攝影:馮贛勇)

斯科普裏除了清真寺還有基督教堂和修道院,離開斯塔法·帕夏清真寺來到St.Spas教堂,走進教堂不大的庭院中發現,這裏更像是欣賞壹個藝術寶庫。建於1826年的這座教堂,於1970年被宣布為國家 歷史 地標。庭院中有壹座石棺十分引人註目。

教堂內石棺(攝影:王玨)

教堂建於地下,因為在土耳其統治時代,教堂不允許建得比清真寺高。這裏引以為傲的是壹個10米寬6米高的聖像間壁,雕刻全部用核桃木制作,非常精美,由19世紀早期技藝精湛的藝術家Frckovski和Filipvoski兄弟雕刻而成。教堂的庭院通向Goce Delcev墓和博物館。Goce Delcev是馬其頓國內革命組織IMRO的領導人,也是壹位民族英雄,1903年被土耳其人殺害。

古堡碉樓(攝影:馮贛勇)

從教堂出來前往亞歷山大大帝廣場時剛好經過道路壹側的卡拉古城堡。卡拉城堡是古羅馬時期的建築,位於瓦達河左岸,建於公元6世紀初,從城堡上可以俯覽整個斯科普裏市。沈陳煒介紹說,卡拉城堡裏面的大石塊是公園4世紀的,外圍墻是公園11世紀的,那時的馬其頓是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由於時間所限,沒有登上城堡壹觀。

古驛站壹角(攝影:馮贛勇)

老城中最後參觀的是古代驛站 Ancient Posthouse,自古以來,斯科普裏就是巴爾幹半島連接愛琴海和亞得裏亞海的重要交通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和商業地位。因此這裏的驛站在當時十分發達。

新老城交相輝映(攝影:馮贛勇)

走進斯科普裏的古驛站,乍壹看與中國的別無二致,寬敞的庭院中松柏參天,用於栓置馬匹,石砌的花圃中各色花朵開放得鮮艷卻不紮眼。

街頭留影(攝影:馮贛勇)

整個驛站是個四合院似的兩層結構,樓下是餐廳,樓上是客房,如今這裏已經成為壹家餐廳所在地,遠沒有了當年商隊進出、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

瓦達河上的橋梁(攝影:馮贛勇)

位於亞歷山大大帝廣場前面的瓦達河著名石橋,是斯科普裏的標誌。該石橋由查士丁尼大帝興建於1451年的拜占庭帝國時期,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當時還是現在,都是用來連接斯科普裏的老城與新城的必經之橋。

石橋頭博物館(攝影:馮贛勇)

團隊結束了老城區的觀光來到河邊,從橋上走過去就進入了斯科普裏新城區廣場。站在石橋上放眼望去,能看到周邊還有壹系列建築,歌劇院、博物館等均分布在這壹帶,現代化的建築群展現了新城的風貌。

河上雕塑(攝影:馮贛勇)

橋下的瓦爾達爾河是斯科普裏的母親河。瓦爾達爾河是巴爾幹半島南部河流。源於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邊境的薩爾山東坡,先北流經馬其頓北部,後折向東南,經斯科普裏、鐵托韋萊斯,入希臘國境南流註入愛琴海薩洛尼卡灣。全長420公裏,大部分在馬其頓境內。

馬其頓廣場(攝影:馮贛勇)

瓦爾達爾河上有幾座橋梁,其中5座全部在馬其頓首都斯科普裏。石橋有十二個半圓拱門,長兩百多米。瓦爾達爾河畔廣場的兩側,同樣擺滿了人物雕像,從古代的查士丁尼壹世到近代的國家獨立的倡導者和行動者,沿河而立。

廣場合影(攝影:馮贛勇)

過了橋來到斯科普裏的亞歷山大大帝廣場。這裏過去叫鐵托廣場,現在又叫馬其頓廣場,是馬其頓***和國最大的廣場。亞歷山大大帝廣場的噴泉很漂亮。中間這個最大的“馬上的鬥士”是就是古羅馬亞歷山大大帝銅像,基座周圍由8名武士及四頭猛獅護衛。武士的外圍是音樂噴泉,怒獅雕像列在四周。

廣場雕像(攝影:馮贛勇)

底座的武士是拿著長矛的士兵,呈當年著名“馬其頓方陣”的樣子,亞歷山大大帝就是靠這個方陣,統壹希臘,征服歐亞大陸。馬其頓帝國曾經橫掃波斯、踏平埃及,是古羅馬帝國時期第壹大帝國,亞歷山大大帝是馬其頓最著名的 歷史 人物。

母孕雕像(攝影:馮贛勇)

在亞歷山大大帝廣場還有很多雕塑,雕像人物均極為傳神。其中噴泉處有壹組母親從懷孕到養 育兒 女的雕塑,這座雕塑刻畫的人物栩栩如生,十分動人。此外還有著名的船夫紀念碑群雕也吸引了眾多遊人的眼球。

船夫紀念碑(攝影:馮贛勇)

全稱為“Thessaloniki船夫紀念碑”,修建於2011年。Thessaloniki是希臘北邊的壹個城市,奧斯曼土耳其西進時,當地的老百姓積極反對奧圖曼帝國占領馬其頓。這座雕像用以紀念當年的這段 歷史 ,並用船夫來表示當妳出海之後,便可將每日的生活拋諸腦後,擁有無限的自由。

特雷莎修女紀念館(攝影:馮贛勇)

穿過廣場最後來到特蕾莎修女紀念碑、紀念館。特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出生在馬其頓的斯科普裏,主要業績是為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因其壹生致力於消除貧困,於197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她是馬其頓人的驕傲,更是斯科普裏人的驕傲。2003年10月被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單Beatification,特蕾莎修女的名稱也因此變為真福特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

修女紀念碑(攝影:馮贛勇)

凱旋門(攝影:馮贛勇)

斯科普裏凱旋門是馬其頓獨立20周年紀念的標誌(馬其頓於1991年獨立),在2012年1月正式完工啟用。凱旋門高21米。由馬其頓雕塑家Valentina Stephanovska設計,他同時也是亞歷山大騎馬雕像的設計者。

凱旋門留影(攝影:王玨)

凱旋門上有壹個可以俯瞰全城的觀景臺,這是繼羅馬尼亞有凱旋門之後又壹國家擁有凱旋門。 站在觀景臺上,馬其頓首府斯科普裏的城市風貌盡收眼底。

奧赫裏德壹角(攝影:馮贛勇)

湖光山色(攝影:馮贛勇)

馬其頓的美中之最當屬奧赫裏德湖。奧赫裏德湖是巴爾幹半島第二大天然湖,也是最深的湖(最深處304米)。它位於阿爾巴尼亞與南斯拉夫聯盟邊境,有三分之壹在阿爾巴尼亞境內,三分之二在南斯拉夫聯盟境內。湖長30千米,寬12千米,面積365平方千米,海拔695米,是壹個山頂湖,湖岸陡峭。

碧波蕩漾(攝影:馮贛勇)

奧赫裏德湖水源主要來自山泉,因而它可以說是歐洲少見的未受汙染的淡水湖。奧赫裏德湖四面環山,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如鏡,呈深藍色,山光水色,風景秀麗。在奧赫裏德湖的東側,相隔壹座大山,還有壹個湖叫普雷斯帕湖,它也是由周圍的山泉匯集而成的湖泊,它與奧赫裏德湖之間有溶洞相通,因此人們常稱它們為姊妹湖。

湖上泛舟(攝影:馮贛勇)

乘船泛舟湖上,只見奧赫裏德湖面如鏡。據奧赫裏德生物水文研究院對湖內生物所做的大量研究結果表明,湖內現存生物同5000萬年前第三紀的生物幾乎壹樣。湖中的海綿及壹些魚類是歐亞大陸在冰河期前最後殘余的水生生物之壹,它們的形狀與現存化石的形狀幾乎沒有什麽差異。

湖上觀景(攝影:馮贛勇)

湖上留影(攝影:孫濤)

毫無疑問,奧赫裏德湖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遺產,與此同時,整個奧赫裏德市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看到奧赫裏德湖不禁感嘆:真是壹個值得久住的好地方!如果妳仔細觀察會發現,馬其頓的奧赫裏德湖的水是幽藍色,湖面比較靈動。奧赫裏德湖的靈動感展現在水的顏色多變,以及水中倒影的層次豐富。

返回碼頭(攝影:馮贛勇)

奧赫裏德湖由於湖景秀麗,地中海氣候宜人,奧赫裏德湖畔的兩座城市--阿爾巴尼亞的波格拉德茨和南斯拉夫的奧赫裏德,均成為國際 旅遊 和療養的勝地。這裏還有 歷史 博物館、藝術陳列館和藝術學校。在這裏每年都要舉行“奧赫裏德之夏節”和“巴爾幹節”,節日期間演出精彩的民間舞蹈、音樂等。結束了馬其頓奧赫裏德湖的觀光,團隊驅車前往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繼續巴爾幹之旅。(圖文:馮贛勇)

走進北馬其頓奧赫裏_

奧赫裏德(Ohrid)是北馬其頓第七大城市,位於斯科普裏西南,雷森與比托拉以西,靠近阿爾巴尼亞邊境。奧赫裏德城位於奧赫裏德湖(Lake Ohrid)湖畔,是歐洲最古老的人類住區之壹。它主要建於7世紀和19世紀之間,城市裏有中世紀教堂、修道院、壁畫、城堡和塔樓等眾多古建築。奧赫裏德湖(Lake Ohrid)是壹處極佳的自然景觀,為許多第三紀淡水動植物的特有物種提供了庇護所。

奧赫裏德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壹。古希臘時,這裏深受希臘文化的影響。古羅馬帝國時,奧赫裏德屬於古羅馬的壹部分。公元4世紀東西羅馬分裂,奧赫裏德地區成為東羅馬帝國的壹部分。從公元6世紀起,大批南部的斯拉夫人湧入巴爾幹半島,其中壹支定居在今天的北馬其頓,另有壹支定居在今保加利亞境內。公元867年,保加利亞人征服了奧赫裏德。990年至1015年,保加利亞帝國首都移至奧赫裏德,奧赫裏德成為整個巴爾幹地區的宗教和文化中心。14世紀末,奧赫裏德城市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征服,直到1912年脫離土耳其人的統治。1991年,北馬其頓成為獨立國家,奧赫裏德成為北馬其頓的壹個重要城市。

奧赫裏德是壹座景色秀麗、氣候宜人的古城。城市裏有中世紀教堂、修道院、壁畫、城堡和塔樓等眾多古建築,被譽為 “巴爾幹的明珠”。奧赫裏德也是奧赫裏德區的行政中心。奧赫裏德這座 歷史 城市以其眾多的 歷史 遺址吸引著 旅遊 者的目光。過去奧赫裏德市有360座教堂,保存至今的只有23座,拜占庭時代的建築顯示了這座城市幾百年間的輝煌,因而得名“巴爾幹的耶路撒冷”。

奧赫裏德的建築代表了歐洲這壹地區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代城市建築群。迄今為止,在奧赫裏德老城區的考古發掘中,已經發現了7座長方形會堂。大量考古遺址也豐富了城市核心區的結構,重點是早期的基督教大教堂,這些教堂以馬賽克地板聞名。

聖索菲亞教堂(Church of St. Sophia)位於北馬其頓奧赫裏德老城區,毗鄰奧赫裏德湖,是奧赫裏德最大的教堂,也是教區的主教教堂。聖索菲亞教堂建於11世紀,教堂由數根羅馬式圓柱支撐,以精致的拜占庭式壁畫而著稱。聖索菲亞教堂融合了羅馬式與拜占庭式的建築風格。從11世紀到18世紀壹直是北馬其頓整個地區的教堂,教堂的主要部分建造於11世紀,在14世紀的時候外部增建了部分建築。聖索菲亞教堂內部的壁畫源於11世紀至13世紀,是當時拜占庭繪畫的最傑出代表,是這個國家的藝術佳作和文化瑰寶。這些壁畫向人們述說著早已逝去的那個時代的故事。這座教堂為北馬其頓最重要的 歷史 遺跡,代表著中世紀的建築和藝術。

塞繆爾要塞(Samuel Fortress)位於北馬其頓城市奧赫裏德(Ohrid)老城區的北側,建於公元976年至1014年,是北馬其頓現存最大的中世紀城堡遺址之壹。在奧赫裏德作為保加利亞帝國首都的時期,要塞得到全面擴建,要塞占據整個奧赫裏德山頂,四周築有塔樓和長達3公裏的堅固城墻,***有上、下、北3個城門,現僅存上城門。塞繆爾要塞是北馬其頓現存的中世紀最大的城堡遺址之壹。

卡尼奧聖約翰教堂(Church of St. John at Kaneo)位於北馬其頓奧赫裏德,教堂建在奧赫裏德湖邊的懸崖之上。卡尼奧聖約翰教堂建於13世紀,據說是紀念基督使徒和神學家約翰(John the Theologian)而建。這座炫目的教堂矗立在奧赫裏德湖畔的峭壁上,巍然高聳,淩空獨立,有壹種莊嚴與凝重之感。教堂倒映在湛藍的奧赫裏德湖水中,湖光山色,景色幽雅。中世紀以來,修道士們喜歡在這裏做靈修。教堂隱約倒映在湛藍的湖水中,湖光山色,景色幽雅。通往教堂之路也很獨特,沿著湖邊壹直往太陽西下的方向走,教堂就在壹條長長的木棧道的盡頭。

奧赫裏德湖(Ohrid Lake)位於北馬其頓***和國西南和阿爾巴尼亞邊境,是巴爾幹半島第二大湖,是歐洲最古老的湖泊之壹,面積約365平方千米,長35千米,寬15千米,最深處超過300米。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如鏡,呈深藍色,山光水色,風景秀麗。奧赫裏德湖是巴爾幹半島最深的湖泊,湖底最深處達到驚人的288米。全湖面積的三分之二屬於馬其頓,其余部分屬於阿爾巴尼亞。沿湖的萬家燈火和歐式建築映照在湖中,光影交織,如夢似幻,如同再造了另壹個奇妙的水上世界。奧赫裏德也被人稱為“陽光之城”,在這片陽光與水的天堂,湖水總是呈現壹種無以言喻的深邃湛藍,湖波瀲灩,透徹如鏡。

奧赫裏德湖為許多第三紀特有的和殘留的淡水動植物物種提供了庇護。奧赫裏德湖是壹個深而古老的構造成因湖泊,已經持續存在了大約200萬至300萬年。湖中有200多種特有的動植物,包括藻類、渦蟲、蝸牛、甲殼類動物和17種特有魚類(包括兩種鱒魚)。沿岸還有豐富的鳥類。

奧赫裏德是歐洲最古老的人類居住區之壹。奧赫裏德是保存最完好的完整建築群之壹,包括青銅時代至中世紀的考古遺跡,奧赫裏德擁有7世紀至19世紀堪稱典範的宗教建築,以及展示18世紀和19世紀鄉土建築的城市結構。它們都具有真正的 歷史 、建築、文化和藝術價值。這裏的宗教建築、壁畫和聖像,***同見證了這個地區幾個世紀以來作為壹個宗教和文化中心的重要性。

197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80年和2019年擴展,奧赫裏_地區自然和文化遺產(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Ohrid region)作為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遺產名錄》。

孫克勤撰文和攝影

歐洲窮國之“北馬其頓”現狀,帶妳看看真實的北馬其頓

1,北馬其頓是壹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南歐內陸國,面積25713平方千米,人口208萬,全國***設85個地方行政區。

2,斯科普裏是北馬其頓首都和最大都市,瓦爾達爾河穿城而過,河北岸是舊城區,南岸是新城區、有眾多的現代建築,也是該市的市中心。

3,馬其頓的官方語言是馬其頓語,屬於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南斯拉夫語支的東分支,是主體民族馬其頓人的通用語,該民族屬於歐羅巴人種巴爾幹類型。

4,北馬其頓醫療實行全民保險制度,跟我們的醫保有點類似,當地只要有全民保險,不管在全國任何壹家醫院都可以直接用,壹般門診報銷80%,住院根據收入而定,75%起步,最高可全額報銷,當地住院免費提供壹日三餐,有專門的護工。

5,北馬其頓總人口的三分之壹居住在首都斯科普裏,該城曾在1963年遭遇大地震,80%的城區被毀,如今的城區是由日本人丹下健三規劃設計的。另外有座斯科普裏機場,是該國兩座機場之壹,另壹座是奧赫裏德國際機場。

6,北馬其頓傳統的定親婚俗,不需要彩禮,但鮮花和巧克力是必不可少的,數量必須是單數,在當地送單數,表示喜慶,送雙數花通常用於葬禮。傳統的婚禮要連續舉行三天。

7,北馬其頓目前是北約成員國,沒有加入歐盟和歐元區,當地使用的貨幣是第納爾,1馬其頓第納爾=0.124337人民幣。

8,北馬其頓人均收入普遍不高,全國大部分人月收入在1680元到3690元人民幣之間,該國富裕階層主要集中在首都斯科普裏,該城也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地方,普遍超過3100元人民幣,如果在其他城市壹般很難達到。

9,北馬其頓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極端最高氣溫達40 、最低氣溫達-30 ,境內山地較多,東鄰保加利亞***和國,南界希臘***和國,西接阿爾巴尼亞***和國,北傍塞爾維亞***和國。

10,北馬其頓高速公路不收費,也不限速,靠右行駛,但開車必須開燈,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另外我國駕照可以在當地使用六個月。

11,北馬其頓壹年中的假期蠻多的,大大小小的節假日加起來有40多天,都是帶薪休假,如果節假日趕上星期六或者星期天,那就必須往後在多加壹天假期,當地人認為,節假日是節假日,不能和周六周日混為壹談。

12,奧赫裏德是北馬其頓第七大城市,建於公元前二世紀,市內多古建築與名勝古跡。該城雖然不大,但教堂挺多,數量曾壹度達到365座,目前該城與和它重名的奧赫裏德湖壹起被列入世界遺產,其中奧赫裏德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壹。

13,北馬其頓實行高中以下免費教育,該國公立學校數量不是很多,大多數為私立,價格較昂貴,很多公立學校資金不足,基礎設施壹般,當地有很多校車是我國援助的。

14,比托拉始建於公元7世紀,是北馬其頓第二大城市,距首都斯科普裏169公裏遠。該城經濟發展高於北馬其頓平均水平,北馬其頓很多中大型企業均將公司總部設立在該市。

15,北馬其頓的南部城市卡拉哈有條街道,叫靚星大道,該街道全部是用特殊玻璃制成的,非常明亮,表面看似光滑,但走在上面壹點也不滑,非常神奇。

16,北馬其頓河流眾多,但多為小河流,其中瓦爾達爾河流域占其國土大部分,礦產資源種類比較豐富,有煤、鐵、鉛、鋅、銅、鎳等。

17,北馬其頓人壹周上5天班,壹天7個小時,加班在該國是不可能的,壹般商家禮拜六上午營業,下午和禮拜天都休息。北馬其頓人喜歡到餐館、酒吧、咖啡廳過夜生活,周末通常要 娛樂 到很晚才休息。

18,泰托沃是北馬其頓西北部城市,是該國工業之城,工業有毛紡織、皮革、煙草加工等。市郊有鉻的開采和冶煉。

19,北馬其頓的超市特別多,有大有小,幾乎走幾步就壹個,因為當地輕工業不發達,超市裏的玩具、日用品、部分食品都需要進口,其中有很多來自我國義烏。當地的產的飲料、土豆壹類的很便宜,土豆才6毛多人民幣壹斤,壹大瓶飲料1.5人民幣。但進口的東西價格就貴了。

20,北馬其頓的經濟主要依靠礦石開采、冶金、化工、電力、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主要貿易夥伴為德國、英國、希臘等。

21,北馬其頓的房價近幾年壹直相對穩定,沒什麽大起大落,但各個城市之間的價格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大城市遠遠高於小城市,以首都斯科普裏為例,今年房價折合人民幣壹平在7100元到9200元之間。

22,北馬其頓從1996年開始參加奧運會,截止目前還未取得過奧運獎牌。

23,北馬其頓境內除了文物古跡就是教堂,有的文物古跡經過歲月的洗禮,已經成了遺址,比較出名的景點有普雷斯帕湖、卡列城堡、St.Spas教堂等。

24,北馬其頓雖然不是很富裕,但當地人普遍悠然自得,沒有存錢的概念,有錢就花,沒錢刷信用卡,平均壹個家庭壹年出國遊玩壹到兩次,當地人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法國。

25,北馬其頓東部地區,每年都舉辦番茄大戰,非常熱鬧,每當節日這壹天,不管男女老少拿起番茄見人就扔,壹場大戰下來,每個人渾身上下都是番茄味。

26,在北馬其頓城市裏,是不準在外邊曬衣服的,農村有後院的可以曬,前院也不讓曬。當地人家裏基本都用烘幹機烘。

27,北馬其頓治安還算可以,除了不計其數的偷哥外,別的沒問題。外國人在當地市場買東西,價格普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