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南海區西樵鎮西樵中學校史

南海區西樵鎮西樵中學校史

西樵中學創建於1930年。1932年,南海縣教育會第五次會員大會提出將觀山圍三元宮作為西樵中學校址。從歷史檔案分析得知,“於謙縣令鑒於我市學無所成,擬設四中,並撥四千元為機構,委派專員籌備。我要在六區、七區、八區各辦壹所中學。經過預備委員們反復的預備會議,大家壹致同意。查三元宮屬於寺廟,民國17年進駐關山。為了破除迷信,被其神所滅,又被其他部門所願,於是此地成為公有,現在又想在關山設中學。把這個地方作為最合適的地方,重建有寺廟的校舍,也是合適的。但現在三元宮舊地被八區公安分局借用,要請縣政府指定為中學地址,讓八區公安分局搬遷重建,以後我們的校務也要蒸蒸日上。"

南海從1932年開始在農村創辦中學,同年在南海縣農村先後創辦了九江中學、西樵中學、石門中學初中部、官窯中學四所中學。據1934年(1934年1月23日)《南海縣教育家月刊》刊出,西樵中學已有成就,規定從1月開始,南海縣圖書館每月補助500元。當時西樵縣雲英書院有四所小學,原官山蠶繭捐贈,由西樵中學收取使用,其余經費由南海縣明倫堂資助。年支出8084元。當時改建的西樵中學,環境優雅,空氣清新。左邊是關山公園,四點花香,背靠西樵山。山腰上,松柏翠竹,三朵杜鵑花如夏虹片片蕩漾。南昌學校前的關山,湧動著綠色的河流。當時初建的西樵中學,初中壹個班31人,小學兩個,學生80人左右,教職工5人。郭教語文,葉惠如教數學,石教體育。當時,時任南海縣教育局長的芮林區被任命為名譽校長。

直到1935年(民國8月24日),首任校長何沃寧才正式上任。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日本飛機轟炸廣州。12月26日,郭沫若在雲英書院作了題為《抗日勝利》的演講。他從廣州撤退到廣州仲愷農工學校、省立女子師範學校和信義女子中學的學生中,組織了“特別宣傳隊”,宣傳抗日救國。當時日本飛機經常轟炸關山,西樵中學瀕臨解體。此時,西樵中學已培養出兩名初中畢業生,葉是代理校長。1938年(民國10月27日),侵華日軍在大鵬灣登陸,仲愷A&M學校、省立女子師範學院、執信中學的學生也被疏散。南海縣政府也遷到了九江西岸的青雲寺,西樵中學也同時被迫關閉,學校的圖書、儀器、標本等教學設備都撤到了九江西岸的農村卓坊。當時關山民眾的抗日情緒高漲。雖然以學生為主體的“特宣團”告壹段落,但也有成員和關山青年壹起組織起來抗日自衛。尤其是關山海口之戰,西樵山從壹開始就成為日軍侵略的目標,西樵山中學不可能存在。秋天前夕的西樵中學,已初具規模,教學儀器設備日益豐富。班級已經辦到了初壹到初三,從壹個初中班到三個初中。

1945年,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勝利。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因抗日戰爭被迫停辦八年的西樵中學在佛山復課。據《南海日報》1947年(民國36年9月3日)的報道,“僑中第壹批圖書、文書運回禪城,西樵中學門前購買了豐富的圖書、文書、標本。民國淪陷前夕,在本縣西海岸鄉卓芳先生家中秘密存放了壹些書籍和文書。經過八年的抗日戰爭,瞿俊盡了最大努力來保存它們,但它們壹直保存至今。昨天學校派工作人員和曲軍壹起去了西海岸,西樵中學復課時,校址在佛山高堤巷。後來校址遷到佛山嶺南廣場,校長是廖。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不久廣東解放。為調整民辦中學,佛山將西樵中學、袁家中學、經緯中學合並,命名為聯合中學(佛山三中前身)。實質上,西樵中學已經不存在了。直到1956年,為發展農村中等教育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南海縣為西樵中學提供了重新辦學的機會。當時南海縣選擇了五所小學作為帽子中學,羅星小學是其中之壹。1956年9月開學,有壹兩所初中,112名學生。1957年夏,西江漲水,羅星小學在北江邊上。它受到洪水的威脅,需要轉移。當時第七區人民政府領導主動邀請羅星小學初中班搬到觀山圍。於是師生們開始齊心協力,雇了多艘船,冒著洪峰沿江南而下,終於把羅行初中班的板凳、雜物等相關設備搬到了關山。但壹時沒有合適的安置地點,只好暫時將河邊的人民大會堂作為臨時校舍。壹方面把喬媛的“自祖寺”改成茶館(當時改成公社),把隔壁的白雲古寺作為校舍(白雲古寺後來改成西樵攝影部,現在改成食堂),另壹方面把“高適寺”作為臨時教室復課。(高適寺是供奉開山祖師何白雲先生和雲泉仙館創始人李宗鑒的場所,現已改為邯鄲別地)。就這樣,由於佛山聯合中學的成立,壹度不復存在的西樵中學以羅星小學初中班為復課內容,在西樵關山舊址重新開學,正式宣告為西樵中學。復課時,壹年級只有兩個班,校長關,主任王家瑞和老師黃、梁連長、徐俊川、李英權。暑假結束後,高壹、高二新設了兩個班、四個班,教師人數也有所增加,增加了謝、歐陽桂芳、、肖國仁、劉如青、陳漢昌等六名教師。校長仍是關。當時,西樵中學的學生人數已經從復課時的112人發展到200人。於是在教學樓左側的公園裏建了壹棟教學樓。至此,共有六間教室,會場辦公室和男女宿舍。並且在學校前面開壹個運動場,為農場清理附近的瓦礫,種蔬菜。鬥頭村放養了幾口魚塘,潮水廟前種了十幾畝水稻,後山種了南瓜、西瓜、木薯等農作物。

1958年,關山成立人民公社。因公社規劃需要,西樵中學於1958年(即上學期)從關山遷至簡村陳氏宗祠。當時高三兩個班,高壹兩個班,高二兩個班,* *六個班,280個學生,14個老師。增加了彭福興副校長和俞浩源、梁肇星老師。1958年下學期,也有6個班,289名學生。加上鄧校長,教師人數仍為14人。教學活動方面,實行三三制。師生人數逐步充實,相對穩定,每班學生名額不超過56人。教研完善,活動正常,* * *分為三個板塊和三個語文板塊,由李英權擔任板塊負責人;數學學科組三人,黃為首,地理、歷史、物理、化學、政治、音樂、體育整合為壹科,由為首。各課題組每周定期召開壹次教研會,每隔壹周相互聽課壹次,每學期至少到校外上課壹次。學科組組長負責在壹個學期內兩次檢查相關學科任何壹位老師的教案。

1959年下學期,班級增加到8個,學生418人,教師18人,有李京剛、葉、、歐、於凡、、譚等。1961年至1965年,由於班級的調整和充實,壹度有5個教學班,教師人數相對穩定在15、6人左右,除歐陽桂芳、於1962年調離,冼、謝於1964年調離外。他們本科畢業,校長彭福興被調出來。1965年,許調到,他也大學畢業了。勤工儉學方面,水田蔬菜兩畝,豬五頭,鳥十壹只,魚五萬條,總收入1205元20分,凈收入374元41分。從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開始到結束。在十年動亂期間,西樵中學和其他中學壹樣,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許多教師被打成了鬼魅和怪物,遊鬥。謝於1967年被蛇咬死,肖國仁感染了嚴重的腎病。由於治療不及時,於1968年下學期在宏偉中學病逝,西樵中學終於在1968年下學期的動亂中關閉。同時,華僑中學也宣布將更名為宏偉中學。並且西樵中學的板凳、書籍、儀器等設備已經發放到紅衛中學、丹竈中學、民樂中學、太平小學等學校。老師也分配到紅衛中學、太平小學、丹竈中學、華興小學、沖北小學。直到1974年下學期,宏偉中學改為西樵中學,校長是梁文海。當時,初中有五個班,268名學生,高中有十個班,204名學生,33名教師。復課後,西樵中學以勞動為主課。校辦工廠、車間五個,總產值1377元,總收入2247元,凈收入130元。校辦農場占地耕地31畝,林場50畝,旱地12畝,魚塘3畝,糧食產量8371斤,其中水稻5800斤,經濟作物花生1528斤,生豬46頭,樹木12832株,其中582株已成熟。復學後的西樵中學是該縣的壹所完全中學。1975年至1976年,西樵中學後坡的山區被開辟為十余塊梯田,種植紅薯、木薯、甘蔗、花生等農作物,耕地面積達100畝。還開辟了壹片柑橘園,旁邊種了荔枝。估計有1000多棵果樹,10畝左右。開了3個魚塘,挖了2000多米長的環山排水溝,建了露天舞臺(現已拆除),開辟了占地22畝的學生運動場。

粉碎“四人幫”後,西樵中學逐漸扭轉了以勞動為主的傾向。1977年是粉碎“四人幫”的第壹年。當時初中4個班,170人,高中14個班,822人。同年,黨的支部書記梁文海發現自己患了癌癥。1978年入住廣州軍區醫院,1979年去世。於是,螞蟻振陽被任命為支部書記兼校長。1978年,初中有6個班,283名學生,高中有12個班,658名學生,40名教師。1979年,初中有6個班,264名學生,高中有10個班,478名學生,32名教師。當時學生勞動量雖然比十年動亂時期略輕,特別是1979年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但從1981年到1982年變化不大。當時校辦農場耕地面積142畝,其中水田7畝,林場77畝,共種植100畝,總收入7000元,純收入3000元。直到1983年,果園才承包給校外人員管理,水田也改種了花生、紅薯等雜物。山上開的100多畝梯田逐漸荒廢,學生的勞動也相應減少。然而,1978年恢復高考後,特別是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在逐步扭轉對勞動的關註的同時,又在各種情況下出現了另壹種新的傾向。雖然在壹定程度上強調了學生的智育,但以強調學生基礎知識差為由,將高中生分為快班和慢班。從高壹開始文理分科,慢班不開英語和生物。除了完整的課程,還經常邀請速成班。還對快班學生進行補考。快班的學生不必參加學校的工作,但慢班的學生必須參加。1980年,西樵中學拒絕了南海縣教育局將部分非重點中學的優秀學生送到當時被列為重點學校的九江中學的決定。80後西樵中學的畢業生考上大學的升學率達到了突破。然後,在十中、九中等學校高考落榜的學生被西樵中學錄取,在我們學校高考落榜的人也年復壹年地被附中。就這樣,西樵中學年復壹年的為高考積累了壹些應試實力,特別是安排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在文科班學習,以加強文科班的應試實力。再加上老師們的努力,西樵中學終於取得了。但另壹方面,由於種種原因,大量慢班學生情緒低落,心灰意冷,家長也不得不感嘆。西樵中學的初中班曾經分快班和慢班,後來轉到二年級。二年級通過嚴格篩選升入三年級,平均每個二年級班可以升入三年級二三十名左右的學生。西樵中學當時升學率很高,南海縣五連冠。總的來說,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西樵中學的教學活動是以提高升學率為中心的。

1985年,原西樵中學1984年招收的6名高三學生全部遷到新成立的海口關山南海中學。西樵中學,原為縣屬學校,後下放到區屬中學。西樵中學有12個初中班,788名學生,四個職業高中班,240名學生在暑假入學。新建兩棟二層職工宿舍,十二間套房,三棟二層教學樓,十二間教室。有六個廁所和三個學生淋浴間。1986年建成壹棟兩層男生宿舍和兩棟教學樓,8間教室,兩棟三層職工宿舍,6間套房。勤工儉學方面,果園承包給了外人,學校的夾紗廠也承包給了學校的職工。學生的勞動壹般僅限於每周每節課幫忙廚房,打掃學校環境,直到工作。學校成立了壹個小型的購物部,學校門口的5個商鋪出租給外人經營。學校也有相當多的額外學生,如高中職業班的學生,他們約占高中學生總數的七分之三。1986年,職業高中停辦。當時職高四個班,壹個升大班,240人。高壹四個班,273人,高二八個班,412人,高三六個班,408人。校長為李,副校長為李京剛,教職工52人。李元燦是黨支部副書記。1988年,李校長調任,俞浩源任校長。在原來初中班的基礎上,又招了4個職高班。1989年招收4個職高班,其中電工班2個,文科班2個。1989年,俞浩源校長調任,區永珍調任校長。在原有初中的基礎上,招收了4個職高班,包括2個電工班和2個文科班。1990年招了4個職高電工班,1991年又招了1個職高電工班和1個職高會計班。1992年,在原有基礎上招收了4個職業高中電工班。1993年,永篆區校長調任,張耀威調離教育辦公室任校長。在原有高中和初中的基礎上,招收了壹個職高電工班、壹個職高會計班和壹個會計中專班。1994年,校長張耀威調任,李康宏被任命為校長。在原來的基礎上,招了壹個陶瓷中專班,還招了四個普通高中班,恢復了南海中學曾經辦過的普通高中班。到1994年,西樵中學高壹5個班,高二8個班,高三5個班,普通高中4個班,職業高中2個班,中專2個班。學生1333人,教職工111人。從此以後,高中分為四類:普通高考、職業高中、中專(陶瓷、會計、旅遊等專業)和初中。這個時候學校其實有四個學制。同時,在1989,65438+2月,努力創建“四合格學校”,到1994,被評為“四合格學校”。1995年有32個班,1642名學生。高中有四個普通班,高中有四個普通班,初中有兩個普通班,中專有陶瓷班,93會計班,95旅遊班。本質上,這些班級隸屬於職業高中和省市中學,而非獨立中學;初中17班,893人。學校有108名教職工。當年,西樵中學被評為“南海壹類學校”。1996年,學校有29個班,學生1411人。其中,初中14班,753人;高中8個班,職高2個班,中專5個班,658人。初中畢業生390人,成人中專畢業生43人,* *畢業生433人。當時高壹沒有招生(因為僑港高中創辦招生)。職高剩余兩個班畢業後,學校再也沒有招收過兩年制職高和中專。校長為蘇毅,副校長為吳建華、李康紅、徐先培。6月,1997,普通高中生(三年制)畢業,名列全市前(三)名。在1998中,* * *有30個班級,1585名學生。其中,初中16班827人,高中12班666人;中專2個班92人。畢業生557人,其中高中196,中專100,初中261。校長蘇毅,副校長李曙光、吳建華、徐先培。今年成人中專兩個班畢業後,職校附中的歷史結束了。

1999,全校共有39個班級,校長為蘇毅,副校長為李曙光、吳建華、徐先培。當年,鎮政府對西樵中學的建設非常重視,撥款445萬元修建了理科樓和樓梯間。當年9月,科學樓建成投入使用,初步解決了學校不斷發展中教室和實驗室不足的問題。

2000年,全校有42個班,2475名學生。其中初中20個班,1101人;三年制高中21個班,1374名學生。畢業生總數為534人,其中初中生258人,高中生276人。校長為蘇毅,代理校長為李曙光,副校長為李曙光、吳建華、徐先培。同年,學校改建了兩個機房,為教師行政辦公室添置了電腦,電教室投入使用,新增了四個化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和小型教學平臺。當年參加普通高考的有90人,其中,第二批7人,第三批7人,第四批3人,總人數17人。

2001,全校50個班,2805人。其中初中22個班,1181人;高中28個班,1624人。學校教職工159人。校長主管初中和高中。校長為,副校長為、羅、徐先培。當年參加普通高考237人,其中第二批4人,第三批19,第四批24人,共47人上線。2002年,有61個班級,3507名學生。其中初中24個班,1292人;高中37個班,1765人。畢業生698人,初中生345人,高中生357人,教職工196人。校長,副校長羅、徐先培、馬國文(根據教育局精神,學校隸屬南海中學教育集團,南海中學派馬國文來我校指導高考)。那壹年,學校在硬件建設上有了重大突破。學校新食堂、學生宿舍、新辦公樓等硬件設施陸續投入使用。改建400米標準運動場,舊食堂改建為圖書館,南海教師之家(荷香樓和原旅遊部)劃撥給西樵中學使用。建設了校園教學和辦公信息網絡,增加了3個機房和4個電教平臺。學校裏有四間教室。就在那壹年,我們開始在高中壹年級招生,面向整個南海招生。學校已經成為南海區最大的學校。當年參加高考123人,第二批7人,第三批39人,第四批46人,共計92人。2003年,共有65個班級,3889名學生。其中初中24個班,1355人;高中有41個班,2534名學生。畢業生990人,其中初中生391人,高中生599人,教職工240人。校長梁錦輝,副校長徐先培、馬國文、田景碩。當年,在鎮領導的支持下,拆除了南邊的幾棟舊教學樓,新建了壹棟初中教學樓,當年投入使用。當年參加高考的有405人,其中第壹批6人,第二批56人,第三批105人,第四批188人,共上線355人。2004年,學校的高中部與僑港中學的高中部合並,遷至崇南畢夏,更名為南海中學西樵分校。學校的初中部還在原址。2008年,西海岸中學並入西樵中學,學校每級增加兩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