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王繼勛文言文

王繼勛文言文

1. 文言文閱讀宋史荊罕儒傳

《宋史·荊罕儒傳》原文及譯文——翻譯1、原文:荊罕儒,冀州信都人。

父基,王屋令。罕儒少無賴,與趙鳳、張輦為群盜。

晉天福中,相率詣範陽,委質燕王趙延壽,得掌親兵。開運末,延壽從契丹主德光入汴,署罕儒密州刺史。

漢初,改山南東道行軍司馬。周廣順初,為率府率,奉朝請,貧不能振。

顯德初,世宗戰高平,戮不用命者,因求驍勇士。通事舍人李延傑以罕儒聞,即召赴行在,命為招收都指揮使。

會征太原,命罕儒率步卒三千先入敵境。罕儒令人負束芻徑趨太原城,焚其東門。

擢為控鶴弩手、大劍直都指揮使。從平淮南,領光州刺史,改泰州,為下蔡守禦都指揮使兼舒、蘄二州招安巡檢使。

四年,泰州初下,真拜刺史兼海陵、鹽城兩監屯田使。明年三月,世宗幸泰州,以罕儒為團練使,賜金帶、銀器、鞍勒馬。

六年春,軍吏耆艾詣闕請留,恭帝詔褒之。建隆初,升鄭州防禦,以罕儒為使,改晉州兵馬鈐轄。

罕儒恃勇輕敵,嘗率騎深入晉境,人多閉壁不出,虜獲甚眾。是年冬,復領千余騎抵汾州城下,焚其草市,案兵以退。

夕次京土原,劉鈞遣大將郝貴超領萬余眾襲罕儒,黎明及之。罕儒遣都監、氈毯副使閻彥進分兵以禦貴超。

罕儒錦袍裹甲據胡床享士,方割羊臂臑以啖,聞彥進小卻,即上馬麾兵徑犯賊鋒。並人攢戈舂之,罕儒猶格鬥,手殺十數人,遂遇害。

劉鈞素畏罕儒之勇,常欲生致,及聞其死,求殺罕儒者戮之。太祖痛惜不已,擢其子守勛為西京武德副使。

因索京土原之不效命者,黜慈州團練使王繼勛為率府率,閻彥進為殿直,斬其部下龍捷指揮使石進德等二十九人。罕儒輕財好施。

在泰州,有煮海之利,歲入鉅萬,詔聽十收其八,用猶不足。家財入有籍,出不問其數。

有供奉官張奉珪使泰州,自言後唐張承業之子。罕儒曰:「我生平聞張特進名,幸而識其子。

」厚加禮待,遺錢五十萬,米千斛。罕儒雖不知書,好禮接儒士。

進士趙保雍登科覆落,客遊海陵。罕儒問其所欲,保雍以將歸京師,且言緣江榷務以絲易茗有厚利。

罕儒立召主藏奴,令籍藏中絲,得四千余兩,盡以與之。然好勇善戰,不顧勝負。

常欲削平太原,誌未果而及於敗,人皆惜之。罕儒兄延福。

延福孫嗣。《宋史·荊罕儒傳》原文及譯文——翻譯2、譯文:荊罕儒,翼州信都人。

父親荊基,官任王屋令。荊罕儒年青時不修德行,和趙鳳、張輦壹起做盜匪。

後晉天福年間,他們相伴來到範陽,投靠燕王趙延壽,掌管趙延壽的親兵。開運末年,劉延壽隨契丹國君耶律德光攻入汴州,暫時任命荊罕儒為密州刺史。

後漢初年,改任山南東道行軍司馬。後周廣順初年,官任率府率,可以參加朝會,生活卻窮困難當。

顯德初年,後周世宗皇帝大戰於高平,殺了不聽命令的將領,就尋求驍勇善戰的人。通事舍人李延傑推薦了荊罕儒,世宗皇帝使召荊罕儒趕來相見,任命他為招收都指揮使。

會戰太原時,世宗命荊罕儒率領三千步兵先進入敵境。罕儒下令士兵背負物資走小路急攻太原,焚毀太原東門。

因戰功被提升為控鶴弩手、大劍直都指揮使。承受世宗平定淮南,被任命為光州刺史,後又改任泰州刺史,又任下蔡守禦都指揮使,兼任舒、蘄二州招安巡檢史。

顯德四年,泰州剛被攻下,荊罕儒真正官拜泰州刺史,兼任海陵、鹽城兩監屯田使。第二年三月,世宗駕臨泰州,任命荊世罕為團練使,賜下金帶、銀器、鞍勒馬匹。

顯德六年春,軍吏長者拜見皇帝請求讓荊罕儒留任泰州,後周恭帝下詔表彰他。北宋建隆初年,荊罕儒升任鄭州防禦,以荊罕儒為防禦使,又改任晉州兵馬鈐轄。

荊罕儒自恃勇武過人輕視敵人,曾經率騎兵深入後晉境內,敵人大多閉城不出,荊罕儒率部掠獲很多。這年冬天,荊罕儒又帶著壹千多騎兵抵達汾州城下,焚毀晉軍草場,領軍揚長而去。

傍晚時荊罕儒率軍在京土原紮營,劉鈞派大將郝貴超帶領壹萬多兵馬來攻打荊罕儒,黎明時到了京土原。荊罕儒派都監、氈毯副使閻彥進分兵抵擋郝貴超。

荊罕儒身著錦袍披盔甲坐在胡床上鼓舞士氣,正割著羊腿大吃,聽說閻彥進所部稍有退卻,立即上馬率兵徑直攻向敵軍。多名敵軍壹起拿弋攢擊他,荊罕儒仍然力戰不休,親手殺死十幾人,就這樣遇害了。

劉鈞壹直害怕荊罕儒的勇武,壹直想活捉他,等到聽說荊罕儒的死訊,就找出殺死荊罕儒的人,把他們殺掉了。宋太祖為荊罕儒的死痛惜不已,提拔他的兒子荊守勛為西京武德副使。

就追索京土原之戰上不拼命作戰的人,貶慈州團練使王繼勛為率府率,閻彥進為殿直,斬殺荊罕儒部下龍捷指揮使石敬德等二十九人。荊罕儒輕財物好施助於人。

在泰州時,有海鹽收益,年收入驚人,皇帝恩準他收八成的鹽稅,仍然不夠他用。家中財貨收入有記錄,用出去的卻不計數目。

曾經有供奉官張奉珪出使泰州,自己說是後唐張際業的兒子。荊罕儒說:“我壹生只聽說張特進的大名,終於有幸認識了他的兒子。”

優厚地款待他,送他五十萬錢,壹千斛大米。荊罕儒不識字,卻喜歡禮遇儒士。

進士趙保雍科考落榜,遊經海陵。荊罕儒問他的打算,趙保雍告訴打算回京城去,還說緣江榷務(官署名)中用絲綢換茶葉有豐厚利潤。

荊罕儒立馬召來管倉庫的仆人,叫他打點倉庫中絲綢,有四千多兩,。

2. 文言文閱讀 宋史·何繼筠傳

荊罕儒,冀州信都人。

父基,王屋令。罕儒少無賴,與趙鳳、張輦為群盜。

晉天福中,相率詣範陽,委質燕王趙延壽,得掌親兵。開運末,延壽從契丹主德光入汴,署罕儒密州刺史。

漢初,改山南東道行軍司馬。周廣順初,為率府率,奉朝請,貧不能振。

顯德初,世宗戰高平,戮不用命者,因求驍勇士。通事舍人李延傑以罕儒聞,即召赴行在,命為招收都指揮使。

會征太原,命罕儒率步卒三千先入敵境。罕儒令人負束芻徑趨太原城,焚其東門。

擢為控鶴弩手、大劍直都指揮使。從平淮南,領光州刺史,改泰州,為下蔡守禦都指揮使兼舒、蘄二州招安巡檢使。

四年,泰州初下,真拜刺史兼海陵、鹽城兩監屯田使。明年三月,世宗幸泰州,以罕儒為團練使,賜金帶、銀器、鞍勒馬。

六年春,軍吏耆艾詣闕請留,恭帝詔褒之。建隆初,升鄭州防禦,以罕儒為使,改晉州兵馬鈐轄。

罕儒恃勇輕敵,嘗率騎深入晉境,人多閉壁不出,虜獲甚眾。是年冬,復領千余騎抵汾州城下,焚其草市,案兵以退。

夕次京土原,劉鈞遣大將郝貴超領萬余眾襲罕儒,黎明及之。罕儒遣都監、氈毯副使閻彥進分兵以禦貴超。

罕儒錦袍裹甲據胡床享士,方割羊臂臑以啖,聞彥進小卻,即上馬麾兵徑犯賊鋒。並人攢戈舂之,罕儒猶格鬥,手殺十數人,遂遇害。

劉鈞素畏罕儒之勇,常欲生致,及聞其死,求殺罕儒者戮之。太祖痛惜不已,擢其子守勛為西京武德副使。

因索京土原之不效命者,黜慈州團練使王繼勛為率府率,閻彥進為殿直,斬其部下龍捷指揮使石進德等二十九人。罕儒輕財好施。

在泰州,有煮海之利,歲入鉅萬,詔聽十收其八,用猶不足。家財入有籍,出不問其數。

有供奉官張奉珪使泰州,自言後唐張承業之子。罕儒曰:「我生平聞張特進名,幸而識其子。

」厚加禮待,遺錢五十萬,米千斛。

3. 南安名稱由來泉州南安的歷史由來,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析侯官縣置東安縣,縣治在今豐州.晉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置晉安郡,改東安縣為晉安縣,隸屬晉安郡.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析晉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以保持閩疆南部安定取稱,治所在今豐州鎮,領晉安等三縣,轄今之廈門、莆田、泉州、漳州壹帶.隋開皇九年(589)改郡為縣,轄地為今泉州市(德化除外)、莆田市、廈門市的大部分及長泰縣. 唐武德五年(622)置豐州,州治在今豐州鎮,並析南安縣置莆田縣.豐州下轄莆田、南安、龍溪三縣.貞觀元年(627)豐州並入泉州(州治今福州).嗣聖初年(684)分出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南安縣城豐州為武榮州治(故南安又別稱武榮).久視元年(700)又於南安縣置武榮州,州治遷往縣東南十五裏處(今鯉城),下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流四縣.景雲二年(711),泉州改為閩州(治設今福州),武榮州改稱泉州(治設今福州).開元六年(718),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西南四鄉置大同場.長慶二年(822),析南安西北二鄉置桃林場.鹹通五年(864),析南安西二鄉置小溪場.乾符三年(876)析南安縣武德鄉置武德場(後改武勝場、武安場).後唐長興四年(933),升桃林場為桃源縣(938年改為永春縣).後晉天福四年(939),升大同場為同安縣.後周顯德二年(955),升小溪場為清溪縣(1121年改為安溪);升武安場為長泰縣. 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封王審知為瑯琊王.翌年四月,梁封王審知為閩王,泉州為閩王國地.後晉開運二年(945年)九月,王繼勛以泉州降南唐,後漢乾佑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後周顯德二年(955年),清源軍因有場升縣增至轄有九縣:南安、晉江、莆田、仙遊、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長泰.宋乾德二年(964年),隸屬由清源軍改為平海軍.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占據閩南,乃復為泉州,屬威武軍.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屬福建路,南安隸焉.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泉州路總管府,下轄南安等七個縣.大德元年(1297年)改福建行省為平海行中書省.至正十八年(1358年)設立泉州分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泉州路為泉州府,南安仍隸泉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縣升為直隸州,轄有德化、大田二縣.南安仍與晉江、惠安、同安、安溪等縣合為泉州.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南安屬南路道(民國3年屬廈門道).民國14年,廢道,南安直屬福建省.民國23年,南安屬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36年屬第四區.1931年,縣治曾遷於洪瀨兩個月,後又遷返豐州.1937年7月(壹說1937年初)縣治遷縣治遷往溪美. 1949年8月14日南安解放,先後屬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地區)、泉州市.(1949年9月起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4月至1967年中,公署先後改稱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晉江區專員公署、晉江專區專員公署,南安分別隸屬之.1967年中至1985年底,南安分別隸屬於晉江專區軍事管制委員會、晉江專區革命委員會、晉江地區革命委員會、晉江地區行政公署.1986年1月以後,南安隸屬泉州市人民 *** .) 1993年5月12日,國務院批準南安撤縣設市(縣級),以原南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南安市的行政區域.同年10月16日,南安市 *** 正式掛牌成立.南安市由福建省直轄,委托泉州市代管. 豐州古城,系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南安知縣夏汝礪為防倭寇而築.築城之前,環城植柳為界,故別稱“柳城”.縣治遷溪美後,溪美別稱沿用“柳城”. 宋時南安分為八個鄉,下轄三十壹個裏.八鄉即唐安、從政、德教、懷德、金雞、歸墓、唐興、太平.元朝改"鄉裏"為"都",全縣設46都;明洪武年間,城內設三坊,城外縮為44都(即六、七都合壹,九、十二都合壹);明萬歷年間又恢復46都.清朝沿用明制. 民國初期,沿用清朝的鄉、裏、都的區劃.民國17年,實行區鄉(鎮)制,劃為4區45鄉(鎮).民國23年劃為10區、336保、3379甲.民國25年劃為4區53聯保.民國31年實行區鄉鎮制(設四區).民國35年,實行縣轄鄉鎮制,設30個鄉鎮(其中9個鎮). 1949年9月,全縣劃分11區,轄30鄉鎮.1950年4月,撤銷金門縣工委,所屬大嶝區劃歸南安縣,增至12區.1951年10月,鄉鎮細劃,增至191個鄉鎮.1952年8月,調整為19區、207鄉鎮.1955年10月,全縣重劃為16區、213鄉、6鎮.其後尚有多次變動,如撤區並鄉;成立公社;恢復(後又撤銷)區公所. 1958年,公社化期間,豐州招賢點的糖房、潘山、西埔、燒厝、京墉,岐山點的新浦、延陵、阪頭、岐山、東邊、黃石頭、金浦、大錦田、華巖,浮橋街頭等地劃歸泉州市(今鯉城區及豐澤區)管轄.1960年,組建晉江縣國營紫帽山農場,又將官橋鎮的紫星和霞茂等大隊劃歸農場.1971年1月,將大、小嶝及蓮河劃歸同安縣. 1981年劃22個公社、1個鎮.1985年轄11鎮11鄉.1988年轄15鎮7鄉,7個國營農、林、茶場.1992年轄20鎮2鄉. 1997年,南安市面積2032.5平方千米,人口142.5萬,轄溪美、侖蒼、英都、詩山、碼頭、梅山、洪瀨、豐州、官橋、水頭、石井、美林、金陶、羅東、康美、東田、翔雲、蓬華、九都、洪。

4. 馬仁瑀全文翻譯

《宋史·馬仁瑀傳》

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歲時,其父令就學,輒逃歸。又遣於鄉校習《孝經》,旬余不識壹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獨往焚學堂,博士僅以身免。常集裏中群兒數十人,與之戲,為行陣之狀,自稱將軍,日與之約,鞭其後期者,群兒皆畏伏。又市果均給之,益相親附。及長,善射,挽弓二百斤。 漢乾祐中,周祖鎮鄴,仁瑀年十六,願隸帳下,周祖素聞其勇,既見,甚喜,留置左右。廣順初,補內殿直。世宗嗣位,命衛士習射苑中,仁瑀弓力最勁,而所發多中,賜錦袍、銀帶。會太原劉崇入寇,世宗親征至高平,周師不利,諸將多引退。仁瑀謂眾曰:“主辱臣死,安用我輩!”乃控弦躍馬,挺身出陣射賊,斃者數十人,士氣益振,大軍乘之,崇遂敗績。世宗至上黨,諸將坐失律誅者七十余人。擢仁瑀為弓箭控鶴直指揮使,及還京,又遷散指揮使。從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飛樓高百尺余,世宗觀之,相去殆二百步,樓上望卒厲聲嫚罵,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遠莫能及。仁瑀引滿,應弦而顛。及淮南平,身被數十創,賜以良藥,遷內殿直都虞候。又從平三關。恭帝嗣位,詔從太祖北伐。 初以佐命功授散員都指揮使,領貴州刺史,俄遷鐵騎右廂都指揮使,又為虎捷左廂都指揮使,領扶州團練使。從平澤、潞,以功領常州防禦使,改龍捷左廂都指揮使。建隆二年,改領嶽州防禦使,俄又移領漢州。 初,詔仁瑀等領荊湖諸郡,不數歲,復其地。至是,將征蜀,又詔領川、峽諸郡,遂平之。先是,薛居正知貢舉,仁瑀私囑所與者,榜出,無其人。聞喜宴日,仁瑀酒酣,攜所囑者詣居正切責之。為禦史中丞劉溫叟所劾,帝優容之。王繼勛以後族驕恣,淩蔑將帥,人皆引避。獨仁瑀詞氣不相下,嘗攘臂欲毆之。會帝將講武郊外,遂欲相圖,各勒所部兵私市白梃。太祖密知之,詔罷講武,出仁瑀為密州防禦使。 太祖征晉陽,命仁瑀率師巡邊,至上谷、漁陽。契丹素聞仁瑀名,不敢出,因縱兵大掠,俘生口、牛羊數萬計。駕還,仁瑀歸治所。明年,群盜起兗州,賊首周弼、毛襲甚勇悍,材貌奇偉,弼號曰“長腳龍”。監軍討捕數不利,詔仁瑀掩擊。仁瑀率帳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盡獲其黨,魯郊遂寧。 開寶四年,遷瀛州防禦使。兄子嘗因醉誤殺平民,系獄當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過誤爾,願以過失殺傷論。仁瑀曰:“我為長吏,而兄子殺人,此怙勢爾,非過失也。豈敢以私親而亂國法哉?”遂論如律,給民家布帛為棺斂具。太平興國初,移知遼州。四年,車駕征太原,命仁瑀與成州刺史慕容超、飛龍使白重貴、八作使李繼升分兵攻城。及征範陽,命仁瑀率禁兵擊契丹於盧龍北,契丹兵奔潰。師還,遷朔州觀察使,判瀛州事。七年,卒,年五十。贈河西軍節度,葬事官給。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手下有位名叫馬仁瑀.的名將,他武藝高強,為宋太祖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北宋初年,為了加強地方的控制,馬仁瑀被派往贏(今山東萊蕪縣)任防禦史。 馬仁瑀的哥哥早亡,留下壹子由他撫養。因馬仁瑀.忙於征戰,對侄兒疏於管教,孩子又仗著叔父是當朝大官,平日行為放蕩,為非作歹。壹天,他由壹酒店狂吃濫飲而出,乘著酒興,平白無故地將壹個過路青年打死,被在場壹些抱打不平的人扭送到了縣衙。 馬仁瑀的壹個部下得知此事,連忙跑到被害青年家裏,威嚇死者的父親說:“打死妳兒子的,是防禦史馬大人的侄子,妳不如識時務些,就說妳兒子是誤傷而死。這樣馬大人的侄子不但減輕了罪責,妳還能得到壹筆賞錢。”在威脅利誘下,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竟答應了。 馬仁瑀早就為侄兒不肖而氣惱,這次聞知侄子打死人命後,不由怒不可遏。他先令人將為他“幫忙”的那個部下找來,斥責道:“我侄子之所以往日為非作歹,無法無天,就是妄圖倚仗我的權勢,逃脫法律制裁。妳讓受害者父親編造謊詞,包庇縱容殺人兇手,就是罪上加罪。再說,朝廷派我在這地方做防禦史,為的是國家能夠統壹,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我怎能為了自家的私情而濫用職權呢!”說罷他當即派人到司法部門傳達了他的意見:“依法辦案,殺人償命!” 侄子被處死後,馬仁瑀派人為老人妥善地料理了兒子的喪事及老人今後的生活。

5. 五代十國時的李仁達是怎樣壹個人物

李仁達(?-947年),又名李弘義 、李達 、李孺赟 ,光州人,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將領,曾割據福州地區。

[編輯] 投奔王延政

李仁達在閩國擔任元從指揮使十五年,而沒有得到升遷,至閩主王曦時,叛奔建州投靠王延政,王延政任為大將。到朱文進弒王曦,李仁達叛奔福州,向朱氏陳取建州之策。朱文進厭惡其為人反復,把他送往福清黜居。

[編輯] 背叛王氏

閩國皇帝王曦被部將朱文進,連重遇所弒,不久兩人又被林仁翰所殺,林仁翰想迎立富沙王王延政,945年,王延政派其子王繼昌到福州鎮守.

李仁達因曾背叛王延政,擔心王會報復,又見南唐己經攻擊王延政,於是對黃仁諷等說:

"今唐兵乘勝,建州孤危。富沙王不能保建州,安能保福州!昔王潮兄弟,光州布衣耳,取福建如反掌。況吾輩乘此機會,自圖富貴,何患不如彼乎!" 聯合陳繼珣,黃仁諷等人謀殺王繼昌,奪取福州政權。

仁達欲自立,又恐眾心不服,於是擁立雪峰寺僧人卓儼明為帝。李仁達自任為六軍諸衛事。

延政聞福州發生兵變,將黃仁諷壹家滅族,命統軍使張漢真領水軍五千,會同漳、泉兵討伐卓儼明,李仁達。

後來李仁達知悉陳繼珣,黃仁諷有異心,把他們誅殺,因此兵權盡歸仁達

[編輯] 背叛南唐

李仁達不久殺卓儼明和儼明之父,自稱為威武留後,李仁達和南唐通好,南唐封仁達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平章事,改其名為李弘義.李仁達又派使者向後晉進貢。

當南唐攻滅王延政後,召仁達入朝,仁達不從,南唐出兵討伐,仁達於是和南唐決裂,自稱威武留後,權知閩國事,更名李弘達,又向吳越稱臣,請求吳越援助,再改名為李達,和吳越援軍壹起抵抗南唐的進攻。

[編輯] 爭戰泉州

九四六年,泉州刺史王繼勛致書給李弘義,希望修好,弘義以泉州曾隸屬威武軍,怒其抗禮。四月,派遣弟李弘通領兵萬人伐之。被留從效擊敗

[編輯] 周旋吳越 最終壹死

李達其後以弟李弘通為知福州留後,親自到錢塘(杭州)晉見吳越王錢弘倧,弘倧賜封李達為兼侍中,改名為孺赟。不過孺赟深感恐懼,以金筍二十株及雜寶賂內 牙統軍使胡進思,求歸福州。進思向弘倧為孺赟請求,弘倧從之,孺赟得以返回福州.

李孺赟回到福州後,與吳越戍將鮑修讓不和,計劃襲殺修讓,再以福 州投降南唐。被鮑修讓發覺,引兵進攻李之府第,殺死孺赟,並夷其族。鮑修讓將李孺赟首級送至錢塘,吳越王弘倧以丞相吳程知為威武節度使。

6. 文言文翻譯

宋史 有全文有幾百章呢,自己看吧,網頁下面有,上面是簡介 吳曦傳李全傳張邦昌傳劉豫傳賈似道傳韓芃胄傳丁大全傳萬俟禼傳汪伯彥傳秦檜傳郭藥師傳黃潛善傳張覺傳蔡攸傳趙良嗣傳蔡京傳蔡卞傳曾布傳呂惠卿傳章惇傳吳處厚傳朱面力傳蔡確傳王黼傳關禮傳董宋臣傳藍王圭傳(附康履傳)梁師成傳楊戩傳王中正傳童貫傳(附方臘傳)李憲傳竇神寶傳藍繼宗傳高遵裕傳吳益傳李遵勖傳張堯佐傳王貽永傳王繼勛傳王老誌傳王仔昔傳魏漢津傳龐安時傳錢乙傳劉翰傳柴通玄傳韓顯符傳劉勉之傳郭雍傳林逋傳譙定傳種放傳戚同文傳陳摶傳華嶽傳李艹傳呂祖泰傳馬伸傳呂祖儉傳歐陽澈傳姚興傳陳東傳林空齋傳薛慶傳翟進傳陸秀夫傳張玨傳姜才傳張世傑傳尹艷傳範天順傳李芾傳張貴傳滕茂實傳張順傳崔縱傳吳安國傳王忠植傳李彥仙傳趙立傳楊邦艱傳曾艵傳向子韶傳楊震傳李涓傳康保裔傳李若水傳熊克傳陳與義傳汪藻傳米芾傳周邦彥傳李格非傳陳師道傳劉恕傳張耒傳秦觀傳晁補之傳文同傳黃庭堅傳蘇洵傳蘇舜欽傳梅堯臣傳穆修傳石延年傳柳開傳宋白傳梁周翰傳王應麟傳黃震傳李心傳傳魏了翁傳徐夢莘傳真德秀傳陳亮傳鄭樵傳朱震傳胡安國傳陳傅良傳蔡元定傳陸九淵傳呂祖謙傳洪興祖傳楊萬裏傳胡瑗傳邵伯溫傳孫復傳王昭素傳李之才傳陳淳傳邢艪傳黃幹傳朱熹傳張木式傳李侗傳尹火享傳楊時傳邵雍傳謝良佐傳張載傳程顥傳程頤傳周敦頤傳程師孟傳吳遵路傳謝枋得傳陳靖傳洪天錫傳李知孝傳徐鹿卿傳陳仲微傳梁成大傳李庭芝傳文天祥傳姚希得傳陳宜中傳趙葵傳謝方叔傳喬行簡傳危稹傳余玠傳鄭清之傳趙必願傳史彌遠傳孟珙傳趙汝談傳歐陽守道傳高斯得傳曹彥約傳汪綱傳楊簡傳吳昌裔傳杜範傳許奕傳陳居仁傳洪咨夔傳李宗勉傳劉黻傳趙方傳安丙傳楊巨源傳畢再遇傳柴中行傳李孟傳傳劉火龠傳辛棄疾傳劉宰傳汪大猷傳高登傳王信傳李蘩傳仇胒傳李壁傳項安世傳劉光祖傳趙雄傳吳獵傳王淮傳陸遊傳方信孺傳樓鑰傳林栗傳京鏜傳彭龜年傳詹體仁傳趙汝愚傳周必大傳留正傳張孝祥傳袁樞傳李椿傳李燾傳王十朋傳杜莘老傳範成大傳汪應辰傳王剛中傳施師點傳劉珙傳葉颙傳周葵傳汪澈傳陳俊卿傳虞允文傳李彌遜傳張闡傳趙逵傳範如圭傳胡松年傳何鑄傳陳桷傳劉壹止傳陳規傳張致遠傳呂本中傳趙開傳李邴傳胡銓傳洪遵傳洪邁傳洪適傳王庶傳洪皓傳湯思退傳王之望傳王倫傳劉子羽傳呂祉傳曲端傳張俊傳劉光世傳楊再興傳牛臯傳張憲傳吳芉傳楊存中傳吳玠傳劉钅奇傳韓世忠傳嶽飛傳張所傳陳禾傳許景衡傳李光傳許翰傳呂頤浩傳張浚傳朱勝非傳趙鼎傳李綱傳宗澤傳任諒傳周常傳張根傳張叔夜傳聶昌傳孫傅傳耿南仲傳何栗傳李邦彥傳王安中傳侯蒙傳趙挺之傳鄭居中傳孫諤傳彭汝礪傳呂陶傳王覿傳劉安世傳鮮於亻先傳李常傳孔文仲傳王巖叟傳孫覺傳梁燾傳王存傳孫固傳劉摯傳蘇軾傳呂大防傳範祖禹傳呂公著傳範鎮傳司馬光傳種諤傳種師道傳李稷傳種世衡傳徐禧傳李師中傳陸詵傳沈括傳李定傳王廣淵傳王厚傳薛向傳王韶傳蒲宗孟傳蔡挺傳王安國傳王安石傳王安禮傳李允則傳呂誨傳鄭俠傳鄭獬傳蔡襄傳余靖傳曾肇傳劉奉世傳曾鞏傳歐陽修傳劉分攵傳胡宿傳張方平傳王拱辰傳錢惟演傳錢易傳邵亢傳趙扌卞傳唐介傳吳奎傳包拯傳韓縝傳韓絳傳韓維傳韓億傳範仲淹傳範純仁傳文彥博傳王硄傳富弼傳吳充傳曾公亮傳陳升之傳韓琦傳龐籍傳章得象傳杜衍傳王曾傳張知白傳楊允恭傳李迪傳盧斌傳戚綸傳張去華傳孫何傳晁迥傳劉筠傳楊億傳梁鼎傳王濟傳範祥傳田京傳陳貫傳李防傳賈黯傳滕宗諒傳陳從易傳陳希亮傳姚仲孫傳彭乘傳司馬池傳梁顥傳孫甫傳謝絳傳尹洙傳掌禹錫傳王洙傳王禹翶傳張詠傳孫扌卞傳田錫傳王堯臣傳明鎬傳王則傳丁度傳宋敏求傳王博文傳郭逵傳宋綬傳狄青傳曹利用傳楊崇勛傳高瓊傳王益柔傳陳彭年傳陳執中傳賈昌朝傳宋祁傳陳堯佐傳宋庠傳夏竦傳王欽若傳丁謂傳王旦傳向敏中傳寇準傳李沆傳呼延贊傳雷德驤傳王繼忠傳何蒙傳馬知節傳索湘傳翟守素傳樊知古傳姚內斌傳王繼勛傳郭進傳楊延昭傳李漢超傳楊業傳陶谷傳扈蒙傳李惟清傳柴禹錫傳趙昌言傳王沔傳溫仲舒傳蘇易簡傳辛仲甫傳錢若水傳呂蒙正傳張齊賢傳李日方傳沈倫傳盧多遜傳李穆傳薛居正傳石熙載傳呂余慶傳劉熙古傳竇儀傳田重進傳劉溫叟傳米信傳黨進傳李漢瓊傳崔彥進傳曹翰傳袁繼忠傳張美傳郭守文傳潘美傳曹彬傳王仁贍傳李處耘傳李崇矩傳王全斌傳趙普傳李繼勛傳王審琦傳慕容延釗傳王溥傳石守信傳範質傳子崧傳士砫傳鎮王傳益王君頁傳莊文太子砱傳漢王元佐傳昭成太子元僖傳度宗全皇後傳燕王德昭傳理宗謝皇後傳光宗慈懿李皇後傳恭聖仁烈楊皇後傳憲聖慈烈吳皇後傳神宗欽聖憲肅向皇後傳哲宗昭慈聖獻孟皇後傳慈聖光獻曹皇後傳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後傳仁宗郭皇後傳太祖母昭憲杜太後傳章獻明肅劉皇後傳瀛國公紀(附二王紀)度宗紀寧宗紀理宗紀光宗紀孝宗紀欽宗紀高宗紀徽宗紀哲宗紀英宗紀神宗紀仁宗紀真宗紀太宗紀《宋史》簡介分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