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2022年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10篇

2022年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10篇

觀後感 ,就是看了壹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 文章 。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歡迎閱讀!

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1

自神舟12號載人航天飛船任務完成之後,三名航天員回到了離別三個月的祖國。才過不久,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升空了。

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三人擔任神舟13號載人航天飛船宇航員。在2021年10月16日淩晨,神舟13號火箭發射了。可惜我沒有及時觀看直播,今天下午在課上,老師讓我們看了神舟13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過程,首先就是三位宇航員身穿宇航服坐上大巴車,向航空基地駛去,大巴車前還有交警騎著摩托車保駕護航。到了航空基地,三位宇航員進入了火箭,緊接著,話筒傳來了“十,九,八……”每壹個數字都十分激動人心,最後聽到了“點火”。隨後,火箭的底座噴出了紅色的火焰,煙塵向四處擴散,火箭也騰空而起,像壹只穿雲箭直插雲霄,場面十分震撼,之後各個助推器也是分離了,神舟13號也是發射成功。

本來神舟12號的三名宇航員在太空中呆了三個月,這本讓我很吃驚。但沒想到這次神舟13號的三名宇航員將要在太空中呆上半年,更是讓我驚訝。他們為了給國家做貢獻,放棄了和家人在壹起的六個月時間,很讓人敬佩。自東方紅壹號升空成功後,中國在航天事業接連取得重大發展,這壹個個成功都是由無數個科學家們廢寢忘食,努力奮鬥,用無數汗水換來的。

據說神舟14號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升空,不得不說,祖國的速度真是太快了,火箭是壹個接壹個的升上天空。

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2

神舟出征傳遞實幹拼搏之力。星辰大海不會自己向我們走來,也不會主動面向我們變得越來越廣闊,必須有我們自己去開辟、去拓展。正如書記所說,廣大航天工作者培育和發揚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是“兩彈壹星”精神的延續和發展。邁向星辰大海的每壹步,都有中國航天人踩下的堅實腳印。站在“兩個壹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征途漫漫,惟有奮鬥,亦呼喚我們靠實幹拼搏,向著星辰大海前行。

神舟出征煥發開拓創新之力。“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逐夢之路絕非壹馬平川,而正是壹代代中國航天人堅定不移開拓創新,不斷_“卡脖子”問題,勇於走向科技“無人區”,推動了中國航天科技的持續進步,奇跡叠出。有鑒於此,我們更應清醒地認識到,實現夢想必然要始終洋溢革故鼎新、壹往無前的勇氣,善於創造、善於創新的銳氣。只有敢破敢立、敢闖敢試,才能跨越前行路上的“雪山”“草地”,征服前進途中的“婁山關”“臘子口”。

回首來時路,艱辛而輝煌;展望未來景,任重而道遠。神舟出征激蕩邁向星辰大海的更強勁的力量,而我們的任何事業、任何夢想,也同樣期待著我們以理想信念之力、實幹拼搏之力、開拓創新之力,不斷開啟更為廣闊的星辰大海。

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3

天空是蔚藍的,天空之外的宇宙是深邃的。宇宙無窮無盡,更是充滿了神秘與未知。為了在太空中進行長期研究,我們發射了屬於自己的太空站,也成為了唯壹壹個擁有獨立空間站的國家。今天,央視與空間站進行同步通話,向全國直播,航天員們為我們進行授課,講講他們在“天宮”的 故事 。

在太空,他們三人會進行壹些細胞的培養,並將數據記錄下來,分析細胞在太空條件下的生長狀態。其中,聶叔叔還向我們展示了心肌細胞在光照條件下發出的閃閃熒光和它們那富有活力的跳動。

在空間站裏,可以看到壹些凸出來的扶手,它們是幫助航天員們進行移動和轉身的。但在失重條件下,不借助任何外力進行轉身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若像在地球上壹樣直接轉動,那會發現上身與下身總是在相反的方向運動,這是因為角動量守恒,所以,在太空轉身時,他們會用胳膊畫圈,以達到移動的效果。

在太空中,水也變得神奇起來。表面張力似乎被無限放大,可以很容易地構造出壹個大水球。在微重力條件下,這個水球不但不會破裂,反而還會呈現出凸透鏡的效果。若是在其中抽成壹個大空泡,那麽壹段觀察另壹端時,就會出現壹正壹反兩個像,看起來極為神奇。

在評論區中,很多人都發表了自己的感嘆,認為中國真偉大!是啊,偉大的時代有偉大的壹代,我們就是中國的未來!所以,現在的我們應當好好學習知識,為了未來祖國的繁榮富強做準備。

天宮之奇,奇幻無窮。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茫茫宇宙!

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4

今天下午,我們在學校觀看了天宮壹號的直播視頻。以前在新聞中看到過航天員們在太空中短暫的片段講解,今天親眼目睹這當時的情景,真的很激動。

視頻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航天員們做的小實驗。其中有 乒乓球 實驗,先準備壹杯水和壹個乒乓球,如果在地球上,把乒乓球放在水裏,球自然就會浮起來,然而在太空中,把乒乓球放在水裏,再用木棍壓壹下這個球,他就會沈到水底。

還有壹個水膜實驗,首先用壹個放大鏡大小的環,伸進飲用的自來水袋裏,拿出來的時候竟成為了壹個水膜,再往裏面不停地註入水珠,慢慢的水膜就變成了壹個晶瑩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球上,用壹只水管插進水球裏,可想而知,水球必然爆開。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針管給水球註入墨水,而它卻毫發未傷,真的很奇跡。但這就是科學的力量,它讓我們了解到失重的環境裏,物體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理。

通過這壹次的觀看視頻,激發了我對太空生活的好奇,想去了解這個神秘詭異的太空,想去研究這個神奇的太空,它勾起了我的興趣,讓我充滿了對太空的幻想。所以作為初中生的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勤奮努力的去學習,豐富自己,強大自己,才能解答自己的疑惑。也許我們還會在那裏代代繁衍下去,開啟不壹樣的生活。太空生活讓我充滿了無線憧憬,將來也會有更多的實驗空間站讓我們去探索。

也是通過這堂課,我了解到我國的航天技術,我為之而感到驕傲。也要向航天員們的不怕吃苦,做事認真、紮實,永不放棄的精神學習,讓自己成為國家有用之才,為祖國做壹份貢獻!

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5

航天科技壹直是任何國家都必須重視的壹個新興領域,她對我們探索太空以及探索未知領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如今這個社會上,制空權已經變得非常的普及了,那麽還更深層次的就是宇宙太空的權利。比如說美國這個強大的國家,他們率先登陸月球,然後他就聯合其他的國家在月球上面劃分區域,說誰占領誰就在將來擁有采礦的權利,所以我們的航天技術也不能落後,否則的話在未來的100年內我們將會逐步的落後,所以航天技術以及航天的 愛好 將是我們新壹代顏最重要的壹個方向。

第壹次接觸航天方面的知識是在幼兒園大班。那壹天,老師把壹張報紙貼到了墻上,那上面有壹艘火箭——其實是神舟六號,還有兩個人——其實是費俊龍和聶海勝。聽到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解,我弄明白了個大概,心裏覺得自豪。突然,我發現——居然沒有壹名女性。當時我就想:要是我能當中國的第壹名女宇航員,該有多好呀!從那時開始,我便懷揣著這樣壹份夢想,上了小學。

我曾經很自豪地跟班上的壹位同學說,我將來會成為中國的第壹位女宇航員,他聽了,流露出羨慕的眼神。那時的我自豪極了,覺得當壹名宇航員太簡單了!三年級,我逐漸了解了壹些有關航天方面的知識,這才知道,當壹名航天員不是那麽簡單的,不僅要有學問,要有好的身體,也要有好的心理素質——其實當時我並不明白到底什麽是心理素質,只是模糊地覺得是身體好的壹部份罷了。

雖然我知道我想成為壹名航天航空員已經不太現實了,但是我可以在地下為他們工作,比如說地勤服務以及研究。我們可以在地上研究壹些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航天飛船或者航天器材,也可以在地下的指揮中心,中間空宇航員的壹局動,看看他們的生命體征以及各類的信息安全技術等。所以說,為了我能夠實現這個夢想,我現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去參加壹些科技展。為的了就是能夠更多的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為我將來的夢想做鋪墊。

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6

太空授課的“選題”條件是實驗所需的材料和設備必須安全可靠、質量小、體積小、功耗小、對航天員健康無影響、不會汙染座艙環境等;當然,也要考慮創意新穎、簡單可行、不需要花費航天員很多時間等因素。

“當時還設計了壹個磁鐵實驗,但考慮到磁鐵可能對航天器內部儀器和設備產生影響,所以這個實驗被放棄了。”龐之浩補充道,此外,化學實驗有壹定的危險性,為了安全起見,太空裏的化學實驗通常在實驗櫃或者手套櫃進行,難以向地面學生呈現,因此挑選物理實驗作為太空授課的內容更具安全性和可視化。

為做好中國首次太空授課科普 教育 活動,當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部門對活動進行了系統、周密的策劃,完成了課件、教具制作和地面課堂的準備工作,航天員還為此進行了專題準備。

由於天宮壹號是精密飛行器,航天員的授課活動必須小心謹慎,既不能動作幅度太大,幹擾到正常飛行,還要當心漂浮的實驗器材、液滴影響到航天器安全。

作為主講人的航天員王亞平,在備課時沒少下功夫。她精心準備授課內容,向專業教師虛心請教講課技巧。指令長聶海勝擔任太空課堂的助教,負責配合王亞平管理教具,維護課堂秩序。航天員張曉光幾乎是被“捆”在艙壁上聽完這堂課的,因為擔任攝像師的他,要想在失重環境下保持平衡,必須用束縛帶把自己固定在艙壁上,才能在用手持攝像機的情況下,保持長時間穩定拍攝,把太空授課的精彩圖像傳回地面課堂。

“未來的太空授課將會有更多、更新穎的實驗內容和形式。例如天地對比實驗,比較蠶或蜘蛛在太空與地面吐絲的區別,觀察蝴蝶在太空中如何飛舞等。”龐之浩介紹,我國有關部門也已開始組織青少年設計太空實驗,並定期請專家評審,優秀的實驗方案未來有望在中國空間站上實施。

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7

中國人的航天夢做了幾千年,從 神話故事 的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的鵲橋會,誇父追日,到實際行動的萬戶飛天的壯舉,敦煌石窟的仕女飛天壁畫,無不彰顯著中華民族對飛向太空,遨遊宇宙的向往。

從1999年11月20日到20x年6月17日中國***成功發射了12座神舟飛船,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闊步向前。從神舟5號航天員楊利偉壹人壹日遊,到神舟12號的三人三個月遊;從翟誌剛把中國人民的五星紅旗插在太空開始,無不證明中國的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

10月16日神舟13號也將飛上太空,三名航天員將乘坐飛船完成壹些科研任務,他們分別是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翟誌剛是神舟7號的航天員,第壹個把中國的國旗插上太空的人, 經驗 豐富;王亞平是神舟十號的太空老師,是中國人第壹個站在世界講臺的老師;葉光富是第壹次上太空,各方面素質都非常過硬。他們三人將在太空居住6個月,要完成五大飛行任務。

壹是開展機械臂輔助艙段轉位、手控遙操作等空間站組裝建造關鍵技術試驗;

二是進行2—3次出艙活動,安裝大小機械臂雙臂組合轉接件及懸掛裝置,為後續空間站建造任務做準備;

三是進壹步驗證航天員在軌駐留6個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術;

四是進行航天醫學、微重力物理領域等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開展多樣化科普教育活動;

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

這次王亞平還要完成出艙任務,成為中國第壹個出艙的女航天員。

在此提前祝福三位航天員在太空平平安安,圓滿完成飛天任務。

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8

太空教育是世界載人航天活動的組成部分。美國女宇航員芭芭拉·摩根於20x年8月乘坐“奮進”號進入國際空間站,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第壹次太空授課。

“當年,芭芭拉主要講述太空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國首次太空授課則是真正的太空物理課。”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認為,我國的太空授課與美國有明顯差異。美國太空授課的內容是介紹和演示太空生活,而我國太空授課的內容是介紹和演示失重環境下的物理概念。所以,我國太空授課的科技含量較高,難度也更大。

20x 年6月20日上午10點,我國首次太空授課開始。神舟十號航天員王亞平通過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實驗,展示了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象,並回答了學生們關於航天器用水、太空垃圾、失重對抗和太空景色等問題。

“我們先後研究了‘竹籃打水’‘乒乓球’‘回旋鏢’‘溜溜球’和‘跳繩’等20多種方案,根據科學性、安全性、操作性、可視性、即時性、趣味性等綜合因素考量,經過集思廣益、反復篩選、嚴格論證,最終確定進行2個方面的物理實驗,即物體運動特性和液體表面張力;隨後,又對確定的實驗項目進行了精心細致的研究,力求給學生們最好的‘課堂’感受。”龐之浩說,實踐證明,授課專家組最終制定的授課教案達到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獲得圓滿成功。

“太空授課挑戰不小。”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員楊宇光表示,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和物資條件下,僅教具的選擇和運送就非常考究,太空物資運送成本很高,1公斤物品的運輸成本遠超1公斤黃金的價值。更重要的是,40多分鐘的時間裏,既要在太空演示物理現象,還要講明白物理原理,對於備課和臨場組織調配要求極高。

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9

從小我就對航天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浩瀚的宇宙充滿著好奇,爸爸經常給我買壹些科普書籍,在書上,我看到了許多 科普知識 ,同時,爸爸還告訴我,宇宙中還有許多奧秘,需要我們去不斷地探索研究,聽了爸爸的話,我夢想著在不久的將來,自己能成為壹名航天員,去太空進行探索,去解開這些奧秘。

曾經有人說我是癡人說夢,也有人笑話我這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假如人類沒有飛天的夢想,萊特兄弟就不會制造發明飛機,現在,我們的祖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如此迅速,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的夢想壹定可以實現。

振奮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的成功,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劉洋成了中華女子飛天第壹人,我激動不已,欽佩和羨慕之情油然而生,我深知,要想成為壹名女航天員必須有強壯的體魄,科學的頭腦,超人的毅力,但我認為要想實現我的航天夢,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因為我深知:“古人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此時,我讀了《放飛夢想》這本書之後,我的夢想之火越燃越猛烈,劉洋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精神,更加堅定了我要成為壹名航天員的決心。

就在那天晚上,我做了壹個夢,夢見自己像劉洋大姐姐壹樣駕駛著宇宙飛船去太空訪問,我首先來到月球上,嫦娥阿姨熱情地接待了我,令我在月球上到處參觀,並詳細地給我介紹了月球上的情況,接著,我又去了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許多星球,這些星球雖然離地球遙遠,每個星球上的生存環境也各不相同,但外星人對地球人非常地友好,我正高興的與外星人交談著,壹陣清脆的鈴聲驚醒了我,我感到很可惜,真想跟外星人多交談壹會。

我把夢中的情景告訴了爸爸,爸爸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的說:“妳有壹個遠大而美好的夢想,要實現妳的這個夢想,不但要有堅強的意誌力,還需要有廣博的知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只有為之奮鬥的人,才會取得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

“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承載著祖國的希望和未來,為了自己的航天夢想,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我壹定要努力學習科學 文化 知識,讓我美好的夢想成為現實,讓祖國為我們這壹代人而驕傲!

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10

“天宮”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壹座空間站。妳還別說,“天宮”這個名字可不是隨便定的,那裏面如壹座宮殿,樣樣俱全。

空間站是壹個可供宇航員短期住宿,並可以做各種太空研究和實驗的“太空酒店式實驗室”。那為什麽要修建空間站呢?空間站可以測試未來可能用於太空飛行的各種技術設備。還能獲得“失重”環境——這種在地面上難以長時間獲得的特別環境。但是往返壹次太空成本相當高,能壹次在太空中多待些時間,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所以這樣壹個功能全面,又能讓宇航員住久壹些的地方就誕生了。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我們“宮殿”的規劃。

天和核心艙就是宮殿的臥室,主要供宇航員們居住。貨運和載人飛船就如地上的車輛壹般,用來運送貨物和人員。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目前還暫未完工,它們就是“宮殿”中的研發實驗室,用於各種太空實驗和科研工作。

太空中會面臨各種可想而知的危險,其中的威脅來自於我們熟知的太陽。眾所周知,太陽是地球生物賴以生存的依靠,它提供源源不絕的各種能量,滋養萬物生長。但是它釋放的_射線和伽馬射線都是非常致命的,這兩種射線能輕易穿透妳的皮膚,破壞身體所有細胞。那我們在地球上為什麽可以天天曬太陽呢?那是因為,地球的磁場和大氣層把它們反射或者吸收了。空間站架設的位置必須考慮這個安全因素。國際上壹般選擇了在距地面1000公裏的位置,我們的“天宮”,為了程度的安全,架設在距地面400公裏的位置。這樣既能獲得地球磁場的保護,也能獲得大氣層的保護,壹舉兩得。

古時的天宮,據說在雲端,那裏住著各路神仙,虛無縹緲,看不見摸不著。今時的“天宮”住著許多宇航員和科學家,他們在高高的天上為中國的太空科技進步,不斷努力,讓我們不再依賴國外技術,在俯瞰地球的同時也能真正放眼整個宇宙,對太空的了解不斷深入。

所以,我們的“天宮”真是名副其實的空中宮殿啊!或許這就是“天宮”之名的由來和美好寓意吧。

“天宮”之門已經打開,騰雲駕霧,遨遊太空,未來可期!

2022年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10篇相關文章:

★ 2022年築夢空間站特別節目觀後感

★ 2022年全國鄉村振興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10篇

★ 奮鬥新征程2022全國鄉村振興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10篇

★ 2022年空間站“天宮課堂”個人觀後感15篇

★ 2022國慶特別節目觀後感心得體會最新5篇

★ 2022感動中國觀後感心得體會最新10篇

★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2022學生觀後感十篇

★ 參加2022冬奧會的觀後感心得10篇

★ 2022全國鄉村振興特別節目心得體會觀後感(範文6篇)

★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觀後感感觸十篇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