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2003年用文言文怎麽說

2003年用文言文怎麽說

1. 2003年用古文怎麽說

葵未 怎樣把公元紀年換算為甲子年?有壹個非常詳細的方法,我忘了,希望知道的人提醒。

紀元與「天幹地支」 提起60進位制,我們總是想到壹小時60分鐘 ,壹分鐘60秒,這些時間量的換算,或是壹度60分的旋轉量(角度)的換算。最早使用60進位制的是「巴比侖人」,我們祖先也用60進位制,至今部分人仍在使用天幹地支,它就是60進位制。

商朝歷法使用「天幹地支」的60循環紀日法。天幹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從天幹的第壹個字「甲」和地支的第壹個字「子」,開始依序各取壹字組合,配成甲子、乙醜、丙寅、。

.,直到癸亥,***取60次。之後又從甲子開始新的循環。

以下是殷商人以天幹地支紀日所用的甲子表(或稱作六旬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0 甲子 乙醜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 癸卯 4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5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從甲日到癸日止,十天稱作壹旬,所以甲子表又稱六旬表。東漢建武三十年(西元54年),只按60幹支的次序記年,這就是幹支紀年法。

每壹循環必須從「甲子」開始,滿60年稱做「壹甲子」或「壹花甲子」。我們如何將西元年份換算作幹支呢?因為幹支紀年從東漢建武三十年(西元54年)開始。

公元3年是癸亥,這是60甲子的最後壹年,所以次年是甲子年,是壹個新的循環開始。因此,計算 (西元年份-3)÷60 ,得餘數 R。

再求 R÷10的餘數是X,R÷12的餘數是Y。並根據下表,就可以很簡單的換算西元年份成幹支。

1 2 3 4 5 6 7 8 9 0 X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Y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例如:西元2000年的幹支如何?(2000-3)÷60= 33 。

. 1717÷10= 1 。

. 717÷12= 1 。

. 5因此,西元2000年是庚辰年。參考: 不用像樓上那麽費勁,記住1900年是庚子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進北京嘛。

然後倒壹下不就得了,反正六十年壹循環。翼天使的方法很好,但似乎還可以簡化壹些。

10個天幹按依次1—10排序,得出天幹序數;12地支依次按1—12排序,得出地支序數:天 幹: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天幹序數: 1 2 3 4 5 6 7 8 9 10地 支: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地支序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把公元紀年換算為甲子年:公式:取(公歷年數-3)的個位數作天幹的序數(個位數是0時看作10)取(公歷年數-3)÷12 的余數作地支的序數(余數是0時看作12)用兩個序數所對應的天幹和地支相配例1:求2005年的甲子2005-3 = 2002 ,取個位數2作天幹序數,即“乙”(2005-3)÷ 12 = 166 余10,取余數10作地支序數,即“酉”天幹與地支配合為“乙酉”答:2005年是乙酉年。例2:求1983年的甲子1983-3 = 1980 ,個位數是 0 ,看作10 ,10是天幹“癸”的序數。

(1983-3)÷ 12 = 165 余數是 0 ,看作12 ,12是地支“亥”的序數。天幹與地支配合為“癸亥”答:1983年為癸亥年。

另外,把公元紀年換算為甲子年:公式:(天幹序數 - 地支序數)÷2*10 + 3 + 天幹序數 上述得數再加任意壹個60的倍數即可例1:求丁醜年為公歷何年。解:天幹“丁”的序數是4,地支“醜”的序數是2,代入上述公式: (4-2)÷2*10 + 3 + 4 = 17答:公元後第壹個丁醜年為公元17年,17加60的倍數的年份均為丁醜年(……公元77年、137年、……1817年、1877年、1937年、1997年、2057年……)。

註:如果天幹序數比地支序數小,則公式中的兩個天幹序數要先加10。例2:求甲午年的公歷年份。

解:天幹“甲”序數為1,地支“午”序數為7。天幹“甲”的序數小於地支“午”的序 數,故天幹序數1要先加10: (1+10-7)÷2*10 + 3 +(1+10)= 34答:公元後第壹個甲午年為公元34年,34加60的倍數的年份均為甲午年(……公元94年、154年、……1834年、1894年、1954年、2014年、2074年)。

2. 2003年六月七號生 用文言文怎麽說

甲午年臯月廿六,或者黃帝紀年黃帝紀元=公元紀元+2697(年)

壹月:正月、端月、開歲、嘉月。

二月:杏月、麗月、仲春、如月。

三月:季月、桃月、晚春、暮春、蠶月。

四月:麥月、陰月、梅月、純陽、孟夏、余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臯月。

六月:季夏、暑月、焦月、荷月、溽暑。

七月:新秋、蘭秋、蘭月、瓜月、秋月。

八月:仲秋、桂月、壯月、竹春。

九月:暮商、季秋、菊月、朽月、陽月、霜月。

十月:初冬、開冬、露月、良月。

十壹月:仲冬、暢月、幸月、葭月、龍潛月。

十二月:季冬、殘冬、臘月、冰月、嚴月。

3. 文言文的翻譯

徐文長傳 譯文

徐渭,表字文長,在山陰縣做生員時,聲名很盛,薛公蕙在浙江做學官時,很賞識他的才華,認為他是國家的傑出人才。然而他命運不佳,屢次應試屢次落第。中丞胡公宗憲聽到他的名聲後,把他當作客人邀至幕府。文長每次參見胡公,身著葛布長衫,頭戴黑頭巾,揮灑自如,了無顧忌地談論天下大事,胡公聽後十分高興。當時胡公統率著好幾個防區的軍隊,威鎮東南地區。戴盔穿甲的武士在他面前,總是跪下回話,爬著行走,不敢仰視。而文長以帳下壹生員的身份卻表現得對胡公很高傲,談論者都把他比作劉真長、杜少陵壹樣的人物。恰逢胡公獵獲壹頭白鹿,以為祥瑞奉獻給皇上,囑托文長作賀表,表文奏上後,世宗皇帝看了很高興。胡公因此更加賞識文長,所有疏奏、簿計都交他辦理。文長對自己才智謀略很自負,好出奇計,談論用兵方略往往切中要害。在他看來,天下事沒有壹件令人滿意的。然而,他終究未能得到施展抱負的時運。

文長既然在官場上不得誌,於是以飲酒來放縱自己,盡情縱情山水。他遊歷了山東(齊魯)、河北(燕趙),又飽覽了塞外大漠的風光。他把見到的山巒壁立、海浪奔騰、胡沙滿天和雷霆震天,風雨交鳴和樹木倒伏,乃至山谷的幽深冷清和都市的繁華熱鬧,以及奇人異士、魚鳥,壹切能使人震驚、驚恐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都壹壹寫進詩中。他胸中有奮發而不可磨滅的氣概和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涼,所以他寫的詩有時像是發怒,有時又像是嬉笑,有時如山洪奔流於峽谷,發出轟雷般的濤聲,有時如春芽破土,充滿蓬勃的生機。有時他的詩像寡婦深夜哭泣,有時像遊子被寒風驚醒。雖然這些詩作的體裁格律時有不高明之處,但是卻匠心獨運,有王侯的氣魄,不是那種像女子壹般侍奉他人的媚俗的詩作敢於企及的。徐文長的文章有真知灼見,氣勢沈著而法度精嚴,不因守成規而壓抑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也不因漫無節制地放縱議論以致傷害文章的嚴謹理路,是屬於韓愈、曾鞏壹流的文章家。徐文長素來不迎合時興的調子,對當時的所謂文壇領袖,他壹概加以憤怒的抨擊,所以他的名聲也只局限在家鄉浙江壹帶,這實在令人為之悲哀!

文長喜好書法,筆意奔放有如他的詩,在蒼勁豪邁中又湧現出壹種嫵媚的姿態,正像歐陽公所謂的美人遲暮另具壹種韻味的說法。有時,他又把剩余的精力另外傾註在創作花鳥畫,畫得都美妙飄逸而有情趣。

後來,文長因疑忌誤殺他的繼室妻子而下獄定死罪,張元汴太史極力營救,他方得出獄。晚年的徐文長對世道愈加憤恨不平,故作瘋癲也更加厲害了。達官名士登門拜訪,他時常會拒絕不見。他又經常帶著錢到酒店,招呼下人仆隸和他壹起喝酒。他曾拿斧頭砍擊自己的頭顱,血流滿面,頭骨破碎,用手揉摩,碎骨哢哢有聲。他還曾用尖利的錐子錐入自己雙耳壹寸多深,卻竟然沒有死。周望說文長的詩文到晚年愈加奇異,但沒有刻本行世,詩文集稿都藏在家中。我有在浙江做官的科舉同年,我曾委托他們抄錄文長的詩文,至今沒有得到。我所見到的,只有《徐文長集》、《徐文長集闕編》二種而已。可是徐文長終於因為不合於時,不得伸展抱負,帶著對世道的憤恨而死去了。

我認為:徐文長先生壹直命途多艱,坎坷不斷,致使他激憤成狂疾。狂病的不斷發作,又導致他被投入監獄,從古至今文人的牢騷怨憤和遭受到的困難苦痛,再沒有能超過徐文長先生的了。但雖然如此,胡公是曠世豪傑,世宗是英明帝王賞識他。徐文長在胡公幕中受到特殊禮遇,這說明胡公認識到了他的價值。奏表送上以後,世宗很高興,這表明皇帝是知道他的價值的。文長先生唯壹欠缺的,只是未能致身顯貴而已。文長先生詩文的崛起,壹掃近代文壇龐雜卑陋的習氣,百世之後,自會有公正的定論,又怎麽能說他生不逢時呢?

梅客生曾經寫信給我說:徐文長是我的老朋友,他的怪病比他這個怪人更要怪,而他作為壹個奇人又比他的奇詩更要奇。我則認為徐文長沒有壹處地方不怪異奇特。正因為沒有壹處不怪異奇特,這就是註定他壹生命運沒有壹處不艱難的原因。真令人悲哀呀!

4. 找2003年高考語文試卷文言文點評及譯文無

2003年高考語文試卷文言文點評及譯文 同往年壹樣,文言文依然是節選自X X史X X傳,原文比較長,壓縮後減為幾百字。

也正因為如此,造成很多閱讀上的障礙,無形中增大了答題的難度,所以,平時應多提醒學生以跳躍性的思維去閱讀、思考文言語段,提綱挈領,化整為零;再在個別與考題相關的細節上精雕細刻,此題便大功告成。 如果拘泥於某個字詞,糾纏不休,冥思苦想,徒耗精力,那肯定就考砸了。

今年文言文有兩個變化:壹個是人物形象有所變化,往年的人物形象或忠或奸都是壹貫而終,臉譜化的痕跡比較明顯,很多跟主題無關或相悖的情節統統被刪掉了;而今年裴矩這個人物先佞後忠,與時俱進,明哲保身,趨吉避兇,形象比較豐滿,也更加人性化,更符合實際情況。 二是文章分為兩部分,分別引自不同朝代的不同典籍,前後有個對比,有利於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闡釋社會環境對壹個人思想意識的巨大影響。

這兩種變化給所有語文教師壹個新的啟示:今後文言文中的人物將有可能比以往更加豐滿,更富於變化。因為壹篇文章中對壹個人的評價總的來說是壹致的,但同壹個人物在兩部不同典籍中的評價很可能就不同甚至於相反。

聯綴這類題材的好處就在於人們可以學會用辯證的、發展的、全面的眼光審視歷史人物,分析歷史事件。 另外,像11、12、14之類的傳統題型,仍然在提醒老師們,今後文言文教學還是要立足課本,重視課堂教學,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擴大閱讀量,舉壹反三,這樣,就壹定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譯文: 裴矩,字弘大,河東聞喜(今山西運城聞喜縣)人,未滿周歲就成了孤兒,由他的伯父裴讓之所撫養。長大後,裴矩廣泛地學習,年紀輕輕就頗有名氣。

當時,隋文帝楊堅任定州總管,派人召他做補記宣,對他非常親近、敬佩。後來,楊堅當了皇帝,裴矩升任吏部侍郎。

大業初年,西域那些蕃國派人到甘肅張掖與中國人開展商業活動,隋煬帝楊廣派裴矩去監督這些事。趁此機會,裴矩考察、探訪了西域地區的風土人情、民間習俗、山川險隘、部族首領、大戶姓氏、地方物產、民族服飾,等等;然後,回到京城把這些情況秉告給皇帝。

皇帝非常高興,每天派人請他到皇宮裏來,向他打聽西域地區的事情。 皇上駕臨東都洛陽,裴矩覺得四方蕃國前來朝貢的人很多,勸皇帝下令征召各地的特技表演隊到洛陽來,讓他們在洛陽表演魚龍曼延、角蘦等精彩的雜戲,以此盛大的排場向少數民族的使者們展示、炫耀。

整整表演了壹個月才停止。裴矩還命令在洛陽城裏三個有名的集市上,每個店鋪統統設置幃帳,裏面擺滿酒肉飯食,增派主管官員率領蕃夷來賓與本國人洽談貿易,所到之處壹概請他們就座暢飲,酒足飯飽之後來賓們才散去。

這些人中有認識裴矩的,都嘲笑他會表演、作秀。(然而)隋煬帝卻盛贊裴矩是誠心誠意為朝廷做事的人,他說:“裴矩非常懂得我的心,凡是他上奏陳述的事情,都是我心裏已經成型的想法,所以我還沒開口說,裴矩就已經知道了。

如果不是他心裏裝著國家,壹心為朝廷著想,怎麽會這樣呢?”後來裴矩跟隨隋煬帝駕臨江都。 等到李淵的軍隊攻占了長安,煬帝向裴矩詢問對策,裴矩說:“太原有變故,首都局勢不穩,在這麽遠的地方發布政令,恐怕會失去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陛下親自返回京城,才可以平定這次動亂。”

裴矩見天下局勢不穩,恐怕招來殺身之禍,每次接待別人,禮數格外周全,即使是胥吏那樣的小官,也壹定讓他們高興和滿意為止。 (而且)這時候,隋煬帝壹天比壹天昏庸奢侈,裴矩也就不再對他有什麽勸諫,只是拼命地諂媚討好,以讓隋煬帝開心為最終目的。

到了唐太宗剛剛即位的時候,(采取措施)堅決制止作奸犯科的官吏。壹次,聽人說,在辦理案件的官署、部門裏,有很多官員受賄,於是(唐太宗)暗中派人(給主事官員)送財物上門試驗壹下(這件事的)真假。

主管的官吏通過屬下接受了贈給他的絹帛壹匹,唐太宗非常憤怒,要下令殺掉他,裴矩進諫說:“這個人接受賄賂,確實應該嚴懲。可是,是您用東西引誘人家,所以,即使對他處以極刑,在性質上也還是屬於誣陷人家犯罪,這恐怕不是倡導德行、合乎禮儀的行為。”

唐太宗於是采納了他的建議,並因此而召集百官,對百官們說:“裴矩竟然能夠當廷辯駁,不肯當面順從(我)。 如果每壹件事都能夠這樣處理的話,還用擔心不能治理好國家嗎!”貞觀元年裴矩辭世,贈官至絳州刺史,謚號敬。

臣司馬光進壹言:“古人雲:如果君主聖明那麽大臣就正直。裴矩在隋朝時諂媚討好而到了唐朝卻忠心耿耿,這並不是他的本性有什麽變化呀!(如果)國君厭惡聽到自己的過錯,那麽忠誠就會變為奸偽;(如果)國君喜愛聽到率直的言論,那麽奸偽就會變為忠誠。

由此可來,君主好比測量日影的標竿,而大臣好比標竿的影子,標竿動那麽影子也就跟著動啊。” 。

5. 總結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方法總結 1 、保留法。

在文言句子中,凡是涉及紀時(年、月、日)、封號(帝號、年號、官爵名)、物名(國名、地名、人名、器具名、典章名)等,都可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搬抄即可,不必翻譯。因為此類詞語無需 也無法用現代漢語進行對譯,如果硬作翻譯,反會弄巧成拙、讓人啼笑皆非。

如: “ 吳王困於姑蘇之上,而求哀請命於勾踐。 ” ( 2005 年福建卷)此句中 “ 吳王、勾踐 ” 是人名, “ 姑蘇 ” 是地名,翻譯時就不需譯出。

又如: “ 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樂毅。 ”(2001 年全國卷 ) 此句中, “ 騎劫 ” 是壹位燕將的姓名(據原文中 “ 齊 人遂夷殺其將騎劫 ” 的壹句推斷為人名),不能錯譯為 “ 騎兵劫持 ” 之意,否則,會見笑於大方之家。

2 、剔除法。文言文中常存在壹些這樣的虛詞,它們在句中無實際的翻譯意義,僅僅起到語法作用,如句首 發語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的助詞、倒裝句式的標誌詞、句中表停頓的語氣助詞、襯音助詞、表敬副 詞、偏義復詞的襯托成分等。

盡管它們在原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譯句時,卻無法用對應的現代漢語進 行翻譯,可剔除不譯。剔除後,不影響譯句的正確和通順。

如: “ 蓋當時視他驛為壯。 ”(2005 年浙江卷 ) 此句中 “ 蓋 ” 是句首發語詞,無義,在翻譯時應該剔除,而不能 “ 臆 ” 譯為表推測的 “ 大蓋 ” 之意。

又如: “ 聞同類之相噆而若無聞 , 豈君子先人後身之道耶 ?” (2006 年浙江卷 ) 此句中 “ 同類之相咬 ” 的 “ 之 ” 用 在主謂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不必譯。 3 、添補法。

文言句子常存在省略的現象,或缺主語、或缺謂語、或缺賓語等,在翻譯時,需將原文中省略 的成分添補出來。惟其如此,譯後的句子才顯得完整、通暢、達意。

如: “ 王嘗聽朝罷晏 , 姬下殿迎曰 :“ 何罷晏也 , 得無饑倦乎 ?” 此句中劃線的部分在翻譯時必須補出省略的成分 ( “ 何(聽朝)罷晏也 ” ),才能做出正確的翻譯( “ 為什麽散朝這麽晚? ” )。 又如: “ 故吾繼之,述而不作。

” ( 2005 年上海卷)此句在翻譯時,需補出省略的成分,可譯為 “ 所以我現 在繼任杭州刺史,只能記述(亭的優美之景)而不能再建造(其它亭)了 ” 。如果省去後半句括號內的補充 譯文,譯成 “ 只能記述而不能再建造了 ” ,就會顯得令人費解! 4 、替換法。

有些文言詞語隨著時代的演變, 詞義發生較大的變化: 有的詞義擴大了 (如 “ 江 ” , 古特指長江, 今泛指壹般的江河),有的詞義縮小了(如 “ 臭 ” ,古泛指壹般的氣味,今特指臭氣),有的詞義發生了轉 移(如 “ 犧牲 ” ,古指祭祀用的牲口,今已無此義) …… 甚或有些詞語已經不再使用。因此,翻譯時,這些詞 語必須用現代漢語進行替換,無論如何不能拿古義視為今義。

如: “ 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 ” ( 2005 全國卷Ⅱ)此句中的 “ 妻子 ” 在古 文中的意思為 “ 妻子和兒女 ” ,而在現代漢語中它的詞義縮小了,僅指 “ 妻子 ” 而已。因而,在翻譯時須用 “ 妻 子和兒女 ” 加以替換。

5 、調序法。由於語言的演變和發展,有些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主謂倒裝句、賓語 前置句、定語後置句、介詞短語後置句等。

對於這些特殊句式,翻譯時,必須按現代漢語的表述習慣,將 語序重新調整,得以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如: “ 其孝謹聞於其族 , 其信義著於其友。

” ( 2004 年全國卷)此句屬於狀語後置句,不符合現代漢語語序, 因此,翻譯時應調整過來,可譯為 “ 他的孝順恭謹在他的族人中得到傳揚,他的信用道義在他的朋友中得到 彰顯 ” 。 又如: “ 其李將軍之謂也? ” ( 2002 年全國卷)此句屬於賓語前置句,翻譯時應把前置的賓語調整過來(即 “ 其謂李將軍也? ” ),這樣才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可譯成 “ 大概是說李將軍的吧? ” 。

6 、釋義法。 高考文言文翻譯試題為閱卷方便,往往會設置幾個關鍵得分點,而這幾個關鍵得分點多體現在 句中的關鍵詞。

在答題時,如能對這些關鍵詞進行準確的翻譯,就能輕易地得分;若翻譯錯誤,或不準確, 就會遺憾地丟分。如何翻譯這些關鍵詞呢? ①聯想課文推斷。

在翻譯時,我們常會遇到壹些 “ 熟悉的陌生詞 ” ,左 “ 推 ” 右 “ 敲 ” 之余,仍不得要義。殊不 知,這些翻譯上的 “ 攔路 ” 詞,卻是課文中的 “ 熟詞 ” 。

此時,妳若能聯想到課文中有關詞句的用法,互為比 較,辨析異同,就能準確地推斷出它的含義。 如: “ 《誌》稱山周七裏有奇,以余舟行緩,似不翅也。

” ( 2007 年諸暨市期末卷)此句中 “ 有奇 ” 二字,易 錯譯成 “ 有奇特的景觀 ” 。如果能聯想到初中課文《核舟記》中 “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 (此句學生皆知其譯 意為 “ 船從頭到尾長大約八分多壹點 ” ),就可準確地推斷出試題中的 “ 有奇 ” 為 “ 多 ” 之意。

又如: “ 亡何花開,薄如蟬翼。 ” 此句在翻譯時如不作聯想,頗為棘手:句中 “ 亡何 ” 究為何意?若能聯想起 課文《促織》中 “ 無何,宰以卓異聞 ” ,便會疑竇頓消,豁然開朗: “ 無何 ” 為 “ 不久 ” 之意,而 “ 亡 ” 通 “ 無 ” , “ 亡 何 ” 即 “ 無何 ” ,則可譯為。

6. 文言文翻譯方法總結

壹、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壹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註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妳"。

"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壹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活澤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澤成"(湖面)風平浪靜"。

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搜集信息,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壹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系後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系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號,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余"為我,"爾""汝"為妳。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後,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再行擱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