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泉港區的歷史文化

泉港區的歷史文化

民間習俗

泉港依山傍海,自古水陸順暢,處於閩南語系和莆仙語系的過渡地帶。方言和地理的特殊性,造成了其民間藝術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成為中外藝術家著迷和戲謔的巢穴。當地的民間劇種有湘劇、高甲戲、莆仙戲、木偶戲、南音戲和北關戲。同時,泉港人可以因地制宜地靈活運用這些劇種進行各種大中型演出。湘江是福建九龍江流經漳州時的簡稱。湘劇,顧名思義,是流行於漳州湘江壹帶的地方戲。其足跡遍及閩南、臺灣省等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聚居區。湘劇是福建主要地方戲中比較年輕的壹個劇種。它的前身是臺灣省歌仔戲,歌仔戲是融合吸收了晉歌、車鼓、漳州采茶等多種民間藝術形式和後來傳入臺灣省的四平戲、白字戲、京劇等而形成的新劇種。所以閩南湘劇和臺灣省歌仔戲同根。

泉港湘劇以漳州方言為戲曲腔,傳統湘劇曲牌和打擊樂以京板鑼鼓為主,基本輪廓與臺灣省歌仔戲相似。湘劇在解放前夕傳入黃倩地區,很快被泉港人民接受。60年代停止演出,1978再次崛起,80、90年代達到頂峰。七星燈是鳳味和黃倩壹帶山村元宵民俗中的吉祥燈。人們認為這種燈籠可以保護妳的兒子早日出生。它是壹個華麗的六邊形燈罩,懸掛在壹根十幾尺高的竹竿頂端,每個角上系著壹只紙燈籠,俗稱首席燈籠,有的還在燈罩頂端糊著壹只昂首挺胸的紙鶴。不同的村莊有不同的祭拜七星燈的儀式和習俗。比如張村之後,七星燈在家裏供到周三,然後把首席燈給了結了婚的沒文化的人,其余的都焚化了;壩頭壹帶,有新添人貼的七星燈籠,獻給15天感謝神靈;峰頂,七星燈排成壹根竹竿,掛在門前祭拜三天,然後焚化。

山腰上的壹些村莊還會舉辦七星燈會。中國元宵節伊始,禮炮三響後,撐燈人手持七星燈籠,向著廣場上眾多搶燈人翩翩起舞。當搶燈人等六個首席燈籠從頭頂劃過時,他們跳起來搶燈籠,壹會兒互相碰撞,壹會兒歡叫。贏得首席燈籠的人微笑著把它們帶回家獻祭。搶七星燈的民間活動自文革後逐漸消失,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壹些民間藝人吸收其文化內涵,根據這壹民間活動的獨特場景,編創了民間歌舞。老藝術家的歌舞《七星光》是壹部舞曲,選用南音、北關著名小曲《桂子圖》為舞曲,配以嗩吶、打擊樂,使整部舞蹈呈現出歡騰的氣氛,尤其是醜男、醜女、老人、少女、兒童在舞蹈中的角色,以不同的舞蹈呈現出活潑、緊張、滑稽、高雅的場面。1986《七星燈》由惠安高家劇團加工、排演並參加全國民族音樂舞蹈比賽,獲創作、表演、編導壹等獎。

藝術家們還用七星燈鉆成了七星燈街頭秀,參加了市區的壹些大型街頭歌舞活動。參加走街串巷的姑娘們穿上紅色的傳統服飾,手裏拿著壹盞紅色的紗燈,頭上戴著金色的圓形道具,道具上裝飾著六盞小紙燈。進入泉港的土嶺爐,可以看到壹塊突兀的蘑菇狀石頭,聞名中外,被稱為“補玉天”。泉港人說“玉在天上”,體現了泉港人的精氣神,象征著他們的拼搏和沖勁。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是鑲嵌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布局中的壹顆璀璨明珠。這裏不僅有國家大型石化基地,還有壹個有著200多年歷史的鹽田——山坡鹽田。

山坡鹽場位於福建省湄洲灣南岸,現有生產面積9萬畝,年產值2700萬元,年納稅650萬元。是全國107食鹽定點生產企業之壹,福建省最大的食鹽(載體鹽)生產出口基地。東嶽廟位於泉州市泉港區鳳味鎮乘風村圭峰小學對面。北臨沙格,南接黃鳳,自古以來就是海防要塞。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為防止倭寇入侵,修建了城墻,即鳳味城,城東老城頂高,並修建了煙墩烽火臺。東嶽廟就建在城南門外,坐北朝南,占地668平方米。

位於泉州市泉港區南浦鎮沙閣村東端,北依湄洲灣。它建於元朝(1314—1368),是為了祭祀海神天妃。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坐北朝南,東西寬18米,南北深22米,占地500多平方米。二進由山門、拜亭、兩廊、正殿組成。正殿寬五間,深三間,重檐歇山頂,有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惠安知縣胡雯所立“天海侯元”大木匾。拜亭是歇山頂的重檐,八角藻井結構。宮內有五對輝綠巖、花崗巖雕刻石柱,均為清代惠安石雕藝術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