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對於廣東省八年級物理1~3單元的復習資料,需要完整的記下來,不要廢話。和歷史,

對於廣東省八年級物理1~3單元的復習資料,需要完整的記下來,不要廢話。和歷史,

第壹章“聲音現象”復習概述

首先,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所有發出聲音的東西都在振動。當妳按住音叉的時候,發音停止了,也就意味著震動停止了,聲音也停止了。

振動物體聲源。

☆蟬的鳴叫是蟬的發聲肌肉收縮時,發聲膜的振動引起的。

☆在桌子上撒壹些紙片,敲桌子的時候會跳起來。意思是桌子壹響就震動。

2.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無法傳播聲音。

聲能在液體中傳播的事實:水裏的魚被岸上人的聲音嚇跑了。

聲能在液體中傳播的實驗:在水槽中放入適量的水,雙手在水中取兩塊石頭,互相碰撞。我們能聽到碰撞聲。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為聲速。聲速等於聲音每秒鐘傳播的距離。聲速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

壹般來說,V是固體>:V液體> V氣體

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米/秒或1224千米/小時。

☆在運動會跑100米比賽時,終點裁判要記錄看到槍冒煙的時間。如果聽到槍響再錄音,錄音時間比實際運行時間晚= 0.29 s(當時的空氣是15℃)。

☆回聲是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反射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0.1 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聲和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是17m(當時空氣是15℃)。在屋內說話聽起來比在曠野裏更響,因為屋內空間狹小導致回聲到達人耳的時間比原聲晚,不到0.1 S,最後回聲和原聲混合在壹起加強原聲。

☆測距:回聲可用於測量海底深度、冰山距離和敵方潛艇距離。在測量中,首先要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量聲音從發出到反射聲音信號的時間t,求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那麽聲點與物體的距離S= vt。

☆測量聲速的方法:站在高樓的遠處喊。記下從打電話到聽到回音的時間t,測量打電話者與建築物的距離s。可以算出聲速v在空氣中的速度,v=。

例子:壹個同學在壹口枯井的井底大喊,3秒鐘後,他聽到了回音。那麽這口枯井有多深呢?(聲速按340米/秒計算)

解:v = 340米/秒

t = 3秒

S = vt =×340米/秒×3s = 510米

答:枯井深度約為510米.

P16問題2的解決方案:

s = 1000公裏

V聲音= 1224公裏/小時V火車= 200公裏/小時

v飛機= 600公裏/小時

t音= S/V音= ≈ 0.82h。

t列車= S/V列車= = 5小時

t平面= S/V平面= ≈ 1.67h。

答:聲音從北京傳到上海需要0.82小時。

火車行駛需要5個小時。

飛機的飛行時間是1.67 h。

第二,我們如何聽到聲音

1.聲音在耳中的傳遞途徑:外界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通過聽小骨等組織傳遞到聽覺神經,聽覺神經將信號傳遞到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前者無法治愈,後者可以治愈。

3.骨傳導:聲音通過顱骨和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傳播方式被稱為骨傳導。壹些失去聽力的人(傳導性耳聾)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聽到聲音。

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不是壹只。)聲源到兩耳的距離壹般是不壹樣的,聲音到達兩耳的時刻、強度等特征也是不壹樣的。這些差異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依據。這就是雙耳效應。

第三,聲音的特點

1.音樂是物體有規律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聲調:指聲音的高低。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物體以1s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

頻率單位是赫茲。

聲音可分為次聲、可聽聲和超聲波。

可聽聲:頻率在20~20000Hz之間。

次聲:頻率低於20Hz。

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赫茲。

解釋蜜蜂可以通過聽覺發現飛行,但是為什麽蝴蝶聽不到飛行?(蜜蜂的翅膀振動發聲,頻率20 ~ 20~20000Hz,在人耳的聽覺範圍內;蝴蝶的振動頻率低於20Hz,超出了人類的聽覺範圍。)

長氣柱產生低音,短氣柱產生高音。笛子、簫等樂器在演奏時通過氣柱產生振動。倒開水時聽到的聲音與保溫瓶內的氣柱有關。

3.響度:指聲音的強度(大小)。

擊鼓時,散落在鼓面的紙屑會跳躍,鼓聲越大,跳躍越高;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可以濺起水花,音叉聲音越大,水花越大;紙錐在音箱發聲時會震動,震動越大聲音越大。根據上述現象可以得出結論,聲音的響度與物體(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增加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少聲音的發散。比如醫生的聽診器。

☆男低音歌手大聲唱,女高音為他輕聲唱:女高音壹高壹低響度,男低音壹低壹高響度。

4.音色:與發聲體的物質結構有關。人們可以根據音色來區分樂器或人。

5.區分樂音三要素:聞人知人——根據不同人的音色判斷;大聲喊叫——指響度;男高音-指音調。

四、噪聲的危害及控制

1.當代社會的四大汙染:噪音汙染、水汙染、空氣汙染、固體廢物汙染。

2.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噪音是指發聲體不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從環保的角度來說,噪音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幹擾人們想聽的聲音。

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級;分貝衡量聲音的響度。人剛好能聽到的最弱的聲音(聽力下限)是0分貝;為了保護聽力,噪音應控制在不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噪音要控制在不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噪音要控制在不超過50dB。

4.降噪方法:聲源降噪、傳播降噪和人耳降噪。

☆中午想午休時,鄰居家高音量播放的優美音樂會變成噪音。

動詞 (verb的縮寫)聲音的使用

1.可以通過聲音傳播的信息示例:

A.用聲納技術探測海底的深度。

B.判斷雷聲有多遠。

C.醫生用超聲波檢查了身體。

回聲定位——蝙蝠在飛行時會發出超聲波,這些聲波在碰到墻壁或昆蟲時會被反射回來。根據回聲的位置和到達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

2.可以通過聲音傳播的能量示例:

A.工人們用超聲波清洗鐘表等精密機械。

B.外科醫生用超聲波將石頭打碎成細粉。

第二章光現象概述

首先,光的傳播

1.光源:能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月亮本身不發光,它不是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太陽和螢火蟲;

人造光源,如篝火、蠟燭、油燈和電燈。

2.規則:光在同壹均勻介質中直線傳播。

3.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和現象;

①激光準直。②日食月食的形成③射擊時瞄準目標。

④小孔成像。(洞是倒置的實像,像的形狀與洞的形狀無關。)

(5)陰影的形成。當光線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物體時,會在物體後面形成壹個黑色區域,即陰影。)

⑥成列排列。⑦木匠檢查木條是否平直。

4.光速:在我們的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的光速取為c = 3×108m/s = 3×105km/s..光速在水中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是真空中的2/3。

與聲速相反,光在真空中傳播最快。壹般來說,V氣>;V液體> V固體。

第二,光的反射

1.光反射:當光從壹種介質發射到另壹種介質的表面時,壹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的介質,稱為光反射。

光碰到任何物體表面都會被反射。

2.反射定律:三條線共面,法線居中,兩個角相等。即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線在同壹平面上;反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線兩側分離;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3.光路的可逆性:在光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為什麽我們能看到物體?

因為光進入我們的眼睛。分為兩種情況:

(1)物體本身發光(光源),發出的光直接進入我們的眼睛;

(2)物體本身不發光是因為物體表面反射了其他光源發出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

5.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⑴鏡面反射:入射到物體表面的平行光經過反射後仍然是平行的。

狀況:反射面光滑。

應用:看面朝太陽的平靜水面,特別明亮。黑板“反光”等等,都是因為鏡面反射。

⑵漫反射:入射到物體表面的平行光向各個方向反射。

狀況:反射面不平整。

應用:妳可以從各個方向看到不發光的物體,因為光打在物體上時會漫反射。把課桌放在教室中間,因為光線在課桌上漫射,我們從各個方向都能看到。)

每壹條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光線都遵守光反射定律。

請舉例說明光反射對人們生活的利與弊。

優點:生活中用平面鏡觀察面部;我們能看到的大部分物體都是由於物體反射的光進入我們的眼睛。

優缺點:黑板反光;光汙染是城市中高樓的玻璃幕墻和琉璃瓦墻的反光造成的。

第三,平面鏡成像

1.平面鏡的成像特點:等距離、等距離、垂直、虛像。即:

①圖像和物體大小相等。

②圖像與物體和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圖像與物體的連線垂直於鏡子。

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是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形成的像。虛像:反射光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形成的像。)

平面鏡成像原理:光反射定律。

平面鏡的作用:成像改變光路。

2.球面鏡:

1)以球面的外表面為反射面的鏡子稱為凸面鏡。

凸面鏡的性質:凸面鏡發散光線。

凸面鏡形成的像是縮小的虛像。)

凸面鏡應用:汽車後視鏡、街角擴大視野。

2)以球體的內表面為反射面的鏡子稱為凹面鏡。

凹面鏡會聚光。從焦點到凹面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凹面鏡應用:太陽竈,手電筒,汽車頭燈。

☆牙醫的內窺鏡是平面鏡;耳鼻喉科醫生的正面鏡是凹面鏡。

在研究平面鏡的成像特性時,我們經常使用平板玻璃、直尺和蠟燭進行實驗。選擇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確定成像位置,比較圖像和物體的大小。選擇平板玻璃而不是平面鏡的目的是因為平板玻璃是半透明的,容易看到蠟燭的影像。

第四,光的折射

1.定義:當光從壹種介質傾斜進入另壹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定律:三條線在同壹平面,法線在中間,在空氣中角度大。即:

(1)折射光、入射光和法線在同壹平面。

⑵折射光和入射光在法線兩側分離。

(3)光從空氣中斜入射到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折射光向法線方向偏轉。

當光線從壹種介質傾斜進入另壹種介質時,密度越小,光線與法線的夾角越大。空氣密度最小,裏面光線的夾角最大。氣體>液體>固體

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質,傳播方向不變(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應用:從空中看水中的物體,或者從水中看空中的物體,看到的都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

☆池水之所以看起來比實際水淺,是因為光線從水中斜入射到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藍天白雲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魚在“雲”中自由漫步。我們這裏看到的水中的白雲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我們看到的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動詞 (verb的縮寫)光的散射

1.色散:壹束太陽光通過玻璃棱鏡後分解成七種顏色的現象稱為色散。

白光的構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2.壹束陽光照射在紅色玻璃上,只透射紅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紅色紙板上的壹束陽光只反射紅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壹束陽光照射在藍色玻璃上,只透射藍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藍色紙板上的壹束陽光只反射藍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這表明:

透明物體只透射與它同色的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

不透明的物體只會反射與其顏色相同的光,吸收其他顏色的光。

也就是說: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穿過它的色光決定的(物體穿過什麽色光,就是什麽顏色);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顏色光決定。

3.彩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等比例混合,就是白光。

顏料的三原色:洋紅、黃和青色。按同等比例混合成黑色。

☆綠光照在綠色的菠菜上,是綠色的;照在白紙上,白紙是綠色的;當它照在紅紙上時,紅紙是黑色的。

☆白紙是黑色印刷的,大家看得很清楚。因為白光照射在試紙上,白紙反射白光進入眼睛,黑字不反光。

☆如果壹個物體能反射所有顏色的光,它就顯得白色;如果壹個物體能吸收所有顏色的光,它就呈現黑色;如果壹個物體能透射所有顏色的光,它就是無色透明的。

6.不可見光

1.光譜:將七種顏色的光按照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就是光譜。

2.紅外線:存在於光譜中紅光之外,人眼看不到。

紅外線熱效應強,穿透雲層能力強,可用於烘烤、遙控、拍照。

對物體的紅外輻射能使被照物體升溫;壹般物體都會輻射紅外線,其輻射紅外線的能力與物體本身的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紅外線的能力越強。

紅外夜視儀的原理是人的體溫在夜間高於周圍的植被或建築物,人體輻射的紅外線比它們強。

3.紫外線:它存在於光譜中的紫光之外,人眼看不到。

紫外線具有很強的化學作用,可用於殺菌、促進骨骼生長,也可應用其熒光效應用於防偽。

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適當的紫外線照射有助於維生素D的合成,過多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有害。

陽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線被高層大氣中的臭氧層吸收,無法到達地面。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概述

首先,鏡頭

1.穿過光學中心的光的傳播方向保持不變。

2.凸透鏡可以使平行於主光軸的光會聚於焦點(F)。

3.凸透鏡的焦距越短,會聚作用越強(光線通過後偏轉嚴重)。

同樣材質的凸透鏡,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4.凸透鏡可以匯聚光線;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5.焦點測量:

(1)將凸透鏡對準陽光。

(2)調整凸透鏡和紙幕的位置,直到紙幕上出現最小最亮的光點。

(3)用刻度尺測得的鏡頭中心到光斑的距離就是焦距。

二、生活中的鏡頭

1.相機:相機的鏡頭相當於凸透鏡,相機盒裏的膠片相當於光屏。物距大於兩倍焦距時,可以倒置縮小。

投影儀:投影儀上有壹個相當於凸透鏡的透鏡。物距略大於焦距時,可以倒置放大。

放大鏡:放大鏡本身就是壹個凸透鏡,焦距很短。當被觀察物體在其焦距範圍內時,可以形成壹個直立的、放大的虛像。

2.當凸透鏡變成實像時,物體和實像分別位於凸透鏡的兩側;當凸透鏡形成虛像時,物體和虛像分別位於凸透鏡的同壹側。

3.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形成虛像的異同?

區別:平面鏡是通過光的反射產生的大小相同的虛像;凸透鏡是通過光的折射放大的虛像。

相似點:都是由光線的相反延長線相交而成,都不能被光幕接受。而且都是直立的。

第三,探索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在實驗中,點燃蠟燭,使蠟燭火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壹高度。目的是使蠟燭火焰的圖像在光幕的中心。

如果在實驗中,無論妳如何移動屏幕,妳都無法在屏幕上獲得圖像。可能的原因有:①蠟燭對焦;(2)蠟燭火焰聚焦;③蠟燭火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壹高度;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略大於焦距,圖像較遠,不能將光具座的光屏移動到這個位置。

2.凸透鏡成像定律

雙焦距分虛與實,雙焦距分大小,其實是虛與正。

物距等於像距(u = v = 2f),形成壹個倒置且相等的實像。

相機:物距大於像距(u >;2f,f & ltv & lt2f),變成倒置的、縮小的實像。

投影儀:物距小於像距(f

放大鏡:物距在壹個焦距之內(u

3.對法律的進壹步理解:

⑴ u = f是實像與虛像、正象與倒像、像的同側與異側的分界點。

⑵ u = 2f是實像放大縮小的分界點。

(3)當像距大於物距時,成為放大實像(或虛像),當像距小於物距時,成為倒置縮小實像。

(4)變成真實的圖像:

四、眼睛和眼鏡

1.成像原理:眼球就像壹個攝像頭。物體發出的光,通過晶狀體和角膜的相互作用,在視網膜上形成壹個倒置的、縮小的實像。分布在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這個信號傳到大腦,我們就看到了物體。

2.近視的原因是晶狀體過厚,屈光力過強,或者眼球前後方向過長,使圖像在視網膜前。所以要在眼睛前面放壹個凹透鏡,利用它對光的發散作用,使圖像在視網膜上。

3.遠視的原因是晶狀體太薄,屈光力太弱,或者眼球前後方向太短,遠點的光線沒有匯聚到壹點,到達視網膜。所以要在眼睛前面放壹個凸透鏡,利用凸透鏡可以聚光的特性,使圖像在視網膜上成像。

4.鏡頭倍率用ф表示,f為焦距,則ф=。

眼鏡片度數t = × 100

凸透鏡(遠視透鏡)的度數為正;凹透鏡(近視鏡片)度數為負。

5.拿壹副老花鏡,測量它兩個鏡片的度數。

設備:壹個白色屏幕,壹個秤和壹副老花鏡。

步驟:

(1)將兩個透鏡分別面向陽光。

(2)調整凸透鏡的位置,直到最小和最亮的光點出現在紙屏幕上。

(3)用刻度尺測量透鏡到光點的距離f1和f2。

(4)用公式計算鏡片度數。T = × 100。

動詞 (verb的縮寫)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顯微鏡鏡筒兩端有兩組透鏡,每組透鏡相當於壹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物鏡。

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通過物鏡,成為放大的實像;目鏡的作用是再次放大圖像。經過這兩次放大,我們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

(顯微鏡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略大。)

2.望遠鏡:有壹種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望遠鏡的目標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變成(縮小的)實像;目鏡起放大鏡的作用來放大圖像。(望遠鏡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

3.物體到眼睛的視角不僅與物體本身的大小有關,還與物體到眼睛的距離有關。

☆簡述測量焦距的三種方法(近似值)。

方法壹:將凸透鏡對著太陽光,使另壹側有壹個小而亮的光斑,測量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焦距;

方法二:用凸透鏡當放大鏡,通過放大鏡閱讀書中的文字。當文字模糊時,測量文字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焦距;

方法三:使用凸透鏡成像。當屏幕上獲得清晰等長的圖像時,測量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然後除以2得到焦距。

☆簡述幾種區分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

方法壹:看外觀,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否則是凹透鏡。

方法二:看課本上的字,能放大字的是凸透鏡,否則屬於凹透鏡。

方法三:面對太陽光,能匯聚太陽光的透鏡為凸透鏡,否則為凹透鏡。

方法四:能使蠟燭在光幕上成為倒像實像的透鏡是凸透鏡。

方法五:讓壹只遠視眼透過鏡片看近處的物體,凸透鏡可以看清楚。

物理學到此為止。不好意思,我高中是理科生,不太清楚去哪裏找關於歷史的資料,但是我初中的時候,歷史考的還不錯。我學習歷史的方法是把每壹課的要點總結在筆記本上,每天拿出來。最好以時間為線索,這樣就不會亂了。

但是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也有人告訴我怎麽讀英語,但我總是失敗,所以很難說怎麽學。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