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文人有哪些

文人有哪些

屈原 (約前340~約前277)

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傳為湖北秭歸人。出身貴族,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主張聯齊抗秦,選用賢能,但受貴族排擠不見用,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於漢北,於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沈汩羅江而死。其忌日成為後人紀念他的傳統節日 -- 「端午節」。重要著作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賦,對後代文學影響極大。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壹首抒情詩,全詩***二千四百多字。是壹首浪漫主義作品。比喻生動,語言瑰麗,誇張大膽,詩中融入大量的神話傳說及歷史人物故事,使詩篇波瀾起伏,千變萬化,雄偉奇觀。屈原創造了騷體,即「楚辭」為後世詩人的創作開辟了無限的空間。

李白(701-762)

「子之文章,傑力人上。地辟天開,雲蒸雨降。播產萬物,瑋麗瑰奇。大巧自然,人力和施 ? 又如長河,浩浩奔放。萬裏壹瀉,末勢尤壯。大騁闕辭,至於如此。意氣飄然,發揚儔偉」宋曾鞏《代人際李白文》。

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李白的,因為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為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堪稱中國詩壇第壹人。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戰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遊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張譽為「天上謫仙人」,後人又稱「李謫仙」。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誌無法實現。李白性格傲岸不,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後李白因遭讒毀,自請還山,離開長安。他只能遊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永王軍隊為唐肅宗消滅後,李白也受牽連入獄,後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直到六十壹歲時,李白還請求從軍入幕,希望能有「壹割之用」,卻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願,六十二歲時在他的族叔當塗縣(安徽馬鞍山)令的李陽冰家。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壹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裏」《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湧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湧,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象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壹代「詩仙」的贊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幹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壹人。

杜甫

(712~770)

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稱之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後可分4個時期。

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載(745),杜甫過著“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後漫遊吳越和齊趙壹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結為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嶽》為代表。

天寶五載至十四載,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六載曾應試“制舉”;十載獻“大禮賦”三篇得玄宗賞識,命宰相試文章;但均無結果。直到十四載十月,安史之亂前壹個月,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之職。仕途的失意沈淪和個人的饑寒交迫使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治者的腐敗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為壹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創作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產生了《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後出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樣的不朽名篇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警世之句。此期流傳下來的詩大約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體詩。

肅宗至德元載(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作成就很大。長安陷落後,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後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不久因房案直諫忤旨,幾近壹死。長安收復後,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此時期的杜甫,對現實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先後寫出了《悲陳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別”等傳世名作。759年,關輔大饑,杜甫對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後辭官,經秦州、同谷,於年底到達成都。此期流傳下來詩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詩中的傑作。

肅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歷五年(770)11年內,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並斷續住了五年。其間曾因亂流亡梓、閬二州。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因病滯留雲安,次年暮春遷往夔州。768年出峽,輾轉江陵、公安,於年底達嶽陽。他生活的最後二年,居無定所。飄泊於嶽陽、長沙、衡陽、耒陽之間,時間多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甫死於長沙到嶽陽的船上,年59歲。逝世前作36韻長詩《風疾舟中伏枕書懷》,有“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之句,仍以國家災難為念。這11年,他寫詩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詩的七分之五強。多是絕句和律詩,也有長篇排律。名作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秋興八首》、《登高》、《又呈吳郎》等。

杜詩現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後20多年的社會全貌,生動地記載了杜甫壹生的生活經歷;把社會現實與個人生活緊密結合,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壹;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被後代稱作“詩史”。但杜甫並非客觀地敘事,以詩寫歷史;而是在深刻、廣泛反映現實的同時,通過獨特的藝術手段表達自己的主觀感情。正如浦起龍所雲:“少陵之詩,壹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會寄焉者也”(《讀杜心解》)。天寶後期以來,杜甫寫了大量時事政治詩。短篇如《洗兵馬》、《有感》、《麗人行》、《三絕句》、《病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又呈吳郎》,長篇如《夔州書懷》、《往在》、《草堂》、《遣懷》,雖內容各異,但都是個人情感與事實相結合,抒情色彩較濃。戰爭題材在杜詩中數量很大。杜甫對不同性質的戰爭態度不同。反對朝廷窮兵黷武,消耗國力的有《兵車行》、《又上後園山腳》等;支持平息叛亂,抵禦外侮的有《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觀兵》、《歲暮》等。《前出塞》、《後出塞》兩組詩,既歌頌了戰士的壯烈英勇,又譴責了君王拓邊無厭和主將驕橫奢侈;以壹個戰士的自白概括了無數英勇士兵的不幸命運。“三吏”、“三別”中,詩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憤恨野蠻拉丁;但大敵當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淚勸慰被征者。表現出作者內心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杜甫有不少歌詠自然的詩。歌詠的對象,往往是既聯系自己,也聯系時事,是情、景與時事的交融,而不僅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劍門》。

杜甫還有些歌詠繪畫、音樂、建築、舞蹈、用具和農業生產的詩,同樣貫註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時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詩,時代氣氛不濃,個人感情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寫的壹部分詩。這是他經過長期飄泊,得到暫時休息後心境的表現。在《屏跡》、《為農》、《田舍》、《徐步》、《水檻遣心》、《後遊》、《春夜喜雨》等詩中,詩人對花草樹木、鳥獸魚蟲的動態有細膩的觀察,無限的喜愛和深刻的體會。體現了杜甫詩歌和為人的另壹側面。杜甫懷念親友的詩,大都纏綿悱惻,壹往情深。如《月夜》懷念妻子,《月夜憶舍弟》懷念弟弟。眾多懷友詩中,以懷念李白的最為突出。從與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談到李白的詩有15首。表現了他對李白的推崇和情誼。杜甫還以詩論詩,在《戲為六絕句》、《偶題》、《解悶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達了“轉益多師”、“別裁為體”,揚棄古今而自鑄偉辭的藝術主張。在困守長安和飄泊西南時期,為求仕進和維持生計,杜甫也作過壹些內容無聊、格調不高的投贈權貴、奉和應酬的詩。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詩體制多樣,奄有眾長,兼工各體,並能推陳出新,別開生面。其五言古詩融感事、紀行、抒懷於壹爐;博大精深、無施不可,開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羌村》、《贈衛八處士》、“三吏”、“三別”。七言古詩長於陳述意見,感情豪放、沈郁,風格奇崛拗峭;如《醉時歌贈鄭廣文》、《洗兵馬》、《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歲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詩功力極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懷李白》、《後遊》、《春夜喜雨》、《水檻遣心》、《旅夜書懷》、《登嶽陽樓》,七律如《蜀相》、《野老》、《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諸將五首》、《秋興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詩很少能超過它們。杜甫還有許多五言排律,幾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發展。其《秋日夔府詠懷寄鄭監李賓客壹百韻》長達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獻應酬之作。其絕句即景抒情,反映時事,並開絕句中議論之體,別開異徑,貢獻頗大。杜詩內容廣闊深刻,感情真摯濃郁;藝術上集古典詩歌之大成,並加以創新和發展;在內容與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詩歌領域,給後世以廣泛的影響。杜甫也被後人尊為詩聖。杜甫壹生潦倒,其詩“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遊等人對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

近千年來,治杜之風不絕。宋代有許多杜詩的編年、分類、集註等專書,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達《九家集註杜詩》、魯編次、蔡夢弼會箋的《杜工部草堂詩箋》、徐居仁編輯的《分門集註杜工部詩》。後世註釋杜集的亦在百種以上,較流行的有錢謙益《箋註杜工部集》、仇兆鰲《杜詩詳註》、楊倫《杜詩鏡銓》、浦起龍《讀杜心解》。新、舊《唐書》都有杜甫本傳。兩宋以後,詩話筆記中評點、解釋杜詩的文字非常豐富。中華書局1964年編有《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杜甫卷》上編《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鴻保有《讀杜詩說》。另外,中華書局還將五四運動以來較重要的論文匯編成《杜甫研究論文集》。傳記和新的研究專著有馮至《杜甫傳》、蕭滌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詩論》、朱東潤《杜甫敘論》。較詳實的年譜有聞壹多《少陵先生年譜會箋》和四川文史研究館的《杜甫年譜》。

蘇 軾

中國的唐詩宋詞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詞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學寶庫中壹道獨特的風景。要是探討詞文學的代表人物,不能不談到蘇軾。蘇軾改變了當時寫詞的風格,就和同壹時代的王安石變法壹樣,對當時和後世以巨大的影響。本書以清.王鵬運的《四印齋所刻詞》為底本。以清.朱孝臧《韁村叢書》本為主要依靠,***選蘇軾的詞作九十五首,集中展示了蘇軾的文學才華和思想。

還有很多呢。。。。。。。。。。

隋文帝統壹南北後,國勢漸趨富強。但是,在文學上,直承南北朝的浮艷文風,依然占著統治地位。

北周時代蘇綽在文風改革上曾提倡過復古,隋文帝在公元五八四年,又繼續詔令“公私文翰,並宜實錄”。還懲罰了文表寫得華艷的泗州刺史司馬幼之。後來治書禦史李諤上書指斥南朝文風是“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文帝又把這篇奏書頒示天下。這兩次詔令雖然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文壇風氣,但也產生了壹定的積極影響。

隋朝前期,有壹些原是北朝的詩人如盧思道、楊素、薛道衡等,曾經寫了壹些較好的邊塞詩。質量雖然不夠高,但這類作品在較短時期內先後出現,的確反映了壹些新的風氣。這裏也多少說明了庾信、王褒詩風的影響。

盧思道(約530—582),主要生活在北朝。他的詩曾得庾信的贊美。《從軍行》是他的代表作: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壹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裏。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關山萬裏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從軍行,軍行萬裏出龍庭。單於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楊素(544—603)是隋朝開國大臣,非壹般的文人。但詩寫得很不錯。他的《出塞》描寫塞外荒寒景色:“荒塞空千裏,孤城絕四鄰,樹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風霜久行役,河朔備艱辛。薄暮邊聲起,空飛胡騎塵。”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他領兵出塞同突厥作戰的生活體驗。這首詩曾得到虞世基、薛道衡等著名詩人的酬和。他的《贈薛播州十四首》,回憶身世,懷慕知己,頗有隱微難言之痛。史傳說這組詩“詞氣宏拔,風韻秀上”,是有壹定根據的。

薛道衡(539—609),字玄卿,河東汾陰(今山西榮河縣北)人。曾官至襄州總管,播州刺史,後因迕逆煬帝,被害。他是隋代藝術成就最高的詩人。《昔昔鹽》是他的最著名的作品:

垂柳復金堤,蘼蕪葉復齊。水溢芙蓉沼,花飛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織錦竇家妻。關山別蕩子,風月守空閨。恒斂千金笑,長垂雙玉啼。盤龍隨鏡隱,彩風逐帷低。飛魂同夜鵲,倦寢憶晨雞。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前年過代北,今歲往遼西。壹去無消息,那能惜馬蹄。

詩雖然是寫思婦懸念征人的傳統主題,又夾雜了壹些齊梁輕靡的詞句,但是“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壹聯,卻能透過環境細節的描寫,刻劃出思婦孤獨寂寞的心境,顯出了藝術上的獨創性。他的七言長詩《豫章行》,描寫了閨中思婦纏綿悱惻的感情,結尾點出“不畏將軍成久別,只恐封侯心更移”,深刻地揭示了婦女內心的悲哀和恐懼。他和楊素的《出塞》中“絕漠三秋暮,窮陰萬裏生。寒夜哀笳曲,霜天斷雁聲”等句,也有邊塞的悲壯氣氛。他還有壹首著名的小詩《人曰思歸》:

入春才七曰,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以計算歸期的細微思想活動,委宛地表達思家的深情,頗有含蓄不盡的風味。

以上詩篇可以看出隋初詩風的確多少顯示南北文學開始合流的壹點新氣象。在形式格律上,隋詩也有進壹步的發展。其中七言詩形式的發展尤為顯著。除了前面提到的盧思道、薛道衡的七言歌行而外,如隋煬帝的《江都宮樂歌》,形式上比庾信的《烏夜啼》更接近唐代的七律,而無名氏的《送別詩》: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其悠揚的聲調,更宛然是唐代很成熟的七言絕句了。

但是,在整個隋代,齊梁影響都是比較根深蒂固的,不僅來自南朝的詩人江總、虞世基、虞世南等,帶著很深的積習,而且北朝文人之趨慕南朝文風,也是長期形成的風氣。隋煬帝即位以後,更有意識提倡那種荒淫享樂、粉飾太平的宮體詩風。《隋書·文學傳敘》說:“煬帝初習藝文,有非輕側之論,暨乎即位,壹變其風。”其實他早年的“非輕側”,只是為了迎合他父親隋文帝的意旨。他骨子裏對南朝文化壹向非常醉心,他“好為吳語”,“三幸江都”,帶頭寫了《宴東堂》、《嘲司花女》等等宮體詩,其他醉心南朝宮體的文人,也就更肆無忌憚地寫起輕側浮艷的詩歌來了。隋初詩壇的那點清新剛健氣息,本來就薄弱,經這種齊梁詩風的沖擊,很容易就被沖散了。

總的說來,隋詩是從南北朝向唐詩過渡的最初階段。

唐朝。

張九齡,字子壽

李白,字太白,晚年自號青蓮居士

杜甫,字子美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

劉禹錫,字夢得

李商隱,字義山

駱賓王,字觀光

王勃,字子安

盧照鄰,字升之,自號幽憂子

宋之問,壹名少連,字延清

杜審言,字必簡

陳子昂,字伯玉

沈全期,字雲卿

王績,字無功,自號東臯子、五鬥先生

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

王昌齡,宇少伯

賀知章,字率真

王之渙,或作王之奐,字季淩

劉長卿,字文房

高適,字達夫

柳宗元,字子厚

孟郊,字東野

韓愈,字退之

李賀,字長吉

賈島,字浪仙,號無本

元稹,字微之

張籍,字文昌

杜牧,字牧之

宋朝。

辛棄疾 1104~1207年,南宋詩人。字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人。耿京聚兵山東,節制忠義軍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饒、鉛山達十余年。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

歐陽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壹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聖進士。累官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有《歐陽文忠集》,詞集有《六壹詞》、《近體樂府》及《醉翁琴趣外編》。

<<--

周邦彥 1056~1121年,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漂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後人改名為《片玉集》。

<<--

吳文英 1212~1272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人。壹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壹時顯貴,作詞較多,是壹位重要詞人。其詞典麗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諧。今傳有《夢窗詞》。

<<--

李清照 1084~?,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趙明誠***同致力於書畫金石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反映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於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詞調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詞“別是壹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今有《李清照集校註》。

王灼雲:若本朝婦人,當推詞采第壹。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閣巷荒謠之語,肆意落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碧雞漫誌)

<<--

史達祖 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人。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受黥刑,死於貧困中。今傳有《梅溪詞》。其詞工於詠物。

<<--

王安石 1021~1086年,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壹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

王沂孫 ?~約1290年,南宋詞人。字聖與,號碧山,又號中仙,會稽人。宋亡,歸隱,在西湖結社唱和。有《花外集》、壹名《碧山樂府》。碧山詞多詠物,寄托遙深,哀婉動人。

<<--

晏幾道 約1040~1112年,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晏殊第七子。歷任穎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有《小山詞》。

<<--

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性致,語言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原有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類書《類要》,今存殘本。後人稱之為“詞人宰相”。

<<--

蘇軾 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在政治上屬舊黨,累遭貶黜。其文汪洋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壹。其詩清新豪健,詞屬豪放壹派,意境開闊。其書畫也自成壹家。

柳永 ?~約1053年,北宋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死時靠妓女捐錢安葬。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樂章集》。

<<--

姜夔 1155~1121?年,字堯章,鄱陽人。號白石道人,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壹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四庫全書提要:夔詩格高秀,為楊萬裏等所推,詞亦精深華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節文采,並冠壹時。

<<--

秦觀 1049~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遊、壹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商郵(今江蘇)人。歷官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等職。坐元佑黨籍。紹聖後累遭貶調。文辭為蘇試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壹。工詞詩,詞多寫男女情愛,傷感身世之作,是婉約詞人中壹大家。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長短句》。

<<--

賀鑄 1052~1125年,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今河南輝縣)人。孝惠皇後族孫。元佑中通判泗州、太平州,後退居吳下。其詞題材較豐富,風格也多所變化,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善於融化前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韻。今傳《東山詞》壹卷、《賀方回詞》二卷。

<<--

張先 990~1078年,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宋仁宗朝進士。官至都官郎中。晚年往來於杭州、吳興間,過著優遊的生活。詞作與柳永齊名,號稱“張三影”。今傳《安陸詞》、又名《張子野詞》。

<<--

張炎 1248~?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又號樂笑翁,臨安(今杭州)人。張俊六世孫,宋亡,落拓而終。他的詞尤以詠物詞名重當時,其作詞聖“清空”之說,詞有《山中白雲》及詞學專著《詞源》傳世。

<<--

陸遊 1125~1210年,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為南宋四大家詩人之壹。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著有《放翁詞》壹卷,《渭南詞》二卷。

<<--

李煜 (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於江南壹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壹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