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加盟 - 休寧:裏莊紀行

休寧:裏莊紀行

我說過,休寧的裏莊村,我是壹定要去的,裏莊位於休寧南部與婺源交界處,是個高山村落。

走的路線無壹例外的是選擇218省道,下圖是在羊棧嶺上往南方向看,每每走到此地,喜歡往山下拍壹張照,不同的季節和天氣,會有不同的景象。

路線是:黟縣—漁亭—渭橋—陳霞,中間路過廻溪村,朱升的故裏。百度上這樣解釋:朱升(1299 —1370年),元末明初軍事家、文學家,明代開國謀臣,官至翰林學士,元末被舉薦為池州學正,被稱楓林先生。後因向朱元璋建議 “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 被采納而聞名,這壹帶,有關朱元璋和朱升的傳聞軼事很多。

上壹張回嶺村到裏莊的線路圖,這壹段路程10公裏,看過圖妳也就明白,為什麽這壹帶的地名總是喜歡帶個“回”字。

過了廻溪村,開始向著五龍山深處逼近。這幾天壹直斷斷續續下著小雨,走路不方便,但風景在此時最好看,妳不聽說 “煙雨徽州” 嗎?

這是到了五龍山下的回嶺村拍下的,秋天是安靜的,萬物開始收斂起躁動的心,稻子再有幾天就要收割了,看上去黃澄澄的壹片,遠山巍峨,山上雲霧繚繞,那粉墻黛瓦的村莊被五龍山擁攬在懷中,安逸、祥和也是幸福的。

有的時候看到皖南山裏那些美景,不自覺有種想哭的感覺,是悲傷嗎?當然不是,妳聽過艾青的那首詩嗎?“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 妳看看,還沒說上兩句,又開始矯情了。

走到此處,有兩個小夥開著壹部山東聊城牌照的奧迪車也停在此,但是,他們僅僅是照了幾張相就掉頭回去了,大概這巍峨的山把他們倆給鎮住了,看來他們與大山無緣。

開始來來回回的爬坡。

看著回嶺村離妳越來越遠。

接近山埡處雲霧變大,不再能看到山下的美景,特別是那九曲十八彎的公路拍不成了。

這是山埡處,過了這裏就能看到裏莊,我用軟件測得的海拔是816米,不知準不準。

到裏莊了,村民喜歡在小學門口的操場上坐著聊天。他們這兒跟鄰近的板橋鄉壹樣,講婺源的方言,我聽出來了。

這是裏莊小學,連辦公室總***三間。

總***有三個學生,壹男兩女,而且大小不壹。

這是最大的,九歲,三年級,不妨叫她小洋吧。她正在畫壹幅畫,她跟我解釋道:畫中兩個小女孩追逐著玩,有個大人躺在竹床上,村邊的山上有瀑布流下,那畫中的意境是很美的。

需要特別說的是,她有父母,但事實上卻和孤兒無異,她原本在浙江義烏讀書,最近才被迫轉來的,和裏莊的姑姑在壹起生活。

為了她的隱私,我在此不想多說什麽。如果有哪位有機會去了裏莊,最好也不要打探什麽,盡量不要打擾她。

這些是學校唯壹的代課的程老師說給我聽的,他也是出於同情才將小洋攬到身邊。

放下行李,在村裏轉悠,整個村子大概就我壹個外地人。

轉著轉著,居然轉到了小洋家,她姑姑幹活沒回,就她壹人。她講壹口標準的普通話,禮貌、熱情、談吐不凡,又不失孩兒的稚氣,看上去她身上好像什麽都沒發生,給妳的狀態是非常放松的,越是如此,越是讓人心生愛憐。她母親好像是貴州人,妳仔細看,他的臉龐清麗且較窄,有西南美女的特質。

小洋家的廳堂我沒進去,這是在門口拍的。和大多數舊式徽州農村家庭無異,照壁上掛著畫軸,下面是條案,前面壹張八仙桌,壹樣的擺設,壹樣的格局,看見了前廳,就知道後堂,知道了竈臺,甚至知道了鍋蓋下的那壹碗吃剩的酸菜或毛豆腐,他們是那樣的如出壹轍,遵循著固有的傳統,像稀世化石。

我身邊是不乏外地人(指皖南以外的人)的,但凡說起皖南或徽州來,好像除了這兒的山水就再沒什麽可說或可看的了,甚至還有壹點對這裏“窮山惡水”的鄙視,而我看徽州山水只是附帶的,那融入了山水間的人文情懷才是我心心念念,揮之不去的。

壹會兒感到它距離很遙遠,壹會兒又覺得離妳很近,總是在陌生和熟悉、模糊和清晰間遊離、徘徊,這壹方土地,除了可寄情山水外,還留下了 “徽韻”這等事,美好的事物總可以期待,真是好。

這是村裏的水口,有好幾顆粗壯的楓香,中秋快到了,深秋還會遠嗎?想起年復壹年,那落滿壹地像小手掌壹樣的紅葉。攝影愛好者是喜歡那個季節的,那些花花綠綠的照片在網上鋪天蓋地。依我之見,大部分都渲染過度了,其實,畫面和文字在表達形式上是雷同的,越是平實,越具有持久和深沈的美感。

往這兒有條去陽臺村的石板路,十華裏長,本來是準備去的,但聽壹村婦說,路上草長得老高,怕是天黑前趕不回,所以放棄。

這是站在高處看裏莊,裏莊據說是華東海拔最高村,我在學校操場測得的高度是780米左右,程老師說有遊客測得的是800米,當然,還有遠比學校這更高的房子。平均下來超過800米是絕對有的。

是夜,程老師叫我在學校住宿,幾張桌子壹拼,成了不錯的床,就是蓋的少了點,山裏的夜還是挺涼的。至於飯,當然還是從黟縣購買的壹袋饅頭和雞蛋,我這人好打發,像豬玀,壹盆豬潲水,都能吃的吧唧吧唧的,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