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预订 - 中國現代建築的新時期

中國現代建築的新時期

(1977~ )

中國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特別是1978年12月中國***產黨第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進入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時期。從1976年10月到1978年12月,建築活動基本上仍然延續前壹時期的設計思想和創作方法,建成的大型建築有毛主席紀念堂等。從1979年起,建築工作者思想上解除了禁錮,建築學術思想日趨活躍,主要表現是:①對外國建築理論和西方現代建築經驗進行再認識;②出版壹批中國建築學家和建築師的學術著作;③廣泛開展設計競賽和專題學術討論;④政府主管部門提倡繁榮建築創作,開展評選優秀建築設計的活動。這些活動活躍了禁錮多年的思想,提高了中國的建築學術水平。在逐步改善的創作環境裏,中國建築活動開始出現全面繁榮的新局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村鎮建設

中國的改革從農村開始,農村建房的高潮是新時期的壹個明顯特點。1979~1984年,全國鄉村新建住房34億平方米,超過以往近30年的總和。1984年農村住宅混合結構所占的比重已達28.5%。壹些富裕農民建起“別墅式”、“園林式”和“莊園式”住宅。農民描述鄉村住宅的發展過程是:50年代住茅房,60年代蓋瓦房,70年代加門廊,80年代蓋樓房。

農村中各種新的建築類型如少年宮、文化中心、集鎮影院、新型工廠、體育建築等不斷出現。有關部門在全國農村房屋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農村建房的方針:“全面規劃,正確領導,依靠群眾,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設。”

城市住宅建設

城市住宅問題已經存在多年。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每年建造的城市住宅面積減少到 1000萬平方米。1978年住宅竣工面積為3752萬平方米,1980年增至1億平方米,1984年又增至12354.3萬平方米。1979~1984年,全國城鎮***建成住宅67212萬平方米,占1950~1984年35年建成住宅總面積為120380萬平方米的55.8%,做到了新帳不再欠,舊帳逐步還。1978年人均住宅面積為3.6平方米,1984年增加至4.77平方米。

住宅設計水平穩步提高,首先表現在居住環境設計方面:重視道路、綠地、休息園地、小品等建設。住宅的室內設計包括平面布局、設備條件均有改善。住宅形式出現多樣化的趨勢。70年代起,高層住宅開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現。從1979年起,住宅建設量激增,大城市用地更趨緊張,高層住宅在住宅中所占的比例上升。1982~1984年北京、上海每年都有數百棟高層住宅落成。廣東深圳新建的多為綜合性的高層樓房,下部作為商業、服務業用房,上部作為住宅。

旅館建築

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後,來華訪問、旅遊、觀光的人數日益增加,國內出現了興建旅館的高潮。許多旅館是外資或中外合資興辦的,因此有全部為外國建築師設計的,也有中外合作設計的,這就出現了壹個中外不同思想和手法進行交流、比較、融合的局面。

外國設計的旅館有北京香山飯店(圖21,1982年建成,貝聿銘設計)等。香山飯店的設計者在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同現代化建築的融合上提出了新的有價值的途徑。

中國現代建築

中國建築師設計的高檔旅館也紛紛建成。廣州白天鵝賓館、上海龍柏飯店、上海賓館等是這類項目的優秀代表。白天鵝賓館采用了當時國際上流行的四季廳,組織了“故鄉水”室內水景,把嶺南園林手法和現代建築結合起來,充溢著濃郁的中國傳統氣氛。上海龍柏飯店建築造型有所創新,同周圍自然環境融為壹體。上海賓館(圖22,1983年建成,汪定曾等設計)在提高平面的使用效率方面作出了努力,室內設計表現出高雅的傳統文化格調。 中國現代建築

旅館的設計成為新時期建築的突破口。中國建築師從實際中看到了國外的設計、技術、設備、材料和科學管理方面的成就,在對比和沖突中得到了啟發,同時也在結合國情方面顯示了自己的才能。

高層建築

城市用地的緊張,建築技術的發展,使80年代出現了中國建築史上第壹個營造高層建築的熱潮。高層辦公樓主要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和經濟特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國際大廈、上海聯誼大廈(圖23,1985年建成,張乾源設計)、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其他地方也興建了壹些多層辦公樓,如蘭州省級機關統建壹號樓等。高層建築可以節約用地,但設備不完善會帶來壹系列使用問題。有人擔心高層建築對市政管理和文化名城建築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建在國外的工程

從1980年起,中國對經濟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推行承包責任制,克服了過去著重政治影響不算經濟帳的作法。本時期內完成的項目多系高級公***建築和體育設施以及加工工廠等。塞拉利昂警察總局辦公樓(圖24,1983年建成,羅仁熊、王天錫設計)具有濕熱地區建築的特征,被命名為“友誼大樓”;喀麥隆文化宮結合山丘,形成不對稱自由格局,並利用當地材料做室內裝修。貝寧友誼體育場(圖25,1982年建成,方鑒泉、倪天增、秦誌欣設計)、毛裏塔尼亞國家體育場、巴基斯坦伊斯蘭堡體育綜合設施等,是本時期的佳作。

建築技術

在1984年全國優秀建築設計評選中有許多項目因采用先進技術或在某項設計之中達到較高技術水平而得獎。例如,上海電影技術廠錄音樓是對聲學要求較高的建築;湖北省計量局二期工程包括大噸位計量精密天平、同位素放射性計量等測試內容,是壹項高精度計量工程;巴基斯坦體育館采用四支點、93.6×93.6米大型網架同步頂升;上海色織四廠布機車間采用6層20米雙跨預應力結構。

特區建設

1980年開發的深圳經濟特區,在 5年內,城市開發建設區已達47.6平方公裏,至1985年底,投資總額64億元,建築面積由原來的10多萬平方米增加到927萬平方米,人口達47萬,工商企業由200家發展為7000多家。平地拔起壹座現代化城市。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高159.5米,地上50層,主樓頂有380個座位的旋轉餐廳,屋頂有直徑26米的直升飛機停機坪。至1985年底已建成居住區10個,大型旅遊度假中心三座,以及大批公***建築,如南海酒店(圖26,1985年建成,陳世民設計)、東湖賓館、雅園賓館等。 中國現代建築

唐山的重建

1976年7月28日淩晨,河北唐山、豐南地區發生了7.8級強烈地震,市區 94%民用建築被震毀,90%工業建築被破壞。經過1978年的準備,1979年開始了恢復建設。到1986年,壹座嶄新的唐山市在廢墟上崛起。

重建的唐山,工業區、生活區、商業區(圖27,唐山百貨大樓,石學海、於家峰、陳貴祥設計)、倉庫布局合理,住宅小區環境優美,生活服務設施比較完善。市區道路路面拓寬、取直,由主次幹道50多條組成的道路體系,全長150多公裏。到1986年6月,重建唐山***投資41.51億元,已完成總建築面積180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1122萬平方米。在唐山恢復建設中,對建築設計的防震技術作了多方面的探討,給全國的防震工作提供了經驗,也為全世界地震區國家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 中國現代建築

古建築的保護和修建

中國的古建築保護和修建在50年代就開始了。那時維修了北京故宮、西藏羅布林卡、沈陽故宮等,加固了河北趙州橋。 “文化大革命”時期,古建築遭到嚴重破壞。進入新時期以後,政府采取了壹系列措施,保護文物古跡和古建築。許多地方結合文化遺跡,恢復建立了壹些仿古建築,或復建壹些著名的街巷。如西安青龍寺、四川江油縣太白堂、北京古觀象臺和武漢黃鶴樓等。北京琉璃廠和天津古文化街(圖28,1985年建成,天津市建築設計院設計),則是成街修復和新建仿古建築的實例,保存了文化傳統、民風習俗,並豐富了城市面貌和人民文化生活。黃鶴樓系易地重建,在原有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詩文中的形象進行了再創造。江南三樓中的嶽陽樓作過整修,黃鶴樓、滕王閣已經重建。

體制改革

在此時期,建築部門實行了行業改革。1984年以來,開始探索新的設計體制,在實行設計收費的基礎上,實行設計單位企業化經營和經濟承包責任制,並向企業化和社會化發展。政府同時還廣泛地確立了建築的技術政策,編制了各類規範。

建築創作趨勢

進入新時期以來的建築創作有兩個大趨勢。

傳統建築藝術與現代建築的結合中國的傳統建築歷史悠久,影響深遠,但自西方建築傳入中國以後,同新材料、新技術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傳統和創新的問題,壹直是中國建築師所面臨的課題。在20~30年代,對傳統的繼承就以“中國固有之形式”出現,50年代,則以“民族形式”出現。在新時期,則在更深的層次進行探索。有的建築師認為應全部揚棄中國傳統建築風格以突出時代感;有的建築師則以不同方式表達了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建築傳統的意願,並付諸實踐,創造出現代化和民族化、地方化相結合的建築,舉例如下。山東曲阜闕裏賓舍地處大型古代建築群孔廟、孔府的附近,創作者將賓舍設置於古典建築群之中。賓舍的大廳把現代建築空間結構同古典建築形式巧妙地結合起來,它的庭院充分體現出傳統民居四合院的親切宜人的韻味。西藏拉薩飯店(1985年建成,江蘇省建築設計院設計)的外觀是壹座外形簡潔、體量高低錯落有序的白色現代建築,體現了時代感,而室內設計較多地體現了西藏民族文化,是時代精神與民族風格結合的實例。新疆烏魯木齊迎賓館(1985年建成,高慶林、羅傳浩、吳建業設計)、新疆科技館、新疆人民會堂等運用了大量的地方和民族的建築語言。雲南竹樓賓館也是地方風格的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