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预订 - 國歌紀念廣場的場館展示

國歌紀念廣場的場館展示

位於上海楊浦區大連路長陽路交匯處的全國首個也是唯壹壹個國歌紀念廣場,於2009年9月25日落成,占地2.7萬平方米,是壹個大型開放式廣場,有塊圓形場地好似唱片的造型,象征著《義勇軍進行曲》從上海唱響全中國。國歌展示館坐落在國歌紀念廣場西南側,總面積1500平方米,通過400余件文物、文獻和歷史照片,全面展示《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背景、過程和影響。據悉,作為中華人民***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歷史背景。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妳知道國歌的來歷嗎?知道它誕生過程中壹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嗎?日前,記者專訪國歌展示館布展辦公室負責人、楊浦區黨史辦副主任李國才,聽他講那國歌的故事。

聶耳忘情譜曲,被友人母親戲稱為“起來”

1931年,東北“九·壹八”事變後,眼看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文藝界愛國人士紛紛奔走呼籲。1934年成立的“電通影業公司”,專門拍攝左翼電影。壹開始是租用上海斜土路上的破舊攝影棚為生產基地,1935年初搬遷到荊州路405號後,拍攝的第壹部電影就是《風雲兒女》。劇情梗概是田漢編寫的。“田漢那個時候才30歲出頭,卻已是文藝界老大級的人物了。那個時代用的是蠟紙油印,寫壹張印壹張。但田漢可以做到七步成詩、立等可取。”李國才告訴記者。可惜,1935年2月,田漢寫好劇情梗概後沒多久被捕入獄,他的好朋友夏衍接手將故事改編成了電影劇本。這件事湊巧被聶耳聽說了,這個23歲的青年跑到夏衍那裏,“譜曲的事就交給我吧”。

1935年5月24日,《風雲兒女》在上海的金城大戲院首映,非常轟動。

李國才說,“當年,聶耳經田漢介紹入黨,由於宣傳抗日被列入反動當局的黑名單,黨組織決定讓聶耳由日本轉歐洲和蘇聯學習。聶耳是5月15日去日本的。5月14日,他前往荊州路405號試唱了《義勇軍進行曲》,到了日本後他對曲子進行修改,再將定稿寄回來,收件人是電通公司的司徒慧敏和孫思毅。”

在拜訪司徒慧敏的女兒時,李國才得知了壹個不為人知的趣聞:全中國第壹個聽到《義勇軍進行曲》的竟是司徒慧敏的母親。原來,當時聶耳經常到進步人士司徒慧敏家串門,每次譜完曲,都要迫不及待地唱給司徒慧敏的母親聽,司徒慧敏的母親也非常喜歡這位勤奮的樂壇才子。當完成《義勇軍進行曲》初稿時,聶耳在司徒慧敏家壹遍遍唱“起來”,給司徒慧敏的母親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後,每當聶耳去他們家,司徒慧敏的母親就說“起來”來了。有壹天午飯前,聶耳又去他們家,司徒慧敏的母親對媳婦說:“快,快,再加點米,‘起來’來了。”

5月15日前往日本後,同年7月17日,聶耳遊泳溺水身亡。李國才評價說,聶耳是位音樂天才,從未上過正規的音樂學院,但短暫的壹生裏譜寫了三四十首膾炙人口的曲子,包括《賣報歌》、《大路歌》等等。其中有14首是和田漢合作的。《風雲兒女》上映後不久,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就流傳開了,田漢出獄後,聽到大街小巷唱著這首曲子,壹時淚如雨下,發誓說:“沒有了聶耳,我這輩子再也不創作歌詞了。”

開國大典前,毛主席壹錘定音“歌詞不變”

李國才介紹說,1949年,籌備開國大典,《人民日報》上刊登了征集國旗、國徽、國歌的啟事,當時國歌的應征稿有632件,但國歌征集小組討論下來,覺得都不是很滿意。

10月1日就是開國大典,到了9月25日,國歌都沒定下來。與此同時,眾人都推選《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這天晚上,在中南海豐澤園裏,大家再次熱議國歌的事。作為國歌征集小組的成員之壹,田漢建議說將歌詞改壹改,因為當時作詞的大背景是抗戰,現在解放了,背景變了。但周恩來說:“要麽就用舊的歌詞,這樣才能鼓動情感,修改後唱起來就不會有那種情感了。”最後,毛主席壹錘定音,認為雖然中國解放了,但要“安不忘危”,所以歌詞不變。國歌的事就此定了下來。

“學生唱國歌沒激情,只因對國歌誕生的背景不了解”

那麽國歌紀念廣場和國歌展示館是如何籌建起來的呢?李國才向記者娓娓道來。2005年,《楊浦論壇》上發表了壹篇文章,提起楊浦區是國歌的發源地。原來,《風雲兒女》是在上海楊浦區原荊州路405號的上海電通影業公司拍攝的。影片制作過程中,又在原徐家匯路1099號(現衡山路811號)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第壹張《義勇軍進行曲》唱片,並將該錄音轉錄到影片《風雲兒女》的膠片上。同年5月,影片《風雲兒女》在金城大戲院(今黃浦劇場)首映,從此《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中華大地。如此說來,國歌的誕生和楊浦、徐匯、黃浦三個區都有關系。

在壹番協商後,國歌紀念廣場打了上海牌,即《義勇軍進行曲》是在上海誕生的,大家對此都無異議。之後,由楊浦區委宣傳部和區史誌辦、文化局、檔案局的幾位同誌開始籌建國歌展示館。

在籌建前夕,李國才心目中已做好了布局:“國歌震撼廳”圓形的外墻上用中、英、德、法、日等多國語言將《義勇軍進行曲》歌詞刻在透光鋼板上。在“互動地球”展區,壹個1.8米直徑的地球模型嵌入墻內,上面投射著世界各國的多媒體圖像。只要用手指輕觸地球上任何地方,就能獲取來自這個國家和地區的風土人情。而在國歌展示區,人們可以隨時點播各國國歌。

國歌展示館落成後,好評如潮。但李國才還是有點小遺憾,“現在的館受限於面積,無法詳細展開介紹《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的歷史背景。”

在李國才看來,國歌是對下壹代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但現在壹些老師反映,學生唱國歌時嘴巴張不開,“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這“敵人”是指誰?“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為何是用“血肉”,而不是用磚頭?

李國才介紹說,“九·壹八”事變後,東北自發形成各種抗日組織,統稱“義勇軍”,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殊死戰鬥。日本帝國主義相當殘忍。“在阜新煤礦,他們把殺害的中國人熬成油點燈,俗稱‘人油燈’。在大連港,由於屍體太多,日軍還想出了壹種‘活底棺材’,將棺材擡到荒郊野外,將底抽掉,屍體就扔掉了……”李國才表示:“現在的學生唱國歌沒激情,這是由於學生對歌詞不理解造成的。如果他們對國歌誕生的背景有所了解,定會激起滿腔熱血。”

國歌展示館老照片:聶耳在日軍眼皮底下拍侵略證據

在國歌展示館裏,有壹張聶耳所拍的珍貴照片,是李國才從雲南找來的,內容是“壹·二八”事變後,日軍侵略上海的景象。“壹·二八”事變後,電影制片廠要去戰地取景,聶耳拿著相機,在江邊碰到了兩個美國哨兵,便用英語和他們打招呼。看到小夥子長得英俊,又會英語,美國哨兵備感親切,允許他到黃浦江邊拍照。此時,有兩個日本兵過來了,看到聶耳在拍日本軍艦,想要將他帶走。這時美國兵當了回和事佬,建議聶耳把相機裏的底片抽掉。日本兵這才罷休。聶耳佯裝要感謝美國兵,掏出備用膠卷為他們拍照,身體壹轉,就把黃浦江上的日本軍艦拍了下來。

“國歌展示館裏珍貴的老照片很多。”李國才告訴記者,《風雲兒女》上映後不久,電通公司於1935年下半年就被迫關門了。當時,曾有很多人想在電通公司的電影裏扮演角色,包括後來鼎鼎大名的周璇在《風雲兒女》裏也只爭取到壹個舞女甲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