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预订 - 銀川是哪個省的?

銀川是哪個省的?

市情簡介

銀川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三區兩縣壹市,即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永寧縣、賀蘭縣、靈武市,總面積9527.31平方公裏,其中市區面積1667平方公裏,城市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裏。2006年末全市總人口144.68萬人,其中回族人口37.27萬人,占26%。200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335.29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地方財政收入29.5億元,增長18.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元,分別增長13.7%和8.8%。

歷史積澱豐厚。距今3萬年以前這裏就有遠古先民活動的遺跡;2000多年前的漢成帝時期,建北典農城,揭開了銀川建城史的第壹頁;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此建立西夏政權;此後銀川壹直是歷史上重要的邊關要塞。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豐厚的遺存,現珍存有古城池、清真寺、佛塔、古長城等60多處名勝古跡。靈武恐龍化石遺址距今約1.6億年,是該類群在北半球的首次發現;靈武水洞溝遺址,是世界著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壹;賀蘭山巖畫記載了遠古以來人類生息繁衍的歷史;神秘的西夏王陵被譽為“東方的金字塔”;水洞溝藏兵洞是全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軍事防禦體系;華夏西部影視城——鎮北堡,拍攝《紅高粱》等上百部影視片,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起點。

自然資源豐富。銀川東臨黃河,西依賀蘭山,三面為騰格裏、毛烏素、烏蘭布和三大沙漠所環繞。域內高山、大漠、黃河、草原等多種自然景觀並存,田園如織、溝渠縱橫的水鄉景色與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塞北蒼涼交相輝映。神奇的自然組合形成了獨特的地貌、獨特的氣候和獨特的物產。銀川屬內陸幹旱型氣候,但境內天然湖泊眾多,自然水面近萬公頃,歷史上曾有“七十二連湖”的盛景。銀川地處緯度較高地區,但日照充足,夏熱較短無酷暑、冬寒漫長無奇冷。銀川平原屬自流灌溉區,自古“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區域內盛產甘草、麻黃素等名貴藥材,境內有煤炭、石灰巖、白雲巖等20余種礦產,其中寧東煤田探明儲量約270億噸,水、電、煤、土地等組合優勢明顯,被確定為全國13個億噸礦區之壹和西電東送電源點。

文化多元鮮明。是全國101座歷史文化名城之壹。雄渾的賀蘭山與黃河,壹起造就了銀川平原,在這塊土地上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文明。歷史的年輪、多元的文化在這裏積澱,中原文化、邊塞文化、河套文化、絲路文化、西夏文化、伊斯蘭文化等多種文化激蕩交融,濃郁的回鄉風情,雄渾的大漠風光,秀麗的塞上水色,古老的黃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構成了“雄渾賀蘭、多彩銀川”的城市形象,形成了“塞上湖城、西夏古都、回族之鄉”的鮮明特色,錘煉成“包容、誠信、自強、創新”的城市品格。

區位優勢明顯。銀川是新亞歐大陸橋沿線的重要商貿城市,位於“呼-包-銀-蘭-青經濟帶”的中心地段,也是寧蒙陜甘周邊約500公裏範圍內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區域人口約1000萬,區位優勢明顯。銀川交通便捷,現已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為主的立體交通網。4條國道、4條省道從境內穿越。銀川至青島、丹東至拉薩高速公路在銀川匯聚貫通,機場高速公路建成使用,環城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設。包蘭鐵路縱貫銀川南北,成為銀川經濟發展的大動脈。正在建設的銀太鐵路,將使銀川與東部沿海的聯系更加便捷。銀川河東機場目前已開通了40多條航線,銀川空港口岸也將於今年投入使用,拉近了銀川與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距離。

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近年來,銀川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緊緊圍繞建設西北地區最適宜居住最適宜創業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以“水、綠、路”為重點, 大規模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實施了壹大批改善人居環境的重點工程,六橫十六縱的城市路網已經形成,城市布局及功能分區日趨合理,城市框架逐步拉開。深入開展以爭創“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節水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人居獎”為主要內容的“五創”活動,2006年底,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綠地面積分別達到了30.2%、29.4%、7.8㎡;閱海濕地公園成為我國第三個、西北地區唯壹壹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唐徠渠改造工程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汙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全市空氣質量二級及好於二級天數312天,在西北五個首府城市排第壹位;城市汙水集中處理率達70%以上;區域噪聲平均值和交通幹線噪聲平均值均低於全國較低水平,被評為“中國十大安靜城市”。

創業環境優良。我們致力於發展環境的改善,著力營造“胸有四海、信立八方、尊重規則、善待競爭”的發展氛圍,倡導“團結拼搏、務實創新、只爭朝夕、追求卓越”的創業精神,出臺了優化政務環境和司法環境、發展工業和非公有制經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等壹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建設服務型法制政府。在收費項目上,對銀川市本級收取的費用大部分實行減免;在投資領域上,除國家法律明令禁止的以外,所有產業和領域都向外來投資者開放。在全自治區率先開展了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為目標的機關效能建設活動,強化效能監察,大力治理行政不作為和行政亂作為等問題;創新行政審批管理體制,設立了政務大廳,規範和精簡審批事項,保留事項全部納入政務大廳管理,使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效率提高40%。銀川市已被評為中國五十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之壹。

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依托資源和地域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形成了能源化工、發酵及生物制藥、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機械電器制造、新材料、羊絨等壹強五優產業;大力發展優勢農業,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奶、瓜果等“兩強多優”的產業格局初步形成;圍繞提升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積極打造“購物在銀川”、“居住在銀川”等品牌,大力推動第三產業由傳統的生活服務型向現代化的生產生活服務型轉變。我們註重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大對科教文衛事業的投入,努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致力於建設高水平的文教、衛生、科研等社會培訓體系。在全國率先全部免除城市和農村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在城市社區推行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在全國創造了“銀川模式”;農村鄉鎮衛生院實行政府全額預算撥款和藥品零利潤銷售。銀川市還先後舉辦了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第1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APEC循環經濟會議等重大活動,知名度進壹步提高,影響力進壹步擴大。

目前,銀川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被國家確定為歐亞大陸橋西隴海蘭新經濟重點開發城市;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了“中心城市”帶動戰略,把銀川市的建設發展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面對機遇,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前景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和更為科學的規劃。今後我們將深入實施興工強市、特色建市、人才興市、依法治市、生態優先方略,加快建設寧東國家級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全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發酵及生物制藥基地、全國重要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基地、全國知名的機械電器制造基地、全國具有較大規模的新材料生產基地、全國最大世界知名的羊絨及其制品生產基地、西部乃至全國重要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等七大產業基地建設,積極打造區域性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區域性交通運輸中心、區域性現代服務業中心和西部旅遊目的地城市,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和諧社會、新農村建設進程,力爭到2011把銀川市基本建成西北地區最適宜居住最適宜創業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今後五年和壹個時期主要發展指標是,經濟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到201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5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60億元,工業化水平達到中期階段,城鎮化率達到70%。到2015年左右,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上實現全面小康,比全國平均預期提前壹個五年規劃期。壹個繁榮、文明、進步、開放的現代化新銀川正在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潮流中迅速崛起。

歷史沿革

銀川市是壹座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和發展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在民間傳說中又稱“鳳凰城”。距今3萬年以前舊石器時代的靈武市橫城水洞溝遺址和銀川西郊的鎮北堡、賀蘭縣暖泉等處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是銀川地區發現最早的居民點。殷商、春秋戰國時期這裏是北羌、熏育(葷粥)、匈奴等民族活動、遊牧的地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後銀川地區為北地郡所屬。漢成帝陽朔年間(公元前24年前後)建北典農城(又稱呂城、飲汗城),此為銀川建城之始。南北朝時期,大夏國改建“麗子園”,為駐軍、屯糧重鎮。北周置懷遠郡、懷遠縣。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懷遠縣遭黃河水淹,城廢。第二年(678年)“在故城西更築新城”(今銀川興慶區)。宋為懷遠鎮,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黨項族首領李德明將其都城由靈州(今靈武)遷至懷遠鎮(今銀川市),大起宮室,修建都城,更名為興州。後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升興州為興慶府。宋寶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在興慶府築壇受冊,即皇帝位,建大夏國(史稱西夏),興慶府(銀川)為其首府。元置中興路,後改為寧夏府路。明設寧夏府,系“九邊重鎮”之壹。清沿明制仍為寧夏府治。民國時期( 1929年)成立寧夏省,銀川系省會,時稱寧夏省城。1944年4月寧夏省城定名為銀川。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之初,仍為寧夏省會。1954年,寧夏省建制撤銷,銀川市為甘肅省銀川專署所在地。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市為自治區首府,是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區劃人口

壹、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銀川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銀川市 面積9579平方千米,人口133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金鳳區北京中路

興慶區 面積 768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郵編750001。區人民政府駐北京東路。

金鳳區 面積 290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郵編750011。區人民政府駐黃河東路。

西夏區 面積 987平方千米,人口20萬人。郵編750027。區人民政府駐懷遠東路。

靈武市 面積4639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編750400。市人民政府駐東塔鎮。

永寧縣 面積1295平方千米,人口20萬人。郵編750100。縣人民政府駐楊和街道。

賀蘭縣 面積1600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郵編750200。縣人民政府駐習崗街道。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

另: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銀川高新區),不列入正式區劃,其核心區分布於西夏區南部及金鳳區中部。

二、銀川人口

2007年,銀川市***有495822戶、1487934人,戶均人口3.00人。其中市轄區286931戶、860821人(興慶區162766戶、470841人,西夏區67522戶、226198人,金鳳區56643戶、163782人),占全市人口的57.85 %,戶均人口3.00人;永寧縣65289戶、208470人,占全市人口的14.01%,戶均人口3.19人;賀蘭縣62287戶、187036人,占全市人口的12.57%,戶均人口3.00人;靈武市81315戶、231607人,占全市人口的15.57%,戶均人口2.85人。

全市非農業人口為949098人,占人口總數的63.79%;與2006年末相比增加32954人,增長3.60%。全市農業人口為538836人,占人口總數的36.21%;與2006年相比增加8164人,增加1.54%。其中市轄區非農業人口為739575人,占市轄區人口總數的85.92%;與2006年相比增加27722人,增長3.89%。市轄區農業人口為121246人,占市轄區人口總數的14.08%;與2006年相比增加3403人,增加2.89 %。永寧、賀蘭兩縣非農業人口分別為53363人和48614人,分別占人口總數的25.60%和25.99%;永寧、賀蘭兩縣農業人口分別為155107人和138422人,分別占人口總數的74.40%和74.01%;靈武市非農業人口為107546人,占人口總數的46.43%;靈武市農業人口為124061人,占人口總數的53.57%。

全市人口中男性749906人,占人口總數的50.40%;女性738028人,占人口總數的49.60%。男女比例為102:100。

2007年全市***出生18729人,死亡4507人,自然增長14222人,自然增長率為9.69‰。其中:市轄區出生9881人,死亡2741人,自然增長7140人,自然增長率為8.45‰。全市***遷入58833人,遷出31937人,機械增長26896人,機械增長率為18.33‰。其中市轄區遷入48090人,遷出24105人,機械增長23985人,機械增長率為28.38‰。全市本年末總人口與2006年末相比增加41118人,增長率為2.84%。其中市轄區年末人口比2006年末增加31125人,增長率為3.75%。

2007年全市少數民族人口***412295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27.71 %。其中回族386131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 25.95%,占少數民族的總人口數的93.65%。市轄區少數民族人口205867人,占市轄區人口總數的23.92%,其中回族182781人,占市轄區人口總數的21.23%;永寧縣少數民族人口40457人,占永寧縣人口總數的19.41%;其中回族39114人,占永寧縣人口總數的18.76%;賀蘭縣少數民族人口47395人,占賀蘭縣人口總數的25.34%;其中回族46588人,占賀蘭縣人口總數的24.91%;靈武市少數民族人口118576人,占靈武市人口總數的51.20%;其中回族117648人,占靈武市人口總數的50.80%。

2007年全市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15282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21.19%;18歲至35歲464539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31.22%;35歲至60歲547443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36.79%;60歲以上的有160670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10.80%,其中100歲以上(含100歲)的有104人,男42人,女62人。市轄區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2225人,占市轄區人口總數的18.85%;18歲至35歲265867人,占市轄區人口總數的30.89%;35歲至60歲334787人,占市轄區人口總數的38.89%;60歲以上的有97942人,占市轄區人口總數的11.38%,其中100歲以上(含100歲)的有59人,男21人,女38人。

交通旅遊

對外交通已形成公路、鐵路、航空相交織的立體運輸網絡。公路有6條國道通往全國各地,境內有高速公路125公裏;鐵路有包蘭鐵路、中寶鐵路與全國鐵路網相連;銀川河東機場(4D級)可起降波音、空客等大中型客機,已開通北京、香港、上海、廣州、南京、成都、西安、武漢、昆明、太原、烏魯木齊、濟南、杭州、鄭州、青島、敦煌等航線。銀川市自然風景秀麗,還有豐富的人文歷史景觀。自然景觀有蘇峪口森林公園、滾鐘口風景區、金水旅遊區、大小西湖、鳴翠湖、鶴泉湖等;人文歷史景觀有西夏王陵、賀蘭山巖畫、拜寺口雙塔、三關口明長城、水洞溝遺址、鼓樓、玉皇閣、海寶塔、承天寺塔、南關清真大寺、納家戶清真寺、馬鞍山甘露寺、鎮北堡華夏西部影視城等。現有國際飯店、虹橋大酒店等壹批高中檔旅遊設施迎接各地朋友的光臨。2002年銀川市***接待國內遊客28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億元;接待境外遊客0.48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136萬美元。年末全市實有出租汽車9760輛,公交標準運營車輛總數6684標臺。2006年末全市擁有公交車5246輛,6193標臺,運營線路網長度2575公裏,客運總量10827萬人次。

銀川河東機場

銀川河東機場始建於1995年,2000年12月投入使用,現已成為銀川市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機場現有壹條長3200米的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D級,停機坪為5萬平方米,有9個停機位,4部旅客登機橋,可起降波音747等型號的飛機,現已開通了20多條航班,開往國內中大中城市,航班分為中停、直飛兩種,多停靠西安。

機場位置

銀川河東機場位於銀川市下轄的靈武市臨河鎮境內,距銀川市城區19公裏。

機場設施

- 餐廳機場有兩個餐廳,為回民餐廳和漢民餐廳,符合少數民族要求。

- 休息室分為候機室和貴賓候機室兩種。

機場服務

- 機場問訊:機場問詢處 電話:0951-6912218

- 機場售票處:銀川河東機場售票中心

機場交通

銀川河東機場有民航班車、出租車,供乘客選擇乘坐。

主要景點

西夏王陵

西夏歷代帝王的陵寢,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 隨地勢布列著西夏國的9座帝王陵,200余座王侯勛臣—貴戚的陪葬墓,有佛寺遺址1處和西夏磚瓦窯10余處,構成了壹個完整的建築群體。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跡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壹。西夏王陵建築風格獨特,面積大而陵墓集中。風景區***50多平方公裏,其中王陵高大雄偉,被稱為“中國的金字塔”。

鎮北堡西部影城

位於西夏區鎮北堡鎮,原址為明清時代的邊防城堡。著名作家張賢亮發現了它,並在80年代初期將它介紹給了電影界。迄今為止,這裏已拍攝了獲得國際國內大獎的《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黃河絕戀》、《大話西遊》、《新龍門客棧》等六十多部影視劇。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為特色。在此攝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影視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被譽為“中國壹絕”。因其對中國電影事業的特殊貢獻,享有“中國電影從這裏走向世界”的美稱。

賀蘭山巖畫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賀蘭口內,距銀川市區60公裏。山口內有千余幅巖畫分布在溝谷兩岸綿延600多米的山崖石壁上。畫面以人類畫像為主的巖畫占巖畫總數的壹半以上,其次為牛、馬、羊、驢、鹿、鳥、狼等動物圖形。此外,還鑿刻有狩獵、祭祀場面的圖案和日、月、星、辰、人手、人腳及西夏文字等。為我們了解和研究古代遊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宗教信仰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堪稱是壹處珍貴的民族藝術畫廊。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西夏區的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近萬公頃的範圍內,高聳入雲的油松、杜松、雲杉等天然林木壹望無際。吐紅的櫻桃、掛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溝壑。層層林海,色彩斑斕,變幻無窮,令人叫絕。

三關口明長城

位於西夏區賀蘭山東麓,系寧夏通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的交通要道。明政府為邊防安全,在三關口築長城(明稱為邊墻)、設關隘,成為當時寧夏鎮城防的“四險”之壹。後幾經重修、增築,墻體綿延山峰之巔,山陡壁峭,地形險要,頗有“壹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三關口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臺、烽火臺左右聯屬,有西控大漠、扼咽喉要道之險。

海寶塔

俗稱北塔,位於興慶區北部海寶塔寺內。海寶塔始建年代不詳,據明代《萬歷朔方新誌》記載,我國南北朝時期大夏國王赫連勃勃重修,是壹座方形9層11級樓閣式磚塔,通高53.9米。登臨塔上,銀川塞上江南風貌壹覽無余,明清時代列為寧夏八景之壹,稱為“古塔淩霄”。寺院綠樹成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景色秀麗。每年農歷七月十五,寺院舉辦“盂蘭”廟會,相沿至今。

鼓樓

位於興慶區解放東街和鼓樓南、北街的十字路口。鐘鼓樓始建於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通高36米,以臺基、樓閣、角坊組成。整座鼓隹雕梁畫棟,雄偉壯觀。

南關清真大寺

位於興慶區南部,銀川穆斯林群眾於1981年募資重建的壹座具有阿拉伯風格和民族特色的建築群體。上層大殿可容1300余人做禮拜;下層設沐浴室、小禮拜殿、女禮拜殿、阿拉伯語學校、阿訇臥室、會客廳等。樓頂正中聳立壹大四小綠色穹隆頂,頂端新月高懸。殿前兩側各建30米高的“宣禮塔”,中部設壹座直徑15米的噴水池。整個建築布局嚴謹,裝飾華麗,精致典雅,宏偉壯觀。每逢“主麻日”或每年回族傳統節日時,成千上萬穆斯林在此聚禮,從事民族宗教活動。

鳴翠湖

位於興慶區東郊的鳴翠湖濕地生態旅遊區,距市區8公裏,鄰黃河2公裏,規劃面積10000余畝,是集生態保護、旅遊觀光、會議度假、休閑娛樂為壹體的生態示範園區。鳴翠湖有鳥類97種,其中黑鸛、中華秋沙鴨、白尾海雕、大鴇為國家壹級保護動物。

金水園

金水園旅遊區位於靈武市,面臨黃河,背靠毛烏素沙地。園內存黃河遊船、摩托艇、內湖劃船、沙灘運動場、沙浴場賽馬、汽車摩托車越野等娛樂項目,世界沙灘排球比賽曾在這裏成功舉行。

水洞溝遺址

位於靈武市,是目前中國發現的考古資料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之壹。這座1919年由比利時人肯特發現的遺址,迄今已有3萬年的歷史。在這裏發現了野驢、犀牛、羚羊、牛、豬等動物化石和各種石器1.1萬多件。“水洞溝遺址”的發掘表明:早在3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

承天寺塔

俗稱西塔,位於興慶區西南部。始建於公元1050年的西夏時期,據記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死後,其子剛滿周歲,就登上皇帝寶座。皇太後沒藏氏為保其子毅宗皇帝“聖壽無疆”,護佑西夏江山“延永堅固”,建造了這座“承天顧命”的寺院和佛塔。它與涼州(今甘肅武威)的護國寺、甘州(今甘肅張掖)的臥佛寺同是西夏著名佛教聖地。這座外觀13層、內11層的磚樓閣式塔,呈八角形,高64.5米。登塔眺望,古城全貌盡收眼底,景色令人神往,微風吹來,塔鈴叮當,愈顯出禪院的幽靜。

寧夏博物館設在承天寺塔內,設有寧夏革命史陳列、西夏歷史陳列、賀蘭山巖畫展、回族民俗展等。

西夏博物館是我國第壹座以西夏皇家陵園為背景、真實形象地展示西夏王國興衰歷史的博物館。全館占地面積5300平方米,西夏佛塔密檐式建築造型,風格別致,既有現代建築之氣勢,又與陵區遺址相呼應,形成了濃郁的民族建築風格。

除上述景點外,銀川還有賀蘭山滾鐘口、玉皇閣、納家戶清真寺、華夏珍奇藝術城、銀川南薰門(南門)等旅遊景區(點)可供遊人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