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预订 - 近代藝術是如何發展的?

近代藝術是如何發展的?

17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帶來的社會變革和近代的科學進步,對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促進了藝術的不斷推陳出新。各種藝術門類空前繁榮,出現了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流派,藝術作品碩果累累,永載史冊的藝術大師不斷湧現,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17、18世紀的歐洲美術在17、18世紀眾多的歐洲藝術流派中,影響最大的是巴羅克與洛可可風格。

“巴羅克”壹詞源於葡萄牙文,意為“不圓的珍珠”,後來引申為“異常的”、“誇張的”、“怪誕的’等多種含義。它發源於16世紀末的意大利建築,17世紀至18世紀初流行於歐洲,在門世紀中期的法國發展到了頂點。作為壹種藝術風格,它首先表現在造型藝術上,使建築、雕塑、繪畫藝術出現了新的風格,後來影響到文學與音樂的創作。

巴羅克藝術風格壹反文藝復興盛期的嚴肅、含蓄、平衡,而傾向於宏偉壯麗、豪華浮誇,追求動勢與起伏,顯得自由活潑、情緒激動,充滿活力,反映了專制君主、貴族的豪華富足和資產階級的享樂情趣。

卡拉瓦喬(1573—1610年)被認為是巴羅克藝術的奠基者。他的創作手法以自然主義為主,作品大多是當時社會生活的風俗畫。卡拉瓦喬作品中的人總是被壹片陰影包圍,以突出風景的戲劇化和畫中人的悲苦。其藝術可用“無情的真實”來形容。作品《死去的聖母》因把聖母畫得太粗俗而被教堂拒收。卡拉瓦喬側重明暗鮮明對照的畫風,對後來的美術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巴羅克藝術中影響最大的人物是意大利的貝尼尼(1598—1680年)。他集建築家、雕塑家、畫家於壹身,打破了建築、雕刻、繪畫之間的界限,使三者相互滲透、融合,造成壹種建築、雕刻、繪畫的混合物,這種“非驢非馬”的藝術被古典傳統藝術家譏為“巴羅克”(奇形怪狀),巴羅克藝術因此而得名。

由貝尼尼增建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是巴羅克藝術風格的傑作。他註重裝飾,強調運動感,大量運用波浪起伏的曲線,橢圓形列柱長廊、螺旋形圓柱和搖搖欲墜的雕塑,使這壹宏偉建築富麗堂皇,讓人感覺整個建築都在旋轉,往上升騰,令人眼花繚亂,誘發人們的奇思遐想。現存其他著名的巴羅克建築還有:法國的凡爾賽官、英國的聖保羅大教堂、俄羅斯的普希金村等。

巴羅克藝術在繪畫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被譽為歐洲畫壇“無冕之王”的佛蘭德斯人魯本斯(1577—1640年)。他不但具有非凡的繪畫才能,而且精通七國語言,善於辦外交,曾擔任過大使,自稱為“業余大使”。魯本斯是位多產的畫家,他的作品色彩對比強烈,富麗堂皇,人物熱情飽滿,健壯有力,善於通過動感較強的結構來表達激動的場面。著名作品有《搶奪裏西普的女兒》、《蘇珊·芙爾曼》等。

《搶奪裏西普的女兒》整個畫都在動亂中,作品中兩匹馬、兩男兩女都交織在壹起、馬頭馬腳、人手人足像爆開的花朵壹樣向四面射出去,給人壹種情緒激動的感染力。人物肖像畫《蘇珊·芙爾曼》中的芙爾曼體態豐滿,大眼傳神,洋溢著勃勃生機,同時借助飄動的發絲、帽子上裝飾的羽毛和衣服的褶紋營造出巴羅克藝術特有的動勢。

17世紀以倫勃朗(1606—1669年)為代表的荷蘭畫派獨具風格。荷蘭是西方第壹個資產階級***和國,在這裏有較多的思想和創作自由,這使得荷蘭畫派具有較強的民主性和現實性。畫家們多以民間生活為主題,以普通人的趣味為基準創作。歐洲的風景畫、靜物畫。風俗畫大致都從荷蘭畫派開始。其代表人物除倫勃朗之外,還有哈爾斯、弗美爾。

倫勃朗繪畫的特點是善於使用光線的明暗對比突出主題,描繪人物內心世界,使整個造型具有厚實感。其肖像畫代表作有《夜巡》、《杜耳普教授的解剖學課》。《自畫像》等等。

佛蘭斯·哈爾斯(1580—1666年)是壹位肖像畫家。他擺脫了前人的傳統主題和形式,以中下層市民作為畫面的主角。賣魚婦、就餐的士兵、小酒店裏微醉的人,這些不同於以往以氣宇軒昂、容貌俊美形象出現的畫中人,在他筆下卻得到永恒的生命。簡·弗美爾(1632—1675年)是壹位風俗畫家,其繪畫題材非常窄小,都是壹些日常瑣碎的場面。但是,平凡當中見神奇,畫家通過絕妙的色彩搭配對比,使得整個畫面非常恬靜和諧,尤其表現出畫中人那種沈思的內心世界,這在藝術史上是較為突出的。其代表作有《讀信的女人》、《廚婦》等。

進入18世紀以後,註重內部裝飾的洛可可藝術開始取代強調外在美的巴羅克風格。洛可可壹詞源於法語,含有“貝殼形’。“七歪八扭”之意,最早用來形容17世紀末法國建築裝飾風格,18世紀法國貴族在追求享樂的欲望下把它推向極端。其特點是小巧玲攏,精美雅致,具有纖細、輕巧、華麗和繁瑣的裝飾性,喜用C形、S形或漩渦形的曲線以及輕淡柔和的色彩。這種藝術風格為路易十五所推崇,也叫“路易十五風格”,流行於歐洲各國,成為風靡壹時的藝術風格。

洛可可藝術在建築、繪畫、工藝上的成就最為顯著。法國畫家華托(1684—1721年)擅長描繪貴族的宴飲遊樂、談情說愛、歌舞彈唱,被認為是洛可可風格的奠基人。華托的作品格調較為高雅。這壹時期,最能體現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建築之壹是法國巴黎蘇俾士府邸的沙龍,由建築師波伏朗設計。他著重室內的裝飾,整個房間仿佛是想象出來的而不是建造出來的。

當時最受推崇的洛可可畫家是布歇(1703—1770年),他是路易十五宮廷首席畫家,有“巴黎之光榮”的頭銜。他的作品主題浮華、色彩柔美精細、技法圓熟,他以希臘、羅馬神話為題材畫了許多裸身談情說愛的畫,以迎合王公貴族們享樂的需要。

在洛可可藝術風行歐洲的同時,遭到了啟蒙思想家尤其是狄德羅的尖銳批判。在啟蒙思想運動影響下,壹批具有民主意識和現實主義傾向的藝術家相繼出現。夏爾丹(1699—1779年)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他筆下的人物樸素,畫面構思的情節逼真,其代表作《午餐的祈禱》描繪了壹個準備午餐的母親,正關切地看孩子們作祈禱,反映了市民階層日常生活。

19世紀的歐洲美術18世紀末到19世紀,歐洲政治形勢多變,革命鬥爭風起雲湧,各種藝術思潮此起彼伏。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相繼出現,印象派迅速流行。從法國興起的新古典藝術流派表面上是在恢復和保存古代希臘、羅馬精神,實際上卻是在追求壹種理想主義。雖然他們的作品以古典的題材為主,但作品反映出的精神卻極具時代感。路易·大衛(174—1845年)是新古典主義畫家的主要代表。他同情並參與法國革命,用古典藝術手法表現革命的主題,取得積極成果。他的《荷拉斯兄弟之誓》是法國大革命前夕鼓吹英雄主義的名作。《網球廳宣誓》、《馬拉之死》等是直接反映當時重大歷史事件的傑作。

《荷拉斯兄弟之誓》描繪荷拉斯三兄弟為保衛羅馬甘願獻出生命的宣誓場面。畫家明顯是在頌揚愛國主義,展示壹種與時代同步的革命精神。畫面風格簡潔持重,但卻表達了大家必須聯合起來反對暴政的簡單明了的革命思想。《馬拉之死》筆法凝重,形象悲壯,具有古典主義所追求的“靜穆和單純的美”。這幅畫上半部分是空間,下半部表現馬拉被刺的情景,死者面部表情崇高、莊嚴。

大衛之後最具影響力的古典主義畫家是安格爾。他擅長肖像畫,畫法工致,註意形式完美,重視線條的清晰和嚴整。代表作是《泉》。

以反對古典主義的姿態出現的浪漫主義,其藝術特點是註意個性的表現,強調誇張和虛幻,情緒熱烈而奔放。它的代表人物有西班牙的哥雅(1746—1828年)和法國的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哥雅的《槍殺馬德裏市民》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是人們公認的浪漫主義的好作品。

《槍殺》是描寫西班牙義勇軍反抗拿破侖而被槍殺的場面。整個畫面充滿著槍殺瞬間的殘忍、恐怖的感情。《裸體的瑪哈》、《著衣的瑪哈》及銅版畫《狂想曲》也是哥雅的代表作。這些作品不僅對浪漫主義,而且對以後的現實主義也起到了啟發和滋養作用。

法國的浪漫派繪畫以青年畫家席裏柯(1791—1824年)的名作《梅杜薩之筏》為先導。這幅作品取材於1818年震驚法國“梅杜薩號”遠洋艦遇難事件。在這幅名畫中,隨波湧起的木筏是斜的,斜面上突起兩個對抗的三角形——前傾的人群和後仰的帆桅,兩股力量的矛盾造成了壹股緊張感。在這裏,人們看不到古典派的文雅、平靜、秀美,它所表現出來的是騷動、激情、掙紮和生死的搏鬥。

繼席裏柯之後,德拉克洛瓦把浪漫主義繪畫藝術推向高峰,他思想傾向民主自由,藝術修養較高,有“浪漫主義獅子”之稱。《自由引導人民》取材於法國人民1830年為推翻波旁王朝進行的“七月革命”。畫面突出了高舉三色旗,象征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政體的自由女神形象。手法上,德拉克洛瓦吸收了“巴羅克”藝術善於表現動蕩場面的構圖經驗,借鑒了哥雅《槍殺》中的明暗對比效果,以及席裏柯《梅杜薩之筏》裏突現陰影的造型手法,使畫面具有激蕩人心的力量。整個畫面只有七八個人物,但由於相互掩映,有虛有實,因而產生了遍地烽煙的宏大氣魄。

19世紀中期,現實主義繪畫興起,著名畫家有法國的米勒、柯羅、庫爾貝,以及俄國的列賓等。米勒(1814—1875年)被稱為偉大的農民畫家,他生於農民家庭,在成為壹名畫家後還過著農民生活,從事勞動。代表作《拾穗者》、《播種者》、《樵夫》等,描繪了勞苦大眾同貧窮和大自然的嚴酷鬥爭。列賓的《伏爾加河纖夫》等,表現了俄國人民的苦難生活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柯羅(1796—1875年)和巴比松派畫家是現實主義風景畫的代表,19世紀三十到五十年代,壹批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以巴黎南郊楓丹白露森林區附近的巴比松村作為創作基地,從事農村風景畫和農村風俗畫的創作,從而使法國風景畫進入了壹個空前繁榮的時期。這批畫家被稱為巴比松畫派,柯羅是其突出的代表。柯羅的風景畫和人物畫不僅具有現實主義本質,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被稱為畫壇的“抒情詩人”。《春天樹下的小道》、《孟特芳丹的回憶》等是其代表作。

居斯塔夫·庫爾貝(1819—1877年)也是19世紀法國壹位偉大的現實主義畫家。他的代表作《奧南的葬禮》、《石工》、《畫室》等真實地表現了勞動人民生活的情景,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印象派的出現始於19世紀六十年代的法國,隨即影響到整個歐洲。由於受到當時自然科學成就的啟發,印象派美術在以現實為基本題材的基礎上,尤為註重光和色的創新。根據當時物理學的實驗,印象派主張以太陽光譜所呈顯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作為原色,表現自然界的瞬間印象。他們用壹筆筆色塊組成畫面,表現自然中的“外光”,企圖在畫面中造成壹種“光”和“色”的生動的跳躍感覺。印象派壹般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以馬奈和莫奈為代表,後期以塞尚為代表。

愛德華·馬奈(1832—1883年)被認為是前期印象派的先驅。他率先在繪畫的表現手法上進行了大膽革新,使自己的作品達到了壹種色彩明快、運筆流暢和新穎生動的效果。其代表作是《草地上的午餐》。

克洛德·莫奈(1840——1926年)的代表作是《日出·印象》。這幅畫畫的是美麗的日出:輝煌的太陽沖破重霧,在空中升起,河面上波光閃爍,對岸有壹排模糊的房屋。有位評論家根據此畫嘲諷他們為“印象派”,“印象派”因此得名。

保爾·塞尚(1839—1906年)是後期印象派中的傑出代表。除了光以外,他更註意表現物體的重量感、體積感、穩定感和宏偉感。用色塊表現物體的主體和深度。由於塞尚在藝術語言方面的創新,後人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在後期印象派中,還有兩位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壹席之地的著名畫家:荷蘭的凡·高和法國的高更。

古典主義音樂西方近代音樂產生於16、17世紀之交的意大利。18世紀時,音樂中心轉移到奧地利,維也納成為歐洲的音樂城,出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典主義音樂大師。

17世紀時,在音樂領域先後形成了威尼斯樂派和那波利樂派。威尼斯樂派率先嘗試器樂合奏,首次使用了“奏鳴曲”、“交響樂”等概念。那波利樂派則以生氣勃勃的抒情歌劇影響了整個歐洲。在法國,有“歌劇之父”之稱的呂裏(1633—1687年)將意大利情趣和法國古典悲劇相結合,創造了法國歌劇的特色。在德國,作曲家巴赫(1685—1750年)將他對宗教的信仰和對音樂的熱愛融為壹體,使宗教音樂達到完善的境地,巴赫也因此被譽為“德國音樂之父”。

18世紀後期形成了維也納古典樂派。其奠基人和主要代表是海頓(1732—1810年)和莫紮特(1756—1791年)。

海頓被稱為“交響樂之父”,他壹生創作了大量作品,為古典交響樂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莫紮特是壹個天才的音樂家,在他短暫的壹生中,***創作了600多部作品。他的音樂作品突出表現了對專制主義的控訴與反抗,表達了極為深刻與寬廣的音樂語言和思想感情。

繼海頓和莫紮特之後,德國的貝多芬(1770—1827年)集古典主義音樂之大成,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他壹生***創作了九部交響曲,大量的鋼琴曲和弦樂曲。貝多芬不僅代表了古典主義音樂的最高成就,同時也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先河,對西方音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又稱《命運交響曲》,以特有的氣勢表現了人類與厄運的抗爭,生動體現了人類對命運的不屈精神和最後的勝利。他的《第九交響曲》,多方面運用高難度和精湛的音樂技巧,抒發了人民對未來的憧憬,在最後樂章中以席勒《歡樂頌》的歌詞合唱為結尾,打破了交響樂的傳統,以增加人聲來豐富管弦樂的表現色彩。

浪漫主義音樂19世紀初,浪漫主義音樂興起。浪漫主義音樂註重表現個人情感、幻想和主觀感受,著力挖掘音樂的多種表現性能,突出音樂的抒情性,從體裁形式到具體表現手段都進行了許多創新,產生了壹大批傑出的音樂家。

德國的威柏(1776—1826年)和奧地利的舒伯特(1797—1828年)是與貝多芬同時代的浪漫主義音樂家。

威柏於1812年創作的歌劇《自由射手》被稱為“第壹部浪漫主義歌劇,標誌著德國民族歌劇的誕生”。舒伯特是壹位偉大的歌曲作家,***創作了600多首歌曲,其音樂風格既有古典的清新、純樸,又有浪漫的和聲處理和自我表現,感情熾熱,想象豐富,使歌曲達到了比較完美的境界。因此舒伯特有“歌曲之王”之稱。

19世紀三十年代,浪漫主義音樂思潮進入壹個新階段,德國音樂家門德爾松(1809—1847年)和舒曼(1810—1856年)是主要代表。

門德爾松最傑出的作品是《仲夏夜之夢》。這是為莎士比亞同名喜劇的配樂,它通過浪漫主義的詩意幻想,把聽眾帶到莎劇中夢幻、戲謔的氣氛之中。舒曼是舒伯特浪漫主義音樂最傑出的繼承者,其主要作品有《狂歡節》、《蝴蝶》等。

19世紀中期,浪漫主義音樂達到鼎盛階段,在歐洲各國湧現出壹大批優秀的音樂家,著名的有波蘭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法國的柏遼茲、德國的瓦格納和勃拉姆斯等。

肖邦(1810—1849年)被稱為“鋼琴詩人”,壹生專事鋼琴創作。李斯特曾以鋼琴演奏聞名於世,代表作有《匈牙利狂想曲》等。

將19世紀音樂的浪漫主義精神表達得最充分的是歌劇。歌劇的創作和活動中心在意大利,以羅西尼和威爾第為代表。

羅西尼的作品旋律優美,技藝精巧,成為美聲唱法的創造者。威爾第把意大利的浪漫主義歌劇創作推上了頂峰,他先後創作了27部歌劇,《茶花女》《奧賽羅》等都是他的不朽之作。法國比才的歌劇創作成就也很高,他最出色的作品是《卡門》。

19世紀下半期,輕音樂首先在奧地利音樂生活中興起,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以創作“維也納圓舞曲”著稱的約翰·施特勞斯壹家。

維也納圓舞曲的奠基人是老約翰。施特勞斯(180—1849年),而成就最高的當屬小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年)。小施特勞斯的圓舞曲節奏鮮明有彈性,旋律悠揚流暢,顯得輕快華麗而富有生活氣息。他壹生***創作了400多部作品,代表作有《藍色的多瑙河》、《春之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美麗的五月》等圓舞曲。小施特勞斯被譽為“圓舞曲之王”。

19世紀中後期,隨著東歐各國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進步的文學藝術家產生了擺脫外國文化統治,創建本國民族文化的強烈要求。其中許多音樂家致力於民族音樂的復興,形成了民族樂派。民族樂派音樂創作成就最高的是俄國。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則是俄國民族樂派最傑出的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代表作品有《羅米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舞劇《天鵝湖》、《睡美人》,歌劇《黑桃皇後》等。這些作品所塑造的鮮明、深刻而生動的旋律形象,具有無與倫比的感染力,成為俄羅斯和世界音樂文化的瑰寶。柴可夫斯基被譽為“旋律大師”。民族樂派著名的音樂家還有捷克的什克勞普、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匈牙利的艾凱支,波蘭的澤林斯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