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预订 - 藜麥在中國的種植面積和面積有多大?種植技術呢?

藜麥在中國的種植面積和面積有多大?種植技術呢?

藜麥原產於南美洲,被古印加人稱為“谷物之母”,已有5000多年的種植歷史。上世紀80年代,經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發現藜麥的蛋白質、礦物質、氨基酸、纖維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高於普通食物,與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及其比例相匹配,其營養價值在已知的天然食物中幾乎無可匹敵,因此被選為長期在太空飛行的宇航員的主要食物。此後,雀巢公司投入巨資開發嬰兒藜麥奶粉,法國壹家知名食品公司也開發了多種嬰兒藜麥食品。

21世紀,玻利維亞等國的藜麥出口價格暴漲7倍,90%被發達國家買走。目前,藜麥的最大消費者是美國和加拿大,歐洲市場落後。日本、韓國、臺灣省等國家和地區也有藜麥粉等深加工產品銷售,藜麥的國際市場銷售額已達數百億美元的規模。鑒於“這種作物具有無與倫比的潛力,在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問題方面發揮著突出的作用”,2011年7月2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第37屆大會通過決議,宣布2013年為“國際藜麥年”。

藜麥傳入中國已有20多年。起初在西藏壹些地方種植,效果並不好。2011,靜樂縣儒坡鄉原鄉長郝立軍從網上得知藜麥的信息後,主動聯系山西齊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邀請他們到鄉上參觀試種。當時,齊家公司在陜西的武鄉、渾源、陽高、原平、樊氏、靜樂等地種植藜麥。結果表明,靜樂縣種植的藜麥產量和品質最高。

區域試種成功後,靜樂縣委、縣政府決定將推廣藜麥種植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2012年在社坡鄉首次大面積推廣。實行了種子補貼、風險補償等政策機制,給種植戶吃了壹顆“定心丸”;建立了17個藜麥種植合作社和1個加工廠;規劃了“公司+協會+合作社+農戶+信用社”的發展模式。合作社與齊家公司簽約,公司提供技術、免費培訓、跟蹤指導、保底收購和底價,並與當地信用社達成小額貸款協議,解決購買旋耕機和播種機的費用。通過以上措施,為廣大種植戶提供了產前、產中、產後壹條龍服務。

2012年,索坡鄉17村303戶農民擴大試種1300畝藜麥,壹年後成果喜人。據初步統計,這1300畝藜麥總產量為41.1000斤,平均畝產316斤。按照合作社與齊家公司簽訂的6元合同價,該鄉僅藜麥就收入246萬余元。除去每畝300元的成本,種植戶平均純收入達到6830元。

去年,索坡鄉葉石溝村村民毛存林種植藜麥18畝,畝產478斤。壹* * *種了8600多斤藜麥,毛收入5萬多元。除去成本,他壹年的凈收入為46000元。僅僅靠種地,年收入就能接近5萬,這是毛存林做夢也沒想到的。全鄉畝產最高的是滿延村的張懷圖。種植壹畝後,產量達到609.8斤。如果種毛存林的畝,純收入超過6萬元。

東巖灣村村民蔣滿祥算了壹筆賬:他去年種了2畝藜麥,壹* * *產1.076.5斤,收入6459元,相當於10多畝普通雜糧的收入。以亞麻和蓧麥為例。這兩年亞麻在市場上只能賣到2.7-2.8元每斤,大概是1.5元每斤,畝產量比藜麥低很多。壹畝胡麻毛收入在500元左右,蓧麥趕上好時候。壹畝地400元,種10畝收益最多5000元。“這樣壹比較,種藜麥就像種錢!”老江笑著說:“百姓怕窮,膽小怕事。2011沒人敢種。秋天種的,大家看著種的人賺門票都後悔了。今年種植的人多了。本來打算種十幾畝,家裏還是怕保險。他們說第壹年盡量種壹些,現在後悔了。但是,東西賣出去了,錢在兜裏,心裏踏實了。今年我要大幹壹場!”

五坡鄉黨委書記張步梅說:“藜麥對生長環境要求嚴格。五坡鄉地處雲中山西麓,地理氣候特殊,尤其是金子山景區,溝深溝平,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氣候環境更適合種植藜麥。2011試種的時候,連鄉幹部都沒有想法,更別說農民會不會接受了。但是,要想在農業產業上有所突破,就得冒險。當時就下定決心,村裏出面給農民擔保:如果種植不成功,鄉政府出錢。選好地塊後,我們先種了20畝,從知識講座到春耕播種,從種子購買到產品回收,我們全程跟蹤。最後成功了,大家都看到了好處。第二年,老百姓主動要求種植,很多農民申請。但藜麥對自然條件要求嚴格,我們不敢馬虎,仍在水和陽光充足的溝壑、河灘地塊大規模試種。事實證明,這樣的謹慎是對的。在環境相似的不同地塊,有的產量高,有的產量低。還是要繼續種,繼續探索。盡管如此,總的來說,寺坡鄉種植的藜麥已經達到了規模,產生了效益,是成功的。藜麥正逐漸成長為這個鄉鎮的旗艦品牌。”

張步美也深有感觸地說:“支撐壹個行業的成長,並不容易。縣委書記李德新、縣長張文斌時刻把我們的藜麥種植放在心上,從種植規模到種苗生長,都非常關註。他們經常在百忙之中下來視察,每次都是直接到田間地頭去看;錢用來買種子,他們協調讓信用社貸款;秋收沒有脫粒機,政府出錢買了20臺;加工場地落實不了,他們親自跑下來,到1400多平米的生產加工廠;為做好市場推廣,該縣及時在網上註冊了“中國藜麥之鄉”國際國內頂級域名。縣裏的支持對這個行業的壯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藜麥種植大戶孫建清講述了自己種植藜麥的故事。他說:“去年我壹次種了60畝,光種子和化肥就需要2萬塊錢。這對我來說不是壹筆小數目,所以我申請了小額貸款,村裏的協會出面擔保。即便如此,我還是害怕播種。好在政府從來沒有停止在我們背後服務,他們也經常不請自來進行指導。秋收,又送了打谷機。雖然我的畝產量沒上去,但是賺了幾萬塊錢。今年打算調整地塊,科學種植,再賺10萬。”

在藜麥加工廠,記者見到了陜西齊家公司的經理吳香雲。他說:“二坡鄉的藜麥質量很好。從目前國內的種植情況來看,按照靜樂的規模,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藜麥之鄉。我們看好叮當市場。首先,這裏的種植條件極好。更重要的是,縣委、政府對我們非常重視和支持。他們的決心和信心影響了我們,讓我們非常感動。從融資到設備,從購銷到加工,縣裏和公司都是壹個地方想,壹個地方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績。”

說起前景,吳香雲信心滿滿:“藜麥是糧農組織特別推薦的世界10營養食品之壹。目前國際市場價格約為每斤10美元,國內網店價格為每斤86元,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藜麥的營養保健功能會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這絕對是壹個朝陽產業。目前我們的銷售主要依靠高檔酒店、名人會所、原料供應、特色禮品專賣和網店銷售。在生產規模上,去年縣裏對我們公司的幫助很大,解決了1400多平方米的加工用地。現在,當地的加工能力達到3000噸。去年6月,通用磨坊的代表專程來考察,並初步與我們達成合作意向,提供技術和流通方面的支持。”

2013靜樂計劃實施“中國藜麥之鄉”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規劃中的藜麥產業園占地1.400多畝,總投資1多億元。集藜麥收購、儲運、研發、加工、銷售於壹體,年生產加工能力已向規模化挺進。目前,該縣正在根據各鄉鎮試種情況,合理規劃地塊。圍繞三年內實現人均壹畝藜麥的目標,年內計劃推廣種植65438+10萬畝以上。同時積極拓展市場,尋求更高層次的藜麥產品開發項目,立誌把藜麥產業做大做強,真正把靜樂打造成為中國藜麥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