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预订 - 想知道: 中國古代三國時期的陽平關以及關外的斜谷口在哪?

想知道: 中國古代三國時期的陽平關以及關外的斜谷口在哪?

壹.關城即陽安口,但不是古陽平關。

黃盛璋先生的《陽平關及其演變》(《歷史地理論集》)壹文,對於“關城”在歷史記載中出現的時間僅僅推論到南北朝時代。那麽在此之前,有沒有區別於古陽平關的關城這個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以下幾個證據:

1.《水經註》所引晉代文獻對於古陽平關及關城分開表述,可證關城與古陽平關並非壹地。

《水經註 卷二十七 沔水》記載: “庾仲雍雲:是水(今漢水西源)南至關城,合西漢水(今嘉陵江)。漢水又東北,合沮口……沔水又東徑白馬戍南、浕水入焉。水北發武都氐中,南徑張魯城東。……浕水又南徑張魯治東,水西山上,有張天師堂,於今民事之。庾仲雍謂山為白馬塞,堂為張魯治。東對白馬城,壹名陽平關。浕水南流入沔,謂之浕口。其城西帶浕水,南面沔川,城側二水之交,故亦曰浕口城矣。……”

經過古今地形對比,可以確認古陽平關大致在今陜西勉縣武侯鎮附近。而關城則在今漢水西源以南。《水經註 卷二十 漾水》條又記載:“庾仲雍又言,漢水(今漢水西源)自武遂川,南入蔓葛谷,越野牛,徑至關城合西漢水(今嘉陵江)。” “漢水又東,逕武興城南,又東南與北谷水合,水出武興東北,而西南逕武興城北,謂之北谷水。南轉逕其城東,而南與壹水合,水出東溪,西流註北谷水。又南流,註漢水。漢水又西南,逕關城北,除水出西北除溪,東南流入於漢。漢水又西南,逕通谷,通谷水出東北通溪,上承漾水,西南流,為西漢水。漢水又西南,.....”。 武興即今陜西略陽,則當時的關城當在今陽平關鎮。

既然《水經註》關城與陽平關是並列出現的且位置不同,則古陽平關與關城絕非壹地。

《後漢書 李杜列傳》李固傳:“出為廣漢雒令,至白水關,解印綬,還漢中,杜門不交人事。”李賢註說:“《梁州記》曰:關城西南百八十裏有白水關,昔李固解印綬處也。故關城今在梁州金牛縣西。“

《後漢書》的這些註解是唐高宗之子李賢和張大安、劉納言等所作。註解所引的《梁州記》作者為南朝劉澄之,與《後漢書》作者基本是同壹時期。李賢註說“故關城今在梁州金牛縣西”,明確了“關城”所在的位置:唐朝時候的金牛縣在今陜西寧強大安鎮西南,其在金牛縣西,也證明就是今天陽平關鎮。且唐初時關城已經廢棄,所以稱“故關城”,到天寶元年,三泉縣移治今陜西寧強陽平關鎮。(見《新唐書》及《舊唐書》)。

《三國誌 姜維傳》裴松之註引《蜀記》曰:“蔣舒為武興督,在事無稱。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漢中守。舒恨,故開城出降。”若按《蜀記》,蔣舒開城投降前胡烈已在陰平,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其壹,陽安口在漢城西去陰平的路上,胡烈不可能繞過;其二,此時陰平橋頭尚有廖化軍駐紮,胡烈也不可能繞過而到陰平,但並沒有關於胡烈與廖化軍接觸的記載。就此,我認為此“陰平”當為“陽平”之誤!胡烈軍主力雖然在攻陽安口,但他本人尚在陽平。如果是這樣,則亦可證明“陽平”跟“陽安關口”並非壹地!

2.關城即陽安關口

而《三國誌 季漢輔臣贊 傅僉註》引《蜀記》晉武帝詔曰:“蜀將軍傅僉,前在關城,身拒官軍,致死不顧。僉父肜,復為劉備戰亡。天下之善壹也,豈由彼此以為異?” 作為皇帝詔書,不可能用簡稱或者代稱代替。《晉武帝詔》說明“關城”是獨立的地名,不是古陽平關的代稱。則傅僉死在關城而非陽平關。

《三國誌 楊戲傳》附《季漢輔臣贊》:“拜(傅肜)子(傅)僉為左中郎,後為關中都督,景耀六年,又臨危授命。”則景耀六年前,傅僉本不在關城。所謂“臨危授命”,指的應該就是 “及鐘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然後乃遣右車騎廖化詣沓中為維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詣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助”(《姜維傳》)這件事。又《姜維傳》載:“鐘會攻圍漢、樂二城,遣別將進攻關口,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可見, 傅僉死在陽安關口。

可見,陽安關口與關城乃是壹地。

東晉曾立陽安縣,其地望應在今陜西陽平關鎮,當即沿用陽安關而命名。

《晉書卷壹十四 誌第四 地理上》梁州條:劉備據蜀,又分廣漢之葭萌,涪城、梓潼、白水四縣,改葭萌曰漢壽,又立漢德縣,以為梓潼郡;......泰始三年,分益州,立梁州於漢中,改漢壽為晉壽,......後孝武分梓潼北界立晉壽郡,統晉壽、白水、邵歡、興安四縣;梓潼郡徙居梓潼,罷劍閣縣;......及安帝時,又立新巴、汶陽二郡,又有北新巴、華陽、南陰平、北陰平四郡,其後又立巴渠、懷安、宋熙、白水、上洛、北上洛、南宕渠、懷漢、新興、安康等十郡。

東晉時代,改晉壽縣,立晉壽郡,轄晉壽、白水、邵歡、興安四縣(《宋書 卷三十七》、《南齊書 卷十五》同)。安帝時,改立宋熙、白水等郡。

宋熙郡所轄,《宋書》作興樂令、歸安令、宋安令、元壽令、嘉昌令(令即縣,見《宋書 卷三十七》梁州條),《南齊書》作興平、宋安、陽安、元壽、嘉昌(《南齊書 卷十五》梁州條)。可見歸安即為“陽安”。

白水郡所轄,兩書都作晉壽、新巴、漢德、益昌、興安、平周(見《宋書 卷三十七》梁州條、《南齊書 卷十五》梁州條)。

可見,原來晉壽郡的晉壽、白水、興安歸於白水郡,邵歡不知歸屬。或改稱。

又據《宋書 卷三十七》梁州條所載,“宋熙太守,...去州七百;去京都九千八百”,“晉壽太守,......去州陸壹千二百;去京都水壹萬”。而同書所載漢中太守領縣四為南鄭令、城固令、沔陽令、西鄉令。則宋熙郡在晉壽以北、沔陽以南。白水郡最北當為興安,《隋書 卷二十九》載“綿谷舊曰興安”,地望在今四川廣元市(《中國歷史地圖集 隋 巴漢諸郡》)。則陽安縣應該更在廣元以北,地望當在今陜西陽平關鎮。陽安縣也可能就是原晉壽郡的邵歡縣。

今人多認為古陽平關就是陽安關口,其依據有三:

壹是根據《三國誌 鐘會傳》“會使護軍荀愷、前將軍李輔各統萬人,愷圍漢城,輔圍樂城。會徑過,西出陽安口,遣人祭諸葛亮之墓。使護軍胡烈等行前,攻破關城,得庫藏積谷”的這壹段記載,認為既然鐘會已經出了陽安口,則陽安口已經是攻克了,後面接著又說派人攻破關城,則證明陽安口、關城並非壹地。

壹是《三國誌 姜維傳》“鍾會攻圍漢、樂二城,遣別將進攻關口,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及裴註所引“《蜀記》曰:蔣舒為武興督,在事無稱。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漢中守。舒恨,故開城出降。”認為在關口是“助漢中守”的話,關口就應該離漢中很近。

壹是認為鐘會主力是沿明清時代的金牛道路線從漢中經過今寧強縣城、廣元、昭化壹線進軍到劍閣的,不必經過關城。所以陽安口及關城都是指的陽平關。

對於第壹點,關鍵是對於“出”字的理解。如果理解為“自……而出”,表出發點,則陽安關口是已經被攻下了。

但是“出”字還可以理解為“向......而出”,表目的地。如《吳主傳》說:“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 、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須督拒仁。”很明顯,洞口、濡須都是曹軍進軍的方向而非出發的地點。又如《晉書 武帝紀》說:“十壹月,大舉伐吳,遣鎮軍將軍、瑯邪王伷出塗中,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浚、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塗中、江西、武昌、夏口、江陵都是東吳的屬地,此言“出”也是“向”的意思。鐘會因 “攻樂城,不能克”(《姜維傳》),所以,徑過漢、樂兩城,向西面的陽安口進軍,在途中祭祀了定軍山上的諸葛亮墓。然後派別將,即胡烈,攻破關城。“聞關口已下,長驅而前”。(《姜維傳》)這段記載實際上也證明陽安口即關城。另壹方面,從漢、樂城向西到陽安口,必然要經過陽平關所在的地方,但是並未發生戰鬥,甚至沒有提到。頗疑諸葛亮修築漢城之後,因與陽平關所在甚近,陽平關遂廢。或者姜維建議撤漢中諸圍,退就漢、樂二城時棄守。

對於第二點,關鍵是對“助漢中守”中“漢中”所指的理解。

古陽平關扼守漢中盆地的西口,對於由西面故道上來敵的防禦作用非常顯著。曹操征張魯就曾受困於此而想退軍。姜維建議撤漢中諸圍後,漢中的防禦體系僅僅依靠漢、樂二城。而古陽平關就在漢城以西,近鄰漢城。如此近的距離不會設置兩個防守要點。所以陽平關當也在被撤之列。漢城修築以後雖然在壹定程度上取代了陽平關的戰略防禦作用,但是因漢城較陽平關位置更東,戰略地位實不如陽平關。因此需要壹個從阻擋西面來敵的戰略據點來加強漢中的防禦。陽安關口正可以起到這個作用。所以,蔣舒在陽安口,確實是“助漢中守”,惟此“漢中”並非指漢中郡城而言,而是指漢中全郡的防禦體系而言。另外,即使漢中或武都的防禦體系被打破,陽安口也能同時對從武都沿嘉陵道(即故道)南下、從漢中沿金牛道西進的進攻起到防禦作用,阻止魏軍的西進或南下。陽安口對於漢中、蜀中的作用與陰平橋頭對於陰平、蜀中的作用是相似的,也正因如此,橋頭和關口在姜維的防禦——反擊戰略構想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另外,從“及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然後乃遣右車騎廖化詣沓中為維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詣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助”(《姜維傳》)的記載可以看出,陽安關口實際上是起到漢中防禦體系“外助”的作用,也說明了“助漢中守”的真正意義。

對於第三點,可以明確的是鐘會壹定經過了今陽平關鎮的地方。

《鐘會傳》記載:

“姜維自沓中還,至陰平,合集士眾,欲赴關城。未到,聞其已破,退趣白水,與蜀將張翼、廖化等合守劍閣拒會。”

“鄧艾追姜維到陰平,簡選精銳,欲從漢德陽入江由、左儋道詣綿竹,趣成都,與諸葛緒***行。緒以本受節度邀姜維,西行非本詔,遂進軍前向白水,與會合。會遣將軍田章等從劍閣西,徑出江由。未至百裏,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長驅而前。會與緒軍向劍閣,……”

鐘會軍必然到了白水,諸葛緒軍才能到白水與鐘會會和。鐘會軍可能是尾隨“退趣白水”的姜維軍而到白水,然後分兵,分田章壹部配合西路鄧艾軍,當然鐘會當時並不認為這路軍隊會有所突破,大部(包括前來會合的諸葛緒軍)南下劍閣。在漢壽還沒有攻克的前提下,鐘會軍從漢中到白水,必須經過今寧強陽平關鎮。

其實,三國時代白水縣、白水關以及關頭是壹回事。在今四川青川縣沙州鎮、營盤鄉附近的嘉陵江岸。對於白水關的歷史演變,我在《白水關及其歷史演變》中作了分析 ,請參看。/forum/thread-104340-1-2.html

實際上,隋唐以前的石牛道主線是必須經過白水關的,可參李之勤《金牛道北段線路的變遷與優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19卷第2輯,2004年6月),此不贅述。

這裏需要補充兩點:

第壹,姜維從陰平向關城未到而退軍白水的路線,證明白水到漢中是大路,不必南繞漢壽。

《鐘會傳》記載: “姜維自沓中還,至陰平,合集士眾,欲赴關城。未到,聞其已破,退趣白水,與蜀將張翼、廖化等合守劍閣拒會。”

我們已經確定了白水的位置。姜維軍從陰平計劃救援“關城”,假設陰平去關城必須南繞漢壽,又有兩種可能:如果姜維在尚未通過白水即得到關城失陷的消息,那麽只能說改變目的地為劍閣,但進軍方向仍然是向白水、漢壽,不能說“退趣白水”;如果姜維通過白水後得到關城失陷的消息,那姜維軍的方向是劍閣,只能繼續南行,不會掉頭向北再“退趣白水”。所以,姜維從陰平去關城必然不是南繞漢壽。

如果姜維是沿今青川縣沙州鎮(白水)-廣坪鎮―平丘鎮-陽平關鎮(關城)這條路線道路,那“退趣白水”。就非常合理——即姜維軍已經自陰平向東北通過了白水,得到關城已經陷落的消息,掉頭向西南回軍,即“退趣白水”,再次通過白水後,轉向東南,向漢壽、劍閣方向退軍。(見圖1)也就是說從陰平到“關城”不是繞行南面的漢壽,而是自白水向東北直接可達。另參拙文《姜維退軍路線再探(續)》(/forum/viewth ... 3Ddigest#pid2007178)。

圖1 姜維退軍路線(陰平到劍閣)

文字說明 :

(1) 欲赴關城。未到,聞其已破,退趣白水

(2) 翼、厥甫至漢壽,維、化亦舍陰平而退

(3) 適與翼、厥合,皆退保劍閣以拒會

(4) 鄧艾追姜維到陰平,簡選精銳,欲從漢德陽入江由、左儋道詣綿竹,趣成都,與諸葛緒***行。緒以本受節度邀姜維,西行非本詔,遂進軍前向白水,與會合。

(5) 會不能克,糧運縣遠,將議還歸

第二,從考古角度來說,陜西勉縣-大安鎮-陽平關鎮-平丘鎮-廣坪鎮-四川青川縣沙州鎮-三堆鎮-廣元昭化鎮這條路線上,分布有多個漢代遺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寧強陽平關鎮子龍山遺址和平丘鎮棗林壩遺址。

《中國文物地圖集 陜西分冊》寧強縣:子龍山遺址<陽平關鎮陽平關火車站東北 東漢>位於子龍山上,面積約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1.5米。采集有銅鐵蒺藜、銅鏃、”當王天命“文字瓦當及繩紋筒瓦、板瓦殘片。1962年暴露土坑墓,出土陶俑、陶碗、陶杯等。

“棗林壩古代居落遺址 位於今寧強縣千丘鎮西南約1公裏處棗林壩的二級臺地上,北靠嘉陵江,南至陽廣公路。東西約45米,南北寬約10米。臺地表層有少量的陶瓷片。在距表層1米深處有大量漢代泥質灰陶片,以弦紋為主,藍紋次之。在漢代文化層下3米深處有新石器時期的夾沙紅陶及泥質紅陶片。漢代文化層上遺有唐宋時期的瓷片。”

在大安鎮、廣坪鎮也都發現了漢代墓群。(《中國文物地圖集 陜西分冊》寧強縣)

另外,1954年因修寶成鐵路,在今寧強陽平關鎮古磚下發現“朔寧王太後璽”金印壹顆,現存重慶博物館。按記載“朔寧王”是東漢初公孫述封隗囂的封號。史傳的記載,隗囂未曾入蜀。此印很可能是隗囂兵敗,王元入蜀求救時遺落在今陽平關的。說明今陽平關附近處在隴蜀的樞紐位置。(《修築寶成鐵路青工李海章發現漢朝朔寧王太後印章》見《文物》,1954年7期140頁)

而在後世的金牛道主線上沒有發現任何漢代遺址或墓葬,而多為明清時代。說明陜西勉縣-大安鎮-陽平關鎮-平丘鎮-廣坪鎮-四川青川縣沙州鎮是漢代通行的大路。無怪乎劉琳先生也認為南北朝以前,此線為金牛道的在勉縣(沔陽)和廣元昭化鎮(漢壽)的主線(《華陽國誌校註》,巴蜀書社,1984年)。

二、對蜀漢後期漢中防守體系變化的新認識

古陽平關在諸葛亮築漢、樂兩城之後的戰略地位已經下降。

遍查三國史籍,“陽平”見諸記載,始於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2月17日~216年2月5日)曹操征張魯,“張魯使弟衛與將楊昂等據陽平關,橫山築城十餘裏”(《三國誌 武帝紀》),終於“((建興)五年(公元227年2月4日~228年2月22日)春,丞相亮出屯漢中,營沔北陽平石馬”(《三國誌 後主傳》)。而諸葛亮築漢、樂二成是在建興七年--“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冬,亮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樂二城。”(《後主傳》)--此後,陽平就再也沒有出現(除去前面所疑《蜀記》之陰平為陽平之誤),而陽安關則開始出現。

就此推論,築漢、樂城前,因古陽平關與漢中治所南鄭相距比較遠,沿國道距離為60公裏。在故道方向對漢中的防禦作用明顯,其他諸如興勢、黃金諸圍也分別對應秦嶺上的子午谷、駱谷。而漢、樂二城修築以後,諸葛亮的治所已經“於南山下原上”。漢城與古陽平關距離僅為8公裏左右,沒有必要在如此近的距離設置防禦據點。也就是說漢城取代了陽平關的防禦地位,。姜維戰略調整以後,主要兵力集中到隴西,東面的兵力就不足了,“錯守諸圍”難度比較大,只能撤掉相對不重要的圍戍,但漢中並不僅僅只有漢、樂二城,其他距離兩城較遠的興勢、黃金諸圍可能仍然存在--《華陽國誌 卷十壹 後賢誌 柳隱傳》記載:“柳隱......遷漢中黃金圍都,景耀六年,魏鎮西將軍鐘會伐蜀,入漢川,圍戍多下,惟隱堅壁不動。會別將攻之,不能克。後主既降,以手令敕隱,乃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