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预订 - 李煉的學術活動

李煉的學術活動

2010:

1,2010 2月1-4,出席中國佛教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北京),會後受到政治局常委賈慶林接見。

2、2010 3月15至19隨鐘南山佛教文化代表團訪問香港,並於3月18日下午在香港佛教文化研究所舉辦的佛教文化論壇上發表了“鐘南山佛教文化的歷史地位”的演講。

3、2065 438+00 4月17,參加由陜西師範大學宗教研究中心主辦,臺灣省華嚴社、扶風縣法門寺博物館協辦的“首屆中國密宗國際研討會”(Xi安)。

4.2010年5月11日,我參加了陜西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中國西北道教史》啟動儀式暨學術研討會。

5.2009年8月5日,參加首屆佛教中的準提菩薩文化研討會(河北蔚縣),做“觀音信仰的基本體系和基本特征”的主題發言。

6.2010年6月20日,參與發起、組織、出席在北京召開的“觀音名家像研討會”並發表主題演講。

7.2010年8月7日,出席由陜西省宗教事務局、陜西省環保廳、xi國土資源局聯合主辦的“走進大秦嶺”宗教文化論壇,並在大會上發表了《鐘南山佛教文化的現代價值》的演講。

8.2010年9月4日,出席由陜西省環保廳、xi國土資源局、陜西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主題為“綠色秦嶺、生態華山”的“2010大秦嶺生態論壇”(華陰)。提交論文《陜西歷史文化資源的五大劣勢及秦嶺宗教文化的補償性作用》並在大會上發言。

9.2010年9月6日,參加陜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明代十六羅漢學術研討會”(Xi安),提交論文《羅漢信仰的基本內涵、基本特征及現代意義》,並在大會上發言。

10,2010,10,10,15,參加教育部“中華誦經經典誦讀行動”暨第九屆中國儒商漢學論壇(北京),並就觀音文化對現代生活的啟示進行講座。

9、2010、10、16,參加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中國佛學院、佛教在線聯合主辦的“佛教護國思想與實踐”研討會,提交論文《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護國思想與實踐》並在大會上發言。

11,201010 10月25日參加由山東省佛教協會(煙臺)主辦的“智者佛學教育思想”交流論壇,發表“智者佛學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演講。

12,2010,165438+10月,21參加陜西電視臺主辦的“2010中國祈福文化高峰論壇”(Xi安),提交論文《傾聽鐘聲背後的智慧之聲》,並在大會上發言。

13,2010 165438+10月26日在安參加由北京華夏儒商學院主辦的首屆華夏儒商易學論壇,並在開幕式上就《周易》與陜西的淵源及其現代意義做了演講。

14、2010年2月2日、3日參加由《中國宗教》雜誌主辦,全國各宗教團體刊物共同主辦,上海市佛教協會、上海玉佛寺承辦的“當代宗教媒體的定位與責任研討會”(上海)。他提交了論文《論當代中國宗教媒體的社會責任》,並在會上作了發言。

2009年:

1 2009年2月6日,應邀參加Xi旅遊局主辦的“國家文化旅遊示範城市申報研討會”,就Xi文化資源開發和旅遊內涵拓展做了發言。

2.2009年3月21日,我參加了在國家圖書館召開的《中華大藏經續編》編委會工作會議。會議討論了延續中國大藏經的風格和進度計劃。

3.2009年3月24-25日,參加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臺灣省(揚州)佛光大學共同主辦的“人間佛教現狀與未來走向”兩岸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人類佛教面臨的核心理論問題》,並在大會上發言。

4.2009年3月28日至4月1日,出席由中國宗教文化傳播協會和中國佛教協會(西北大學佛學院為協辦單位之壹)主辦的世界佛教論壇(無錫),並在“佛教的精神環保”分會場作了題為“法顯精神對現代精神環保的啟示”的演講。

5.2009年4月20日上午,參加陜西省委統戰部召開的“文化統戰工作座談會”,被安排在第壹次大會上發言。

6.2009年4月27日至29日,我在北京大學參加了由中國嵩山少林寺、中國文化研究院、中國哲學文化研究院主辦的“禪中國——少林禪百日峰會”,並於6月14日作了兩次學術報告,題目分別為“生命的特性與生命的關懷”和“信仰的力量”。

7.2009年5月20日,出席由全球華人華僑聯合會、中國六祖寺、韓國龍華寺聯合主辦的“佛教六祖祭暨第二屆禪宗文化全球巡禮——韓國高峰論壇”。作為中國的兩位代表之壹,他在會上發了言。

8.2009年6月27-30日,參加由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道觀道教研究中心、陜西省道教協會聯合主辦的“2009問驪山”大型文化活動,並代表儒、釋、道、道三教在本次大會高潮的對話環節,與陜西省社科聯主席趙、華東師範大學劉中玉教授等六位嘉賓,

9.2009年7月18日,參加山西省五臺山普安寺修復會議(深圳)。

2009年7月26日上午,10,組織參加由美國木魚項目、西北大學佛學院、Xi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國際優秀青年研究生佛學參與營”(Xi安)。主持開幕式並作“印度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以長安為考察中心”的講座。來自美、印、澳、荷、德、加、法、中、港、臺等國家和地區的20名佛學專業博士生、7名碩士生以及3名從事佛學研究和教學的教授來到古城Xi安,與西北大學、陜西師範大學、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的教授以及西北大學佛學專業的博士生、碩士生進行學術交流和考察活動。

11,並於2009年9月19日參加陜西電視臺主辦的“2010盛世”文化合作研討會,就2010新年鐘聲敲響,為世界祈福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12、2009年8月15日至8月16日,參加由榆林市民族宗教事務局主辦、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協辦的中國榆林首屆關公文化論壇。在首場演講中,他發表了題為《關公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現代價值》的演講。

2009年6月13日、9月12日,參加由山東大學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山東大學宗教系主辦的“徐賢大師在現代佛教史上的地位與作用”(淄博)學術研討會,並在會上發表《龔潔妙潔金剛經》。

14,2009年9月14日,參加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雜誌社和兗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兗州佛教歷史文化研討會”(兗州),並在大會上作了題為《佛頂舍利的歷史淵源》的發言。

15,2009年10 10月27-30日,參與組織並出席首屆長安國際佛教研討會(Xi安)。提交論文《長安觀音名號的歷史沿革與爭論》,並對大會的學術交流做總結性評論。

16,2009年165438+10月22-23日,參加“和諧宗教與文明城市”(上海)學者論壇,並在大會上做了題為“西部地區的宗教結構與社會文明”的演講。

17,2009年165438+10月26日,參加由北京大學高等人文學院、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研究部(北京)聯合主辦的“20世紀中國宗教學研究的方法與問題”學術研討會,發表題為“從西方宗教的基本特征看當代中國宗教學研究的方法與問題”的演講。

18,2009年65438+2月31,出席陜西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陜西文化產業高峰論壇”。發表論文《陜西佛教文化資源的基本特征及發展建議》。

2008年:

1 2008年7月5日在北京參加《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編委會工作會議,就編輯過程中的壹些問題作了發言。

2.2008年2月29日,65438,參加陜西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評審會。《陜西省宗教史》由省宗教局主持,李煉教授編撰。

3.3月21日至2008年3月23日,參加在四川成都召開的第二屆初山少奇法師、能海法師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千手千眼觀音信仰考》並主持第壹次會議。

4.2008年4月16日參加“晉東南觀音文化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中國觀音信仰的基本體系》並在大會上發言。

5.2008年4月28日上午,參加佛舍利五塔學術研討會並在大會上發言,提出佛舍利五塔的四大特點和“句句聽話”的解釋。

6.2008年5月11日至5月65438+4日,參加由應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民族新聞宗教周刊協辦的“釋迦牟尼塔與中國佛教”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釋迦牟尼佛舍利及其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並在大會上發言。

7.2008年5月24-25日,參加“首屆中國現代佛教學術研討會”(江蘇南京),提交論文《佛教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十大積極作用》,並在大會上發言和評論。

8.2008年10月23日至25日,他參加了由陜西省政協主辦的“陜西2008文化產業發展研討會”,並作了“重塑鐘南山世界文化名山地位”的發言。

2007年:

1,2007 165438+10月4日上午參加《大藏經(中文部分)》編委會會議。這次會議標誌著中國大藏經(中文部分)及其續集作為壹個重大的國家出版項目的正式啟動。

2.65438、2007年2月9日,紀念太虛大師逝世6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奉化溪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20余名學者和佛學院師生出席了開幕式並主持了第二屆大會。

3.2007年6月65438+10月65438+10月上午,由山西省臨汾市佛教協會主辦,臨汾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協辦的法顯學術研討會開幕式在臨汾市金海灣大酒店舉行,並作大會第壹次發言。

4.2007年6月5438日至10月14日至6月5438+05日,我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紀念太虛大師逝世60周年“佛教與現代化”研討會,並作為第壹次會議的評論員提交了論文《人本主義與超驗佛教及當代人間佛教的困境與出路》。

5.65438年2月8日至2007年2月8日,參加由奉化市民族宗教局主辦,奉化雪鬥子勝寺承辦,中國民族新聞宗教周刊協辦的“永輝——紀念太虛大師逝世60周年”(奉化),提交論文《太虛大師與康》。

6.2007年9月13-14日,我參加了由閩南佛學院、洪維普、廈門大學聯合主辦的“和諧社會與道教風尚建設2007中國佛教公眾形象主題論壇”(廈門)。提交論文《當代中國佛教公眾形象的要素及其關系》。

7.2007年7月16至7月18,參加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主辦的“中國思想史學科建設研討會——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Xi安),提交論文《中國思想史研究領域的幾個弱點》

2006年:

廣州:2006年2月65438召開“禪宗文化與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論禪宗內在形式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北京:2006年6月5438+2月18-19,中國宗教學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暨科學發展觀與宗教學學術研討會。

武漢:2006年6月5438+2月15-17,首屆中國湖北禪文化論壇召開,提交論文《明末清初禪宗的和諧之路》。

上海:“佛教倫理與和諧社會”研討會,2006年9月28日至29日,提交了論文“關於佛教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成都:2006年9月20-23日,第三屆玄奘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玄奘對古印度觀音信仰的考察”。

太原:“佛教本土化與晉陽佛教文化演變研討會”,2006年8月19-23,提交論文《晉陽佛教文化的內涵、特征及開發利用分析》。

2006年5月28日至30日,廣州:達摩與中國禪宗研討會,提交論文“對達摩來華時間考證的質疑”。

2006年4月在Xi安參加“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提交論文《歷史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

2006年3月20-24日在雲南參加“普賢信仰與中國文化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普賢十願的基本結構》、《普賢十願的現代意義》;

2006年3月4-6日在臺北參加第五屆中國國際佛教大會——觀音菩薩與現代社會,提交論文《古印度觀音信仰的起源》。

2006年6月5438-10月15-16在泰國曼谷參加“大乘佛教:其在構建和諧與世界和平中的作用”,提交論文《大乘佛教的社會力量構成及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2006年6月5438+10月9日-11,參加教育部重大項目中國民間信仰與社會工作會議。

2005年:

65438、2005年2月24日至28日提交論文《參與Xi安申辦世界佛教論壇的經驗與體會》(渝);

2005年6月5日至2月,論文《宗教勢力的基本結構及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提交中國統壹戰線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甘肅研究基地2005年年會(甘肅蘭州)。

2005年6月5438+2月1-3日,在上海參加真禪師與當代佛教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真禪師佛學思想與實踐的人文特質》、《真禪師佛學思想基本特征分析》;

2005年6月4-6日165438+2005年10月4日出席“中國宗教學會2005年年會”,提交論文《如何認識宗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2005年6月5-438日至10月在成都參加紀念初山禪師誕辰600周年學術研討會,提交了題為《初山禪師讀經思想的基本特征》的論文。

2005年9月在河北承德參加海峽兩岸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佛教的人性、超越性及其與人間佛教的關系》;

2005年8月參加四川什邡媽祖與中國禪宗文化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什邡媽祖禪宗文化資源開發的可行性、基本原則和幾點建議》。

2005年5月,參加Xi什邡媽祖禪文化資源開發研討會。會議主題為“佛教歷史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

2005年5月,參加在xi安召開的“陜西漢傳佛教祖庭研究與規劃論證會”,會議議題為“陜西漢傳佛教祖庭研究基本規劃”。

2004年:

2004年6月6-7日,他參加了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的“第壹屆中日佛教大會”。

2004年6月5日至10月6日,他在Xi參加了第十屆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

2004年9月在北京參加“西部人文資源論壇”學術研討會,以“歷史文化產業的價值判斷與發展原則”為題作了發言。

2004年8月29日在Xi安參加“中日長安都市文化與韓日文化國際研討會”,提交論文《空海在長安追法期間在語言文學方面的追求與成就》。

2004年8月14日至8月18日,參加“中國五臺山佛教文化論壇”。演講題目為“觀音與文殊:悲智兼備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2004年8月5-8日參加“第二屆中國凈土宗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古印度觀音救世信仰與凈土信仰的融合》;

2004年6月11日至2004年6月65438+4日在無錫參加“人間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佛教的超越性與人間佛教》。

2003年:

2003年2月20日至2003年2月20日在廣州參加“華林寺與禪宗文化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華林寺的歷史文化內涵及其發展建議》;

2003年6月5日至2月在Xi參加“中日長安佛教藝術國際研討會”;

2003年6月5日至10月26日至10月24日,他參加了在Xi安舉行的佛教與基督教對話國際研討會。

2003年10月5-8日,165438在Xi安參加“玄奘法師與子格寺學術論證會”;

2003年9月26-28日參加“首屆五嶽佛教文化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從中國民間觀音信仰看印度佛教文化與中國儒家文化的對話》。

2003年8月17日在Xi安參加中日學術研討會“文化地理視野下的唐代長安宗教與文學”。

2002年:

2002年6月5438+015-22在馬來西亞沙撈越參加“馬來西亞-中國文化藝術交流會”;

2002年6月5-438日,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的“文化對話國際研討會:可能性與邊界”,提交論文《從中國民間觀音信仰看印度佛教文化與中國道教文化的對話》。

2002年5月,參加Xi首屆鐘南山佛教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印度佛教觀音信仰中國化的幾點思考》;

2001:

2001 11參加五臺山五臺山研究會年會,做“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內涵,加強實際應用研究”的主題發言;

2001年3月,在加州洛杉磯參加美國宗教學會西部分會2001年會。

2001年3月22-25日,在美國芝加哥參加美國亞洲協會(AAS)第53屆年會,被安排為第143期研討會“宗教在中國消亡了嗎?”論文審稿人(***222個分類學術研討會,2000多人參加);

2000年以前:

2000年6月5日至10月,在美國香檳市參加海峽兩岸關系國際研討會。

1999年8月在Xi安參加“中國西北大學與薩爾斯堡大學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提交論文《金剛經在西天的產生及其在中國的傳播》;

1999年3月在銅川參加“第二屆玄奘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玄奘版金剛經對羅氏版的補正》;

1997年9月,參加“第二屆天臺山與東亞佛教國際研討會”,提交論文《南亞與東亞的北京教與觀音信仰》;

1997年8月,參加中韓“儒釋道關系國際研討會”,提交論文《儒釋道對中國民間觀音信仰的影響》;

1996年9月在安參加中日“長安佛教與日本文化”國際研討會,提交論文《中國漢傳佛教觀音信仰體系》並在大會上做主旨發言;

1995年9月,參加“紀念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國際研討會”,提交論文《金剛經六種漢譯本比較》;

1994年4月在Xi安參加“首屆玄奘國際研討會”,提交論文《玄奘譯金剛經解析》;

1992 10參加峨眉山“峨眉山與巴蜀佛教學術研討會”並提交論文《秦巴山區佛教的幾個特點》;

1988 10參加常熟“印度宗教與中國佛教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金剛經若幹問題》;

1987年7月參加中國南亞學會第四屆年會,提交論文《金剛經時間再考證》。

1986在Xi安參加“全國隋唐佛教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