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预订 - 妙聯故事五則

妙聯故事五則

連環聯,是壹種制聯方法,又叫頂針格、聯珠法,聯中音節或句子首尾相連,前後承接,產生上遞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壹樣,讀來饒有趣味。如“斷橋橋不斷;殘雪雪未殘。”“魚釣釣魚魚駭釣;馬鞭鞭馬馬驚鞭。”“燒火火燒燒火杖;渡船船渡渡船人。”“水上凍冰冰積雪,雪上加霜;空中騰霧霧成雲,雲開見日。”……等等。再如:

天心閣,閣落鴿,鴿飛閣未飛;

水陸洲,洲停舟,舟走洲不走。

這是湖南長沙流行的壹副對聯,聯語綜合運用了頂真、同音異字等多種手法,聯中“閣閣”、“鴿鴿”、“洲洲”、“舟舟”等頂真,“鴿閣”和“洲舟”同音(或諧音),頗具匠心。

有這樣壹個故事:相傳壹位相國小姐,貌秀麗,有文采,立誌要嫁壹個才子,條件是只要對通她的上聯,不論貧富都行。她把上聯貼在相府門外: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曰“明月送僧歸古寺;”這上聯運用的技巧更多,有頂真、拆字、集句等,聯中“寺”、“詩”頂真,同時“寺”和“詩”都用前面兩個相聯的字組合而成,最後壹句唐詩中,“月”又是“明”字中拆出來的,難度很大。壹位姓林的書生寫出了下聯,貼在相府:雙木成林,林下示禁,禁雲“斧斤以時入山林”。相國小姐看了,非常滿意,便與之結為夫妻。

還有這樣壹副對聯,綜合運用連環與回文技巧,堪稱連環聯中的妙對:

僧過大佛寺,寺佛大過僧;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在連環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吳文之對客人聯。傳說吳文之幼時能對,某日家中來客出對:桑養蠶,蠶結繭,繭抽絲,絲成錦繡;吳文之對曰:草藏兔,兔生毫,毫紮筆,筆寫文章。客人嘆為觀止。

三國名將關雲長,在民間千古名揚;關帝廟到處可見,以北京為例,最多的廟宇就是關帝廟。清代的關廟,北京城內外達到二百多個,占北京總廟宇的十分之壹。其它地方的關帝廟也不計其數,關帝廟聯也各有特點。湘潭市關聖殿聯:

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皆喪膽;

單刀辭魯肅,江南士子盡低頭。

此聯突出了關羽勇武好勝的性格。左宗棠曾撰常德關廟聯:

史策幾千年未有,上繼文宣大聖,下開武穆孤忠,浩氣長存,樹終古彜倫師表;

地方數百裏之間,西連漢壽舊封,東接益陽故壘,英風宛在,想當年戎馬關山。

上聯說關羽上繼文宣大聖(孔子),下開武穆(嶽飛);下聯結合地理形勢與關羽的事業加以發揮,很有特色。

寧夏六盤山上有座關帝廟,其廟聯是勸人誠心做人:

拜斯人便思學斯人,莫混帳磕了頭去;

入此山須要出此山,當仔細捫著心來。

這副對聯叫人學關羽的品德,不要假心假意。臺灣的壹副關帝廟聯,則用“忠義”二字對關羽的壹生作了高度概括:

義勇騰雲,壹朝兄和弟;

忠心貫月,千秋帝與王。

在居室內掛壹副對聯,可以反映出主人的誌趣、愛好和品格。愛國教育家蔡元培舉進士後,供職翰林院,他曾在寓所貼上壹聯:

都無作官意;

惟有讀書聲。

蔡先生並不是故作清高,他看透了官場的黑暗腐朽,願意沈醉在書聲中。南宋著名詩人陸遊年輕的時候也是在讀書聲中度過的,他的書齋聯是:

萬卷古今消永日;

壹窗昏曉送流年。

著名畫家、文學家豐子愷為自己的《緣緣堂》書房寫聯:

星河界裏星河轉;

日月樓中日月長。

書齋聯宜恰到好處,不宜誇海口。否則,引人笑話。清代才子袁枚居隨園,曾在書齋裏掛壹聯: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所謂《三墳》、《五典》、《九丘》,都是傳說中的上古之書,早已不傳,袁枚如何讀得到?袁枚的好友汪客甫聽了,登門找他借上古之書,他自知慚愧,連忙撤掉了對聯。

許多臥室聯是個人好惡的表白。郁達夫的故居聯:

絕交流俗因耽懶;

出賣文章為賣書。

著名的歷史學家範文瀾的家裏曾有壹聯: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寫壹句空。

此聯簡直已是範老的座右銘了。

某地有壹庸醫,不通歧黃,常常誤人性命。有人因撰壹聯貼於其門:

未必逢兇化;

何曾起死回。

上下聯各用壹成語,但隱去壹字,真是妙語天成。

民國時期,曾廣泛流傳壹聯:

民國萬稅;

天下太貧。

借“稅”與“歲”、“貧”與“平”諧音,對當時苛捐雜稅眾多、民不聊生的社會狀況進行了無情的諷刺。

清朝有年科舉考試,題用《大學》句“昧昧我思之”。壹考生視力不佳,把“昧昧”看成“妹妹”。批卷者看了,不覺好笑,揮筆寫出批語,與考生之題恰成壹聯:

妹妹我思之;

哥哥妳錯了。

古時候,有個讀書人,腳有點跛,老丈人嫌棄他,從不讓他進門。壹年,女婿居然考中秀才。丈人請女婿吃飯,席間,丈人出壹聯嘲諷女婿:

賢婿枉顧,路途坎坷,高壹步,低壹步;

不巧,老丈人是個獨眼,女婿便借題發揮,嘲笑老丈人:

泰山錯看,世態炎涼,睜只眼,閉只眼。

1933年1月,紅軍到了四川楓香溝,當地鄉親敲鑼打鼓迎紅軍,有人寫了壹副春聯獻給紅軍:

紅軍到,反動逃,土豪劣紳藏貓貓,貓說妙妙妙;

蘇區樂,滿山歌,人歡馬叫笑呵呵,雞鳴喔喔喔。

這是壹副擬聲聯,上聯借用貓的叫聲,贊揚紅軍來了,反動派跑了;下聯用雞的叫聲來說明蘇區歡樂的情景。

還有壹副擬聲聯,也很有趣:

山童采栗用筐接,劈栗撲簏;

野老買菱將擔倒,傾菱空籠。

聯中很富生活情趣,是壹種善意的取笑。

鄭板橋有壹次與人聯句,他出上聯,壹位老塾師對下聯:

四面燈,單層紙,輝輝煌煌,照遍東南西北;

壹年學,八吊錢,辛辛苦苦,歷盡春夏秋冬。

俗語有“家有五鬥米,不當娃娃王”的說法,說明舊日中國當塾師的是何等艱辛,下聯正是道出了他們壹年四季辛苦的狀況。與此相反,也有道出壹年四季快快樂樂的聯語:

翹首望仙蹤,白也仙,林也仙,蘇也仙,我今買醉湖山裏,非仙也仙;

及時行樂地,春亦樂,夏亦樂,秋亦樂,冬來尋雪風雪中,不樂亦樂。

這是西湖“仙樂處酒家”聯,上聯句句切“仙”,白、林、蘇分別指李白、林逋、蘇軾,下聯句句切“樂”,壹副活靈活現的四時行樂圖。

據說曾有壹長須老者出聯,金聖嘆對下聯:

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買東西;

少老頭,坐睡椅,由冬至夏讀春秋。

清代戲曲理論家、文學家李調元與夫人聯對,夫人出對,李調元應對:

月圓月缺,月缺月圓,年年歲歲,暮暮朝朝,黑夜盡頭方見日;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夏夏秋秋,暑暑涼涼,嚴冬過後始逢春。

有壹聯勸人壹年四季不忘耕耘的,很有意思:

南來北往,貨物流通,遂成東鎮西市;

春耕夏鋤,禾苗生長,才有秋收冬藏。

把各種各樣的顏色構為壹聯,也是別具匠心的。請看這壹副關帝廟聯: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聯中“赤”字與“青”字雖重疊四次,卻顯得流暢自然。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雲,何處是唐宮漢闕?

小苑春回,鶯喚起壹庭佳麗,看池邊綠樹,樹邊紅葉,此中有堯日舜天。

這是曾做過莫愁湖主人的徐達題金陵明宮聯,聯中將朱元璋比作古代的堯舜,雖有溢美之辭,但此聯像壹篇優美的散文,青、白、綠、紅點綴其間,卻也艷麗無比。還有壹首怪聯:

關公騎馬過赤壁,紅!紅!紅!

孝子放羊上雪山,白!白!白!

此聯的上半聯都是隱喻,聯末各用三個“紅”和“白”來加以重疊,使色彩更加鮮明。

古花已見古人醉;

今花還對今人紅。

在我國浩瀚的聯苑中,花聯為數不少,幾乎自然界的花卉,在對聯中都能找到,其中不乏有情有趣者。有人集古詩為聯,描繪今天的好光景:

又是壹年春草綠;

依然十裏杏花紅。

有人以中藥入對,壹剛壹柔,壹文壹武,渾然成對,趣味盎然:

白頭翁騎海馬,身披穿山甲;

紅娘子坐車前,頭戴金銀花。

“花聯”中還有不少巧思妙對。如:

畫上荷花和尚畫;

書臨漢帖翰林書。

聯中“上、尚、和、荷”與“臨、林、漢、翰”各各字音相近,顛倒可讀,趣味無窮。解縉寫的壹副春聯更妙。聯雲:

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他用蒲、桃諧音葡萄,梅、桂諧音玫瑰,巧思妙對,不露斧鑿之痕。

膽瓶斜扡四枝花:杏、桃、梨、李;

手卷橫披壹軸畫:松、竹、梅、蘭。

這壹聯壹下子道出了六種花: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梅花和蘭花。可還有比它更多的,請看:

帝女合歡,水仙含笑;

牽牛迎輦,翠雀淩霄。

聯中寫到的八種花名又是草藥名,串起來實屬罕見,特別是“合歡”、“含笑”、“迎輦”、“淩霄”當作動詞來用,則更為高妙。

爆竹三兩聲人間易歲;

梅花四五點天下皆春。

幾點梅花加上幾聲爆竹,有聲有色,為新春增色不少,真不虧為壹副梅花妙聯。歷來有關梅花的妙聯極多。像徐霞客自題小香山梅花堂聯:

春隨香草千年艷;

人與梅花壹樣清。

以梅花自比,格調清麗,堪稱壹時名聯。揚州梅花嶺上的史可法祠堂,後人也曾撰聯雲:

殉社稷只江北古城,剩水殘山,尚留得風中勁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鐵骨,好伴取嶺上梅花。

寫史可法為國殉難,像“風中勁草”、“嶺上梅花”,被後人傳頌。

在詠梅聯中,最受傳揚的是挽周總理的對聯。周總理壹生功比天高,光明磊落,像梅花壹樣心胸高潔,令萬代敬仰。聯雲:

泰山憑海先接月;

寒梅杖節最淩風。

在我國的對聯家族中,有關農歷二十四節氣的對聯雖頗為少見,但大都很精采。比如這樣壹副: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晝夜不長不短;

三年壹閏五年再閏陰陽無差無錯。

這壹副節氣聯的上聯不僅指明了春分與秋分這兩個節氣所在月份(農歷),而且把這兩個月份的時間特點——晝夜相平講得清清楚楚;下聯則換了壹個角度,道出了農歷閏年的規律性,其科學性也是不容置疑的。另壹副對聯做得則更為奇妙:

霜降如小雪;

春分不大寒。

這壹聯總***只有10個字,卻包容四個節氣,上聯中的兩個節氣名稱用壹個“如”字相連接,即變成了“聯中有景”,讓人們欣賞到了壹幅秋冬時節的“霜晨圖”;下聯中間的“不”字用得十分巧妙,與後面的大寒相連,把春分時節乍暖還寒的氣候特征準確而又生動地描繪了出來。與這副對聯異曲同工的還有另壹副:

天氣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現重陽。

我國古代還有壹種節氣聯,聯語中雖然沒有嵌進節氣名稱,但壹筆壹劃都與節氣有關聯,這就是“消寒迎春聯”。比如:

故城秋荒屏欄樹枯榮;

庭院春幽挾巷草重茵。

屋後流泉幽咽洽香草;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幽柏玲瓏濃蔭送秋殘;

柔柳輕盈香茗賀春臨。

這幾副對聯每個字都是九劃,上下聯語各有81畫,其書寫的方法是從每年冬至(“壹九”第壹天)開始,每日上下聯各寫壹筆,寫完九九八十壹日,正好到了春分,此時整幅聯語寫成了,也寒消了,春來了,故而叫做“消寒迎春聯”。

詩詞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李白有“鬥酒詩百篇”之說,雖說有些誇大,但也道出了詩與酒的關系。對聯與酒同樣親密無間。酒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堪稱佳聯者,不勝枚舉。曹操早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名句,表現了壹個亂世英雄的開闊胸襟。飲酒寄興,須適可而止,“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唐代大詩人李白以工詩名揚天下,其嗜酒之癖古今馳名,向有“酒中仙”之譽。“階下舉杯邀明月;籬邊信步賞花開。”聯中沒有壹個“酒”字,但卻是壹副酒聯,且屬對聯中的晦明嵌字格,上聯暗示,下聯明嵌,上聯暗嵌“酒”字,下聯明嵌“花”字。所以今人王友才題安徽馬鞍山市采石磯太白樓聯曰:“我輩此中宜飲酒;先生在上莫題詩。”

有的酒聯,除表明壹些酒店、酒館、酒廠的經營性質的宗旨外,大都對酒致以贊美之辭。有的酒聯,不僅內容得體,在表現手法上也十分巧妙。傳說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與友人壹次對飲時,曾吟壹聯曰:“賈島醉來非假倒;劉伶飲盡不留零。”此聯也沒有壹個“酒”字,但明眼人壹看,便知是壹副飲酒聯。上聯中的賈島,是晚唐著名“推敲”詩人,聯語以其名字諧音“假倒”,描寫出酒後的醉態,維妙維肖。下聯中的劉伶,是西晉“竹林七賢”之壹,以嗜酒著稱,曾作《酒德頌》。也是以其姓名諧音,描寫酒席上“酒逢知己千杯少”,賓主開懷暢飲,酒杯點滴無余的情景。諧音自然,雅俗***賞,妙趣橫生。

有的酒聯,則多以典故點綴,清淡傳神,明快含蓄。如:“劉伶借問誰家好;李白還言此處佳。”“畫棟前臨楊柳岸;青簾高掛杏花村。”“泉香憑誰問?酒冽待君嘗。”劉伶、李白是古代聞名的嗜酒文人;“楊柳岸”是柳永詞名句;“杏花村”出自唐代詩人杜牧詩:“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迢指杏花村。”“香泉”、“酒冽”,見諸宋文學家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還有的酒聯,極言酒之威力,十分幽默風趣。如:“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門壹拱歪之乎?”“鐵漢三杯軟腳;金剛壹盞搖頭。”“三杯竹葉穿心過;兩朵桃花上臉來。”“釀成春夏秋冬酒;醉倒東西南北人。”“沽酒客來風亦醉;歡宴人去路還香。”這些聯屬對工巧,妙趣無窮,雅俗***賞,不僅令人看了捧腹大笑,而且能引人開懷暢飲。既然酒的威力如此之大,有些貪杯好勝之徒偏偏不信邪,結果上了酒家老板的當。當然也有勸人少飲的,這些酒店老板很懂得生意經,壹副“菩薩”心腸,如:“交易小心,須知良莠難辯;酒莫過量,謹防樂極生悲。”

更多的酒聯,則是以熱情的態度,渲染酒的品種與酒力,招引顧客光臨。據說過去有家酒店生意蕭條,幾近倒閉。後來請位秀才寫了壹副對聯:“東不管,西不管,酒管;興也罷,衰也罷,喝罷。”來店喝酒的顧客便越來越多,很快生意興隆了起來。某地壹小酒家,門上貼對聯曰:“頭上白雲悠悠過;足上清泉潺潺流。”橫批為“太白酒家”。許多人讀了此聯,無不拍手稱絕,自覺不自覺地要進去痛飲兩杯。的確於此飲酒,頭上飄著悠悠的白雲,足下流著潺潺的清泉,眼望著遠處蜿蜒的群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在其中,樂在其中。另壹家酒店門上的對聯這樣寫道:“美味招徠雲外客;清香引出月中仙。”聯語情趣盎然,誰讀了也會胃口大開,非得痛飲壹番不可。山西汾陽縣城東北15公裏,有壹釀酒聞名的古老村鎮,鎮上有古井壹口,俗稱神井,井水芬芳甘冽。該村鎮八槐街有壹杏花村汾酒廠,所釀汾酒竹葉青,在國內外久負盛名。廠門有聯曰:“酒氣沖天,飛鳥聞香化鳳;糟粕落地,遊魚得味成龍。”以飛鳥化鳳、遊魚成龍作烘托,極力誇張酒醇。飛鳥聞香能化鳳,遊魚得味能成龍,人飲了如此神奇的佳釀,又該怎樣呢?言外之意,只有讓酒客自己去心領神會了。

在以酒入聯之作中,也有著意於抒情寫景的,如:“秋月春花名士酒;青山綠水美人簫。”月是秋月,山是青山;花是春花,水是綠水;酒是名士來飲,簫是美人來吹,壹副賞心悅目的飲酒行樂圖!

還有壹些故事聯也與酒有關。傳說有壹天蘇軾與秦觀乘船外出,忽見岸上有壹個醉漢,騎著驢東倒西歪地走著。蘇軾出對道:“醉漢騎驢,步步顛來算酒帳;”秦觀壹時不能對出,想著想著,忽見船尾艄公搖著船壹俯壹仰的樣子,即對道:“艄公搖櫓,深深作揖討船錢。”

在酒聯中,也有壹種消極的以酒澆愁的內容。如“壹醉千愁解;三杯萬事和。”“消愁有綠蟻;解憂唯杜康。”後壹聯中的上聯扣李白“舉杯消愁”和李珣的“素鼓琴,傾綠蟻,扁舟自得逍遙誌”的詩句;下聯切曹操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聯語悲觀消沈,格調勽高,但對仗工整,用典得當,從藝術角度上還是值得鑒賞的。還有壹類嘲諷的酒聯,如某君贈酒徒聯:“紅白相間,醉後不知南北;青黃不接,貧來只賣東西。”嘲諷有力,入木三分,寓意深刻。四川鄉村裏過去土地廟不少,用得較多的對聯是:“黃酒白酒都不論;公雞母雞均要肥。”把那些“當方土地”的小醜人物生動地刻劃出來。過去的保甲鄉約,就是最直接的敲詐勒索善良百姓的“大油嘴”。“土地老爺”就是比喻這些家夥的代表人物。聯語巧絕妙極,堪稱畫骨之筆。若借用嘲諷當今極少數貪臟枉法、受賄納賂的人,無疑也是挺合適的。

在豐富多采的中藥寶庫裏,有些中藥名或成藥名本身就含意深遠,並有悠深的寓意,給人以閑情逸致。不少文人學士看中藥名的這壹特點,巧妙地運用藥名撰寫“藥聯”,給藥物以活力,賦草木以生機,表現手法頗為工整嚴謹,使人讀後既得到藝術享受,又增進中藥知識。現舉幾例如下:

當歸方寸地;

獨活世人間。

海龍海馬通四海;

紅花紅藤映山紅。

紅娘合歡壹見喜;

紫苑迎春廣木香。

劉寄奴含羞望春花;

徐長卿砒霜采臘梅。

四君子講八法降烏賊不用大戟;

兩仙膏話四珍伏海龍專使虎杖。

想當年,辭知母,別蓮子,走了幾個月季,過了多少生地,到了沙苑,壹路上斬荊芥,披蒺藜,滿道桔梗;

到如今,心甘遂,酬遠誌,經歷千離百合,贏來萬家合歡,又茴香裏,半途中賞紅花,走熟地,路路皆通。

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蓯蓉出閣,宛若雲母天仙。

對聯有正對、反對、串對,壹般要求上下聯內容要相關,配合要緊密。而“無情對”的特點卻是:只講究上下聯字詞相對,至於內容則各講各的,絕不相幹,相差越遠越好,使人產生奇譎難料,回味不盡的樂趣。下面是幾則無情對的趣事:

解放前,上海壹家報紙懸高獎出上聯征對:

五月黃梅天;

聯壇妙手各逞文思,紛紛應征。結果出人意料,金榜獲選的下聯卻是:

三星白蘭地。

原來這是酒廠老板在報紙上別出心裁地做廣告。“五月”對“三星”,“黃梅天”對“白蘭地”,字字工整,可意思卻風馬牛不相及。征聯活動使“三星白蘭地”酒名聲大振,也使“無情對”廣為人所知。

清末大臣張之洞,壹日於北京陶然亭宴客,席中以對句佐興。壹客以壹句詩出上聯,張之洞作答:

樹已千尋難縱斧;

果然壹點不相幹。

“樹”對“果”,乃物名;“千尋”對“壹點”,皆量詞,古八尺為尋;“斧”對“幹”,皆器物名,“幹”是古代壹種兵器。可謂字字工整,但句意卻毫不相幹,出人意表。張之洞出對:

陶然亭;

按常理下聯亦應對以地名,但壹客卻以人名為對:

張之洞。

因下聯對得精妙,眾人皆相視大笑:“張”對“陶”,皆為姓;“之”對“然”,是虛詞;“洞”對“亭”,乃物名,字字成對而聯意又極“無情”,情趣卻也由此而生。

宋?龔明之《中吳紀聞》載,有葉先生出聯:

雞冠花未放;

有人對:

狗尾草先生。

字詞相對,而意則各不相幹。前句本為主謂句,表意為雞冠花尚未開放,而對句成了偏正結構句,狗尾草成了先生的定語,與葉先生開了個玩笑。

有壹聯句,出句為唐詩,對句竟是三個國名:

公門桃李爭榮日;

法國荷蘭比利時。

初讀兩句簡直勢同水火,細加品味莫不嘆服對得工巧。傳說明成祖朱棣曾對文臣解縉說:“我有壹上聯:‘色難’,而甚難其對。”解縉應聲答:“容易。”朱說:“既雲易矣,何久不對?”解說:“臣適已對了。”朱始恍然。“色難”,既面有難色之意。“色”對“容”,“難”對“易”,實乃精巧之無情對。

無情對,大多為信手拈來,偶然得之,絕非“拉郎配”、“亂點鴛鴦”所能成功,對句也必須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給人帶來突然情趣,卻又回味無窮。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詞人,她的丈夫趙明誠是位金石學家。夫妻博學多才,又精通詩詞格律,是名噪壹時的“詩詞夫妻”。有壹次,倆人參加青州有名的烏老壽星的 150歲的壽宴,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邀請清照夫婦合寫壹副對聯,祝賀烏老壽誕。明誠稍作謙遜,揮筆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歲;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歲,“而立”是30歲,兩數相加正合烏老壽辰,客廳裏頓時響起叫好之聲。眾人都看清照如何續聯,只見清照毫不拘謹,握筆在手,也是壹揮而就:

古稀雙慶,復添幼學青春。

“古稀”是70歲,“雙慶”便是 140歲,“幼學”是10歲,加在壹起,也恰是烏老壽齡,對仗工整,珠聯璧合。眾人驚嘆不止。烏老欣喜異常,親自鋪開宣紙道:“二位雅興正濃,請再為老朽賜書壹副。”未等清照表態,明誠搶先應諾,他揣度壹番,縱筆寫下五個大字:

三多福壽子;

只見清照從容鎮靜,目光落在烏老的書架上,靈機壹動,低頭寫道:

四詩風雅頌。

明誠壹心想難倒清照,向烏老施壹禮說:“這般拙聯既得老人家錯愛,我夫妻再獻壹聯,可否?”“好,好,好,真是求之不得!”烏老又親自鋪開了宣紙,明誠毫不謙讓,刷刷刷就是幾個大字:

烏龜方姓烏,

眾人壹楞,烏老臉上頓時也烏雲密布。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誠的墨跡後續寫道:

龜壽比日月,年高德亮;

烏老看罷,手撚長髯連聲叫好!明誠萬沒想到如此致命之詞,清照竟能巧對,便“死不服輸”地續寫下聯:

老鼠亦稱老,

清照嫣然壹笑,將明誠輕推壹旁,提筆而書:

鼠姑兆寶貴,國色天香。(鼠姑乃牡丹花的別稱)

眾人為清照夫婦的巧對喝彩,烏老見此聯中巧嵌“烏老”二字,更是欣喜若狂,拉著明誠夫妻,連連幹杯!至此,明誠也不得不服清照錦心秀口,機敏過人。

(作者:曾伯炎 推薦:孤寒鴨)

偶有文章娛小我;

獨無興趣見大人。

10年前,此聯由流沙河撰寫,楷書於宣紙,被海外遊客從杜甫草堂好雨軒書畫廊發現,壹擲千金購走,便成為新聞,也開始了流沙河撰聯賣字的業余愛好。

在短句表意,且由對仗與聲韻平仄約束下出新,此功夫,今人有者不多矣!似信筆之作,卻魅力獨具,不熟諳漢語之神韻,無煉意煉句之功力,便很難矣。 面對當今泛濫聲色之娛,流沙河只迷著文之自娛,這娛趣,豈非文人精神之堅守?趨權者之炎,附大款大亨之勢,已成流行,而書生不屑此道,豈非獨立人格之操持?這種性格突出生動之對聯,對以往那些豪語口號,無異是壹種奚落,故頗受人們喜愛。

正如中國畫有文人畫壹派,此類聯亦堪稱文人聯,應是東坡、徐渭、板橋類詩文的發展而來,又傳承了“五四”血緣,故此聯語義通俗,又特個性化,縱有人喜愛,書之家中,卻未必合適。不但不合適,近來,此聯求之者眾,而流沙河又不便落筆。我乃戲改此諧聯為:

絕有文章娛小我;

最無興趣見大人。

其實,我改得很適合大眾,卻恐怕無人願求此聯。不但人不來買,恐怕連鬼都不會上門!

舊日粵西婚俗,有通過婚前的“龍燭對”、“彩旗聯”、“轎門聯”,結婚之日洞房的“逗新娘”、“難新郎”等五花八門的項目來進行“考詩鬥聯”,以觀其壹對新人的“知書識墨”程度。這些項目,特別是在文人結婚時猶為註重。這也算是粵西婚俗的壹支插曲吧。

龍 燭 對

粵西舊俗,男女迎親嫁娶之日,男家除了具備酒米肉餅、幹菜檳榔、八音樂隊、大紅花轎前往迎娶新娘之外,還要把男家準備拜祖先的龍鳳禮燭,包紮裝璜,外面貼上壹張灑金紅紙,擬好壹比“龍燭對頭”,讓女家對回“鳳燭對尾”。女家除回贈壹臺四椅、衣服被帳、鞋帽、器具等嫁妝外,也以擬好壹比“鳳燭對尾”為主要形式。這樣,新郎便心滿意足地帶著龍鳳禮燭,偕同新娘“成雙成對”地回家,以諧其“好意頭”。

“龍燭”出對頭,“鳳燭”答對尾,二者合成壹副“大吉大利”的對聯。舊日內容多是“百年好合;五世其昌。”“螽斯衍慶;麒麟呈祥。”“同心永結;比翼齊飛”等吉祥美意的對句。後來逐漸演變為誇耀自己氏族的光輝歷史,表彰自己先人的彪炳業績,雙方互鬥口氣高,而故意出奇聯難對,來“考”對方文墨的壹種程式。這當中,亦有不少佳聯妙對富有哲理及藝術性。由於有這壹“考”,女方壹時對不通“龍燭對”,雖日暮入夜,新娘也不能出門。故用重金聘能人高手來代對者有之,預先派人到男方處暗中打聽“龍燭對頭”,回來籌對者亦有之。因為誰也不願在大眾場合中承認自己的“低威”,故這壹支“小插曲”,往往為婚禮增添了不少趣味,由此而引出不少奇聞軼事。

民國初年,羅定縣泗綸鎮榃井社許光榮的兒子聘定青桐村黃伯書的女兒為妻。迎娶之日,許家特地請黃沙秀才沈養軒為他寫了壹比“龍燭對”的對頭:

龍燭畫龍鳳,龍引鳳,鳳引龍,龍引鳳歸偕白發;

此聯為“頂真”格聯,首嵌“龍燭”為題。黃家乃泗綸三大望族之壹,文人墨客,人才濟濟。但壹看到此比聯首亦不禁愕然,搜索枯腸、絞盡腦汁仍未得句。待到筵席飲完,嫁妝備妥,但“龍燭對”尾尚未對出來,按風俗新娘不能上轎,黃伯書情急如熱鍋上的螞蟻。其侄女黃爾慈年方十八,聰明伶俐,容貌出眾,正在房中繡著枕頭,聞知此事便問:“二伯父,這聯尾試由小侄女學對如何?”黃伯書心想,村中雲集的文朋高手個個都拈須抓耳對不上來.區區女流之輩又怎能對得來!但見天近黃昏,新娘再上不了花轎便受世人恥笑,便說:“侄女盡管壹試吧,以解伯父燃眉之急!”

好個黃爾慈,望著手中的繡花枕觸景生情,壹下子便對出聯尾來:

鴛枕繡鴛鴦,鴛弄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