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预订 - 客家人人的遷徙的途徑是怎麽樣的。

客家人人的遷徙的途徑是怎麽樣的。

客家人的遷徙線路(1)客家人的起源地——贛州(江西) 為什麽很多人都在遷徙? 等待遷徙者的命運會是什麽? 遷徙的過程是否可以少壹些痛苦和恐慌? 客家人,像過去遷徙到外地的上海人壹樣,保留著自己的語言,以自己的文化為榮,拒絕認同當地的文化。客家人有數千多萬人,其中有數百萬人居住在海外。人們只關註幾個近代傑出的客家人(孫中山、李光耀、李登輝等),很少人關註多數貧窮的客家人,他們這些草根,祖祖輩輩棲息在南部山區中,需要得到應有的關註,他們來源於何處?他們將走向何方?這壹直是壹個謎,是我從書本上無法揭開的謎,所以,我這次選擇了向南行走,沿著客家人的遷徙線路行走,試圖進行壹次關於客家人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因為,我想知道現代人的遷徙與客家人有什麽不同?怎麽樣才能找到遷徙者內心的安寧?能不能從客家人的遷徙中獲得壹些啟示? 客家人的形成,主要跟宋朝相關,特別是宋元交替的年代,中原人因為戰亂而向南遷徙。為什麽向南遷徙呢?這是地理因素和民族因素造成的。中國的東面是海洋,西面是雪山高原,北面是具有征服性的少數民族,可以說是三面受阻,向南遷徙是唯壹的選擇;進壹步而言,可以說是禍起北方的遊牧民族,這些地帶缺水,農業文明無法向草原蔓延,遊牧部落先後幾次形成征服性很強的少數民族,然後就屢屢侵犯中原。為了抵禦這種入侵,在南北對抗中取得優勢,漢民族就要強調增加人口和保持江山壹統。然而,總是有昏庸的皇帝導致國力衰退,造成軍事不振,領土被侵占,甚至是江山易手。宋王朝的實力不濟,舉國尚文不尚武,皇帝被擄為人質,中原人不堪異族的欺淩和折磨,不得不開始了南遷的高潮,借助水運從河南和淮河流域跨越長江,繼而沿贛江南下,與故土漸行漸遠…… 中原人從東晉時期就開始了這種群體遷徙,世上很少有哪壹個民族是這麽群體被迫遷徙的(實際上成了不能回歸家鄉故土的難民),這是壹番如何的景象?背後總是戰火轟隆,哀鴻遍野,原有的宗族社會變得七零八散,人們在混亂中拖家帶口到壹個陌生的荒蠻土地,尋找壹生或者幾代人的安寧。走入贛州地帶,可以了解到東南部山區是壹個天然的屏障;而湖南容易受到水路攻擊,西南是雲貴高原山區,不能發展農業文明。相比之下,贛州以南屬於丘陵山區,水系發達,可以把沿河兩岸的荒蠻之地開發出少量耕地。這樣,中原人相繼在戰亂期間湧入贛州。我跟壹位贛州的博物館長交談過,客家人在贛州停留壹段時間,人多了,就要尋找新的遷徙地,分兩條水路走,壹條水路是章江,翻過大庾嶺進入廣東的是“廣府人”;壹條水路是貢江,翻過石壁進入福建的是“客家人”;後來客家人從福建延汀江和韓江南下進入廣東。從此,這些遷徙者在荒蠻的他鄉為客,他們很難預測未來的兇吉禍福,魂牽夢繞故土的壹景壹物,遠離了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向北回望氏族曾擁有的輝煌,保留著傳統的中原文化,形成“耕讀相傳”的習慣,希望能通過科舉再度逐鹿中原…… 來到贛州城,當地人就跟我說,贛州的“贛”字就是由章江的“章”和貢江的“貢”字組合而成,江西也俗稱為“贛”。贛州有很多客家人,包括相鄰的吉安。但是贛州市內講“官話”為主,出了市區,農民多數是講客家話。有人說客家人保留著東晉時期的文化,客家話也帶著東晉時期的語音,我還來不及推敲其中真偽。我主要是關註客家人的生存和命運,遷徙是壹種被動的行為,也是痛苦的過程,在遷徙的痛苦中創造了壹線生機。壹方面,他們按照姓氏重新凝聚起來、集合力量,要與占據南嶺的蠻寮(估計是瑤族、畬族為主,過去稱為百越)互相搏殺,求得壹個立足之地;另壹方面,他們要開墾土地,為了養活壹家大小。而且,山區上“人多地少”,還要自覺地繼續遷徙。隨著鬥轉星移,客家人走出了壹條典型的遷徙路線——起源於贛州、發展於汀州(福建)、繁榮於梅州(廣東)、出洋於潮州(廣東),這是壹條何等漫長的遷徙線路,凝集了遷徙者的多少艱辛,頑強地探索客家人的出路……此外,有壹支系從福建(或廣東)向西遷往四川和廣西,也有壹部分客家人回遷到贛州,在贛州形成了“新、老客家人”等兩個群體;我打聽到,贛州的很多地方鄉鎮,整個鎮都是壹個姓氏。 贛州城在宋代達到輝煌的頂端,可能跟中原人遷徙帶來的農業文明和文化思想有關,還有,當時這個地方遠離了中原的戰亂;所以,贛州還有壹個名稱叫做“宋城”。我比較喜歡逛贛州的老街道“竈兒巷”,還有規模很大的文廟,以及老城墻等。這些景觀都可以說明贛州的人文歷史深厚,讓人流連忘返。還有,唐代時期李世民的皇族子孫李渤擔任過贛州刺史,在“郁孤臺”留下名句:郁結古今事,孤懸天地心。登上郁孤臺,可以瞭望到章江和貢江交匯成贛江,自南向北流去。郁孤臺還有壹位宋代名人辛棄疾的雕像,當年,因為懷才不遇而被流放到贛州,他的境遇完全像是郁孤臺這副對聯的現實寫照。不過,這裏的很多老房子都被拆了,希望多保留古城的風貌;如果沒有歷史建築,還算是什麽歷史文化古城? 我還走訪了壹個叫李老山的村子,這裏有壹個渤公祠,相傳李渤在贛州做刺史時,留下的壹支後裔在這裏居住;李渤晚年遷往九江的廬山,創辦了白鹿書院,成為天下第壹書院;據了解,這種重視讀書的風氣在江西壹直很濃厚,大大小小的書院在荒蠻山區中遍地開花,真是很難得,那些眾多科考無名的讀書人傳承了中原文化。可眼前的現實景象卻是讓人嘆息,現在的李老山人口多了,因為土地有限,人均不到四分田;因為收成太低,農民不種糧食,只好以改種蔬菜為主;村子的年輕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只剩下老幼殘余在家。我在壹對老夫婦家庭小坐壹會,他們居住在老房子裏,眼神很呆滯,家境很清貧。誰來關心他們的未來呢?“雷聲大、雨點小”的新農村政策不能對農村產生什麽改變;雖然京九鐵路橫穿客家人的居住地帶,以為會帶來什麽新希望,可是,客家人遷徙的腳步卻終止了,遷徙的文化走了,簡直太糟糕。本來,農民的半截身體已經埋在土地上了,現在的戶籍制度把農民牢牢捆綁在土地上,等於是給農民加上了壹條鐵鏈,農民已經完全成了土地的奴隸,不能再遷徙,因遷徙而形成的“客家文化”也等於斷脈了;人口繼續膨脹,人多低少的矛盾將更嚴重,這些山區農民的活路和出路在哪裏?如果這樣下去,可以斷言,100年後農民也沒有脫貧的機會…… 我意識到,關於客家人的遷徙歷史,是無數草根的客家人所創造的,其社會、經濟和心態等都有待深化認識,我將沿著壹條典型的客家人“地理遷徙線路”繼續走下去,下壹站是福建的龍巖市,過去的汀州。 -------------------------------------------------------------------------------------------------------------- (2)客家人的發展地——汀州(福建 龍巖) 我從江西贛州轉移到福建龍巖,只能選擇汽車客運工具,經過瑞金市就進入福建了,壹路上都是山區公路,經常是沿著河邊行駛。我選擇到福建上杭縣,因為這裏有壹個李氏大宗祠,據說從這個李氏入閩始祖(火德公),自宋朝以來衍生的李氏子孫有3000萬人;其遷徙線路也正是翻越石壁到達福建寧化的,後來向南遷徙到上杭縣開基立業。現在,每年來上杭李氏大宗祠尋根問祖的海外李氏宗親絡繹不絕。 還有壹個重要原因,我本人是客家人,也是火德始祖的後裔,自幼聽說過福建李氏宗祠及鄉土故事,所以,近鄉情更怯。壹般人都是來尋根祭祖,我來尋找什麽呢?我想,我不僅是尋根祭祖,更重要的是在尋找遷徙文化。南方的農村為什麽盛行修宗祠?海外為什麽那麽多宗親會組織?這裏面有什麽原因?我壹直未得其解。這次深入了解之後才明白,原來,客家人來到這些荒蠻之地,應對的最大挑戰不是土地,而是搶占土地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以姓氏和宗祠為凝聚力,通過“多生育和姓氏認同”快速積聚人口,形成壹個宗親社會團體,才能形成對外抗爭的力量;他們不僅要對付蠻寮(或者叫原著民)的襲擊,對付匪患的襲擊,也有客家人不同姓氏團體之間對土地和水源的互相爭奪。也就是說,沒有人遊離在宗親團體之外能在異鄉生存下來。因此,南遷的客家人實際上保持了中原宗族社會的特征,內部有宗法管理,也有團結互助。但是,這種宗族社會不同於東晉時期的士族社會,而是庶民社會。為了迎合加官進爵世襲制的封建社會傳統,他們在修族譜的時候經常把自己的姓氏根源往早期同姓氏的朝廷大官上靠,自我說明是士族出身,這種做法可以簡稱為“靠譜”,其根本是為了庶民社會中的優秀分子追求“入士為官”的出路,所以客家人形成了“耕讀相傳”的傳統。難怪,我不願在官場上混日子,我的家人壹直為此遺憾,過去我也不明白為什麽家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是我對自己的客家人文化不了解。 到了上杭縣,壹個閩西山區小縣城,我打聽稔田鎮官田村在哪裏?這是李氏大宗祠的所在地。沿著鄉鎮公路走了四十多公裏,我終於在夜幕降臨之前趕到了李氏大宗祠;遠遠望去,像是壹個城堡,背面是圓形的圍屋式結構,前面是方形“殿堂式”結構,內有“三進院落的深度”。大門屬於福建石雕藝術,有壹副“丞相將軍府、忠臣孝子門”的對聯,當年建造這個大宗祠花費了兩萬銀元;據說,這就是客家人的“圍龍屋”。宗祠旁邊正在修建新的配套建築,宗祠的辦公樓和客人休息的別墅,都是用宗祠後人的捐獻款修建。當晚,我就住在新修建的別墅裏,由於沒有空調,感到異常悶熱,很早就醒來了。黑暗中,我思考著先祖遷徙和立業的艱難情景,以前的這個地方壹定比現在更荒涼,兵荒馬亂的年代,誰會管這些草民呢?壹切都要靠自己了,他們的內心壹定比現在更黑暗、更恐慌……壹定經歷過絕路求生的時候,壹定有不屈的抗爭精神,經歷血與火的洗禮,他們有的倒下了,有的傷痕累累,但是他們壹定是頑強地挺立著,不知道他們那時候想些什麽?我想起了日前熟悉的壹首詩:“請,免我驚!免我苦!免我四下流離!免我無枝可依!”仿佛成為我向先祖和眾神的祈禱,也許,這是所有客家人的祈禱。此刻,壹陣心酸湧上心頭,壹行熱淚不禁滑落在臉龐;因為,在新的遷徙潮中,我也變成了身在異鄉的異客,也在苦苦尋找如何融入社會,尋找如何求得內心的安寧。 還有,我對客家圍屋的興趣很濃,在贛州錯過了機會,到了福建,我再次錯過機會。我從上杭轉移到永定縣,這裏是客家圍數量屋最多和最典型的地方,可是,我只在永定縣住壹個晚上,到永定的時候天色已經很晚,想在第二天趕到廣東梅州去,而永定只有早上壹班車去梅州。只好打電話給旅遊局,拿到壹些資料回來看。不過,我大概認為圍屋是宗族社會和建築模式的互相融合,其建築特色像是西北那種夯土長城的圍合,能防範土匪的襲擊,說明這壹帶山區的人口比較少,匪患特別嚴重,客家人能生存下來很不容易,圍屋保障了他們生命財產的安全,也強化了宗族社會的特征,這種宗族社會內部的小家庭和大宗族互相融合,有利於競爭發展。後世認為客家圍屋是全國六大特色“民居”之壹,贊譽為客家人的藝術傑作,那是後話了。有機會我壹定再去看看圍屋,彌補這次的遺憾。(聽說,永定縣就是李登輝的祖居地,他的祖輩從福建遷往臺灣,從民族和文化根源上說,他不應該搞分裂祖國的行為,雖然,中國政治上的歷史遺留問題很復雜) 也許,圍屋、農耕文明和宗族社會是客家人頑強紮下根來的根本,而向往士族社會和科考中舉是他們養成讀書風氣的原因,讀書、科考和做官屬於提升家族地位的中原文化。可以說,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客家人自我覺悟地完成了壹系列的文化融合,錘煉成為能文能武、耕讀相傳、農商結合的優秀族群——“壹個自強不息的族群”。這樣,客家人依靠這種文化融合,有了自己的文化內核,才有了後續的繁榮發展。後來,沿著汀江、韓江和東江順流而下,客家人開辟出壹條生存地帶,把贛州、汀州、梅州和潮州(包括惠州)連成壹片客家居住區,進入繁榮時期,繼而擴散代內地和海外……在壹路的行走中,我想進壹步追問:客家人的文化內核是什麽?這種文化是不是在繼續發展?我還不完全認識自己的族群,也沒有完全認識自己。過去,自己曾抱怨過條件和環境不好;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客家人是不抱怨環境的,他們不畏困難、主動競爭,可以濃縮為四個字——自強不息。 -------------------------------------------------------------------------------------------------------------- 客家人的繁榮地——梅州(廣東) 梅州,全市都是客家人,名聞海內外,所以,梅州又叫“世界客都”。這裏是我真正的故鄉,雖然是上溯近十代人以前的故鄉,還是感覺分外親切,到處是說客家話的人。我試探過,這裏連開三輪車的人也是那麽勤勤懇懇,介紹我去壹家酒店,價錢和衛生條件都令我滿意,還幫我把行李箱送到客房。 客家人在福建汀州立穩根基之後,順著汀江和韓江而下,占據了大片丘陵山區,在***同的區域內,各種姓氏遷徙而來的中原人實現了對客家文化的認同。於是,在廣東形成了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州)人等三大族群的三足鼎立之勢。梅州還後來居上,列入廣東的四大文化名城,梅州的讀書人多如過江之鯽,以致廣東的很多大學都是滿嘴客家話口音的教授,高中老師也是遍布省內外。為什麽讀書的風氣如此之盛,究其原因,也許飽嘗過在荒蠻之地生存的艱難,希望向上擡升自己的生活地位;也許客家人度過了遷徙時期的艱難,生活安穩下來了,家庭有了人才投資的能力。而且,宗族社會有壹些公產,建設起地方鄉村書院,梅州人還有不惜賣掉耕牛培育讀書人的習慣。 生活的安定也表現在飲食上,形成了客家菜。到了梅州,壹定要好好品嘗壹下客家菜,比如“鹽掬雞、梅菜扣肉、魚片豆腐”,很多菜都是偏鹹,我想,是不是源於中原人口味壹樣重,還有壹種說法是在炎熱的山區勞動出汗很多,需要補充鹽份。這些菜不是什麽宮廷菜,而是就地取材的庶民菜,漸漸形成了客家菜系列,也叫東江菜(廣東的東江,客家人居住區)。同樣的變化也體現在建築上,房屋建造也從夯土墻轉向磚木式,梅州這邊的圍屋(土樓)比較少,房子的樣式很多,圍龍屋是壹大特色,多數是磚木結構的“殿堂式”房子,也有壹些華僑建造的中西合璧房子,反映出梅州僑鄉的特色。 近代,客家人的社會地位提升也出現了,大埔縣是壹個將軍縣,國民黨時期出過108位將軍,就是壹個明顯的例子。這時候,客家人的物產豐富,出現了特色產業,順著韓江而下到潮州出海口岸,大量向南洋出口;這種出口貿易帶來了走向世界的機遇,由於人多地少的矛盾嚴重,大批客家人乘船到南洋去,開啟了他們的海上遷徙道路。在大埔縣,有壹個李光耀祖居地,是李光耀的曾祖父在南洋發跡之後回來興建的,房子不算很大,正門上有壹個“中翰第”的名字,我親自去走訪過。李光耀父子先後擔任新加坡總理,他們都沒有回來過大埔,據說只有李光耀的堂兄回來過。客家人崇尚讀書也結下碩果累累,在近代人才輩出的現象是很顯著的,如孫中山、李光耀、葉劍英等都是讀書成才的,文官武官都有,還有很多科學家。民國時期全國著名大學的大學生多數是廣東人和江蘇人,其中廣東客家人可以說是壹支生力軍。 從客家人的起源、發展和繁榮來看,這是壹個向上提升的過程。他們經歷了要麽生存、要麽滅亡的關口,或者要麽向上提升、要麽向下沈淪。壹個家庭、壹個族群、壹個國家又何況不是如此,我們國家在進行這個那個試驗,還算是趕上了壹個改革發展時期,取得了壹些成就,現在,也到了要麽向上提升、要麽向下沈淪的十字路口,因為農民的根本出路問題沒有解決,也不被真正重視。如果時間向後推移20年,農民的人均土地下降到只有壹分地,就養不活億萬農民了,難道要等到危機爆發才能產生民族自我醒悟嗎?我所看到贛、汀、梅三地的農民已經陷入了有限耕地與人口增長的困境中,農村的土地責任承包制曾壹度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但是,這個制度不但不能解決致富問題,可能還會出現從溫飽走向饑餓的危險。到時候,農村變為非洲,城市變為歐洲,將不是壹句笑話。也許上天還留給中國20年的時間實現農民的過渡和轉型,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的梅州,地方政府似乎想向海外的華僑“套點錢”來建設城市,已經偏離了山區經濟發展,偏離了屬於草根的客家文化。盡管地方政府向外界宣稱梅州是“世界客都”,但是他們不明白也不關心客家文化是活的文化。我們不希望政府把客家文化理解為“書本的或者是紀念館的文化”,我真想說壹聲,客家文化沒有死,他還有壹點點氣息,不要把這最後的壹點氣息都掐滅了……在梅州的街頭,常看見梅州女人蹬三輪車,她們擔起這種艱苦的活,風裏來雨裏去,體現了客家人吃苦耐勞的本性;然而,這種吃力地往前滾動的樣子,也很讓人揪心,客家人的命運在改革開放時期也許就是這個樣子,梅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沒有趕上來…… -------------------------------------------------------------------------------------------------------------- 客家人的出海口——潮州(廣東) 壹個潮起潮落的地方,連接韓江與東南大海,於是起名為潮州。潮州話屬於閩南話,很難懂。過去,潮州屬於汕頭地區,流傳過壹個笑話,某人在汕頭當兵三年,只學會壹句潮州話“三條底褲(汕頭地區)”。 我從梅州乘車去汕頭,沒有在汕頭逗留,當晚轉移到潮州,這是我此行的第四個目的地——客家人的出海口。僑居東南亞和美國的客家人很多,多數客家人都是從潮州出海的。在海外的唐人街(又稱華埠),最流行的兩種語言是廣東話和客家話,其次才是潮州話和普通話。客家人為什麽走向海外,除了他們的自覺遷徙外,還跟他們從農耕文明轉向農商結合有關,特別是客家人的開墾能力是華人成功在海外立足的重要因素。在海外流行壹種說法:客家人創造華埠,廣府人繁榮華埠,潮州人占據華埠。客家人在潮州相鄰的揭陽市(縣級市)占據了壹席之地,部分移居到潮州城的客家人,只能在語言上趨同(認同)潮州話,因為宋代的潮州官員多數來自福建,帶來很多福建說閩南話的移民,使潮州變成閩南話為主的地方。而且,潮州話很難學,外地人幾乎很難在潮州立足,也造成潮州的孤立。客家人除了把商品從韓江向外出口,或者移民海外,基本上不在潮州駐足停留。還有,頑強的客家人在左右夾擊之下,順著“東江”南下,從梅州延續到惠州(和深圳),與香港相連,又開辟了壹條向外移民的途徑,香港北部山區有很多客家人。 潮州的人文底蘊深厚和古城保護完好讓人嘆為觀止,古城的存在也保持了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壹種活的潮州文化。因為,古城內有壹條限制三層以上新建築的規定,使房地產商望而卻步,把新建設轉移到新城區去了。潮州崇尚文化的風氣很濃,文廟、開元寺、叩齒庵都很完好,佛教場所很多,開元寺建於唐朝,後來,佛教傳奇人物六祖惠能的弟子大顛和尚還興建了新的寺廟;可以說,潮州城的學風、佛風濃厚。潮州的小吃和功夫茶也是壹絕,吃風喝風也很盛,包括潮州的風味食品在全國很多。最令人驚訝的是,潮州古城的臨街房子都是商鋪,反映出潮州人流行經商的特征,他們多數是賣食品和成衣,有兩個不得不說的特色,就是賣佛教供奉商品和舊書店都很多。我在潮州買了不少舊書,如《河圖洛書》、《中國佛教的十大人物》和《馬語者》等,這是此行的壹大收獲。 雖然潮州人喜歡經商,但是,潮州的經濟活力不是廣東的領軍人物,這跟當地的經商文化有很大的關系,壹方面,潮州人能吃苦,舉家遷徙到各地去開小店,另壹方面,潮州人敢於冒險,喜歡投機,插手各種倒買倒賣的行為。這些行為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顯得有活力,隨著商品豐富起來後,暴利商品越來越少,出現“成於投機也敗於投機”的結局。還有就是造假和誠信問題嚴重,使得區域經濟聲譽下滑,很難再重新樹立潮汕的商業信譽。連在潮州出生的香港巨富李嘉誠也不願回來投資,他投巨資到深圳鹽田碼頭,卻不投資汕頭碼頭,他捐助了汕頭大學,許諾把汕頭大學辦成全國壹流的大學,也願意為洪水災害提供數千萬的捐助。但是,他對地方官員“套錢”和“浪費”的做法深惡痛絕,在那麽多地方官員中,他喜歡過兩個市長,壹個是講究清廉的,壹個被排擠走了。我去北馬路看過李嘉誠的故居,80年代重建過,現在屬於他的親戚居住,也不願意再改變了。我發現,在潮州蹬三輪車的人,也是喜歡套著客人走,主動給妳拉去什麽景點,到時候就可以加收妳的錢。因此,潮州人那種商業味的熱誠語言,外地人需要多留心。 在文化多元地帶,我想了解不同文化之間是否能和諧***生?廣府人占據早年的沙地(如今的珠三角)、客家人占據丘陵山區,潮州人占據部分沿海區域。我到廣州看到壹個例子,看見廣府人的珠三角工廠生產成衣,客家人在這些生產工廠打工,潮州人在市場賣成衣,顯然,這已經形成壹種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