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预订 - 尋訪常州歷史,感受龍城巨變 好的追加100分!急~

尋訪常州歷史,感受龍城巨變 好的追加100分!急~

可以吧,我找半天(不過順便了解了壹下常州,也謝謝妳)

1.民居民巷

常州是江南水鄉著名的歷史城鎮之壹,至今約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城內各歷史時期的遺存十分豐富。而青果巷則是常州市區保存最為完好、最負盛名的古街巷,是常州整體歷史風貌的精華所在。她不僅保留了不同歷史時期的部分歷史遺跡,還保留有純樸秀麗的傳統建築和名人故居,再加上古運河的毗鄰而居,壹派江南水鄉之風韻,是常州難得的壹塊風水寶地。

青果巷位於常州老城區中部偏南地段,東至和平路琢初橋,西面直通商業中心南大街,南面是護城河。巷道兩旁除了青磚砌就的明清傳統民居外,還有大量歷史文化價值頗高的名人故居如愛國實業家劉國鈞故居、語言大師趙元任故 居等,這裏是常州惟壹的壹塊名門望族聚集地。

2.飲食文化

常州小吃既有本地傳統特色、也有江浙等地風味,用料範圍廣泛,餡心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制作精細,享有盛名。

加蟹小籠包清道光年間,由小河沿浮橋南堍萬華茶樓首創。其特點:蟹油金黃閃亮,肥而不膩,蟹香撲鼻,汁水鮮美,皮薄有勁,餡心嫩滑爽口,配以香醋、姜絲佐食,其味甚佳。

大麻糕常州大麻糕,是具有獨特口感和風味的壹種橢圓形大燒餅,也是常州人最喜愛吃的家常傳統食品。制作時,選用精白面粉、優質芝麻、白糖、精鹽等原料,經過和面、攪拌、揉搓、包餡、成形、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有鹹、甜兩種風味,供購者選擇。合格的麻糕壹出爐,香味濃郁撲鼻,色澤黃潤而不焦,鹹甜適度而不膩,香酥可口而不脆,色、香、味俱佳。往日,常州大麻糕多為當地人作早點食用。如今,經過改革創新,精心包裝,外表美觀大方,且便於攜帶,成為人們走親訪友的必備禮品。

蟹殼黃蟹殼黃是常州地方風味小吃,俗稱小麻糕,常與大麻糕相配作禮品用。其餡心有薺菜、蔥油、白糖、明油豆沙等4種。其特點:形似蟹殼,色呈金黃,油多不膩,香脆酥松,糖餡甜醇,鹹餡味鮮。

雞湯菜肉餛飩雞湯菜肉餛飩是常州特色小吃,有40多年歷史。其特點:皮子滑爽,餡心香鮮,肥而不膩,味美可口。

酒釀元宵酒釀元宵是常州特色小吃品種之壹,民間過春節時有吃元宵的風俗。100多年前,裴玉高在傳統元宵中加上酒釀,始創酒釀元宵。其特點:團如玉粒,酒香四溢,風味獨特,清甜爽口。

銀絲面銀絲面是常州特色品種,有30多年歷史。配料講究,操作工序嚴格,具有面細如絲,色白似銀,柔軟滑爽,富有韌性,下鍋不糊等特點,為《中國小吃譜》收輯品種之壹。

芝麻糖常州芝麻糖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味。相傳早在唐代,當地人就開始飴糖、芝麻,制作生產壹種形似麻團的芝麻糖,叫做麻團糖。至北宋末年,狼煙四起,金兵大舉南侵。康王趙構從京師汴梁南逃,偏安江南,壹味妥協求和,全不想收復北方失地。老百姓對此十分憤恨。當時有人曾作詩壹首曰:"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以泄不滿。常武地區的老百姓,則采用另壹種形式來表達抗金收復失地的願望。他們將圓球形麻團糖改制成火銃樣的圓柱形,送給康王,以激勵其抗金復國的勇氣。至於康王趙構有無從中受到啟發和得到勇氣,不得而知,但是,常州芝麻糖從此做成圓柱形,沿續至今。常州芝麻糖選料精細,制作講究。要求芝麻沾滿不露皮,兩端封口不漏餡。糖層起孔不僵硬,味香甜酥不粘齒,色澤白亮很均勻,粗細長短壹般齊,壹斤剛好廿支。確實是居家旅遊,饋親贈友的好禮品。

蘿蔔幹去過常州的人會說:“常州有壹怪,蘿蔔幹作下酒菜。”正宗常州蘿蔔幹確實與別處蘿蔔幹不壹樣,它精選常州西門外新閘出產的甜嫩實心紅蘿蔔為原料,經過洗凈切條,適度晾曬,再加入適量的鹽、糖及多種輔料,精心腌制而成。由於選料精良,采用獨特的腌制工藝,並配以風味別致的佐料。故常州蘿蔔幹色澤黃裏有紅,鹹而不朐,鹹中微甜,香脆不辣,十分可口。況且價廉物美,攜帶方便。不僅是人們佐餐的小菜,亦可作下酒及茶余飯後的消遣食品。如果買到的是正宗常州產品,顧客壹定會大飽口福。

蝦餅有近200多年歷史。清代文學家袁枚《隨園食單》有載:“蝦餅,生蝦肉、蔥、鹽、花椒、甜酒腳少許,加水和面,香油灼透。”色呈金黃,外脆裏軟,香鮮可口。

馬蹄酥清鹹豐十年太平軍攻占常州後,民間出現壹種形如馬蹄的油酥餅,意在歌頌太平軍的功績。馬蹄酥選用精白面粉、棉白糖、豆油等原料制作,延用傳統洪爐烘制。色呈金黃,香甜酥松。已收入《中國名點菜譜》。

三鮮餛飩餡心用蝦仁、鮮青魚肉、鮮豬肉制作,故稱"三鮮"。餛飩皮以精白面粉拌入雞蛋清軋制而成,餛飩湯用新鮮母雞煨成雞湯。餛飩皮薄滑爽,餡心鮮嫩,湯清味美。

義隆素火腿義隆素火腿創建於1932年,以制作凈素點心而名聞於市。義隆素火腿是常州市義隆素菜館的傳統特色食品。本品選料精優,配方先進,采用科學的制作工藝流程,輔以多種天然名貴香料和天然色素精制而成。本品芳香幹鮮、韌而柔軟、味美爽口,切成薄片,淋上麻油,形似火腿肉,是佐餐、下酒、外出旅遊之佳肴,也是饋贈親友之佳品。1989年榮獲中商部優質食品“金鼎”獎,是常州市十大名點之壹。

天目湖砂鍋魚頭天目湖砂鍋魚頭:始創於江蘇省天目湖賓館,經江蘇省特級名廚朱順才近三十年的精心烹制,現已被譽為江蘇最佳傳統名菜,成為中國美食天地的壹枝奇葩。烹制天目湖砂鍋魚頭,選用天目湖水體中天然生養的大花鰱魚頭作原料,純天然天目湖水為湯基,加上特有的烹調工藝加工而成,由於山清水秀的天目湖不僅周圍山體綠色植被過濾了湖水,而且湖底為沙質而非淤泥,這壹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天目湖水清澈甘甜,纖塵不染,故其中生長的魚類也絕沒有土腥味。因而,天目湖砂鍋魚頭以其成品“鮮而不腥 ,肥而不膩”的優良品質倍受廣大美食愛好者的贊譽。

豆齋餅豆齋餅:用白雀豇豆制作的壹種食品,如硬幣大小,常州地區用來作祭祖的素菜,故稱豆齋餅。為常州本地特有的名菜。金錢餅:形狀較大的的豆齋餅,中間可夾肉糜烹調,為常州特有的土特產。豆齋餅是由白雀豇豆為原料制作的壹種豆制品,其制作工藝僅流傳於常州地區,出了常州就難尋其影蹤了,豆齋餅壹詞當然由常州人發明,是地地道道的常州土話。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前後六次駕巡常州,曾在常州籍狀元錢維城家品嘗過豆齋餅,覺得別有風味。後來皇帝回到京城皇宮,思念常州的豆齋餅,而宮中的禦廚是怎麽也做不出常州豆齋餅的。

3. 民間工藝:

根雕、金壇刻紙、梳篦、亂針繡、漢畫磚刻屏、留青竹刻。

4 風景名勝

天寧寺

號稱“東南第壹叢林”;紅梅閣,東坡洗硯池,藤花舊館,唐荊川墓,太平天國護王府遺址,圩墩村遺址,瞿秋白紀念館,春秋淹城遺址,南天寧塔朝文筆塔,北宋蘇東坡艤舟亭,溧陽吳楚農耕文化園,天目湖太公山,常州亞細亞影視城,南山竹海,南大街,東坡公園,中華曙猿館,篦箕巷,常州橫山橋鎮,荊川公園,高靜園,蘭園,近園,武進闔閭城,張太雷故居,蘆墅公園,萊蒙都會國際商業街區,青果巷,前後北岸,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金壇龍山塔,金壇太平天國戴王府,橫山白龍觀,藝林園,顧龍山,溧陽南楊橋,龍潭森林公園,延陵路,陽湖廣場,滆湖根藝館,華羅庚紀念館,張太雷故居,史良故居,趙翼故居,常州市博物館,太湖灣旅遊度假區。近年來,常州加快旅遊資源開發,推出了中華恐龍園、溧陽天目湖旅遊度假區、金壇茅山風景區等。千年古剎天寧寺,是我國重點保護寺院和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東南第壹叢林”。它始建於唐朝永徽年間(650-655),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天寧寺的開山祖師是法融禪師,乾隆曾三次到天寧寺拈香,並為寺題“龍城象教 ”匾額和楹聯。這裏終日香火鼎盛,遊客如雲,現為全國重點保護寺院。天寧寺內有八殿、二十五堂、二十四樓、三室、兩閣***497間房舍,總面積110多畝。天寧寺之所以被稱為叢林,說是因為寺大殿高,佛像,和尚眾多而聞名海內外的。天寧寺主要由天王殿、羅漢堂、大雄寶殿、望海觀音、玉佛殿、放生池等景點組成。(交通:火車站乘11或30路可達。)

中華恐龍園

是常州現代旅遊休閑區啟動開發的壹期工程,中華恐龍館總面積14000平方米,穹頂最高處36米,龍首最高處達71米,以其宏大的空間和別具壹格的建築語言,成為常州旅遊的標誌性建築。

中華恐龍館內設有五個主廳和六個輔助廳,各廳通過邏輯路線,有分有合,互為關聯,以生物演變史作為設計背景,重點突出恐龍從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毀滅的構思主線,揭示了生命與環境相互依存,人類必須保護生態環境的深刻主題。

運用情景營造手段,以飛濺的瀑布、冷峭的山巖、無水的海洋、茂密的叢林、洪荒的洞窟等,再現中生代特有的生存環境。化石陳列運用互不雷同的手法,通過高科技手段和聲光電的運用,結合影視成像、卡通動畫、恐龍翻模、網絡遊戲以及各類科技制作等,使中華恐龍館突破了傳統的“博物”觀念,成為具有震撼力的,集博物、科普、觀賞、遊樂、參與為壹體的現代新型恐龍博物館。

園區內圍繞恐龍館設有穿越侏羅紀、白堊紀立體迷宮、三疊紀音域魔洞、恐龍山探險、荒灘漂流、動感立體電影、高空滑索、火箭人、超級飛人、熱氣球升空、模擬攀巖、情侶單車、草坡滾球、地震盤、跑馬場、親子園以及水上自行車等20余重刺激、動感的娛樂項目,使遊客放松身心,流連忘返。(交通:火車站乘29路或南大街乘302路可達。)

南山竹海

南山竹海生態旅遊區環境宜人,山水相映成趣,風景如詩如畫,方圓幾十裏無壹絲汙染。漫步竹海舉目遠眺,壹望無際的毛竹倚山抱石,千姿百態,形聲雄渾,情趣別致;千年古松,參天古株,高聳挺拔,稀少神奇;高山鏡湖中的竹筏,山東間的潺潺溪流和形態各異的竹木小屋,形成鄉土、古樸、原始、自然的獨特意境。還有民間傳說中的仙山頭、金牛嶺、鍋底山、古宮道等人文歷史,更增加了南山竹海的神秘,現已對外開放的景點有:壩堤印月、竹筏放歌、野生動物園、蛇藝館、山裏人家、夜營地、參天古株、千年古松等。(交通:乘坐溧陽汽車總站到李家園的中巴,在景區門口下車。約15分鐘壹班,車程1小時。)

天目湖

位於溧陽市南八公裏處,有沙河、大溪兩座國家級大型水庫,因屬天目山余脈,故名“天目湖”。天目湖開發建設始於1992年,是壹處集森林度假、農業觀光、環境保護和湖上娛樂於壹體的省級旅遊度假區。目前已建成羊山自然公園天目湖、湖裏山公園、報恩禪寺、狀元閣、射擊城、海洋世界、水上樂園等旅遊景點,湖周群山環抱,湖水清冽,間有畫若棋盤的田畔,疏密錯落的茶園,到處是壹幅幅純自然的田園風光圖,湖岸蜿蜒曲折,自然景色與人工點綴相得益彰。景區內古樹名木,奇花異草,姿態萬千。野豬、野兔、野雞、野鴨等野生動物棲息繁衍,自成天趣。山、水、林、禽、獸同生***榮,構成壹幅奇特的大自然生態圖。

景區內主要有山水園、繡球島、狀元閣、鳥島、太公山、報恩禪寺等景點。

交通:常州汽車站逢周末有當天往返的旅遊班車直達天目湖景區;在溧陽市區可乘9路公交車直達景區;自駕車從溧陽汽車總站沿241省道前行約8公裏即到天目湖景區。

淹城野生動物園

江蘇淹城野生動物世界位於美麗富饒的長江金三角地區——常州市武進中心城區,緊鄰具有“中國第壹水城”美譽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淹城遺址”,距常州市區8公裏。該動物園是以野生動物生態散養為特色,集動物野趣觀賞、休閑娛樂、科普教育和古文化展示為壹體的大型綜合性主題公園。項目首期占地2000畝,總投資5億元,於2007年10月1日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園內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200多種近萬頭(只)。至目前為止,還是江蘇省唯壹壹家超大規模的野生動物園。

東坡公園

東坡公園(艤舟亭)地處常州市區東部,原名東郊公園,占地2.667公頃,系名勝古跡與自然風光相結合的江南園林。南宋時,常州市民為紀念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來常,泊舟於此,而建"艤舟亭"作紀念。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時,在此興建過萬壽亭行宮,重修過艤舟亭。艤舟亭基址原名文成壩,傳說常州歷來人文薈萃,為保住常州才氣不東流,因而在古運河上築壩使河水繞個大彎東去。蘇東坡曾十壹次到過常州,最後終老於常州。但他真正系舟此地實際上只有二次,壹次是1073年,他從杭州途經常州去鎮江,曾在除夕孤舟野宿城外東郊,並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壹首。另壹次是1101年他從海南歸常後,住在顧塘橋頭孫氏館,病中壹日,天氣悶熱,他為圖"快風活水",壹洗病中滯澀之郁,半夜泛舟運河而東至此系舟。此時,夾岸觀者為堵,全城轟動。

5.人文關懷

自古以來,常州人傑地靈,名家輩出。有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季劄,《昭明文選》的編纂者蕭統,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陳濟,清代語言學家段玉裁和思想家龔自珍。從隋唐開科取士到清末,***出過9名狀元,1546名進士。

近現代直到當代,《官場現形記》作者李寶嘉(李伯元),“常州三傑” 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七君子”中的李公樸、史良等壹批政治領袖和革命家輝映史冊;實業家盛宣懷、劉國鈞,語言學家趙元任,數學家華羅庚,醫學家吳階平,書畫大師劉海粟等名貫中外。目前,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56名。在全國位列第4。

有蘇軾,蘇東坡與常州宜興的緣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

那年蘇東坡進京趕考,進士及第。在壹次同年們聚會上,與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興縣的蔣潁叔(之奇)、單錫以及武進縣的胡宗夫等。蘇東坡從蔣之奇、單錫、胡宗夫的介紹中,了解到了江南的秀麗風光。他被江南的秀情風景迷住了。在酣酒中定下了蔔居常州宜興的“雞黍之約”。然而,由於年少氣盛,蘇東坡自認為自己還沒有施展抱負,故當時只是壹時的興致所至,並沒有非常認真,這可以從蘇東坡與蔣之奇的唱和之詩中看出:

月明驚鵲未安枝,壹棹飄然影自隨。

江上秋風無限好,枕中春夢不多時。

瓊林花草聞前語,?畫溪山指後期。

豈敢便為雞黍約,玉堂金殿要論思。

後來,蘇東坡又先後結識了常州的錢公輔、錢濟明(世雄)父子、胡仁修、報恩寺長老和宜興的滕元發(達道)、邵民瞻、蔣公裕等老友。

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五年。直到元豐七年才得到赦

免。政治上的坎坷沈淪使他退隱田園、躬耕自給的願望更加強烈。常州美麗富饒的土地、溫和濕潤的氣候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讓他留戀不已,他決定請求朝廷讓他留在常州居住。

他兩次乞求朝廷準予他在常州居住。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寫道:“……而貲用罄竭,無以出陸,又汝州別無田業可以為生。犬馬之憂,饑寒為急。……臣有薄田在常州宜興縣,粗給饘粥,欲望聖慈,特許於常州居住。”

當他得知朝廷準予他常州居住時,他喜極而泣,為如願以償而歌:“歸去來兮,清溪無底,上有千仞嵯峨;畫樓東畔,天遠夕陽多。”

元豐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蘇東坡率全家抵達常州貶所。幾經周折,蘇東坡終於回到了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他遊遍了常州城景。在太平寺和報恩寺等都留下了他的詩:“六花?葡林間佛,九節菖蒲石上仙;何似東坡鐵拄杖,壹時驚散野狐禪。”“碧玉碗盛紅瑪瑙,井華水養石菖蒲。也知法供無窮盡,試問禪師得飽無。”

縱顧蘇東坡的壹生,與常州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年蘇東坡初出茅廬,中舉及第,便與多位常州籍同考舉子結成好友,他們在蘇東坡眼前展示了壹幅絢爛的江南風光,使他與好友們訂下了“雞黍之約”。然雖有定居誓言,但畢竟未經深思熟慮,是信口所至。真正到了常州地區,蘇東坡領略到了那水鄉山野的神韻,便深深地吸引住了。中年離開黃州時,蘇東坡兩次上表乞求居住常州,終於如願以償,從此和常州結下了不解之緣。即使在元佑時期,他政治上紅極壹時時,他還和常州籍大臣胡宗愈(完夫)講定:“某已蔔居毗陵,與完夫有廬裏之約。”他在北歸途中,壹路均有人熱情挽留,有的甚至無償提供居舍,但他總是堅定地說:“然某緣在東南!”他終於返回了魂牽夢縈的常州。最後遂了他在熙寧七年在常州悼念錢公輔的《哀詞》中的夙願:“大江之南兮,震澤之北。吾行四方而無歸兮,逝將此焉止息。”

6.吳語魅力

常州片方言略述

在過去的壹千多年間,常州府作為江南太湖流域西部的中心城市,對太湖西北部區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造成了重大的影響。盡管常州府這壹歷史的、政治的概念已然消失,但常州片方言依舊是常州府文化的重要歷史見證。

常州片吳語(毗陵小片)是吳方言太湖片西北部的核心方言,它覆蓋了太湖以西以北、茅山以東、無錫以西、揚中以下的長江沿線這壹帶區域,其重要方言點有常州(武進)、宜興、江陰(西)、溧陽、(舊)金壇、張家港(壹部)、高淳(壹部)、靖江(大部)、南通(小部)等次方言點。

早在春秋戰國以前的常州土著方言大約是屬於百越類型語系的。隨著中原文化向江南的擴散,到春秋時期,來自周王朝上層部族人士的中原話與江南土著的百越語在常州地區通用並行。伴隨著北方居民的不斷南下,太湖地區的雙愉現象日益普遍,即在語音、語序上存有百越特征的壹種混合式的非純正漢語。楚對吳越地區的征服帶來了古楚語,與古百越語融合形成了現代南方諸方言的***同鼻祖——江東方言。此後,漢語通過楚方言的形式大量進入包括常州在內的古百越語區,形成了“古吳語”。

歷史上北方戰亂頻繁,中原民眾數次南遷渡江,吳方言地區逐漸被糅入了數量極多的中原文化因子。到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寧鎮(南京、鎮江)的古吳方言為中原方言取代(形成了後代的江淮方言),吳方言的北緣前沿陣地這壹職責就由常州府來擔當了。 因而,大約是常州府地區方言在吳方言中受到江淮方言(官話)的侵蝕最大。

“長毛”叛亂時期,常州府及其周邊地區損失大量人口,常州沿江、金溧宜山區等都有不少江北移民充斥,形成了壹些“方言島”。

解放之後,人員流動更趨活躍頻繁,常州片方言受到普通話的急劇沖擊,其鄉土氣息逐漸被淡化。

常州片方言獨有的特色

常州方言與吳方言其他地區相同的語言現象就不再贅述,主要說壹說常州片方言獨有的語言特點。

(壹)“佬”常州片方言特有的標誌性詞匯

“佬”在常州片方言中的使用頻率極高,壹句話裏可以多次出現。如“介佬格紅佬木頭偶歡喜佬”。“佬”通常用於名詞、動詞、形容詞之後,表示不同的語法功能,有的相當於結構助詞“的”,如:佬、鐵佬、活動佬、紅佬、甜佬、小佬(小孩)等;有的表示強調認同的預期色彩,如:好佬、歡喜佬、開心佬、海佬(很多)等;有的表示疑問預期,如:嗲佬(什麽東西)、真佬還是假佬;“佬”還是構成指示代詞的壹個語素:既佬(這樣子)、個佬(那樣子)。更有意思的是可以用在同壹個詞後面表示不同的語法意義:“個格(那個)甜佬嘛糕真佬甜佬。”“佬”還跟“咧”連用,表示情狀或動作的達成貌,如“蘋果紅佬咧”,“他會遊泳佬咧”。

(二)“則”、“格咧”、“落”、“煞”等是常州片方言特有的語氣詞

“則”用在動詞後民,相當於普通話裏的“了”,有的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如“偶買則好欣東西咧”、“偶上則壹次課”;有的表示動作繼續進行,如“壹直勒告鬧,鬧到則頭痛到則”,“兩個人還坐則勿動”;有的還具有表示動作的將來義功能,如“去穿則衣裳,勿要受則蔭”。而當“則”與表示將來的時間詞連用的時候,表示將來時間中的過去。立足現在,表示將來時間的相對過去。如“偶後朝去則就幫妳買”。

“格咧”、“落”通常用於句末,表示動作的完成,相當於“了”。且“落”與“格咧”、“佬咧”還可以連用。如“他逃落格咧/佬咧”。“落”用在動詞後,相當於表示動作結果的“掉”,“格咧”相當於作完成的“了”。

“煞”用於形容詞後,作為壹種語氣詞修飾形容詞,沒有具體意義。如“偶氣煞格咧”。

上述詞匯外,常州片方言還有壹個體溫代詞是獨有的,即“嗲(底)”,如“嗲東西”,即“什麽東西”。

三、常州片方言向官話靠攏的痕跡

近百年來,在不斷融合周邊方言及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常州方言向官話的靠攏邁出了極大的步伐,很多老常州人都驚呼“新常州話”與“老常州話”的差異。那麽,現代常州片方言究竟在哪些方面跟官話有了靠攏呢?

(壹) 聲母的濁音清化現象

在老壹輩常州人中(六十歲以上),全清、次清、全濁三者涇渭分明,感受強烈,發濁音時,聲帶顫動比較明顯。但在中年人(四五十歲),濁音已經清化,出現了所謂濁音情流現象。尤其在年輕人中,濁音的感受已經很模糊。

(二) 韻母的變化

近年來,常州片方言喉塞音收尾閉合放松,入聲韻趨於和緩。這些音在老年常州人中,收音時喉塞明顯,幹凈利落,而在青年人中,喉塞較松。如“接、說、滴、七、菊、急、俗、敵、席、局”等字,年輕人說來都不如老常州話那麽急促了。

(三) 音節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尖音的逐步消失

老常州片方言尖團非常分明,如相(siang)是尖音,鄉(xiang)是團音,絕不混淆。如今,除了在老壹輩常州人中間還能聽到外,絕大多數中青年人都不再區分尖團音了。

(四) 組詞的語序逐漸向官話靠攏

老常州片方言“月亮”為“亮月”,“轉彎”為“彎轉”,“熱鬧”為“鬧熱”,“喜歡”為“歡喜”,等等,而今中青年常州人口語中都與普通話基本壹致了。

(五) 句子的語序逐漸向官話靠攏

老常州話中常有“偶撥(給)兩個蘋果他”這樣的語序,而現在很多年輕常州人都趨向於普通話的語序“偶撥他兩個蘋果”。再如,以前說“上海到快咧”,現在卻逐漸被“上海快到咧”這樣的語序所取代。

(六) 壹些地方色彩濃厚的、表現力極強的詞匯逐漸消失

譬如,老常州片方言中諸如“碧綠生青”、“磕沖板跌(走路不穩當)”、“刀刮水削(做事幹凈利落)”、“尋說三話(沒話找話)”、“湯婆子”、“波散工(鐘點工)”、“毒(恨)”、“腳膀(腿)”等獨具常州片吳語特色的詞匯逐漸淡出口語使用的舞臺。

(七) 詞綴“頭”的減少

舊時的常州片方言詞匯中“頭”特別多,現在,壹些原來以“頭”為詞綴的詞匯慢慢更弦易轍了。如“個頭”變成“個子”,“大塊頭”變成“大胖子”,“夜頭”變成“夜裏”等等。

(八) 常州片方言中壹些固有的接近官話而有別於其它吳方言的詞匯

常州片方言中有壹些較早使用的帶有官話色彩的詞匯,如“鍋子”、“腳盆”、“穿衣裳”、東西”、“說話”、“跪”等,吳方言其他地方壹般說成“鑊子”、“腳桶”、“著衣裳”、“物事”、“講閑話”、“跽”。再如,常州片方言中常出現的像“拉鬼(奇怪)”、“假媽拉鬼(裝模作樣)”等語匯,更是有著強烈的江淮方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