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预订 - 印象邛崍石窟

印象邛崍石窟

佛教和佛教藝術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後,首先在北方和中原得到推廣,出現了精美的敦煌莫高窟(泥塑)和雲岡、龍門等石窟,在唐代(713至766年)達到頂峰。安史之亂(755-763)後,國家的政治經濟中心南移,佛教石窟藝術的影響和重心也隨之南移——宋元以後的整個經濟重心基本都南移,導致了資本主義的萌芽。金牛道(1)是其路徑之壹,使岷江、嘉陵江等流域大量佛教石窟出現並發展,甚至延續到明清時期,留下了大足、安嶽等代表中國石窟藝術高峰的宋代石雕。地處南方絲綢之路十字路口的邛崍和當時轄有數縣的瓊州,鹽、鐵、酒、茶豐富,商業經濟發達,文化交流頻繁,直接促進和支撐了佛教石窟藝術的發展和繁榮,產生了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邛崍石窟:石筍。

?榮源錢清華芝寺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學校在小柏樹(地名)組織集訓野餐,才知道離市區六七公裏的地方有個千佛巖(華芝寺遺址旁邊)。沿著山溝,溪水潺潺,竹林茂密。當時那裏正在修建水庫,也就是今天的朱溪湖。還可以從花石山腳下的竹溪爬上300-400米的陡峭石梯到達千佛巖。竹溪湖成湖後,山上的樹木越來越茂盛,飛翔的蒼鷺在碧波之上飛翔。只有乘船才能到三面環水的華芝寺千佛巖壹睹其風采。

在華支寺石窟的旁邊,有壹塊名為“華支寺新建無量佛石刻記錄”(2)的石碑,它描述了馬援的後裔,東漢富博將軍,上京張靜寺(3)的主人馬彩鳳來這裏造像的事件。唐貞元年間(唐德宗施立年號,785-805),高僧馬才帶著唐朝的旨意南下弘法,在瓊州以西兩公裏的白鶴寺設壇(魏了翁《鶴山創世紀》)傳法。他在花石山的“前山,後山,或龕或室”,在“唐真元”現存的13石刻造像在千佛巖,華支寺,白鶴山後山的33個小摩崖造像和5個方塔也應在同年或不久後建成。至於民國五年刻在白鶴山南半部的漏米洞(也有唐代石刻環繞)及其傳說,應該與當時瓊州管轄的浦江飛仙閣石窟的漏米婆婆像及傳說關系密切。但在白鶴寺設壇的馬才和尚,為何要遠至兩三公裏之外,在花石山刻石造像,不得而知。而且關於華支寺的興衰,很少有史料或傳說。

華支寺1石窟的無量壽佛(豎)端雄偉,其背光(4)飾金銀花紋。彎彎曲曲的祥雲和溫婉的衣裳相映成趣。神龕左側相連的兩個龕,三千佛,死劫佛0,700余尊* * * 65,438+,高約25厘米,均為裸體坐於蓮花臺上。在兩個龕中間,有壹尊佛、菩薩、天王、力士的塑像從墻上突出,圓刀手法的運用增強了整個龕進行中的立體感。在千佛洞上方雕刻的沈箱(5)中也有玄奘的圖像。根據相關資料,應該是明代以後維修時畫的。這也說明了摩崖雕塑藝術的連續性和變化性。

其3號小生是西方凈土變(6)。內龕下部前壁雕有花瓶和蓮花枝葉,四周有房屋屋檐,由亭臺、天橋相連。上面的祥雲雕刻了壹個“凸”形的平臺,雕刻的蓮花基座上雕刻了壹尊佛和兩尊菩薩。佛後有兩棵大背光火焰紋的菩提樹,披在肩上,雙手禪定封緘,搖搖欲墜地坐在楊煉平頂上。菩薩們用花環排列在兩邊。

在千佛祠的左側,有壹些宋代詩人的紀念碑文:“陳之存,郡守,於文邦彥,改元(7)暮春十八日,命孫孝,椽明,度...到此歇息”,可見此地早已是官場文人遊玩的地方。陸遊、文同也曾在此遊覽,魏遼翁也吟詠“壹目為奇,隨景嗜詩”。二號龕的兩側,還豎刻著“露成仙島”和“開巖佛場”。不知道是當時刻的還是後人做的?但似乎真的“預見”到了朱溪成湖的事實。“竹溪”的名稱源於宋代詩人、林瓊郡太守張放。花石山的祖母綠巖石上刻著直徑五尺多的“竹溪”二字。1985年,張愛萍將軍來到這裏,離開了“竹溪湖”墨寶。

豐隆舒朗盤陀寺

我知道盤陀寺是在初中1979的春天。梁雪茹老師、劉慧珍老師、梁巧老師、張智霖老師帶我們去那裏春遊野餐——在鶴林寺和華芝寺的北邊,離兩地大概兩三公裏。當時只對邛崍的佛像雕刻數量感到驚嘆,並不了解它們的精美和悠久歷史。

?盤陀寺《古佛全像》碑記載:“唐元五年,僧因山石之形而雕佛”,即820年白鶴寺連大師主持發掘,造像宜先造。唐代開元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重修時更名為盤陀寺。清嘉慶《直隸瓊州誌》載:“盤陀寺亦為古寺,由此得名。”"萬歷年間,郡士楊慎在石上題寫了“何勇”二字,其書法妙不可言。"有摩崖造像、明堂、泥塑、彩繪壁畫6個龕。

盤陀寺1號雕有“壹佛二菩薩”。阿彌陀佛像坐在束腰蓮花臺上,坐高3米多。發髻中間飾有寶珠,披於肩袈裟之上,領口較低。雙手疊放在膝蓋上,形成“禪定印”,和諧祥和。後面是火焰紋,花,蓮珠,背光,頭燈。龕頂有花藻井圖案,臺基前有四個雕門,各雕壹段歌妓樂,高髻圓領寬袖,席地而坐,壹個吹笛,壹個彈琵琶,壹個打拍子,壹個吹笛。主佛左右壁上雕有觀音菩薩和大趨勢菩薩像,高2.8米,冠上珠光寶氣,身披長裙,飄拂絲綢。觀音手持凈瓶,略呈“S”字形的姿態立於蓮花座上,十分傳神。主佛後龕壁左右兩側,雕有小穹窿,內有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騎象獅身浮雕覆蓋,桃形光頭,頭戴寶冠。他的雕刻技法和線條圓潤流暢,具有明顯的中唐風格,在向晚唐的過渡中有壹條“古樸典雅”的線索。而且這種把受到釋迦牟尼佛威脅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刻在阿彌陀佛背後的做法,也反映了中晚唐以後佛教的“世俗化”傾向。只是佛像和菩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被世俗信眾重新裝上了,很尷尬。

除了古樸典雅的“元和十五年”碑文外,左右兩側還雕刻了壹座13級的方塔,塔下有蓮花蓋的方座,塔身正面雕刻有象征意義的圓拱,中間壹級龕中雕刻有尖拱的坐佛像,令人聯想起邛崍天臺山下南宋石塔寺的石塔。

懸崖左端的二號龕是千佛龕,中間有壹個從懸崖上凸出來的平臺,還有壹個小龕,上面刻著壹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大神力。後墻左右各有15排、16排近500尊佛像,身著過肩袈裟,袒胸露肩,桃形背光。其形制和布局與華支寺千佛殿基本相同。

西天凈土成了三號龕,主壁雕壹佛二菩薩像,後有三層樓廳亭,天橋壹舟,樂聲樂師,祥雲飄飄,不知是不是天地。

石窟前(東面),明代重建的大雄寶殿是壹座單檐、依山而建的建築,至今不易保存。寺內有西方三聖泥塑,有明代景泰七年(1456)、天順壹年(1457)精心撰寫的《華嚴經·五十三參善故事》等佛教故事。壁畫約80平方米,各部分以山川、樹木、流雲、房屋、梯田為界,相互聯系又各自獨立。畫面結構嚴謹,用筆渾厚流暢,人物細膩,色彩艷麗明亮,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壁畫。

盤陀寺集唐代摩崖造像、明代建築和碑刻、壁畫、泥塑於壹體,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雄渾飄逸的石筍山

?今天的《邛崍縣誌》引用了嘉慶的《直隸瓊州記祖祭》。“石筍寺在州城西四十裏,是壹座七佛寺。因有孤石立,立四尺繞山,高三尺。形似竹筍,故名“指孫氏摩崖造像”,實為錯誤。城西的和暢村屬於光福寺的石筍寺(寺內有七座佛殿),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在其正殿西南的壹處形似巨筍的摩崖上,確實有壹尊唐代石像(另壹尊明代石佛),但絕非位於城市西北的大同井溝石筍山摩崖造像和寺廟遺址,當年的寺廟也不叫“石筍寺”。胡先生曾在《西屋雜記:石筍山與石筍廟之是非》中考證過。然而,孫氏曾經的寺廟可能不是“長樂寺”,而是“九頂寺”。民國《邛崍縣誌·寺塔橋渡》記載:“古今大興寺同義詞多...古長樂寺,明弘治年間的和尚廟...舊誌:九頂寺在邛崍以西90裏,建於明朝。“至於長樂寺的位置,史書上沒有記載,但史書上記載的九頂寺的位置和距離與孫氏山的位置大體壹致。此外,大同鎮(即大興場)周圍的人們壹直將參差不齊的連山稱為九頂山,其位置就在孫氏山壹帶。因此,孫氏的古寺應該是“九頂寺”,但遺憾的是沒有更準確的歷史記錄。

從古城大通,從北到西,與蜿蜒的青山和蜿蜒的山路,孫氏山石窟位於直到懸崖的山脈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因其對面的山峰突兀而立,形似竹筍,故名孫氏。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就知道孫氏山有壹尊佛像,但由於它位於深山之中,交通不便,直到2006年我才得以前往瞻仰。

?孫氏的摩崖造像根據情況傾斜地排列在上下兩層,共有33個龕位,700多尊雕像。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會有人主持發掘。只是在29號龕的側面,有壹段令人費解的文字:“孫氏山兩尊菩提釋迦牟尼像題刻...大歷三年(768)二月十五日,早於華芝寺、盤陀寺。在其32個龕下,還刻有“感德三年九月九日思平安風俗”的碑文,應是前蜀(921)或宋(965)幹德三年的遊客所記。其雕塑有淺浮雕、高浮雕、半圓形雕刻,其中《壹佛二菩薩》、《凈土變》、《飛天》為精華,部分雕塑被收入《中國美術作品集·四川石窟卷》。

這裏最吸引人最震撼的是31至33龕的“壹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雕像。毗盧禪那佛(釋迦牟尼的法身)坐在蓮花臺上,發髻上有壹只青螺,手上有壹枚禪定印。親切婉約,盡顯唐朝氣象。阿難和葉佳在兩邊;普賢菩薩騎白象於左,文殊菩薩騎青獅於右,其下舉蓮童碧霄。王高,身長約4米,身穿鎧甲,踩著夜叉,右手叉腰,左手支撐著塔身。另壹個天王威嚴勇猛,充滿了勇氣和敬畏,與沿著壁龕肌肉發怒的猙獰力士遙相呼應。到了唐代,毗沙門天王崇拜壹度興盛。塔樓和兵營裏有廟宇,甚至軍旗上也有他們威武的形象。

?許多佛龕裏都出現過觀世音菩薩雕像,身材婀娜健碩,面容婀娜迷人。在表現形式上,雖然也有“S”形或婉約之勢,但有身體輕微的傾斜姿勢變化,輕柔的披肩花環從左肩下垂,穿過左臀交叉雙腿,自然垂繞,呈現出更加生動流暢的線條造型。而“天妃”高髻,裙飄飄,半裸飛揚,輕盈動人。其雕商(10)亦站亦坐,姿態各異,豐富而不同。由此可見,孫氏山佛像的技法和風格,與華支寺、盤陀寺的佛像壹樣,都是盛唐的繼承和演變,形成了壹種流派色彩的風格。

20號龕是《維摩詰經》,文殊菩薩坐在左壁蓮花臺上,維摩詰坐在右壁。他們兩個看著對方,問問題,解釋。中間的佛門弟子微微前傾,仿佛屏息靜聽,場面生動逼真。其余分為上、中、下三層,並刻有景的相關故事場景。主墻中間有壹座闕形的塔,壹只飛翔的大象在山脊上奔跑,壹只飛翔的到達者在懸垂的門樓的上翹的角落上...大門前的五名官員正在交接禮物。這是壹個多麽旋轉的世界,佛教凈土和塵世生活融合在壹起!

“凈土之變”位於4號和6號龕位。其六號龕是代表性的傑作: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坐於正中,七寶荷塘滿是金銀瑪瑙琥珀。殿宇、寶塔、亭臺、樓閣由回廊相連,各色人等或步行,或伸開雙臂。船下部刻有“劃船圖”:船尾隱於橋洞,船頭高。三個船夫或擡頭踢腿,或弓著頭,或弓著背,壹起劃船過河。另壹方面,坐在船上的人沈浸在兩岸的各種雜耍中,敲鑼打鼓,在空中翻筋鬥。他們對自己很滿意,形神兼備,充滿活力。這裏描繪的是西天,反映的卻是唐朝的社會風俗。在第四個龕中,也展示了天界生活和俗世生活的場景,最引人註目的是右墻中央的裸女,只穿著淫穢的褲子,身材微側,應該是勾欄的妓女,這既是對唐代世情的間接呈現,也是對佛教教義的深刻詮釋:佛教徒憐憫世間壹切眾生, 而且不管他們的人生經歷如何,只要放下執念,真心皈依佛門,都是佛弟子! 所以即使地勢偏僻,也能聚善緣。

如今的孫氏,道路通達,青山遍地,不再是當年的偏僻之地,來這裏的人絡繹不絕,無不驚嘆於這裏的田園風光和歷史人文之美。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起另壹件趣聞:那是壹個夏天的下午,下著大雨,領導打電話說有時間去參觀孫氏。我立即請胡先生和何先生陪我去。剛到大同鎮,雨就小了很多。雖然壹路崎嶇泥濘,但最終還是安全到達了石筍山,天上的雨也停了。壹行人邊看邊和胡先生講解,來到毗盧佛龕時,壹縷金色的陽光突然從布滿烏雲的天空中照射下來,正好落在大佛及其領導身上。但是十幾二十秒,烏雲滿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就要來了。這讓我們都覺得很神奇,莫名其妙!

不久後,領導們認真研究了有關建議,決定對石筍山路實施維修改造,既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又有利於文物的保護和展示。這位領導在公路建成前就從邛崍調走了,但他仍然懷念孫氏山的公路建設,還專門打電話詢問此事。說起往事,他感觸良多:遇到有情懷的人,尤其是有人文精神的領導,真的是壹種難得的機遇和幸福!

我以為我記得。

註:(1)金牛路:又叫石牛路,名字來源於“石牛糞為金,五頭牛引路”的故事。金牛路是穿越巴山溝通秦蜀的壹段路,是舊路的延續,是向南的褒斜路。春秋戰國時期,關中和蜀郡都被稱為“天府之國”,兩地人民交往的路線俗稱“蜀道”或“秦蜀棧道”。金牛路是秦蜀棧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古蜀路的主幹線。又名武定路、劍閣路、舒展、南站。(2)“華支寺新建無量佛石龕”:據《四川通誌》記載,大唐瓊州林瓊縣華支寺新建無量佛石龕,大唐嘉定府瓊縣華支寺現成無量佛石龕,應為明代洪武年間重新雕刻,因瓊州降為。(3)張靜寺:《唐·姚輝》記載:“張靜寺,通化門外。大歷二年(767年)七月十九日,內侍於朝恩請皇後立廟,以城東莊為章。因為拆了韓曙的房子,還有曲江百思的看房觀風樓。”常嗎?《郭外》載:“張靜寺建於大歷元年長安東門。共有4130多個房間,48個醫院。“次年正月,代宗親自到廟裏,看望了上千僧尼。唐貞元七年(791)七月,德宗和他的大臣們在廟裏唱歌。德宗有七月十五日張靜寺題,權德輿有唐代張靜寺百巖大師題。(4)逆光:指佛教造像背後的光圈或花紋。壹般在佛菩薩的頭部和後面。背光包括頭光和體光,又稱佛光、圓光、光平等。逆光是佛“三十二相”中“眉間白發”和“長光壹丈相”的體現。逆光是指佛無處不在,所以是佛身體的壹部分,從不單獨出現。(5)沈箱:中國古代寺廟室內吊頂的壹種獨特方式。壹般做成向上凸出的井形,表面有方形、多邊形或圓形凹面,並飾以各種花、藻、井、雕、畫。其形狀似凹井,“井”飾以藻類,故稱“藻井”(6)凈土變:佛教畫名,又稱“西方凈土變”。佛教徒稱之為“凈土,是因為五濁未染”,以佛所住的世界為凈土,與壹切世俗眾生所住的汙穢之土對稱。根據凈土宗三大經典——《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經》創作的變相繪畫,稱為“凈土變”,包括雕塑和繪畫。變化是佛教經典的“實現”,也叫變相。每壹個“變”都包含若幹個“品”,每壹個“品”都是壹個完整獨立的故事,以此將文字轉化為圖像,加深信眾對佛教的直觀認識。(7)荊國改元:宋朝年號,即1101年。(8)石塔寺石塔:又名尼古梅鎮神塔,建於南宋9年(1173),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身為紅色砂巖建造,13層密檐,外廓為棱形,總高約17米。塔的第壹層有寬闊的方檐,尤其是高聳的須彌山塔,並附有臺階,這在國內並不多見,但安徽歙縣的施思塔可以與之相比。(9)斜山式:中國建築的屋頂樣式看起來像壹個堅硬的山頂(即屋頂有壹條直脊和四條豎脊)和壹個宮殿頂(即五脊四坡式有“四出”屋頂),由壹條直脊和四條豎脊或屋脊組成。品位比山的其他地方都高)。上部像壹座堅硬的山頂,兩座山面垂直,與前後坡形成三角形立面。下部向屋檐傾斜,有壹正脊,四豎脊,四脊,俗稱九脊堂。(10)提供者:指篤信某種宗教,如佛教,並通過提供資金、物品或勞務、制作聖像、開鑿石窟、修建宗教場所等方式宣揚其教義的虔誠信徒。也是佛教徒表明自己建功立業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