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帳篷酒店管理

帳篷酒店管理

本文長5700字,是我對露營經濟的觀察和投資思考。

壹級市場的消費投資者如果不找點事做,真的會吃土。

最近小紅書和Tik Tok的露營內容越來越多,我估計壹級市場又要搬家了。

豪華的帳篷、精致的裝飾品、各種有趣的東西和市場、冰箱、投影儀、洗衣機、音響全都出現在露營現場,青年男女興致勃勃地拍照。.....

在我略顯過時的觀念裏,露營不應該這麽精致復雜。

我是那種很久以前就有露營經驗的人。

我經歷過裝備都在背包裏的“簡陋露營”,也感受過裝備齊全,旅行者可以帶著包入住的歐美“便攜式露營”。不過這種“精致”的露營暫時還是不能接受的。

我聽到了心裏的歌詞:“不是我不懂,世界變化很快。”

風口下的“老字號”

我知道戶外這個詞,來源於上學時騎車路過北三環的“三夫戶外”店。

二十多年了,三夫戶外應該見證了國內露營行業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添加圖片評論,不超過140字(可選)。

在驢友盛行的年代之初,創始人張朝暉是第壹批驢友,基本上是哪裏艱苦就粘在哪裏,南北,山川內外。

在環西北旅遊的過程中,張朝暉發現帳篷質量太差,於是回京後和朋友發起成立了三夫戶外,主營戶外裝備,之後開始戶外活動的團建和品牌運營。

疫情發生前,我國露營行業壹直處於不溫不火的局面,相關行業信息中經常可以看到“養精蓄銳,做好準備”等關鍵詞。

三夫戶外規劃的露營只是壹個普通的盤子。

人算不如天算,露營行業真正迎來井噴期,得益於2019的新冠肺炎疫情。

在未來的史書中,2020年將被稱為中國“露營元年”,露營的概念已經正式開始走出去。

壹些戶外資深創業者以資深戶外愛好者為主。

他們賣的設備大多是國外高端品牌,註重功能性和便攜性,走硬派路線。

相比傳統露營,現在的精致露營更註重“氛圍”。

除了基礎裝備,精致營員還會自帶烤箱、蛋卷桌、手工鍋、復古煤氣燈或由露營地提供,追求精致的露營體驗。

這大大超出了很多戶外前輩的預期,大家都表示沒想到露營會變得這麽精致。

也正因為如此,在露營經濟起飛的時候,三夫戶外等老牌企業反應遲緩。

當國內露營裝備品牌都以線上銷售為主的時候,三夫主要的戶外陣地還是線上。

當穆等品牌開始參與露營營地品牌,加速露營產業上下遊的垂直整合時,三夫戶外卻被親子樂園和自有品牌的運營分散了註意力。

在至關重要的社交媒體營銷大戰中,三夫戶外也落後了。

與幾年前不同,露營行業仍然需要行業協會的推動。露營現在已經完成了在各種社交媒體上“種草——拔草”的內部循環。

今天妳打開小紅書,在上面搜索“露營”,會彈出上百條露營筆記,有些是露營營地的平臺推廣,但更多的是業余愛好者自發的“種草”。

大部分都有類似的構圖,類似的帳篷,類似的調光,還有壹些露營裝備品牌是“不經意”暴露出來的。

火爆到出圈的露營,帶來了很多精準把握風口的企業,同時也有很多“老字號”掉隊了。

三福在露營季確實拿到了獎金,但只是壹點點。

在經歷了最初的迷茫之後,秉承著“打不過就加盟”的精神,張朝暉也下定決心要去追逐風口。如今露營裝備市場的蛋糕已經被瓜分完畢,最大的增長點成為了露營營地的開發和運營。

在消費這個行業,老手和新手同場競技很正常。相對於拿到投資開始燒錢的創業者,老兵經歷了幾輪牛熊,相對保守。

在模式上,三夫營采用輕資產、快速運營,選址多在草原、林地等自然環境中處於相對成型的狀態。初期投資預計65,438+0-30萬,為了避免營地過剩或者露營熱潮過後的投資損失,態度相當謹慎。

再加上前段時間穆高第三位高管減持套現的消息,可以看出露營至少目前還是壹個不確定的未來。

根據我看消費行業這麽長時間的經驗,VC/PE主要是靠收割帶風口的後輪和繞頭賺錢;而有了業內資深人士,靠生意賺錢的可能性更大。

考慮到這兩年壹級市場的消費投入,大家都被第壹款遊戲傷害過壹次,這次還是用後壹種方式比較好。

精致露營中的“冰與火”

在精致露營的同時,還有壹個龐大的擴張了數百億的露營裝備市場。

遮陽篷、野營車、戶外椅凳、戶外桌、野餐墊、鍋竈、吊床,這些原本不在傳統露營裝備之列的東西,也隨著露營的普及而大賣。

朋友老王原來在淘寶開戶外店做副業,年營業額只有壹百萬。

疫情以來,隨著各種露營用品銷量激增,他開始聯系工廠補貨。但是露營用品真的不好找。很多工廠現在安排不了訂單,有的甚至排到明年,市場非常火爆。

不過他也直言“賣家的節目60%以上都是在客廳拍的。

實際上有多少人在野外用帳篷過夜還不得而知。

他不知道消費者買回家的吊床、野餐爐、野餐墊有多少處於“拍照後吃土”的狀態。

生意同樣不錯,還有很多受疫情催生的露營場地運營企業。

艾媒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從2014年到2021年,國內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771億元飆升至299億元,2021年,這壹數字達到354.6億元。

但這個數字到底有多少“水分”,不得而知。

畢竟老王見過太多壹時沖動點了幾千塊的客戶。有的帳篷還沒打開,對露營的興趣就煙消雲散了,隨之而來的是壹套退款程序。

這還不是老王這幾天最頭疼的。未開封的商品可以第二次出售。更多的時候,壹些買家只用過壹次,就開始退貨。

拒絕,扯皮,平臺介入,這個過程老王已經很熟悉了。

畢竟之前經常接觸“圈內人”。每個人都知道設備和自己的需求。他們經常詢問基本的技術參數,然後決定下訂單。沒過幾天,老王的裝備就出現在了各種以名山大川為背景的露營地,退款平臺介入的情況很少。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老王和朋友們打卡到了最近的露營營地。

要不是朋友的反復確認,老王都不敢相信眼前的露營營地和宣傳冊上看到的是同壹個。

雖然在壹群95、00後的俊男美女中,老王覺得自己是個老幫,但還是好奇地看了壹會兒。

稀疏的草地上,違心地搭起了幾頂豪華帳篷。

說好的山青水綠,卻只看到壹條叫不出名字的河,散發出壹點點味道。上廁所要麽就地解決,要麽去壹公裏外的合作民宿。老王也發現,很多年輕人只是在營地打壹會燒烤,拍壹會照片,晚上還是要住在惠民招待所。

從他的專業角度來看,營地裏的裝備都是高檔貨,對於營地目前的水平來說似乎有點太高檔了。粗略估計,僅這個小營地的前期投入就達到了近百萬。就連那套戶外烤牛排設備都是國外高端品牌的,要幾十萬才能定下來。

很自然地,老王的腦海裏出現了壹個問題:“這樣做能賺錢嗎?”

雖然打著奢華旗號的精致露營價格從每位客人幾百到上千不等,但露營營地還是抱怨不賺錢。

營地前期需要大規模重建基礎設施,這意味著大量的前期投入。國內很多營地出於風險控制的考慮,只是臨時租用酒店和景點,更談不上是否有完善的衛生設施和垃圾處理。即便如此,房租仍然是壹筆不小的成本。

另外,營地的運營需要工作人員,加上前中後端的各種配套人員,近壹個營地就要承擔高昂的人力成本。

此外,營地的初期投入還包括帳篷、廚房設施、遮陽篷、戶外桌椅等。為了做差異化,需要搞壹些木屋、星空、房車、音樂節等額外的文藝元素,所以成本相當高。

說到底,營地運營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掙錢不賺錢,尤其是遊牧式露營,事實證明很難賺錢。

但征地建設的固定運作模式,在立項、選址上要特別慎重,要考慮到區位、城市規模、氣候等諸多條件,才有可能長期盈利。

十字路口的露營經濟

國內露營經濟現在正站在行業的十字路口。

相比露營經濟相對成熟的歐美,疫情推動的精致露營並不具備廣泛的社會基礎。

消費者只是集中在壹二線城市和新壹二線城市的年輕人。收入構成以中產階級為主,人口普及率只有1%。

雖然潛在消費群體龐大,但沒有更合適的方式來調動這種消費力。甚至原來的目標群體在體驗過新鮮感後也已經“拔草”,不再再次購買。

類似的發展路徑,我們從盲盒、劇本殺等跌宕起伏中也看到了壹二。:年輕人最早受短視頻宣傳、網絡名人種草、朋友圈等影響。,然後跟風體驗了壹次露營之旅。雖然網上流傳的聲音很大,但並不適合投資者下註。

可見,沒有露營的基本理念和完善的露營場地,再精致的露營也只是濾鏡裏的人造美女,成為了疫情下用金錢積攢的烏托邦和中產階級生活理念的發泄方式。當熱潮消退或者疫情消退,人們自然會去下壹個消費風口,露營經濟就成了偽命題。

更關鍵的問題是,如果泡沫破裂了怎麽辦?

在最初的繁榮過後,消費者和企業都會回歸理性。

市場重新洗牌後,會產生壹批實力、資源、服務水平更好的企業,行業門檻初步形成,也會保證露營的質量。

露營本身作為壹個消費場景,可以和很多行業合作。

目前業內初步的理解是將露營視為“+露營”而非“露營+”,這意味著教育、餐飲、自駕、戶外等諸多場景都可以與露營深度聯動,尋求更大的發展。

最近壹直在想,如果疫情沒有發生,國內的露營行業會是什麽樣子?

其實在疫情之前,國內露營已經完成了從舶來品到本土紮根的過程,已經出現了壹批忠實的擁躉和相應的帳篷酒店、房車營地、露營場地等等。

如果不出現疫情,國內露營行業應該會處於平穩發展的趨勢。面向硬核人群的高價、高科技路線和面向大眾的大眾路線齊頭並進,形成行業兩極。

對待露營,既要考慮風口的催化作用,也要考慮行業本身的發展規律。

作為舶來品,露營本身還是要經歷壹個從紮根到發展壯大的完整周期。拔苗助長不了,壹蹴而就也營造不出良性的行業生態。

如今的露營行業還處於培育市場、提升行業水平的階段。但是,在6543.8+04億人的龐大市場中,把蛋糕做大並不難。這樣,即使疫情在未來幾年消退,旅遊業也會恢復,露營也會牢牢占據自己的壹席之地。只有這樣,露營經濟未來才可期。

如果妳不得不進行早期投資,......

我還是看好露營的發展趨勢,但是我覺得創業者要避開壹些坑比較明顯的投資領域。

1)首先,不要碰“精致”的物品。

消費行業這幾年埋沒了投資人,主要的“精致”項目功不可沒。

這種以顏值起家的商業模式,本質上是喚起了消費者的淺層需求,用好奇和愛美的心態開啟了第壹波流量。

如果是市場上從未出現過的品類,將精致內化為品質就有可能形成消費者的復購。然而,海外品牌的替代和傳統品類的升級,當巨頭們做出反應時,R&D和創業公司運營的缺點就體現出來了。

目前這壹波精致生活,無壹例外都處於通過中國特色的互聯網傳播向消費者介紹海外成功模式的階段,做營銷、開店還是可以的。

投資的話就算了。

相反,我認為註重功能和人群細分需求的項目會更有優勢。

中國人是不可能照搬歐美日露營模式的。從衣食住行到飲食習慣,100%會有基於實際場景的新需求。

前段時間看了壹個服裝項目,覺得他們的想法很好。

歐美的露營經濟高度成熟,高度專業化。真的是說普通人在山林裏呆幾天。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的消費者將處於市場教育階段。壹次露營活動後,他們會經歷很多項目,也會嘗試壹點。

在這種情況下,通用的戶外服裝比專用的有更多的空間,甚至這些服裝還要考慮到日常的工作場景。

這個想法不禁讓我想起了另壹個知名的服裝創業項目——小白t

這是新的需求,也是新的機遇。當然,單憑這個機會不足以支撐壹個品牌,但至少有機會在已經殺出紅海的市場上做壹個爆款。

2)不要碰大眾設備和成熟設備。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露營剛剛開始進入快車道,所以認為帳篷、燒烤架、戶外電源會有機會。

是的,但不是企業家。

首先,公共戶外設備的絕對制造門檻並不高。無論是廣告中提到的xx鋼,還是種草文章中提到的xx放水材料,都是制造領域非常成熟的技術,並沒有出現創業者掌握核心技術橫掃市場的浪潮。

其次,中國供應鏈每年向海外出口大量戶外裝備,工廠和產能都是現成的。疫情過後,消費市場發生了系統性的變化。在“國內外雙流通”、“統壹大市場”的大背景下,壹批外貿企業也在加速出口轉內銷——這些人不會給企業家打價格戰、搞內卷的機會。

3)不要輕易觸碰基礎設施

營地看似只是壹個場地,其實是壹個基礎設施:交通、水、電、垃圾處理等等。

基礎設施不是創業者應該做的和應該做的。

這種重資產投資周期長。露營網點如果不能快速周轉,創業者的錢是不夠的。

想參與場館業務,建場館比運營好。

最後,“露營經濟”這個詞也沒能抓住消費市場變化的核心。

這壹輪疫情從根本上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中國人對風險這個詞的理解並不深刻,但對機遇的理解卻很深刻。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大多數人自然而然地認為經濟會是直線上升的。

由於整個社會發展迅速,對個人來說已經成為普遍的“只爭朝夕”。畢竟別人都在跑,妳不跑就會落後。

2019之前,在中國互聯網內容中,內卷這個詞只是小眾社區的壹個碼字,主流內容還是在鼓勵普通人壹路狂奔——哪怕是閉著眼睛在跑。

疫情來了。

壹個根本的震撼,很多人都沒有發現。這兩年,普通人突然感覺到什麽是經濟風險,什麽是系統性風險。

受害者不分國家,不分行業,不分崗位。

當普通人認真思考這段經歷的時候,就會發現,在過去,他們太註重長遠的機會了。

內卷之王,避不開互聯網巨頭的清倉裁員;

996救不了因為疫情而倒閉的企業;

即使是坐在風口上的創業者,也可能因為VC/PE的失速,在幾個月後從資本市場的寵兒變成棄嬰;等等,等等,等等

有人說露營是壹陣風,我不這麽認為。

短期來看,露營是出國旅遊的替代品,但長期來看,可以和每天工作到深夜,在網上看旅遊的視頻,想象自己壹年累兩次就可以徹底放松的狀態相提並論。

每周去郊區都是壹定的幸福。

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我覺得露營領域沒有“精致”的機會。

互聯網的精致還是給普通人帶來了壹些高不可攀的想象,壹種疫情下消費主義核心的全新變種。

但是消費者已經不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