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如何評價《孟買酒店》?這部電影的原型是什麽

如何評價《孟買酒店》?這部電影的原型是什麽

原型是2008年11月26日「孟買連環恐怖襲擊」

恐怖主義,好像是很遙遠的詞吧?

也許是因為我們生活的太安逸,那種提心吊膽過日子的感覺,我們壹輩子都體會不到。

2008年11月26日印度「孟買連環恐怖襲擊」造成195人死亡,另有295人受傷,多麽觸目驚心的數字。

如今10年過去了,這壹真實的事件被改編成了壹部印度電影,這壹次不僅沒有歌舞,還會讓妳緊張到手冒汗。

2008年11月26日~29日,印度孟買經歷了整整四天的連環恐怖襲擊。

這是來自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的「無差別恐怖襲擊」。

壹時間,整個城市都籠罩在爆炸與尖叫聲中...

根據資料顯示,***有10名恐怖分子參與了襲擊,其中9人在交火中被擊斃、1人被活捉。

電影還原了恐怖分子的人數,正好也是10個人。

故事是以這10名恐怖分子的視角開始,他們看起來很年輕,嘴裏念叨著「真主阿拉」,眼神沒有壹絲波瀾,就像被操控的傀儡。

不同於其他災難片的是,這部電影沒有過多的鋪墊。

船壹靠岸,他們就要去殺人了。

他們耳機裏有人在指揮著:

「看看妳們的周圍,兄弟們。看看他們偷了什麽,從妳們父輩那裏,祖輩那裏。」

他們要讓全世界都看到他們的殺戮。

這是壹種反抗,更是壹種復仇。

於是他們開始在火車站,餐廳,商場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大開殺戒。

就像攀比遊戲壹樣,在他們槍下的人,壹個都不放過。跟隨著那些倉皇逃跑的人跌跌撞撞來到了代表孟買的標誌——泰姬陵酒店。

跟著他們壹起進去的還有那些殺人魔。

他們開始有條不紊的射殺所有人,掃蕩著壹層層樓壹間間房,有組織又隨機盲目的襲擊,視人命如草芥。

在酒店遇襲不久,壹只警察小隊就自發沖進酒店。

但這只小隊和恐怖分子剛壹碰面,就遭受了滅頂之災,幾乎團滅...

電影以多線敘事的方式還原了泰姬瑪酒店被襲擊的全過程,上演了恐怖分子與酒店員工、客人之間的生死時速。

為什麽我沒有確切提到男女主?

因為當我以為主角會以主角光環活下去的時候,

他死了...

的確,在這種無差別屠殺面前,誰都有可能下壹秒就喪命。

整部電影全程高度緊張,就像有人時時刻刻掐著妳的脖子,無法呼吸。

短短的120多分鐘的時間,都快把我看心肌梗塞了。

看到那麽多無辜的人被殺害,不分職業,不分男女,不分年齡,都死在了槍下,真的忍不住鼻酸。

他們犯了什麽錯?要讓這幫劊子手毫無人性的奪走他們的生命。

因為膚色不同?語言不同?

不,是信仰。

印度其實是個宗教信仰很復雜的國家。

宗教的影響深入到它的社會與文化的每壹部分,全印度有約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

德裏蘇丹國時期,伊斯蘭教傳入了印度。

於是伊斯蘭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13.4%的印度人信仰伊斯蘭教。

由於印度人口增長速度很快,印度已經超過印度尼西亞,成為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

也正是因為宗教的沖突,才造成了如今壹件件的宗教仇殺慘劇。

比如前陣子被稱為「微笑國度」的斯裏蘭卡,發生了「自殺式連環爆炸襲擊」,襲擊者皆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

印度有那麽多宗教信仰的人,本地人接觸的宗教可能更多,而外地過去旅遊的人可不知道。

就像電影中的壹個老婦人,她害怕酒店服務員,讓他遠離她的視線,就因為他跟恐怖分子都是印度人。

服務員很客氣的找到婦人,說了這段話:

「這是我的頭巾,我從小到大只要出門都戴著它,它象征著榮耀和勇氣,當然,如果您讓我摘下來我會摘下來。」

他表示自己也有孩子,也有家人。

他在以自己的信仰換取別人的信任,將心比心。

可這可以稱之為信仰的頭巾,在傷者需要包紮沒有合適的布料時,他卻毫不猶豫的取下來,為她包紮。

頭巾還象征著勇氣,他在給她勇氣。

這麽善良的人,活該他長命百歲。

那麽問題來了,這麽大的城市控制不了10個恐怖分子?

為什麽會有群眾被壹路追殺堵在酒店卻沒人管的局面?

甚至印度實時新聞居然在人質沒有脫離危險的時候,在電視報道出他們要在哪裏逃出去...

這是什麽騷操作

現實中孟買的警方也正如電影中所描述的壹樣令人絕望。

孟買沒有配備特種兵,遇到這種情況要從800多英裏之外的新德裏調特種部隊來應對10個恐怖分子。

孟買警察在特種兵到來之前幾乎毫無作為,那時的孟買就是人間地獄。

除去影片中緊張的群眾逃亡和血流成河,還拍了壹些不同的視角,恐怖分子的角度。

有壹個恐怖分子是最先覺醒的,牛老大在電話要求他檢查死去的女人的內衣裏面,他拒絕了。

他似乎已經察覺到了什麽,強忍住哭泣給家人打電話提醒家人壹定要拿到錢,牛老大答應過他們的,還在《聖蘭經》面前發過誓。

他應該是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回頭了。

他在電話中提到了「訓練」,讓我突然想起之前看過的壹個紀錄片,《恐怖分子的孩子》

2014年,導演偽裝成同情聖戰的戰地記者,混入了壹個敘利亞北部的恐怖分子家庭,和他們壹起生活了兩年半。

用紀錄片的形式,第壹次對恐怖分子進行近距離地觀察和紀錄。

作為恐怖分子的孩子,從小他們就接受「洗腦式教育」。

把十二三歲的兒子們送到恐怖組織訓練營,接受殘酷的訓練,十幾個孩子每天都擠在壹間破敗逼仄的房子裏。

妳們有沒有發現,他們的表情、目光和片頭《孟買酒店》中他們要去襲擊時的很像。

他們並不開心,眼神裏全是對生活的迷茫。

牛老大手上最有力的籌碼,不是錢也不是家人,是他們的信仰。

信仰可以成就壹個人的善良,也可以摧毀壹個人的全部。

都是被支配的可憐人罷了。

雖然,《孟買酒店》中幾乎所有的角色都是杜撰出來的,但是這些角色身上賦予的壹切都來來自於真實事件中的受害者們。

能夠僥幸活下來的人,對於他們來說,這永遠是他們心裏難以愈合的傷口。

所謂的「信仰」,到底是什麽?

世界有那麽多美好的事情,孩子童真的笑臉、戀人膩人的甜蜜、為生活努力的奮鬥,不比起戰火的硝煙好看多了嗎?

彼此尊重,就那麽難嗎?

「作者」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壹碑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