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山海關歷史

山海關歷史

山海關的歷史

山海關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歷經洪武、成化、嘉靖、萬歷、天啟、崇禎六朝修築,耗用了大量的資金,調動了數以萬計的軍民,前後用了263年的時間(幾乎是明王朝由盛至衰的全部過程)建成了占地約230前後用了二百六十三年的時間,占地約230公頃,具有七城連環、萬裏長城壹線穿的軍事城防系統。

山海關建城符合“通川之道,要害之處”的古代城市規劃原則。該處正處於海陸咽喉要沖,在歷史上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達移關於此,連引長城為城之址,開始修建山海關。 山海關城由關城、東羅城、西羅城、南翼城、北翼城、威遠城和寧海城七大城堡構成,四周有長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墻,墻體高大堅實,氣勢宏偉。

在東、西、南、北建有四個城門,城東南隅、東北隅建有角樓,城中間建有雄偉的鐘鼓樓。整個衛城建築規模宏偉,防禦工程堅固。

山海關是明代創建“衛所兵制”的產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歷史上山海關之戰是怎麽回事

李自成軍同清軍之間的壹次戰役。

順治元年(1644年)三月初,明廷命遼東總兵官吳三桂放棄寧遠(今遼寧興城),率邊兵入關守衛北京。吳三桂統領數十萬軍民向關內進發,十六日人關,二十日至豐潤,得知北京已被李自成大順農民軍攻占,便猶豫不前。

李自成令吳三桂之父吳襄寫信勸降,吳三桂拒降,並在灤州擊敗唐通、白廣恩率領的大順先遣部隊,急歸山海關。 李自成於四月十二日親率大軍經密雲、永平,東攻山海關。

又派唐通另領輕兵從壹片石(今河北山海關北)越關外,以阻截吳三桂與清軍聯合。大順軍列陣關內,北自山南至海,對吳三桂形成包圍態勢,吳三桂又懼又恨,竟向清廷乞師。

清廷對關內蓄意已久,時攝政王多爾袞正領兵掠取關外境地,行至翁後(今遼寧省阜新附近),得吳三桂請求,立即應允。 幾萬清軍星夜趕赴山海關。

吳三桂所率明軍已同大順軍進行了數十回合血戰。四月二十二日清軍進抵山海關外十五裏處,先在壹片石打敗了唐通的邊外兵。

軍至關門,吳三桂領親信等到多爾袞面前稱臣迎降。時大順軍與吳三桂軍酣戰正急,清軍兩翼鐵騎同時馳人,萬馬奔躍,矢石如雨,大順軍動搖。

李自成登高岡觀戰,見清軍已與吳三桂軍會合,勢難抵禦,策馬下岡而走。清軍乘勝追擊,大順軍戰死及自相踐踏而死者數萬人。

李自成經永平退回北京。

山海關有何歷史

歷史 山海關北靠燕山,南臨渤海,扼守華北與東北之間狹長的陸路交通要道,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商朝時,屬孤竹;周朝時,屬燕地;秦、漢時,屬遼西郡。北齊和隋唐時都在這壹帶修建過城關,今日在撫寧石門寨,仍可看見北齊長城遺址,隋文帝時,設置榆關,元朝時稱遷民鎮。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修築長城,在此設立關城,因位於燕山與渤海之間,故取“山”、“海”二字而得名“山海關”,歸隸永平府管轄。嘉靖年間,薊鎮總兵戚繼光重修了山海關及附近的長城段——角山長城。

在關城以北修築了北翼城,以東的歡喜嶺(又名淒惶嶺)上修築了威遠城。 崇禎年間,兵部尚書孫承宗在關城以南及海邊修築了南翼城和寧海城。

寧海城背接長城,高3丈,周長1裏,從陸地直插海中,狀似龍首,故稱“老龍頭”。此外還有城堡、水關、墩臺等多處,星羅棋布,相互呼應。

以上***同組成了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嚴密堅固的山海關防禦體系,歷來是中國最緊要的軍事重鎮之壹。 明人概括山海關的戰略,“內拱神京,外捍夷虜,最契緊處”。

樞輔大學士孫承宗指出:“關門系天下安危”。天啟二年(1622年)有兵力七萬九千八百六十九人,馬壹萬二千七百六十匹,次年,馬步兵員已達十萬。

禦史汪裕疏言:山海關“現存之兵,禦侮有余,定額之餉解給無難”。 明末鎮守山海關的將領吳三桂與清攝政王多爾袞合作,在山海關前擊潰了前來征討的李自成軍,並帶領清軍入關,由此導致了李自成大順政權和南明政權的覆亡。

清朝時,山海關為臨榆縣城,因位於北京與盛京(沈陽)之間,而有“兩京鎖鑰”之稱。清末和民國時期,關城周圍又成為戰場,八國聯軍戰爭和九壹八事變後的長城抗戰都在這裏率先爆發。

目前山海關及周邊的古建築,已大多修復原貌,形成獨具特色長城歷史文化遊,明清社會民俗遊以及古代孟姜女等傳說遊為壹體的綜合旅遊文化名城。 其城墻尚完整,是中國現今保存相對較好的壹座明長城關城。

當今,其旅遊文化價值顯著,與“麗江古城”,“平遙古城”,“鳳凰古城”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城”。

擴展資料:

壹、簡介 山海關,位於河北省最東部與遼寧省接壤處,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境內,且地居燕山與渤海之間,故得“山”、“海”二字而命名。

山海關又被稱為“榆關”,以古渝水而得名。在歷史上,所謂關內、關外、闖關東、關東軍等“關”字均指山海關,對中國具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在1990年以前,因老龍頭直入海中,被認為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使山海關素有“天下第壹關”之稱。與萬裏之外的天下第壹雄關——“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1961年,山海關被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壹。 二、建築 關城平面呈方形,周長約4公裏。

城墻高14米,厚7米,內用夯土填築,外用青磚包砌。東墻的南北兩側與長城相連,墻上有奎光閣、牧營樓、威遠堂、臨閭樓等建築。

東、南、北三面墻外挖掘了深8米、寬17米的護城河並架設吊橋。城中心築有鐘鼓樓。

山海關的四面均開辟城門,東、西、南、北分別稱“鎮東門”、“迎恩門”、“望洋門”和“威遠門”。四門中除威遠門外,都築有高大的城樓。

東門面向關外,最為重要,由外至內設有衛城、羅城、甕城和城門四道防護。 城門為巨大的磚砌拱門,位於長方形城臺的中部。

城臺高12米,其上的城樓高13米,寬20米,進深11米,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重檐歇山頂建築。城樓上層西側有門,其余三面設箭窗68個,平時以朱紅色的窗板掩蓋。

在東面屋檐下還高懸壹塊巨大匾額,上書“天下第壹關”五個大字,相傳為明代進士蕭顯書寫,每字高1.6米,字體蒼勁渾厚,是山海關城的象征。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山海關。

關於山海關古城的歷史有誰了解嗎

“天下第壹關”即舉世聞名的歷史古城山海關。雄關緊扼要隘,成為華北通往東北要沖。古人稱為“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裏長城第壹關。”確也當之無愧。這裏位置優越,形勢險要,文物眾多,氣候宜人,風光絢麗,又是旅遊者向往的遊覽勝地。

山海關之所以被譽為“天下第壹關”,壹是從地理位置上,為萬裏長城東部起點的第壹座關隘;再就從地理形勢上,依山襟海,雄關鎖隘,易守難攻貢。長城東部起點的山海關,成為明清以來特別是近代史上“關”的代表稱號了。

在高山大海相距7.5公裏之間,長城縱貫南北,山海關城緊扼隘口。並且東有峻嶺是壹道天然屏障西的石河,成為壹條自然壕塹,從而構成名副其實的戰略要地。

山海關歷悠久,文化繁衍。遠在新石器時期,這裏已是人民勞動生息之地了。山海關南臨渤海,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隔海相望,自古以來,四海鹹通,“風帆易達”。東西道口“扼其咽喉”位居要津。春秋戰國時期形成起來的碣石港,為我國古代五大港口之壹。

天下第壹關是山海關的東門,又名“鎮東樓”。其規格,據《臨榆縣誌》載:“東門建樓,高三丈,凡二層,上層高五丈,下層六丈,深各半之。有額日天下第壹關額為明肖劍事顯書。”

天下第壹關城樓,實乃箭樓格式。經實測:城臺高12米,城樓高13米,樓之東西寬10.1米,南北長19.7米。樓分兩層,第壹層高5.7米,第二層高8米(包括吻脊)。城樓建築,上為歇山重檐頂,頂脊雙吻對稱,下為磚木結構,四角飛檐上,飾以形態各異的脊獸,造型美觀,栩栩如生。城樓上下內外,***懸掛著三塊木質白地黑字“天下第壹關”匾額:樓內壹層為原匾,二樓內為清光緒五年王治清鉤摹燕塞湖重刻,二樓內為民國九年楊寶清鉤摹另刻。

“天下第壹關”匾額,長5米多,高1.5米,每個字都壹米有余。字為楷書,筆力蒼勁渾厚,與城樓風格渾然壹體,堪稱古今巨作。

登上第壹關城樓,南望渤海,煙波浩渺,北跳長城,壁壘森嚴,大有身臨古戰場之感。“天下第壹關”城樓左右的四座建築物,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威遠堂。

山海關的來歷

山海關,又稱“榆關”,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素有“天下第壹關”之稱。 與萬裏之外的“天下第壹雄關”—— 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1990年,遼寧省丹東市的虎山長城被發掘出來後,考古界認為虎山長城才應該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1961年,萬裏長城—山海關被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壹;關公1700年歷史的青龍偃月刀刀鋒向東,現存放在山海關城樓上,成為鎮關之寶。

山海關古稱榆關,也作渝關,又名臨閭關,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在此地創建山海關,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清朝時期乾隆二年(1737年)名為臨榆縣

臨榆縣明代屬永平府,境內建制盧龍縣、撫寧縣、昌黎縣、永平衛、山海衛。縣下實行裏甲制,裏亦稱社、屯,當地民編為社,遷來者編為屯。清代,沿用明制,屬直隸省永平府,轄盧龍、撫寧、昌黎縣。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山海關增設臨榆縣。

臨榆縣地圖石印版1931年版

《大清壹統誌·永平府·臨榆縣》中記載:“秦皇島,在臨榆縣西南二十五裏,入海壹裏,四面皆水。相傳秦始皇嘗駐蹕於此。”乾隆二十壹年《臨榆縣誌·古跡》中記載:“秦王島,在城西南二十五裏,海水環之。世傳秦始皇求仙駐蹕於此。”光緒四年《臨榆縣誌》對秦皇島的描述見多且詳:“秦王島,距城西南二十五裏,山脈由東轉西,插入海中,橫壓水面,遠望形如臥蠶,海陽鎮之水口山也,上有觀音寺。”

山海關是明長城的東北起點,境內長城26公裏,[2][3]位於秦皇島市以東10多公裏處。據史料記載,山海關自公元1381年建關設衛,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自古即為我國的軍事重鎮。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裏,是壹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

明末女將軍秦良玉鎮守過山海關。

如今,這雄關雖已成為歷史陳跡,但是他卻以他那雄偉莊嚴地風貌、可歌可泣的歷史,鼓舞著人們的堅強意誌,激勵著人們的愛國情感。詩人陳誌歲遊山海關,在其《山海關》詩中發出如下感慨:“不再控山海,尚存雄偉城。幾回摩冷堞,想象昔陳兵。”

山海關的歷史

山海關古稱榆關,也作渝關,又名臨閭關,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在此地創建山海關,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清朝時期乾隆二年(1737年)名為臨榆縣

臨榆縣明代屬永平府,境內建制盧龍縣、撫寧縣、昌黎縣、永平衛、山海衛。縣下實行裏甲制,裏亦稱社、屯,當地民編為社,遷來者編為屯。清代,沿用明制,屬直隸省永平府,轄盧龍、撫寧、昌黎縣。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山海關增設臨榆縣。《大清壹統誌·永平府·臨榆縣》中記載:“秦皇島,在臨榆縣西南二十五裏,入海壹裏,四面皆水。相傳秦始皇嘗駐蹕於此。”乾隆二十壹年《臨榆縣誌·古跡》中記載:“秦王島,在城西南二十五裏,海水環之。世傳秦始皇求仙駐蹕於此。”光緒四年《臨榆縣誌》對秦皇島的描述見多且詳:“秦王島,距城西南二十五裏,山脈由東轉西,插入海中,橫壓水面,遠望形如臥蠶,海陽鎮之水口山也,上有觀音寺。”

山海關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的東北起點(現已發現的明長城的起點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虎山鎮——虎山長城),境內長城26公裏,位於秦皇島市以東10多公裏處。據史料記載,山海關自1381年建關設衛,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自古即為我國的軍事重鎮。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裏,是壹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

明末女將軍秦良玉鎮守過山海關。

山海關人文歷史

袁崇煥,1584~1630,明朝軍事家、名將。

字元素,壹字自如。廣西藤縣人,祖籍廣東東莞。

萬歷十二年四月廿八(1584年6月6日)生。四十七年進士,任福建邵武知縣。

好議兵事,有膽略,熟知塞上險要,並以邊才自許。天啟二年(1622)正月,經薦舉,任兵部職方主事。

後金軍破廣寧(今遼寧北鎮),明廷議守山海關,遂單騎抵關考察形勢,返京自薦守遼。二月,超擢兵部僉事,監關外軍。

赴任前,專訪蒙冤下獄之原遼東經略熊廷弼,***商守遼之策。六月,奉命赴前屯(今遼寧綏中西南)安置流亡遼民,獨自夜行虎豹出沒的荊棘叢中,經略王在晉甚倚重,命為寧前兵備僉事。

袁崇煥力駁王在晉龜縮山海關的主張,倡守關外要地寧遠(今興城),受巡邊大學士、兵部尚書孫承宗贊許。八月,同監軍閻鳴泰出關,與蒙古插漢部首領歃盟,解除西顧之憂。

三年春,往撫蒙古哈剌慎諸部,收復關外270裏之地。九月,奉孫承宗之命,與副總兵滿桂駐防寧遠,研習修築城壘之法,以臺護銃,以銃護城,以城護民,親定築城規制,壹年建成屏障山海關的軍事、政治、經濟重鎮。

因善撫將士,穩固人心,官兵樂為盡力。四年二月,補寧前道員。

九月,偕總兵馬世龍、王世欽等率步騎、舟師1.2萬,東巡廣寧等地,還師後向孫承宗建議收復錦州、右屯(今淩海東南)等城,以功進兵備副使,再升右參政。五年夏,與孫承宗***商進取之計,遣將率兵分據錦州、右屯及大、小淩河堡(在今淩海境)等地,修治城廓,開疆200裏,逐步建成寧、錦防線。

十月,在閹黨高第取代孫承宗為遼東經略、下令盡撤關外守軍入關時,力陳撤前鋒要地之害,誓守孤城寧遠。為穩定軍心,攜母及妻子入城居住。

十二月,進按察使。六年正月,在寧遠之戰中與總兵滿桂等督率軍民堅壁清野,憑堅城用大炮,擊敗後金汗努爾哈赤,取得明與後金交戰以來的首次大捷,以功升右僉都禦史,旋升遼東巡撫,又加兵部右侍郎。

十月,乘努爾哈赤卒、皇太極即汗位,遣使吊喪、賀嗣,以探後金虛實。此後,與後金信使來往,表面談和,實則緩兵備戰。

七年初,受權統轄山海關內外,便宜從事。時後金軍東攻朝鮮(今朝鮮、韓國),無暇西顧,袁崇煥銳意進取,漸復遼西城垣,重建寧、錦防線,被譽為忠賢功。

五六月間,在寧錦之戰中與趙率教等分督諸軍嬰城固守,用炮火多次擊敗後金汗皇太極,獲寧錦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