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旅游攻略大全網 - 酒店住宿 - 旅順為什麽是東亞第壹要塞?

旅順為什麽是東亞第壹要塞?

旅順口被譽為“東方的直布羅陀”。西方人稱之為“亞瑟港”。旅順位於遼東半島南端,東臨太平洋,西臨渤海灣,是東亞第壹要塞和華北最重要的國防門戶。清末,李鴻章因其優越的自然地理位置和險要的地理位置,決定將其建成北洋水師的海軍駐地,於是大力動工,修建堡壘、營寨、碼頭、船屋、工廠、倉庫,以為海軍停泊修理,中國有了現代化的軍港,從此。

旅順港的運營始於光緒六年(1880)十月,完成於光緒十六年(1890)九月,真正是近代中國舉行的第壹次浩大的工程。從時間上來說,持續了十年;財力上,大概要兩三百萬;人力方面,有五六千人經常在工作。耗時之長,工程之難,規模之巨,不僅在清末,在民國初年也是如此。以當時中國的科技狀況而言,遇到的困難是很容易想象的。本文旨在研究其管理過程,以觀察我國現代國防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港口建設背景

旅順口全景,從左到右分別是黃金山、西吉關山和老虎尾。

旅順成為近代中國的第壹個軍港絕非偶然。壹是由於海軍發展的需要,二是由於原有港口和碼頭的不足,三是由於其處境的危險。這在下面解釋:

(1)海軍發展的需要:東南沿海是中國近代海軍建設最早的地區。西安同年,外有英法聯軍戰役,內有太平天國叛亂。鑒於內憂外患層出不窮,清廷決定采用西方的方法自保,於是有了自強運動,新海軍的建立就是以這個時候為基礎的。與海軍有關的措施,壹是建立新的炮兵局造船廠。同治四年(1865)九月,曾國藩、李鴻章在上海首先成立江南制造局,這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大型兵工廠。次年七月,左在福建創辦馬尾造船廠,並附設船政學堂,認為培養人才的地方可謂中國新式海軍的搖籃。第二是對艦船和戰艦的仿制和購買。江南制造局五艘,福州造船廠十壹艘。廣東向英法購買了十二艘,福建向英美德購買了八艘,江蘇向上海商人購買了五艘。這壹系列的造船和購船運動,為中國新海軍奠定了初步基礎。三是近海海軍的組織和訓練。海軍的建立是以艦炮為基礎的,更重要的是有人控制駕駛,否則沒用。因此,有關方面在采購和制造艦炮的同時,還特別重視海軍的訓練。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國起義即將結束時,清廷命沿海督撫推薦水師將領。還有曾國藩的內江水師,都在宣揚阿修部的防水師,還有那些打贏近海水師的,都有所耳聞。第七年(1868),兩江總督曾國藩將湘軍水師改為長江水師,同時將江南舊水師改為內陸、近海、李和三支。與此同時,江蘇巡撫丁日昌將海防分為南洋、中陽、北洋三支,統籌發展。第二年,盡管曾的請願書被朝廷批準,的建議被擱置。九年(1870),曾提出《對外防禦憲章》,計劃將沿海七省與沿江三省合並設防,使江防與海防融為壹體。但由於討論涉及的問題太多,法院沒有任何反應。然而此時,也有壹個值得關註的新發展,那就是今年八月,由於福建船只越來越多,船政大臣沈葆楨邀簡官“熟悉沿海,忠勇無比”,以為管船。宣風之以福建水師提督李成謀為福建艦隊建立之始。同年,江蘇也采取了同樣的行動,並於9月在上海成立了船艦訓練局,由行政院長吳廷庭負責,這是江蘇艦隊成立的雛形。雖然湘軍水師出身的李成謀和曾經的臺商吳大亭在新型艦艇上都是半吊子,但各方對海軍組織和訓練的重視程度在此可見壹斑。

在南洋海軍不斷發展的同時,北洋在海軍建設上還遠遠落後。直到曾國藩、沈葆楨在同治十壹年(1872)和光緒五年(1879)去世,海軍發展的重心才北移,落到李鴻章的肩上。首先,同治九年(1870)洪章任直隸總督時,天津沒有專門的水師巡邏。次年,經洪章與曾國藩交涉,上海局派遣“江草”號到北洋巡哨。並且在十壹年(1872 10)九月,洪章兼任北洋大臣,壹艘名為“鎮海”的船由福建廠抽調加入北洋海防,但實力仍有限。直到光緒元年(1875),洪章受命督管北洋海防,北洋才“既是京師之門,又是萬國之觀”,現有海軍大大擴充,先後到英國Kbe莊廠(Amstrong & amp;Co .)購買6艘26.5噸和38.5噸的炮艇,以及兩艘快船。然後在光緒六年(1880),去了火神&;Co .)訂購了兩艘裝甲戰船,北洋水師的實力率先脫穎而出,超過南方各省。由於北洋的船只與日俱增,無論避風、靠泊、修理,對碼頭的需求都很大。

(2)舊碼頭的弊端:同光之時,有福州、上海、廣州三個碼頭。

晚清中國乃至遠東最大的造船企業福建船政局

福州船塢原為泥船塢,隸屬於福州造船廠,建於同治六年(1876),位於馬尾山腳下。陸地周圍有450英尺,包括壹個船槽,它是用鐵杉木作為橫梁和立柱的。該船由機器旋轉,然後靠岸進行海底勘測和修理。但罐體只能重1500噸左右,修150馬力的船還可以,再重壹點就不合適了。

上海塢,又稱泥塢,原屬江南制造局,後命名為江南塢。位於上海高昌寺附近,同治六年(1867)復建。長約325尺,主要用於修復江南制造局建造的木殼戰船,根本不能用於修復裝甲戰船。

廣州碼頭,廣州原有的泥碼頭,可用於修理小型巡邏艇。光緒二年(1876),地方從英國人手中買下黃埔另壹塊巖石,分為兩個區域,內側區域長272尺,寬66尺,深20尺。外部區域長363英尺,寬72英尺,深21英尺。可分為兩個碼頭,合為壹個碼頭,容量8500噸,容量5000噸。但購買時規定,該船要到光緒二十六年才能建造,而且離北洋太遠,不能使用。

木塢:南陽雖有三塢,北洋無塢。直到光緒六年(1881)正月,李鴻章才開始在大沽海口選擇私有土地,修建碼頭,理由是“北洋海防兵日益增多,每次有損壞,都要去福建、上海各工廠修理,路途遙遠,來回需要時間。秋天有事特別難停工,可能會耽誤軍需。”碼頭位於大沽口海神廟東北,面積320英尺長,92英尺寬,20英尺深。此外,海神廟西北還有壹個西碼頭,西有三個碼頭。三號船塢的面積比朱東船塢略小,朱東船塢長350英尺,寬80英尺,深17英尺。碼頭C長300英尺,寬83英尺,深16英尺。丁屋長300英尺,寬83英尺,深14英尺。此外,還有幾個供船只避寒的土碼頭。碼頭項目的所有材料都是由天津海關稅務部門的德國人G. Detring負責,主管也是熟悉關中項目的人。從光緒六年正月到同年十月底。之後的反復修繕,歷時兩年,共消耗白銀40余萬元。不僅“江草”輪和“鎮北”輪能以最快的速度修復,而且碼頭基礎牢固,在多次潮汐沖擊後仍能保持安全。比起南陽三物,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大沽碼頭的成功,雖然“後來來往於各種船只,無論工程的緊急程度,還是工程的大小,總是可以隨時制造的,這和海軍是不壹樣的。”但碼頭面積狹窄,深度不足以容納小型炮艇,仍然難以停下來修理裝甲戰艦。

至於修建大型碼頭,洪章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擔心了。光緒三年(1877)八月十五日,航政大臣吳贊成撰文稱“海防不可少鐵甲船...再老的船看起來也不便宜,而且現在也沒有修船的碼頭和皮帶。

同年10月21日,他在給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楨的回信中,曾談及鐵甲船和碼頭,說“鐵甲船本應訂購,...船不能進口,先被敵人拿下,天下人笑。.....至尊的意思是縮小規模,以便在福建和上海對接。從鐵甲到小,吃水必須在10尺以上,上海碼頭進不去,福建碼頭也容納不下。再開壹個碼頭要花很多錢。如果買船造碼頭,既不手指,也不劃算。”

後來,在光緒四年、五年、六年期間,他分別與吳贊成(福建船政)、李(德國公使)、李昭堂(繼任福建船政)、鄭早如(上海制造局)討論擴建福建-上海碼頭或購買福建碼頭、廣東黃埔碼頭的可能性。但南洋大臣沈葆楨去世後,其繼任者對海軍興趣不大,更不積極支持修建碼頭。二是受日本吞並琉球、俄國占領伊犁的刺激,北洋國防利益吃緊。由於鐵甲船是北洋購買的,所以碼頭設在北方是合適的。因此,他不得不把目標轉移到北方港口。

(3)形勢的危險:晚清海防體系是根據鹹豐十年(1860)南北洋貿易大臣的設立而劃分的。南洋包括廣東、福建、浙江和江南(江蘇)四省,北洋包括山東、直隸(河北)和奉天(遼寧)四省。最初,南北大洋的防務大部分由各地督撫負責,南北洋大臣只負責貿易和洋務。光緒元年(1875)四月,受日本侵占臺灣的刺激,南北大洋的海防被明確交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和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就南北洋的情況來說,南陽可以稱得上是財富的區域,以上海和崇明為中心。北洋堪稱京師門戶,以大沽、天津為樞紐。旅順要害北洋,平藩遼沈,與北洋海防關系極大。

旅順,位於遼東半島南端,明代屬遼東鎮金山衛,因山東商人經此路赴遼東而得名。因其地面山面海,形勢險要,明初設防。洪武四年(1371),他們都命令馬雲和王也在自己的地方設置木柵欄進行防禦。二十年(1387),設中左研究所。永樂元年(1403),為禦防設都官。十年(1412),統帥徐剛建磚城,周圍128級臺階,10尺深的水池,兩個城門:南有靜海,北有威武。同年,徐福在舊城南建新城,周長300步,池深10尺,寬20尺,兩個城門:南為金童,北為仁和,為南城。所有的軍用物資都由鄧州衛通過海路供應。清初的時候,我也很關註旅順。順治初年在此設水師營,從山東驅十船,設營分防區。康熙十五年(1676),增加海軍軍官兩名,助理軍官兩名,守備軍官四名,小七學堂八名,水兵五百名。53年(1714),浙江、福建船廠奉命建造六艘大型戰船,由海道池駛往馮省,駐紮海口。旅順水師營原屬錦州副總司令管理,每年夏秋兩季都要出國哨位,這是規定。但在旅順港興建前夕,只有“十艘閩浙船粘於泥沙,無帆無篙,篙皆腐朽不適用。”所謂“出國必哨”已經成為壹個文件。

早在清初,學者蔣在《海防概論》中就論述了旅順的戰略價值。道縣統治時期,魏源、郭嵩燾也十分重視自己的土地,哀嘆當局無知,如雲:“旅順口是通往渤海的千裏門戶,中間只有幾十裏。兩道枷鎖可以切斷進出的路。泰西人在天津首先要鎮守旅順口。這種情況的危險性,太西人都知道,中國人卻不知道。我們能怎麽辦?”

早在初年,江蘇學者華世芳甚至把鄧(周)旅(順)稱為中國海防的“天上門戶”。這期間海面不到200裏,可以避風汲水,南北交流穩定。“中國的情況也不過如此。”

此外,旅順因其優良的港口而格外引人註目。因為它的位置大概是東經121.15分,北緯38.48分。平均氣溫經常在10度左右,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是嚴冬不結冰的天然良港。然後入口往南,黃金山在東,虎尾半島在西,左右環繞,就像壹只螃蟹的爪子。西長東短,雙方距離只有300米。而且兩岸山勢險峻,不易攀登,不經過入口很難進入。入口太窄,容納不下多艘船。在軍事上,易守難攻,可謂北洋少有的國防門戶。